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天下霸唱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9 MB   上传时间:2017-09-16 12:46:56

  还没等我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忽然脚下的树梢咔嚓嚓断了下来。原来这条横生的粗大榕树枝,承受了C型运输机的大部分重量,我们刚才为了准备迎击来袭的雕鸮,紧急中聚在一起,这本就是在树上活动的大忌,尤其有个胖子,这老榕树树身吃不住劲,再也支撑不住,树顶的多半截树干,劈成了两半,老迈的树身完全断裂开来。

  万幸的是我们的保险绳都固定在老榕树的主干上,虽然吃了在树身上一撞,索性并没直接摔到地上,今天这道保险绳已经救了我们不下三回了。头顶那架C型运输机,由于失去了承重的主要树枝,则直接滑落到了二十多米高的大树下边,发出巨大而又悲惨的声响。

  我们抬起头就可以看到老树裂开树身的内部,这一看都不由得目瞪口呆,隔了半晌胖子才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好像挺值钱……我想这回……咱们可真……真他妈发了。”

  这时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信号声,突然再一次从劈开的树身中传了出来……

  

  第十二章 绛血

  

  我们此刻就像是那山洞中的人俑一般,被保险绳倒悬在树干上,晨光照得人眼睛发花,只见那裂开的树身中露出一块暗红色的物体,呈长方形,顶上两个边被磨成了圆角。

  阳光透过树隙照在上面,发出淡淡的紫色光晕,这是什么东西?我挣扎着用登山镐挂住树身,重新爬回树冠,然后把Shirley 杨也扯了上来。胖子本就有恐高症,也不敢有大的动作,吓得全身发僵,我想把他用保险绳放到地面,胖子却说什么也不同意:“老胡,你还是把我拉到树上去,这东西我得好好瞧瞧,我看八成能值大笔银子。”

  我只好与Shirley 杨用尽吃奶的力气拉动安全绳,协助胖子爬回树冠。此时天色已明,站在二十多米高的树冠向下看去,真有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

  这回我们学了个乖,各自散开,围着从树身中显露出来的物体观看,胖子问我道:“这是口棺材?玉的,还是水晶的?怎么是这么古怪的颜色?我看倒有些像是咱们在潘家园倒腾的那几块鸡血石。”

  我没回答胖子的话,只是凝神查看,只见老榕树中间,露出多半截似玉似水晶的透明棺材,光润无比,半透明状,外边有一层薄如蝉翼的乳白色,里面逐渐变红,越往里面颜色越是深,如同储满了绛红色的鲜血。大部分被各种寄生植物裹缠,难以窥其全貌。

  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材质,再一细看,发现这是块半透明的玉石制成,里面还有一层水晶,再里面有大量绛红色液体,那些液体就如同鲜血一样。单从外形看来,这就是口罕见的玉棺。

  Shirley 杨见了这奇怪的玉棺,也不禁奇道:“这分明是盛敛死者的棺椁,看材料是藏地天玉,而不是云南附近产的缅甸玉。不过……树里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玉石的大棺材?对了……遮龙山后就已经是献王墓的范围了,这棺椁很可能是主墓的陪陵,只是为什么棺材长到了树里?”

  胖子说道:“这你得问老胡了,他不总吹牛说中国所有的墓地棺材没有他不知道的吗?让他解释解释。”

  我摇头道:“这你们可难为我了,自古修坟造墓,都讲究有封有树,树是作为坟墓的标志,建在封土堆前,使得陵墓格局有荫福子孙之相,却从来没见过有人把棺材放到树身里的,这也不成体统啊。”

  中国自商周时代起,便有了风水理论,安葬死者,历来讲究“负阳抱阴、依山凭水”,岂有悬在树上的道理。而且这棵老树地处遮龙山后的丛林之中,那遮龙山虽然山顶云封雾绕,看不清楚山脉走势,但是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这座大山只有单岭孤峰,是条独龙。《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寻龙诀里说得明白:龙怕孤独穴怕寒,四顾不应真堪危,独山孤龙不可安,安之定见艰与难。

  虽然这里地势东高西低,然而其太过孤绝,是个深不见底的谷地,所以这一带绝不是什么适合安置陵寝的场所。

  更何况,老树为阴宅五害之首。葬室左近有老树、独山、断流、秃岭、乱石,皆势恶形坏,绝不可葬人:有老树则抢风夺气;有独山则少缠护,主无融无结,阴阳势必相冲;有断流则主脉苦土枯,水脉一断,生气也即隔绝;有乱石突怒,巉岩峥嵘,则主凶气横生,多有地之恶气所祸;有秃岭则谓之为无生气之地。

  不过这些场所也并非就是凶恶之地,也许建立寺庙祠堂比较合适,会起到调和形势的作用,但是作为阴宅埋葬死人,就不合适了。

  所以就更别说以树为坟了,这完全违反了风水形势的理论,什么气脉、明堂、水口,什么龙、穴、砂、水、向等等一概论不上了。不过这透明的玉棺实在是罕见,里面的液体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当真是血液不成?那又会是谁的血?

  我到近处,用手指摸了摸玉棺,触手处冰凉润滑,当真是一块难得的美玉,更为难得的是通体无瑕,而且如此之大,即便是皇宫大内也不容易找出这么好的美玉。玉棺是横置在老榕树中间的树身里,由于树身纠缠生长的挤压,加上支撑它的一部分树身断裂,使得原本平置在树中的玉棺稍微有一点倾斜。

  向下倾斜的棺盖与棺身处,有几道细小的裂纹,大概是天长日久各种力量综合作用产生的,棺中那鲜血一样的液体顺着裂缝慢慢渗到外边,嘀嘀嗒嗒地落在玉棺下的玉石墓床上。

  我们直到此时,方才恍然大悟。胖子第一次上树,使得树中的玉棺倾斜,棺里暗红色的液体从三条裂缝中渗出来,落在下边的墓床上,再加上树身原本是封闭的,所以滴水声有长有短,而且声音显得沉闷,竟然被听成了一串信号代码。

  在棺中的红色液体低于裂缝之后,那信号声自然就停止了;第二次树干断裂,运输机残骸掉落到地面上,这么用力一带,那玉棺又倾斜了一点角度,所以棺中的暗红色液体继续渗了出来。我们先入为主,一直把这个声音当作信号,正所谓是杯弓蛇影,太多疑了。

  不过我随即心中一凛,真的就会那么凑巧吗?偏偏组成一串死亡代码?如果仅仅是巧合,那也不是什么好兆头,但愿我们此行,别出什么大事才好。

  正当我胡思乱想之时,Shirley 杨用伞兵刀剥掉玉棺盖子上的植物根茎,戴上手套,在棺盖上扫了几扫。那玉棺的顶上立刻露出不少精雕细刻的花纹,整整一层都刻着鸳鸯、鸿雁、狐、兔、獐、鹿、象等等象征吉祥与灵性的珍禽异兽,四个边角还有形态各异作对称排列的花草纹饰。

  玉棺四周则是刻满莲瓣的底纹,装点以菱形忍冬浮雕,每一边中间都各有一只神态逼真的小鹦鹉,鹦鹉口中衔着一朵灵芝。

  Shirley 杨抬起头来对我说:“这些玉棺上的浮雕,造型祥和温顺,虽然神态稍显呆滞,但是刀法工艺朴实明快,华美而不失深沉。这种具有高度艺术涵盖力的表现形式,非常接近于秦汉时期古朴的风格,这应该就是献王墓的陪陵,不会有错。”

  胖子在旁急不可耐,搓着手掌说道:“管他是什么王的,这玉石棺材既然叫咱们碰上了,便是咱们的造化。先倒开看看里面有什么明器没有,现在天也亮了,也不怕里面发生什么尸变。”

  我拦住胖子说道:“别性急,这口玉棺绝非寻找,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长到树身里,而且这里边这么多绛红色的液体,跟鲜血并无两样,谁敢保证打开了就不会出事。”

  Shirley 杨用伞兵刀的刀尖,沾了一点从玉棺中渗出来的暗红色液体,放到鼻端一嗅,对我和胖子说道:“没有血腥味,倒是有股很浓的……像中药,我看玉棺本身,并无太过特别之处,里面红色的积液可能是防腐的,怪就怪在棺生树中……”

  胖子说:“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能是树种子长在墓室下边,树越长越大,最后就把坟墓的夯土顶破,把里面的棺材顶了出来,所以这棺材就在树里了。不是我说你们,什么脑子啊,屁大点事都想不明白,还好意思大老远跑来倒斗。”

  我摇头道:“小胖说的这种可能性不大。我忽然想到,这口玉棺不像是俗品,也许里面装敛的是位在道门的人。那些方外的术人,自认为不在五行之中,不必依照世人选阴宅的路子,自棺中有迎有送,若得重重关锁,则气尽聚于垣中。也许他是有意而为,这两株夫妻老树,就是这口玉棺的椁,而里面装的是个巫师,或者修仙求道之人。咱们先前在树身上发现的那个树洞,我看极有可能就是这树椁的明堂穴眼,是取天地精气的金井。传说献王墓是一处世间独一无二的‘水龙晕’,与神仙洞府一般,那里咱们还没亲眼见到,如果真是如传说中的一样,这陪陵应该是主穴四周的几个星位之一,所以也不可单以这老树周边的形势论之。”

  Shirley 杨觉得我的话比较有理:“献王崇尚巫邪之道,一心只想修仙,所以他身边重臣多是术士一类,依此看来这陪陵中的是一口仙棺,但不知里面的主人是否已经成仙得道了,倘若世间真有仙人,这口玉棺现在应该是空的,里面的尸体仙解了才对。”

  胖子说道:“老胡快下树把家伙取上来,我把挡住另一边的树干砍了,咱们瞧瞧这棺材里有什么东西,是仙是妖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值钱的明器,咱们先来它个开门红。我早看献王那老粽子也不是什么好鸟,拿那瞎子的话说,此乃不义之财,没有不拿之理。”

  Shirley 杨也点头道:“里面也许会发现一些与献王墓有关的秘密,那些信息和线索对咱们会有不小的帮助。”

  我见他们都想开棺,就下树把摸金校尉开棺用的探阴爪与阴阳镜还有一些别的工具,都拿了上来。摸金的行规是天黑动手,鸡鸣停手,此时天已大亮,按规矩明器是不能动了,不过开棺调查调查还是使得的,所以这时候便要用到阴阳镜。

  阴阳镜是唐代中期传下来的古物,是一块磨损得比较严重的铜镜,不是正圆形,而是铸成三角形,象征天地人三才,正为阳,反为阴,背后铸有四个篆字“升官(棺)发财”。使用的时候,用红线绳悬吊在半空,正面对着阳光,背面的篆字对准棺口。

  相传此阴阳镜专门用来开启暴露在坟丘封土之外的棺椁。唐代盗墓之风最盛,有诗云:“骷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描述的就是唐代盗墓贼席卷过后,荒坟野地中的凄惨情景。在那一时期,职业盗墓贼最多,行事手段也是各有各法,最流行的倒斗方式,不是打盗洞进入地宫,而是光天化日之下,直接大铲破坟,挖开封土,用绳索把棺椁从地宫中拖拽出来,在外边开棺,尽取墓中主人的全部服饰,随后便弃尸骨于荒郊野外。阴阳镜就是那个时代的盗墓贼使用的一件必备工具,并不是摸金校尉的独门传统用具。

  这面阴阳镜是了尘长老的遗物,我们只知道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白天开棺,可以拿阴阳镜照住棺口,以免有不干净的阴晦之气冲了活人身上的三昧真火,回去走背字。

  今天我们要在白天做事,所以拿来使用,管不管用姑且一试。然而把阴阳镜挂好,准备用探阴爪启棺材钉的时候,才发现这口玉棺没有棺材钉,而是抽匣式,作为棺盖的那层玉板,两侧有极严密的插槽。

  于是我们找到棺口,准备把玉盖从棺材里抽出来。我和胖子刚要动手,却发现此刻阳光照在晶莹的玉棺上,里面映出一个高大的人体阴影。这阴影极重极黑,有头和两肩,肩膀以下的阴影非常宽大,好像棺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但是从形状上不好判断究竟是些什么,有可能是玉棺中陪葬的器物之类。

  我心想这里面既然有尸首,看来这死者没能成仙,反正光天化日之下,也不怕它变成僵尸。不料此时突然飘来一大块厚重的黑云,遮住了日光,四周的光线立刻暗了下来,天空中响起了炸雷。我们被那突如其来的雷声所吸引,都抬头望了望天空,我咒骂道:“鬼地方,干打雷,不下雨。”我心中暗想可别让雷把这老树给劈了,那样我们就跟着一起煳了,不行就找个地方先躲躲,等雷住了再做事。

  忽听Shirley 杨在玉棺对面说:“你们来看看这里,这棺下压着只死人的手,我想那信号,可能是从这发出来的,而不是玉棺中渗出的液体。”

  我刚想转过去观看,却发现此时已经黑得看不清人了。我们谁也没想到,这天色说变就变,而且变得这么快,瞬时之间,天黑得就像是锅底,炸雷一个响赛一个……

  

  第十三章 升官发财

  

  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爱,也没有平白无故的恨,天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在白天如此打雷,不吉祥的空气中,仿佛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变化。

  除了阴云缝隙间的闪电,四周已经暗不辨物,我只好又把登山头盔上的战术射灯重新打亮。正待到树冠的另一端去看个究竟,却发现准备和我一起开棺的胖子踪影不见,我忙问Shirley 杨:“你见到小胖了吗?”

  Shirley 杨耸了耸肩,我们急忙四下里寻找,这么个大活人,怎么一眨眼的工夫说没就没了?四下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转头一看,发现玉棺旁有只鞋,不是别人的,正是胖子穿的。

  这时从那完全封闭的玉棺内部,忽然传来了几声砰砰砰的敲击,在我与Shirley 杨听来,这声响简直比天上的炸雷还要惊心动魄。

  我这时候顾不上害怕,招呼Shirley 杨赶快帮忙动手开棺救人。胖子这家伙怎么跑到玉棺里面去了,莫非是摸金的反被玉棺里的粽子给摸了进去?可这玉棺的缝隙都用石蜡封得死死的,除了那几处小小的裂纹,再没有别的开口,胖子那么大个,是怎么进到里面去的?这简直就是反物质现象。

  Shirley 杨却比较慎重:“别急,先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咱们现在还不能确定玉棺里面的动静就一定是胖子发出的。”

  我对Shirley 杨说:“能不急吗,再不动手黄花菜都凉了,你要是害怕我就自己单干,说什么也得把胖子掏出来!”

  我说完也不管Shirley 杨是否同意,把防毒面具扣到脸上,挽起袖子就去抽动玉棺的盖子。那玉棺合得甚严,急切间难以开启,只好又让Shirley 杨用伞兵刀将棺盖缝隙中粘合的石蜡清除。只听玉棺中发出的敲击声,时有时无,慢慢地就没了动静。

  我手忙脚乱出了一身冷汗,见忽然没了动静,心想胖子多半是玩完了,已经哏屁朝凉卖拔糖①去了。正自焦急之时,忽然脚脖子一紧,被人用手抓住,我出于本能举起登山镐,回手就想击下,却听有人在后边说道:“胡司令,看在党国的分上,你赶紧拉兄弟一把。这树上有个大窟窿……可他妈摔死老子了。”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正是胖子,他正挣扎着从我身后的一个树洞中往外钻,我赶紧伸出手,把胖子扯了上来。这树洞口长满了各种茂密的寄生植物,就像是个天然的陷阱,如果不踩到上面,根本就无法发现。

  原来在我们刚准备动手“升官发财”之时,胖子被天空忽然传来的雷声吓了一跳,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没想到一脚踏空,掉了下去,声音又被当时的雷声所掩盖,所以我们都没有察觉到。

  我看了看胖子,又看了看那口玉棺,如果不是胖子在棺里敲打发出响动,那会是谁?难道这世上还真有在白天也能活动的僵尸不成?

  Shirley 杨见胖子爬了回来,便问胖子树洞里有些什么。胖子说那里边黑咕隆咚,好像有好多骨头和藤条,不过也没敢细看,那树洞里边别提有多臭了,呛得脑门子疼。

  Shirley 杨对我和胖子说:“你们俩过来这边看看。C型运输机的机组成员也许并没有全部跳伞逃生,至少有一个人是死在了这里,他的尸骨就在这口玉棺下压着。这玉棺下边有可能和胖子掉落下的树洞相连。”

  我听她说的话大有蹊跷,便踩着玉棺盖子来到另一端,正如Shirley 杨说的一样,玉棺的墓床前角压着一只人手。这只手的手心朝下,并没有腐烂成为白骨,而是完全干枯。黑褐色的干皮包着骨头,肌肉和水分都没有了,四指紧紧插进了玉棺下的树身,想是死前经过了一番漫长而又痛苦的挣扎,手骨的拇指按着一只小小的双头夹。

  我一头雾水,彻底糊涂了,这是只死人的手,看这样子有具尸体被压在棺下,他究竟是谁?又是怎么被压在下边的?玉棺里的响声又是怎么回事?

  Shirley 杨说这种双头夹,在盟军反攻诺曼底的时候,作为相互间联络的简易工具使用,可以发出轻重两种声响,最早是在82师与101伞兵师中使用,倒的确可以发出摩斯码信号。

  我和胖子听了这话,多少摸着点头绪,难道说,这是有一个死在棺下的亡魂想要和我们取得联络?

  只听Shirley 杨对我们说:“这只手臂上露出一截衣袖的臂章,是二战时美国空军的制服,还有这种双头夹,中国是没有的。我推测这玉棺里有某种……危险的东西,而且棺下是个树洞,相互连通,吞噬经过附近的生命。昨天晚上,这被玉棺害死的飞行员亡灵向咱们发出警告信号,不想让咱们重蹈他的覆辙。”

  我对Shirley 杨说:“昨天夜里乱成一锅粥,也不知警告咱们什么?难道是说这棺里有鬼,想害咱们三人不成?那为什么咱们什么也没察觉到?”

  我话刚出口,随即想到,大概是我们都戴了正宗的摸金符,还有大金牙搞来的观音挂件,这些东西都是僻邪古物,不过这些东西真的管用吗?我心里是半点把握也没有。这两株老树里面一定有鬼,那些树窟窿里面,不知有什么邪魔歪道的东西。

  为了弄个水落石出,我们一齐动手,把那口玉棺的盖子抽了出来。玉棺中满满的全是黑中带红的绛紫色液体,除了气味不同,都与血浆一般不二。

  我们不知那液体是否有毒,虽然戴了手套,仍然不敢用手直接去接触,胖子用探阴抓,我用登山镐,伸进玉棺中捞了两下。登山镐刮出一具肥胖老者的尸体,尸身上只有一层非常薄的蠠②晶,薄如蝉翼一般。“蠠晶”十分珍贵,传说汉高祖大行的时候,在金缕玉衣里面,就包了这么一层蠠晶,和现代的保鲜膜作用差不多,但是那时候的东西可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

  胖子用伞兵刀割破了那层蠠晶,让裹在其中的尸首彻底暴露出来。只见那老头的尸体保存得相当完好,他脸形较常人更为长大,按相书上说,他生了一张马脸。只见这尸首须眉皆白,头上挽着个髻,周身上下一丝不挂,似乎是被那鲜血般的液体浸泡得太久了,身体微微泛红。

  胖子骂道:“这死老头一身的肥膘,也不知死了多久了,怎么到现在还不腐烂,恐怕迟早要闹尸变,不如趁早一把火烧了,免得留下隐患。”说着就用探阴爪在尸体脸上试着戳了两下。这尸体还十分有弹性,一点都不僵硬,甚至不像是死人,而是在熟睡。

  Shirley 杨对我说:“玉棺中的溶液里好像还有不少东西,你先捞出来看看,再作理会。”

  这个已经死了两千余年的老者,至今仍然保存得栩栩如生,甚至可以用“鲜活”二字来形容,真是够离奇。这事不能细想,越琢磨越觉得瘆人。于是我依Shirley 杨所说,准备用登山镐把那白胡子老头的尸首扯出来,以便腾出地方看看他尸身下还有什么东西。

  没想到,着手处沉重异常,凭我双手用登山镐扯动的力气,便有百十斤也不在话下,而这白胡子老头的尸体一扯之下,纹丝不动,怕有不下数百斤的分量。

  我心中不禁奇怪,难道这赤身裸体的尸首下边还连着别的重物?

  我把登山镐从尸体的腋下抽了出来,在玉棺中段一钩,竟从红中带黑的积液中,带出一条血淋淋的无皮大蟒。三人见此情景,都吃了一惊,原来那尸身肩部以下,缠着一条被剥了蟒皮的巨蟒。蟒尸和人尸相接的部分已经融合到了一起,再也难以分割,难怪刚才一扯之下会觉得如此沉重,而且无皮的蟒尸上长满了无数红色肉线,那蟒肉隔一会儿就跳动几下,似乎是刚被剥了皮,还没死透一般。我们听到玉棺内的敲击声,很可能就是它发出来的。

  这蟒身上肌肉经脉都清晰可见,也不知是用什么手段剥的蟒皮,看这蟒的粗细大小,虽然比我们在遮龙山山洞中见到的那条小了不少,仍然比寻常的蟒蛇大上许多,想起那条青鳞怪蟒,随即就联想到了献王邪恶巫毒的痋术。

  胖子指着这无皮巨蟒,让我们看那蟒尸上生长的许多红色肉线,说道:“这蟒肉上面还长着东西,怎么跟鱼虫子似的,好像还跟棺材底下连着。老胡你拽住了,我捞捞下边有什么东西。”说着挽起袖子,就想下手去来个海底捞月。

  Shirley 杨见状急忙将胖子拦住,毕竟不知这积液的底细,不可随便接触,还是用登山镐或者探阴爪,一点点地打捞比较稳妥。

  我用力将那胖老头的尸身抬起来一块,Shirley 杨用登山镐,胖子拿工兵铲,在玉棺的积液中进行筑篱式搜索,不断地从里边钩出些物品。首先发现的是一个黄金面具,这面具可能是巫师或者祭司在仪式中戴的,造型怪异无比,全部真金铸造,眼耳鼻口镶嵌着纯正的青白玉。这些玉饰都是活动的,使用的时候,配戴面具者可以把这些青白玉从黄金面具上取下来。面具头上有龙角,嘴的造型则是虎口,两耳成鱼尾,显得非常丑恶狰狞,但是最让我们心惊不已的是这黄金面具的纹饰,一圈圈的全是漩涡形状,看起来又有几分像是眼球的样子,一个圈中间套着两三层小圆圈,最外一层似乎是代表眼球,里面的几层分别代表眼球的瞳孔。

  看到这些熟悉的纹饰,我和Shirley 杨胖子三人都不免有些激动,看来献王有雮尘珠的传说非虚,这一下心中稍稍有了底,就算是九死一生,这趟云南毕竟是没有白来一遭,不枉了餐风饮露的许多劳苦。

  其次是一支龙虎短杖,是用青色厱③石磨成,与老百姓家里用的擀面杖长短相似,微微带有一点弧度,一端是龙头,一端是虎头,二兽身体相接的地方,就是中间的握柄。龙虎形态古朴,缺少汉代艺术品的灵动,却散发着一种雄浑厚重的气息,看样子至少是先秦之前的古物。

  胖子看了这些器物,抹了抹嘴角的口水,将这几件从玉棺中捞出来的明器擦净,装进防潮防空气侵蚀的鹿皮囊里,就准备当作战利品带回去。

  Shirley 杨一看急了,大白天里强取豪夺,这不等于是盗墓吗?拍了照片看完之后,就应该赶紧放回去。

  胖子一听也不干了:“大老远从北京折到云南,干什么来了?不就是为了倒斗摸明器吗?好不容易开了斋,想再放回去,门儿都没有。”

  我也劝Shirley 杨道:“什么盗墓不盗墓,说得多难听。有道是窃国者侯,窃钩者诛。至少摸金校尉还有穷死三不挖,富死三不倒的行规,岂不比那些窃国窃民的大盗要好过万倍。自古有志之士都是替天行道伐不义,这些东西放在深山老林中与岁月同朽,那就是对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不过我看那什么只能拿一件明器,还有什么天亮不能摸金的古板规矩,应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也要有所改变……”

  我趁胖子忙着装明器,在Shirley 杨耳边低声说道:“这东西倒回去也不敢出手,就先让小胖拿回去玩个几天,等他玩够了,我再要过来给你,你愿意捐给哪个博物馆随你的便,这叫望梅止渴。不让胖子见点甜头,容易影响士气,最沉最重的那些装备,还得指着他去背呢。”

  Shirley 杨摇头苦笑:“真拿你没办法,咱们可有言在先,除了雮尘珠用来救命之外,绝不能再做什么摸金的勾当。你应该知道,我这是为了你好……”

  我赶紧装做领了情的样子,诚恳地表示一定不辜负她殷切的期望谆谆的教诲,心中却想:“回去之后的事,留到回去之后再说,青铜器我不敢碰,这玉石黄金的明器嘛……我可没向毛主席保证过,跟别人说的话,反正我睡一觉就忘了。就算退一万步说,这些东西很明显是祭器,极有可能与那雮尘珠有联系,无论如何不能再放回去了,这回什么规矩也顾不上了,免得将来用的时候后悔。”

  我正打着我的如意算盘,却见Shirley 杨又在棺中发现了一些东西。蟒尸身上的无数红色肉线,好像有生命一样,不时地微微抖动,这些肉线,都连着玉棺的底部。

  没想到这口精美绝伦的玉棺,四壁和顶盖是西藏密天玉,而下面竟然是以一块桐木为底,棺中的红色肉线,穿过桐木棺底,连接着老树的内部,人尸、痋蟒、玉棺,已经全部连接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Shirley 杨好像恍然大悟:“不好,这玉棺中被剥了皮的蟒尸,可能是一条痋蟒,而这两株夫妻老榕树,已经被蟒尸中的怨魂所寄生,这棵树就是条巨蟒。”

  ①北京方言,意为人死了。

  ②蠠,音mǐn。

  ③厱,音lán,磨玉之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