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庸直到:“下臣为大夫护法,今日有两个不开眼的贼子闯入白龙池,自负身有修为,意欲劫夺下臣,下臣怕惊扰大夫,便将他们杀了。人已经烧了,这些遗物没什么可用的,准备也烧掉。”

  吴升点了点头,于是庸直打出火苗,开始焚烧。在火光中,忽然看见一张白绢,上面隐约有两个字——“丹师”。

  吴升下意识就将白绢从火堆中扯了出来,白绢还没有尽燃,只是被火焰燎得有些发黄——

  “今奉王令,着丹师伍胜入古龙山呈丹。松阳县尹屈伏。”其后盖着松阳县尹的大印,表明这是一份官方文书。

  吴升左看右看,忽然忍不住笑了,笑了半天也不见庸直捧哏——大夫何故发笑?笑了一阵觉得很没意思,便止住笑声:“你知我何故发笑?”

  庸直满是疑惑:“不知。”

  吴升解释:“此所谓瞌睡碰着枕头,我正发愁如何去见文挚、桑田无此类大丹师,结果等来了这个,当真时也命也,此乃天意啊!”

  庸直更是迷惑,沉吟良久,开口应道:“是!”

  吴升进一步解释:“桑田无的道场便在古龙山,让这个叫伍胜的丹师去敬呈灵丹,不就有机会见到他了吗?我之所以说是天意——你看他名字,伍胜,伍胜,可不就是我的名字……倒过来吗?”

  “是……”

  吴升忽然想起来,猛然一脚将火堆踩灭:“赶紧找找,伍胜为何呈丹?王令是什么意思?他要呈献的灵丹呢?对了,松阳是哪里,知道么?”

  手忙脚乱在一堆东西里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什么蕴藏了进一步有用信息的东西,只一个普通的香囊、一条汗巾、一双木屐,还有两件换洗衣衫。

  “其他东西呢?还有么?”吴升追问。

  庸直赶忙从袖袋中向外掏:两瓶灵丹、一柄精巧的中品飞剑、一块灵力玉佩,以及一个钱袋,有金七镒、有蚁鼻钱三十多个。

  灵丹是乌参丸和静宁丹各一瓶,品质堪称低劣,比自家两个弟子墨游和岳中所炼还要不堪,在庸国坊市或许可以卖到一金二十四枚,如果向庸国茅贡这种灵丹,扬州肯定要拒收,真是伍胜炼制的话,说明他水平真的很差。

  吴升又详细询问了庸直,杀他二人的具体情况,他有点不太相信,身为一名丹师会去打劫别人,何况他随身携带七金,这可不是小钱,他用得着跑这废园里打劫?

  庸直一口咬死,这个叫伍胜的家伙,就是来打劫的,至于具体情形,则是趁他今日午间外出采办吃食时缀了上来,因此他还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话都说到这份上,也就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如果真要怪,那就怪自己闭关超时,没给庸直留下足够的吃食,以至于他不得不偷空出去采买。

  “另一个是谁?”吴升又问。

  “这家伙请来的护卫吧,身上没什么东西可知身份,斗法稀松得紧,下臣一剑斩之。”

  “走,去古龙山。”

  计划赶不上变化,吴升原想舍近求远,没想到眼前忽然有了个直入古龙山的机会,当即决定走一趟,至少是个机会。他想见一面桑田无,希望能套出绿萝所炼丹名,再徐徐图之。

  呈个丹而已,又是两瓶稀烂的灵丹,耽搁不了多少时候。

  因为最近郢都没有什么大事,鸠兹那边又连战连捷,城防不免松懈,宵禁不严,两人连夜翻越城墙,离开了郢都。

  赶到古龙山时,天光已经大亮了。

  古龙山不高,却很大,有八条山岭,所以当地又称八岭山。据稷下学宫考证,此山全为宗室财产,得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兽护佑,风水极佳,故此成了楚国宗室陵园,墓葬数十座。

  宗室陵园占据的是正中的两座山岭,而大丹师桑田无的丹论宗,则位于第八岭,这是因为桑田无与向楚王效力,与宗室关系密切,不像文挚那般若即若离,有时候甚至不听招呼,因此,楚王将第八岭封给桑田无,拜为客卿。

  丹论宗在楚王的鼎力支持下,宗门实力庞大,向山上望去,有石阶蜿蜒而上,三五十丈必有亭台、牌坊,而在山岭高处的松柏掩映之中,则隐露有飞檐斗拱,不知有多少殿宇。

  都是客卿,桑田无这个楚国客卿可就比吴升这个庸国客卿的权势强太多了,更何况桑田无还是炼虚丹师,整个大江以南都极具影响力,因此山下求拜之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站在山门前,吴升望着不时上山下山的楚人,看着他们有忧有喜的表情,努力分辨着谁适合套话。

  当然,套话的事情指望不上庸直,让他问了几个人,都涨红着脸跟在人家身后,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为此还差点被误认为贼,吴升只能亲自上阵。

  但打听之后,都是上山求取灵丹的,极少数人成功,大多数人失败,连山门都进不去,只能失望而归。

  吴升只得和庸直继续上山,行至半山腰处,终于见到丹论宗的山门了。

  一座三门开的大牌坊下,有八名楚军守卫,周围的松林中到处都是人,甚至还有挑着茶水糕点的小贩。牌坊后,就是丹论宗的前门庑房。

  吴升道:“你再去林子里打听打听,与人交流也是修行,得学!”

  庸直点头:“是!”却没动。

  “怎么不去?”吴升瞪眼。

  庸直憋了半天:“他们连山门都进不去,修行……也不找他们……丢人。”

  吴升无语,左看右看,也没见到有悬挂告示的地方,干脆一咬牙,挪步过去,向守卫询问:“不知呈丹……”

  话没说完,对方就问:“有无文书?”

  吴升连忙取出绢本递过去,守卫看了,向后招手:“进去吧。”

  吴升挪动脚步进了牌坊,又回身道:“敢问……”

  那守卫回答:“详情我等不知,丹师入内后自有人引领。”

  “哦……”吴升又指了指庸直:“这是我同伴……”

  守卫问:“也是呈丹的?可有文书?”

  吴升改口:“是我门客。”

  守卫拒绝:“门客、随从皆不得上山!”

  吴升无奈,招呼庸直,让他在山门外等着,于是庸直左看右看也没别的地方,只好加入了松林中的人群,寻了块石头坐下。

第七十六章 呈丹

  手持文书进入丹论宗山门,刚一进去,就有宗门执事弟子询问:“客人何事?”

  吴升扬了扬手中的白绢,那执事弟子见了,点点头:“左转,二门,上高台。”

  吴升正要旁敲侧击打听一下所谓“呈丹”是什么意思,后面急冲冲进来一位楚国贵人:“快,请见大高师!”

  那执事弟子连忙迎上:“士师,不知何事?”

  那人道:“急事,快快快!”

  执事弟子不敢再问,连忙引着他从另一个方向去远了。

  吴升回头看去,见那人身着朱红缁衣,此为楚大夫官服,也不知他有何急事,连官服都没有更换就赶来了,依稀间似乎见过?

  士师?

  琢磨片刻,猛然想起来,自己在雷公山时,和班车联手救人,当时站在木道人洞府前的两名楚将,班车曾介绍说其中那个素袍玉带者,名孙介子的,可不就是郢都士师?

  当时隔得远,看不真切,但别说,似乎还真有点相似。

  虽说孙介子并没有见过自己,在他跟前不怕露面,但心里还是感到了几分压力,吴升不敢再于门前耽搁,加快脚步,左转入二门,沿着一条林间石径往前,又穿过一道半月门,眼前就见到一座五尺高台。

  高台上已经趺坐了二、三十人,正听一位面相五、六十的长者说法,还有数名弟子立于台下恭候。

  吴升这一露头,几十双眼睛刷的一下扫了过来,看得吴升呼吸为之一滞,掩面欲走,却来不及了。

  那长者于高台上喝问:“来者何人?”

  吴升只得低头回答:“松阳丹师伍胜,受王令呈丹,不慎走错了路途,恕罪!”一边说一边往后退,准备退出月门开溜。

  那长者却道:“你没走错,便是这里。何故来迟?”

  吴升搞不清状况,硬着头皮道:“松阳县路远……”他本来想说路上耽搁了,忽然不知该怎么说,因为他确实没听说过楚国松阳县在什么地方,也没来得及询问,万一很近怎么办?

  那长者皱眉斥道:“道路随远,王令却早,留够了时日的!再者,橐皋、陵阳、居巢、昭关诸县,哪处比你近了?”

  吴升唯唯,不敢反驳,低头认栽。

  那长者道:“上台,将你炼制的丹药呈来。”

  吴升心说话原来是这么呈啊?这是呈上去干什么?小步登阶中,心里反复思量,是拿原主的灵丹呈上,还是用自己的?

  时间紧迫,无暇判断,很快就来到长者近前,他还是将原主身上的乌参丸和静宁丹呈了上去,先老老实实的吧,别自作聪明闹出幺蛾子。

  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长者,无法确认对方是不是大丹师桑田无,便道:“请前辈验丹。”

  下方有趺坐听法之人插话:“此乃三高师。”

  吴升依然不知“三高师”是什么意思,不过倒也确认了,此人不是大丹师桑田无,不由一阵失望:“是,拜见三高师。”

  长者将两瓶灵丹摊于掌心,只看了一眼便丢到一旁,斥道:“这就是你炼的丹?蠢材!蠢材啊!这是丹吗?这是秽物,烘干了的秽物!”

  骂完吴升,他又向台上趺坐众人道:“难怪鸠兹战事艰难,士族伤亡惨重,你们这些丹师,都是如此炼丹的吗?以此劣丹支应军前,仗还能打得好?”

  指了指最后一排向吴升道:“入座!”

  吴升低着头一脸懵圈的坐到最后,继续听这位三高师训斥:“王上英明,故此下令,让尔等上古龙山听法学丹,尔等呈献之丹我已尽知,以三月为期,若是不能提升品次,至少达到一等,就别想过我这一关,今后司空府行文各县,尔等所炼之丹,绝不许采买,都听清楚了?”

  众人皆垂头丧气,齐声应是。提升灵丹的等级,谈何容易,而且限期三个月,三个月后做不到,就会砸了饭碗,到时候该怎么办?在座中人自问,至少一大半人感到绝望。

  吴升倒不存在这个问题,反而竖着耳朵听得很用心,这位三高师今日讲的,是最基础的东西,也就是如何区分判断丹品。想来他是对在座的人失望到了极点,这才从最基本的常识重新普及,却便宜了吴升。

  不小心入了这一行,吴升可谓不折不扣的野路子,对丹品的区分,只有最粗浅的上品、中品和下品,三高师普及这种理论基础课,正好对了他的路子,因此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今日,吴升才知,灵丹在三品之中,又各自分为三等,而同样一种灵丹炼制出来后,通过哪些特征分列哪一等,三高师都逐一做了讲述。

  吴升据此对自己所炼的灵丹一一对照,很欣慰的发现,基本上都是一等,当然也有二等或者三等,但那是丹方的缘故,再加上自己刻意为之。

  比如冬笋丹,好吧,现在叫做生骨丹,生骨丹一号、二号,就分别对应二等和三等。生骨丹一号之所以是二等,是因为丹方先天所限,这种灵丹永远成不了一等,减了灵材之后的生骨丹二号,那就是三等。

  同时,三高师在讲解等次的过程中,还旁征博引、东拉西扯,也让吴升搞清楚了这次呈丹的原委和三高师本人的身份。

  一切的根源还是鸠兹大战,仗打得太久,楚军在灵丹的供应上出现了明显问题,大量三等、甚至不入流的劣丹充斥军营,惹得军中士卒怨声载道。

  因此,令尹屈完上书楚王,召集这次为楚军炼丹的楚国东部各县丹师至郢都,入丹论宗提高丹术。有的县来三、四人,有的县只有一人,都由本县举荐,齐聚于此。

  丹术可是一位丹师乃至一派丹宗的立身之基,愿意为蠢笨的东部丹师们传授丹术,大丹师桑田无是真的倾力为楚国着想了,由此也可知丹论宗与楚国上层的联系有多么紧密。

  而负责教授的,便是这位三高师。三高师就是丹论宗第三位高师,名景悦,是大丹师桑田无的第三位入室弟子,乃炼神境丹修,他的两位师兄被称为大高师和次高师。

  虽然听上去三高师景悦似乎还没入资深炼神境,但他今天所讲的东西还是让吴升深感佩服的,可谓收获满满。

  因此,讲授完毕时,吴升恭恭敬敬拜倒,和其他各县的“蠢材”们一起,大声致谢——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他是诚心诚意的。

第七十七章 求学的日子

  “直大郎,你下山后在附近寻个长久些的住处,我要在山上待一段时日了。”

  “是……大夫需要多久?”

  “三个月吧,也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