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天下霸唱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9 MB   上传时间:2017-09-16 12:46:56

  鹧鸪哨垂泪点头,听了尘长老继续说道:“老衲早已金盆洗手多年,不再算是摸金校尉了,身上这枚摸金符,也一并交付予你,只可惜你我缘分不够,这分金定穴秘术不能传你了。你若有机会,可以去寻找老衲昔日的一位同行,他有个绰号,叫作金算盘,平时做商贾打扮,只在黄河两岸做倒斗摸金的勾当,此人最擅星相风水数术一类,近代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只有晚清时期的阴阳风水撼龙高手,张三链子,不过那张三爷早已作古。到了现如今,分金定穴之术,除老衲之外,天下再无人能出金算盘其右,你拿着老衲的摸金符去找金算盘,他一定能帮你,另外这块龙骨上刻有凤凰胆的标记,又藏在西夏藏宝洞最深处,里面可能有极其重要的线索,说不定可以给寻找雮尘珠提供一些参考……”

  鹧鸪哨心想自己左手都没了,这辈子恐怕别想再倒斗了,就算知道了雮尘珠在哪恐怕也取不到了,眼见了尘长老呼吸越来越弱,想对他说几句话,却哽咽着张不开嘴,只是咬住嘴唇,全身颤抖。

  了尘长老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你须谨记,绝不可以再随便开杀戒,倒斗损阴德……手下须留情……老衲……老衲这便去了……”说完之后,一口气倒不上来,就此撒手西去。

  鹧鸪哨跪倒在地,不停地给了尘长老尸身磕头,托马斯神父死说活劝,才把鹧鸪哨拉了起来。这竖井中不是久留之地,二人携带着了尘长老的尸身,爬回通天大佛寺的宝殿之内,就于佛祖宝像面前,把了尘长老的尸身焚化了,这才挥泪离去。

  从那以后的几年中,鹧鸪哨按照了尘长老的遗嘱,到处寻找那位出没在黄河两岸山陕之地的摸金校尉金算盘,然而踏遍了各地,全无此人的踪迹。从西夏藏宝洞中带出来的异文龙骨也请很多饱学之士看过,无人能够识得其中写的究竟是什么内容。

  当时的世界,恰逢乱世,空气间正酝酿着一场席卷天下的巨大战争,鹧鸪哨受到美国神父托马斯的帮助,把亲眷都移居到了遥远的美利坚合众国。鹧鸪哨心灰意懒,就在美国田纳西州隐居起来,不理世事。

  扎格拉玛人本来在四十岁后,身体就会逐渐衰弱,血液中的铁元素逐渐减少,十余年后血液逐渐变成黄色凝为固态,才会受尽折磨而死,很多人承受不住这种痛苦,最后都选择了自杀,但是这种症状离鬼洞越远,发作得越慢,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时间向后推迟了二十年。

  随后的中国战火连绵,再想找凤凰胆雮尘珠就不容易了,而且鹧鸪哨一族,人口凋零,实在没什么能担当大任之人。鹧鸪哨心也冷了,心想大概再过百余年,这最后的几条血脉都断了,这个古老的部族也就完了。

  这些事后来被鹧鸪哨的女婿、Shirley 杨的父亲杨玄威知晓了,杨玄威不仅喜欢考古,更热衷于冒险,为了想办法救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决定展开行动。杨玄威年轻时就研究西域文化,不过他研究的范围是汉唐时期,也就是西域繁荣达到最顶峰的这一个阶段。西域早在四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若干次文明出现了,扎格拉玛绿洲就是其中一支,后来发现的小河墓葬群也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所以杨玄威对扎格拉玛山精绝国之前的事所知有限,他估计在精绝国的鬼洞中一定有某些重要线索,而且杨玄威是认定科学掌控一切的那种人。

  此时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兴起了第二波沙漠科考热潮。借着这场东风,杨玄威顺利地组成了一支职业探险队。没想到自从进入沙漠之后,就从此一去不返。随后Shirley 杨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父亲,参加了陈教授及他的助手学生所组成的考古队,在黑沙漠,穿过黑色的扎格拉玛山谷,于精绝古城的地下宫殿深处,终于见到了无底的鬼洞。

  之后,陈教授以及他的助手学生为主组成的考古队,进入沙漠寻找精绝遗迹,死在黑沙漠里的,那就不说了。剩下口气活着走出来的最惨的人肯定是陈教授,受到太大的刺激,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那是一场噩梦一样的经历,而在当时,Shirley 杨还不知道自己与黑色的扎格拉玛神山之间,有着如此多的纠缠羁绊。

  

  第三十章 决意

  

  从沙漠中回来后Shirley 杨带着陈教授去美国治疗,没过多久,两人背后便都长出了眼球形状的红色淤痕,而且陈教授的情况比较严重,患上了罕见的铁缺乏症,各个医疗机构都对此病束手无策。Shirley 杨在扎格拉玛神山中从先知启示录中得知,自己有可能是扎格拉玛部族的后裔,于是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调查,对过去的宿命了解得越多,越明白无底鬼洞的事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目前对鬼洞的了解,甚至还不到冰山一角。

  Shirley 杨发现了最重要的一件东西,便是黑水城通天大佛寺中的异文龙骨,上面的异文无人能识,唯一能够确认的是龙骨上刻了许多眼球符号,那种特殊的形状与在新疆打破的玉石眼球和长在背后的深红色痕迹,都是一模一样。

  这块异文龙骨,一定是记载有关雮尘珠的重要记录,如果能破解其中的内容,说不定就可以找到雮尘珠,否则Shirley 杨、胖子,还有我,将来临死的时候,就免不了受那种血液凝固变黄的折磨,而精神崩溃了的陈教授身上,这种恶疾已经开始滋生,天晓得那老头子能撑多久。

  打从陕西回来以后,我始终寝食不安,就是因为不知道背后长的究竟是什么东西,现在从Shirley 杨口中得到了证实,果然是和那该死的鬼洞有关,心中反而踏实了。也并非我先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反正那种怪病要好多年后才会发作,那时候大不了我也移民去美国避难就好了,不过陈教授怎么办?难道就看着老头子这么死掉不成?

  有些时候不得不相信,冥冥中自有命运的牵引,恰好我在不久前,曾在古蓝县得知,孙教授曾经破解过这种龙骨天书,天书中的内容绝对保密,孙教授一个字不肯泄露,而且目前掌握天书解读方法的,全世界恐怕暂时只有孙教授一个人。

  我把这些事也详详细细地对Shirley 杨讲了一遍,孙教授虽然不通情面,守口如瓶,但是毕竟他也是凡人,如果跟他死磕,让他开口应该不是问题,可是然后呢?按照线索去倒斗?把那颗大眼球一样的雮尘珠倒出来?这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说那么容易的。那些搬山道人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我们这些人去找,可以说也是半点把握没有,而且古墓中的危险实在太多,搞不好还得搭上几条性命,那可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Shirley 杨见我在走神,以为我心中对找雮尘珠有所顾虑,便问我道:“怎么?你害怕了?我只想等有了线索之后,请你把我带到地方,进去倒斗只有我一个人就可以了……”

  我打断了Shirley 杨的话:“怎么着?小看人是不是?真是笑话,你也不打听打听,胡爷我还能有害怕的时候?算了,反正跟你说了你也觉得我吹牛,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不是那种贪生怕死的人,更何况这里边还有你和陈教授的事,我绝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说完拉着Shirley 杨要离开公园的长椅。

  Shirley 杨问我要去哪,我对她说:“咱俩都跟这侃一下午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胖子他们还在潘家园等着我呢。我回去让他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去陕西找孙教授,不管他说不说,一定要把他的牙撬开,然后咱们就该干什么干什么。”

  Shirley 杨叹了口气,对我说道:“你就是太容易冲动,想什么是什么,这些事哪有这么简单,你说孙教授为什么不肯说呢?是不是怕泄露天机给他自己带来危险?”

  我对Shirley 杨说:“其实……怎么跟你这洋妞儿说呢,中国人有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解释,别听孙教授对我连吓唬带咋唬,其实没那么邪乎,以我察言观色的经验来判断,姓孙的老棺材瓤子,一定是被上级领导办了。”

  Shirley 杨摇头不解:“什么办了?”

  这些事要让我对Shirley 杨解释清楚,还真不容易,我想了想对Shirley 杨说道:“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在中国有某位权威人士,这位人士说1+1=3,后来孙教授求证出来一个结果,是1+1应该等于2,但是就由于先说1+1=3的那位爷是某个权威人士,所以他即使是错的,也不允许有人提出异议。孙教授可能从龙骨天书中发现了某些颠覆性的内容,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或者世界观,所以被领导下了禁口令,不许对任何人说,因此他才会像现在这么怪僻,我看多半是被憋得有点愤世嫉俗了。”

  我心中的打算是先找到孙教授问个明白,若是这龙骨天书中,没有雮尘珠的线索那也就罢了,倘若真有,多半也是与扎格拉玛先人们占卜的那样,终归着落是在某个大墓里埋着。我一直有个远大的理想,就是要凭自己的本事倒个大斗,发一笔横财,然后再金盆洗手,否则空有这一身分金定穴的本事,没处施展,岂不付诸流水,白白可惜了。

  眼前正是个合适的机会,救别人也顺便救自己,正好还可以还了欠Shirley 杨的人情债。其实就算不欠她的人情,凭我们之间一同患过难的交情,加上她救过我的命,冲着这些,我也不能不帮她和陈教授的忙。

  我打定主意,对Shirley 杨说道:“咱们现在先去找胖子,还有大金牙,这些事也少不了要他帮忙,正好我们请你吃顿便饭,北京饭店怎么样?对了,你有外汇吗?先给我换点,在那吃饭人民币不管用。”

  我带着Shirley 杨回到潘家园的时候,胖子和大金牙刚做完一大单一枪打的洋庄,卖出去五六块绿头带判眼①,最近生意真是不错,照这么倒腾下去,过不了几天,我们又要奔陕西“铲地皮”了。

  我让胖子和大金牙收拾收拾,大伙一道奔了北京饭店,席间我把Shirley 杨的事说了一遍,说我打算跟她去找雮尘珠。

  大金牙听明白了之后,对我说道:“胡爷我说句不该说的,要依我看,不去找没准还能多活几年,现在咱们在潘家园的生意太火了,犯不上撇家舍业的再去倒斗,古墓里可有粽子啊。”

  胖子对大金牙说道:“老金啊,这个斗还是要倒的,咱得摸回几样能压箱子底的明器来,这样做起买卖来底气才足,让那些大主顾不敢小觑了咱们。老金你尽管放心,你身子骨不行,扛不住折腾,不会让你去倒斗的。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们,万一要是真有粽子,老子就代表人民枪毙了它。”

  我也学着领导人的四川口音对大金牙说道:“是啊,老金,不要怕打破这些个坛坛罐罐,也不要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今天之所以放弃这个地方,正是因为我们要长久地保存这个地方嘛。”

  大金牙听罢,龇着金光闪闪的金牙一乐,对我们说道:“行,我算服了二位爷了,拿得起放得下,轻生死重情谊,真是汉子!其实也不光是我,现在在潘家园一提您二位,哪个不竖大拇指,都知道是潘家园有名的惯卖香油货,不缴银税,许进不许出,有来无往的硬汉。”

  胖子边吃边搓脚丫子,听大金牙称赞我们,连连点头,听到后来觉得不对劲儿,便问道:“老金,你是夸我们呢,还是骂我们呢?我怎么听着不对呢?”

  大金牙急忙对胖子说道:“愚兄可没这个意思……”

  我见Shirley 杨在一旁低头不语,满面愁容,容颜之间很是憔悴,我知道她是担心陈教授的安危,觉得我和胖子大金牙凑一块说不了正事儿,说着说着就侃开了,于是赶紧对胖子大金牙说:“好了好了,咱们也该说些正经事了。我把咱们今后的任务布置一下。我说这位王凯旋同志,这是高级饭店,请你在就餐的时候注意点礼貌,不要边吃边用手抠脚丫,成何体统。”

  胖子漫不经心地对我说道:“搓脚气搓得心里头舒服啊,再说我爹当年就喜欢一边搓脚丫子一边吃饭抽烟,这是革命时代养成的光荣传统,今天改革开放了,我们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让脚丫子彻底翻身得解放。”

  我对胖子说:“你没看在坐的还有美国友人吗?现在这可是外交场合,我他娘的真懒得管你了,你就是块上不了台面的料。”

  Shirley 杨见我说了半天也说不到正题,秀眉微蹙,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我这才想到又扯远了,连忙让胖子和大金牙安静下来,同Shirley 杨详细地商议了一番,怎么才能找到那颗真正的雮尘珠。

  别看胖子平时浑不吝,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要说起找宝贝摸明器的勾当,他现在比我都来劲。当然也怪不得他,眼睁睁这是真来钱,既然是去倒斗,不管能不能找到雮尘珠,那古墓里价值连城陪葬品是少不了的,所以现在胖子也认真起来了。

  大金牙更是格外热心,又不用他去倒斗,但是既然参与进来了,明器少不了分他一份。我之所以拉大金牙入伙,是因为大金牙人脉最广,在黑市上手眼通天,几乎没有搞不到的东西,倒斗需要的器材装备,都免不了要他去上货。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了大半天,最后决定,要找雮尘珠,必定要先从刻满天书的这块异文龙骨入手。拿这拓片,到陕西去找孙教授,死活也要套出这异文龙骨中究竟记载着什么内容。

  去陕西古蓝越快越好,Shirley 杨和我两个人明天就立刻动身,把黑水城通天大佛寺中的这块异文龙骨,查他个底儿掉。由于胖子有恐高症,坐不了飞机,所以就让胖子留下来同大金牙采买各种装备。

  Shirley 杨把了尘长老遗留下来的摸金符给了我。我喜出望外,这回倒起斗来心中更有底了,而且现在三个人,每人一枚正宗的摸金符,看来上天注定,要我们三人同心合胆,结伙去倒斗了。

  另外Shirley 杨还把她外公留下的一些摸金校尉的器械也都一并带了来,包括金刚伞、捆尸索、探阴爪、旋风铲、寻龙烟、风云裹、软尸香、摸尸手套、北地玄珠、阴阳镜、墨斗、桃木钉、黑折子、水火鞋等等等等,还有摸金校尉制造各种秘药的配方。

  这些摸金校尉们千百年来依靠经验与技术制成的器械,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中的宝贝,有很多我只是听说过从来没亲眼见过的家伙。

  有了这些传统器物,再加上让胖子与大金牙置办我们惯用的一些装备,工兵铲、狼眼手电筒、战术指北针、伞兵刀、潜水表、防毒面具、防水火柴、登山盔、头戴射灯、冷烟火、照明信号弹、固体燃料、睡袋、过滤水壶、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急救箱、各种绳索安全栓……有了这些不管去哪,都差不多足够应付了,如果环境特殊,需要一些特殊的器材,可以再进行补充。

  工兵铲,最好能买到我们最初用的那种二战时期装备德军山地师的,如果买不到的话,美国陆军的制式也可以。

  伞兵刀只买苏联的,俄式的我们用着很顺手,因为各种伞兵刀性能与造型都有差距,割东西或者近战防身,还得是苏联106近卫空降师的伞兵刀用着最顺手。

  有了这些半工具半武器的装备,不需要枪械也没问题,不过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的失败常常是由于轻敌。倒斗这行当,经验远比装备重要,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胆略,就算武装到牙齿,也照样得把小命送掉。从黑风口野人沟,到沙漠中的精绝古城,再到龙岭中的墓中墓,虽然野人沟的墓只是个落破将军墓,精绝古城那次有考古队的人跟着,不能算是倒斗,龙岭中是处空坟,但是这三次深入古墓的经历,可以说都是极其难得的经验。

  不过大型古墓都是古代特权阶级的人生终止符,对于古人来讲,意义非常。古墓里面往往除了铜棺铁椁,还要储水积沙,处处都是机关,更有无数意想不到的艰险之处,所以事前的准备必须万全,尽量把能想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

  众人商议已定,各自回去休息。第二天一早分头行动,我跟Shirley 杨一起兼程赶到了西安,然后搭车前往孙教授带领考古工作组驻扎的古蓝县,却没想到在古蓝县又发生了意外,孙教授已经离开了古蓝县招待所。

  孙教授常年驻扎在古蓝,负责回收各种有关古文字的出土文物,他要是不在县城,肯定是下到农村去工作了,那想找他可就很难了,没想到事先计划好的第一步就不顺利。

  

  第三十一章 石碑店

  

  老刘头说孙教授他们也就刚去了石碑店半天,离古蓝县城并不远,但是那地方很背,没去过的人不一定能找到,我找个人带你们去吧。于是喊过来街上一个约有十岁大小的憨娃,那是他外孙子,平时跟父母在河南,每年学校放暑假都到古蓝县来玩。石碑店离县城很近,这小子经常去那边玩。

  刘老头招呼那小孩:“二小,别耍了,带你叔和你姨去趟石碑店,他们要寻那位考古队的孙教授。”

  二小的脑袋剃了个瓜皮头,可能刚跟别的小孩打完架,身上全都是土,拖着一行都快流过河的青鼻涕,见刘老头让他给我们带路,就引着我和Shirley 杨二人去石碑店。

  到石碑店的路果然十分难行,尽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二小告诉我们说离得不远,就是路不好走,走过前边最高的那个山坡就到了。

  Shirley 杨见这孩子身上太脏,看不过去,便掏出手帕给他擦了擦鼻涕,和颜悦色地问他道:“你叫二小?姓什么?”

  二小抹了抹鼻涕答道:“小名叫二小,姓个王,王二小。”

  我一听这小孩的名字有意思,便同他开玩笑说:“你这娃叫王二小?你小子该不会把我们当鬼子,引进伏击圈吧?”

  王二小傻乎乎地对我说:“叔啊,啥是伏击圈?对咧,那女子是你啥人哩?咋长得恁好看?”

  我偷眼一看Shirley 杨走在了后边,便悄声告诉二小:“什么好看不好看?你这小屁孩儿,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她是我老婆,脾气不好,除了我谁都不让看,你最好别惹她。”

  Shirley 杨走在后边,虽然我说话声音小,还是被她顺风听见了我的后半句话,问道:“老胡你刚说别惹谁?”

  我赶紧拍了拍王二小的头,对Shirley 杨说:“我刚说这小鬼,很顽皮,这么丁点小就知道花姑娘好看的干活。现在的这帮小孩啊,别提了,没几个跟我小时候似的,从小就那么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我话音未落,突然从山坡后转出一个头扎白羊肚手巾的农村壮汉,腰里扎了条皮带,手里拎着根棍子,对我们喝道:“站住,甚花姑娘的干活?你们是不是日本人?”

  我被他吓了一跳,虽然这是山沟里,但是这光天化日,难道还有剪径的强人不成?赶忙把二小与Shirley 杨挡在身后,对那汉子说道:“老乡,别误会,都是自己人,我们不是日军,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

  头扎白毛巾的老乡对我们三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啥八路军嘛,我看你们不像丝(是)好人。”然后说着就拿棍子赶我们,说这里被民兵戒严了,不许进。

  我心想这没灾没战的戒哪门子严,再说没听说有民兵拿木头棍子戒严的,这孙子疯了是怎么着。于是挽起袖子,打算把他手中的棍子抢下来,以免这莽撞的农夫伤了人。

  我正要过去放对,却想不到这位自称是石碑店民兵排排长的乡民,竟然认识我们三人中的二小,原来二小总跟他儿子一起玩,这样一来双方就不再动手,都站定了讲话。

  那民兵排长拙嘴笨腮,乡音又重,跟我们说了半天,我才大概听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这石碑店的名字,得自于附近的一座不知名石碑。那石碑十分高大,顶天立地,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遗留下来的,风吹雨打,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了。

  提起石碑店,最著名的不是那块破石碑,而是村中的一间老字号棺材铺,附近十里八村,包括古蓝县城,都只有这一间棺材铺,因为其余卖棺材的生意都不如它。

  传说这间老棺材铺,最早的时候,掌柜的是个做木匠活的好手,刚开始经营的是间木工作坊。

  有一次这位木匠师傅给一户人家打了口棺材,这口棺材刚做完还没上漆,按规矩还得给人家走十八道大漆,当时这口半成品的棺材,就在他的木匠铺里摆着。

  晚上的时候,木匠师傅坐在中堂,喝了几杯老酒,一想到生意不好做,半个多月就接了这一个活,心中免不了有些许憋闷,于是拍着棺材长吁短叹,酒意发作,不知不觉地就趴在棺材上睡着了。

  当天晚上木匠师傅做了一个梦,梦见棺材里有一团寒冰,冻得他全身打颤,如坠入冰窖一般。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了,开门一看,原来是同村一户人家夜里有人过世,赶来他这里定做一口棺木。

  难得一个活没完立刻又来个新活,木匠师傅心中大喜,但是又不好表露出来,毕竟是给人家操办白事打寿材,表面上也得表现得沉痛一点。为了对村邻的故去表示痛心,木匠师傅又顺手拍了一下那口半成品的棺材,然后收了定金,开始忙活起来。

  日头刚升到头顶,木匠师傅正在赶工打造寿材,忽然又有人来定棺木,这可真是奇怪,村里一年也只不过死十来个人,这一会儿工夫连着死了两个人。

  木匠越想越不对,回忆起自己夜里做的梦来,难道那些人死是因为自己用手拍棺材?于是又试着拍了拍那口半成品棺木,不到天黑,果然又有人死了。

  木匠又惊又喜,惊的是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用手一拍棺木,附近就有人死掉;喜的是这回不愁没生意做了。这位木工师傅,本就是个穷怕了的主儿,这时候哪还管得了别人死活,难道就因为那些互不相干的人,放着发财的道不走?当然不行,木匠一看活太多做不过来,连夜去别的棺材铺买了几口现成的寿材回来。

  从那以后木匠师傅这间铺面就彻底变成了棺材铺,而且他还发现一个秘密,拍这口棺材的时候,越用力拍,死人的地方离这越远。这死人钱是很好赚的,他越赚钱越多,心也就越黑,把附近所有的棺材铺都吞并了,只要拍打两下那口半成品的棺材就等着数钱了。

  但是也不敢拍起来没个完,谁知道这里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秘密也从没被他泄露过,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事还是被大伙知道了,但是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很难说,也没有证据,所以也没办法拿他见官,只是人人见了他都跟避瘟神似的,躲得远远的,到老连个媳妇都没娶上。

  前不久这位曾经的小木匠,现在的棺材铺老掌柜,死在了自己家里,人们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已经烂得臭气熏天了。这附近只有他这一间棺材铺,店中的寿材都卖光了,只有堂中摆放着的那口半成品棺木。村里人想起那些风言风语,也都提心吊胆,但是村委会不能不管,总不能任由棺材铺老掌柜烂到家中,这天气正热,万一起了尸瘟可不得了。虽然当时实行了火葬,但是农村土葬的观念仍然是根深蒂固,于是村长找了几个胆大的民兵,用编织袋兜了尸体准备放进棺木中下葬。

  没想到刚把棺木挪开,就发现棺木下边的地面上裂开一道细缝,这缝隙很深,把手搁上边,感觉凉风嗖嗖地往外冒,下边好像是个大洞。有那些好奇的人就把地面的砖石撬开,发现下边果然是个洞穴,而且里面寒气逼人。

  民兵排长自告奋勇地下去一探究竟,让人用筐把他吊下去,没下去多久,就拼命摇绳让人把他拉上来。这一趟吓得差点尿了裤子,说下面都是大长青砖铺就,下边有一个石床,上边摆着一个石头匣匣,这石匣不大,又扁又平,上边刻了很多奇怪的字。民兵排长顺手把这石匣拿了上来。

  大伙把石匣打开一看,里面是殷红似血的六尊不知名玉兽。据民兵排长说,那洞穴下边好像还有一层,但是太黑太阴森,不敢再进去看了。

  由于有村里的干部在场,村民们表现得觉悟都很高,立刻通知了古蓝县的考古工作队,孙教授闻讯后,知道此次发现可能非常重大,一刻没敢耽搁,立即带人就赶了过来。

  在这种乡下地方,一年到头都没什么大事发生,所以消息传得很快,连县城里的人都赶来看热闹。为了维持秩序,孙教授让村里的民兵拦住村外的闲杂人等,不让他们进去围观,因为这洞穴的范围和规模,以及背景都还不清楚,一旦被破坏了,那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所以民兵排长就拿着鸡毛当令箭,带人在各个入口设了卡子,宣称本村进入军事戒严状态,这才把我和Shirley 杨拦住盘问。

  我听了民兵排长的话,知道对付他们这种小农,不能硬来,得说点好话,给他点好处,于是对民兵排长说:“连长同志,我们都是孙教授的熟人,找他确实有急事,您给行个方便。”说着塞给民兵排长五块钱。

  民兵排长接过钱,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面额,忽然村里来人招呼他,说带着考古队来的那个老干部,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