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妻有妻道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鱼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9 KB   上传时间:2016-07-22 11:36:36

  宋研竹起了身就要行礼,赵戎忙站起来拦着她,道:“不瞒你说,我家二叔出了那样的事儿,我家那样待他,我在你跟前都觉得没脸……”

  宋研竹赶忙道:“六哥可别这么说,家里大人要做什么样的决定,咱们这些小辈也做不了主。六哥的人品我是知道的……”

  “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害臊。”赵戎叹气,又道:“可无论如何,思怜仍是我的堂妹妹,婶娘依旧是我的婶娘,咱两家的亲戚关系也不会断,到哪儿了,咱们还是一……一家人!”

  赵戎瞬时有些结巴,说出“一家人”三个字时,兀自有些窃喜,心里头默默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有时候自己机智起来,连自己都害怕。

  宋研竹连忙道谢,赵戎忙又摆手,转头搬了块石头来,爽快地拿着袖子往石头上抹了抹,擦干净了搬到宋研竹跟前,宋研竹愣了愣,赵戎又做了个请的姿势,宋研竹莞尔一笑,干脆利落地往上一坐。赵戎抿嘴浅笑,自个儿却大大咧咧地往地上一坐。

  两人并肩坐着,放眼望去,建州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徒生出一种“行到虽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畅快。

  宋研竹不言语,赵戎索性往后一躺,望着天空道:“自发现老师家后面有这么一个好去处我便总爱来这……开阔,看着就舒畅,心情再是不好,到了这儿,都觉得天大地大,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如白驹过隙,除了生死,哪一桩都不是大事。二妹妹你觉得呢?”

  宋研竹起初没听清他说什么,他却撇过头来,看着她的侧脸。阳光之下,他甚至看得清她脸上细细的绒毛,长而微卷的睫毛轻轻颤动,像蝴蝶的翅膀。

  他看了一会,忽而心疼起她来。

  他们两家是亲戚,建州城也就这么大,时常能听见各府的闲言碎语,他虽知道不多,却也曾听赵九卿说起来,宋研竹在府里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前些日子,宋府才送走了一个宋喜竹,听说对宋研竹姐弟二人都下过黑手。

  他说那些话,原是想劝慰宋研竹,仔细想想,却又觉得真是没意思。多少人听了一辈子的大道理,最后过得却依旧潦倒。能说会做,那才是真本事。

  他顿了顿,对宋研竹道:“二妹妹,往后若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我。还是那句话,谁敢让你不痛快一时,我就让她不痛快一世。你且记得,你不止有宋承庆一个哥哥,我也是……我也是能为你撑腰的!”

  宋研竹怔了怔,忽而笑得如花儿一样灿烂,“好。”

  二人正聊着,天上的云渐渐黑下来,方才才觉得天气晴朗,转眼间噼噼啪啪就下起大雨来。赵戎脱了外头的长衫遮着宋研竹,带着她一路狂奔,跑了好些时候,就见朱珪府上的丫鬟带着初夏撑着把油纸伞寻来。

  初夏见了宋研竹,焦急道:“二小姐这是上哪儿去了,让我一阵好找……咱们赶紧走吧,夫人正等着您呢!”

  宋研竹一回头,赵戎不知何时已经悄悄走了。她忙瞧瞧自个儿,上身衣裳倒还算齐整,可裙摆湿了一大片,沾了不少淤泥,若是这样见人,着实不合适。她拉住朱珪的丫鬟,低声道:“这位姐姐,我的衣裳脏了,不知能否借套姐姐的衣裳,改日再还您。”

  丫鬟恭敬地行了礼,道:“二小姐唤奴婢蜜藕就好。奴婢出来前,夫人已经让奴婢备下衣裳,二小姐随奴婢来。”

  宋研竹连忙道谢,随她走了一会,走到一个园子前,抬头看,门上匾额刻着“解意园”三个字。丫鬟迎她进门,解释道:“这园子是我家夫人为我家大爷和大奶奶备下的,屋里一应物件都是新的……”

  里头早有旁的丫鬟备下了好些衣裳等在一旁,垂眉顺眼地站着,宋研竹心中大叹朱府丫鬟训练有素,朱夫人心思周到。蜜藕笑道:“这衣裳也是夫人照着大奶奶的尺寸提前备下的,都是簇新没穿过的,夫人吩咐了,这屋里的衣裳,姑娘可任意挑选。还有这里的首饰,也全是新的,只要姑娘喜欢,皆可拿走。”

  宋研竹放眼望去,所有的衣裳皆是上等布料丝绸制作而成,看着就是京里时兴的款式,在建州并不常见,每一件的做工用料瞧着都是出自京里的天衣坊,光是这些已经让这些衣服价值不菲,更别提每件衣服上货真价实的金丝纹、银丝纹,还有珍、绢花……花色缭乱,锦绣如霞。再看首饰,更是件件精品……

  纵然宋研竹前一世见过些市面,如今也只得在心中咋舌:所谓大富之家,不外如是。

  可惜这些衣裳首饰不是自个儿的……宋研竹心中暗自摇头,重生之后她每日都想着如何赚钱,如今见了这些,竟没想到她若能穿上能如何,而是,如果卖掉这些,能换多少钱……

  真是穷疯了。

  宋研竹有些失笑,扫了一圈,只见最边上的丫鬟手上捧着一件暗花细丝褶缎裙,样式简单,颜色也素雅,看着虽很普通,却很对她的眼缘。她指了指那衣裳道:“就这件吧。”

  蜜藕略为讶异地看了她一眼,“姑娘喜欢这件?不再选选么?我家夫人说了,这些衣裳姑娘若是喜欢,尽可拿走……”

  “不用,”宋研竹笑道,“我平日里便爱穿素净的衣裳,这身合我眼缘……即便再贵重,不适合也是枉然,蜜藕姐姐觉得呢?”她淡淡一笑,又道,“今日借贵府衣裙,改日洗净了定当送回。”

  “那首饰?”蜜藕又问,挑一件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递到宋研竹跟前道:“奴婢瞧这件首饰倒是极配二小姐这身衣裳。”

  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宋研竹不由地打量了她两眼。只见她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是一副真诚的淡然样子。

  宋研竹心头掠过一丝异样,摇头道:“不需要,我这发饰配这身衣裳也是极好的,谢过姐姐了。”

  一壁说着,一壁到屏风后头换了衣裳。

  宋研竹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她选了一件衣裳的功夫,她的命运又在岔路口转了个弯。

  蜜藕悄无声息地退出来,径直走进隔壁的屋子。

  屋里点着淡淡的杏花合香,里头添了些安息香的成分,让人不由觉得心旷神怡。朱夫人斜斜靠在贵妃榻上,蜜藕恭敬地站在下首位置,轻声道:“奴婢按夫人吩咐备下了那些衣裳,也按照夫人吩咐点明了,若是二小姐看上了便能拿走。二小姐不过看了两眼,便挑中了其中一件……”她一五一十将方才宋研竹的言行举止说了一遍。

  朱夫人端正地坐着,垂询一般问跟前的婆子,“你怎么看?”

  婆子淡淡道:“我瞧这姑娘倒是个端庄持重的,也不像小门小户出来的那些个不懂规矩的姑娘。”

  朱夫人轻轻地“嗯”了一声,道:“进退有礼,不贪不嗔,确然不错。”一只手轻轻点着桌上的黄梨花木首饰盒,盒子发出闷闷的“咚咚”声,朱夫人低了声音,道:“日前老爷便对我提起过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婆子摇摇头道:“好不好,也得看她的命。万贵妃命我寻合适的妙龄女子,我也是没了法子,才想到你这个老货……我瞧她很是不错,若是能嫁给九王爷,也算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喜事一桩。”

  朱夫人默默点点头,眼神却飘向窗外,挣扎道:“都说当今九王龙章凤姿,可我却早有耳闻,殿下风流成性,极为荒唐。你在贵妃身边多年,自也知道九王性格。普通女子若是嫁给他,当真不知是福是祸……又听闻九王对宋家大小姐甚是有意,我在想,不如算了……”

  “你……”婆子失笑道:“成为皇亲国戚,旁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她外祖如今好歹也是个巡盐御史,嫁给九王那可是锦上添花。你又不是她,又怎知她不想飞黄腾达?宋家大小姐?九王也不过随口问了一句罢了,不到最后时刻,谁能知他选中了谁?一切看命吧。”

  “也罢。”朱夫人顿了顿,点了点首饰盒子,道:“不论如何,她是个好孩子。不是个眼皮子浅的,值得我下这份厚礼。

第67章 鱼蒙

  宋研竹换好了衣裳,跟着蜜藕到了金氏和朱夫人跟前。那一厢,金氏显然等了许久,有些焦急地拥上来,责备道:“你一个姑娘家做客,怎好在府里乱走乱窜,若不是有陶大少爷指路,都不知道要上哪儿找你去……劳累小少爷和赵戎四处找你,夫人还要替你备衣裳,真是!”

  朱夫人笑道:“不怪二小姐,只怪文儿顽劣,说要带着客人逛园子,自个儿倒跑没了!”

  宋研竹颇为羞愧道:“我打小便是个路痴,在自家园子里都能走迷了方向……谢谢夫人借我衣裳。”

  朱夫人摆摆手笑道:“二小姐不嫌弃就好。”

  朱夫人打了个眼色,身边的婆子拿出个黄梨花木打造的镂空雕花的盒子来,打开后,拿出件赤金盘螭璎珞圈,下头缀着银镶玉蝴蝶,玉蝴蝶下的翡翠水滴绿的似是能掐出水来。

  朱夫人拿起那璎珞,对宋研竹招招手让她站到自己身旁,牵着她的手对金氏道:“我瞧这孩子很是喜欢。宋夫人或许不知,文儿原本也是有个姐姐的,前些年不慎落水,害了一场大病没了……这几日我总想起那孩子,今日见了二小姐才明白,为什么文儿见了二小姐就觉亲厚,实是二小姐与我那孙女儿年龄相仿,眉眼相似,性子相近。更难得的是,二小姐还是我文儿的救命恩人。我同你父亲金御史也有数面之缘,我暗想,许这就是咱们两家人的缘分!这璎珞只当是我这个做长辈的给晚辈的见面礼,请二小姐一定要收下!”

  宋研竹唬了一跳,忙要摆手,金氏也拦着道:“这璎珞实在太过贵重,万万不能要!夫人也说是这是咱们两家人的缘分,更何况,夫人与我父亲又是故交,更不必这样客气!”

  “这只是见面礼,可不是什么谢礼!”朱夫人笑着拉过宋研竹的手,道:“你这身衣裳过于素净,配上这璎珞才正正好,小姑娘家总要打扮的色彩鲜艳些才不负这韶华……”一边说着,一边亲手为宋研竹戴上璎珞,宋研竹被她按着,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求助地望着金氏。

  金氏一看那璎珞便知价值不菲,心中暗叹好在今日备上的拜师礼够丰厚,眼下若是不收怕是拂了朱夫人的颜面,也不妥当。只能略略点头。

  宋研竹心中暗叹了一口气,面上大大方方地福了福,道:“夫人拳拳盛意,研儿便却之不恭了。”

  “好,好!”朱夫人欣慰地笑笑。蜜藕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只道宋研竹不知是傻人有傻福,还是朱夫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是宋研竹若当真不管不顾挑了件贵重的衣裳,那衣裳或许就是宋研竹的,可是却定然没有后来的赤金盘螭璎珞圈——要知道,即便宋研竹把那屋子里所有的衣裳都拿走,也顶不上那个璎珞圈值钱。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外头的雨渐渐停了,宋盛明才派人过来催促金氏二人下山。朱夫人亲自将金氏二人送到了垂花拱门处,直到二人远走才返身回屋中。

  马车一路狂奔向下,刚下过雨,雨停后,山中却渐渐爬上了一层雾。宋研竹戴着那璎珞项圈,轻声道:“娘,我总觉得这璎珞太过贵重,我无功不受禄,收这么重的礼不太妥当。”

  金氏道:“是这个道理,可当下的情况却是骑虎难下,娘想好了,朱大人朱夫人毕竟来自京中,又是见多识广,普通的东西也送不出手,等回府,就把咱们家中的那根千年老参当做回礼送给朱大人,这样也算不失礼。”

  “那老参可是娘的嫁妆!”宋研竹道。

  “虽是嫁妆,可放着也是放着,送出去娘不心疼。”金氏满不在乎道,搂着宋研竹道:“旁的都不打紧,我看今日朱夫人很喜欢你,私下里还问过我你许了人家没。若是能托朱夫人的福为你寻一个好人家,母亲就是把嫁妆都送出去都不觉得心疼!”

  宋研竹心中一暖,转而却变得酸楚,想起上一世出嫁时,金氏拖着着病体,几乎将自个儿所有的体己都给了宋研竹,只为让她在婆家不被人轻视,只为了她能过上好日子。只可惜,最后她却芳华早逝,也不知金氏后来过的如何……

  “娘,女儿一定为您争气。”宋研竹扑进金氏的怀里,低声道。

  马车在大雾中前行了许久,车将行到了将近建州城时,宋盛远、宋盛明、宋合庆三人的马车早已经没了踪影,宋研竹和金氏两人落在后头,只有宋承庆一人骑着马护着。

  宋研竹和金氏在马车上晃晃荡荡,险些睡过去,正打着盹,马车忽而停了下来,宋研竹和金氏齐齐打了个趔趄,差点摔趴在马车上。金氏眉头一皱,掀开帘子往外望去,车夫老王哎呦了一声,道:“坏了,这是哪儿来的后生,专往人车轱辘底下钻!”一边忙下车去查看。

  这会车就停在路边,金氏宋研竹被金氏强留在车上。宋承庆驱马上前对金氏和宋研竹道:“娘和妹妹莫慌,有个过路人饿晕在咱们马车跟前了,老王喂他喝了点水,已经醒过来了,并没什么大碍。”

  宋研竹撩了帘子去看,就看一个男子穿着破旧的青衣,许是因为跌了一跤,衣服上全是泥土,脸倒还算白净,斯斯文文的样子,就是脸色不大好,看着有些憔悴。

  她正出神,男子从前头踉踉跄跄地走过来,作揖求道:“这位公子,在下瞧您气宇非凡,必定出自名门……您就买下我吧,我会管账,也能劈柴,还会做饭,只要您能给我些钱让我把老母亲入土为安,您就是让我当牛做马一辈子都成!”

  宋承庆瞧他落魄至此,说起话来却是不卑不亢,又念他一份孝心,早就动了几分恻隐之心。可是到底带个人回家,不是带只狗,他也做不得主。他看了一眼金氏,问道:“娘,这个……”

  金氏扫了一眼书生,问道:“我瞧后生不似本地人。不知你这是打哪儿来,又要去到何处?”

  男生见一旁站着位夫人,忙避嫌地略偏了头,看向一旁的地面。他原是心中难过,此刻听金氏问起,更是悲从心中来,红着眼将这几日的遭遇说了一遍。

  原来,那男子姓刘,名世昌。自幼丧父,一直由寡母抚养长大。前些日子家乡遭受雪灾,他带着寡母想要北上京师投奔亲戚,没想到行到建州,寡母突染疾病。为了救寡母,刘世昌几乎将所带盘缠花销干净,没想到又遇上了小偷,所有的盘缠行李都被盗走了,寡母更是一命呜呼。他求了许久,才求来了一张草席,将母亲草草包裹,放置在板车上。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几日,刘世昌为了寡母的殓葬费想尽了办法,不吃不喝才攒了一些,却没想到再次遇上了小偷。方才他倒在老王的车前,正是因为追小偷到脱力,昏死了过去。

  七尺男儿说起这些,眼眶泛红,几欲落泪。金氏也是为其心酸不已,“百善孝为先,后生有这份孝心,即便你母亲走了,也能含笑九泉了。”说着话,从袖中掏出了几两碎银子给刘世昌道,“书生赶紧拿着这钱把你母亲葬了吧,我家人多不需要你卖身,你葬了你母亲之后,爱上哪儿上哪儿去,不必顾忌什么……”

  刘世昌这几日几乎都处于高度紧张和绝望的状态,乍然遇上好人,眼眶里都泛起泪光来。拿着钱有些哽咽,躬身做了个长揖,尽力稳着声音道:“夫人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不知夫人府上是哪家,等哪日小生赚得了银两,定要还给夫人!”

  “不必不必。”金氏连连摆手,刘世昌见她去意已决,忽而拦着金氏道:“夫人、公子请稍等!”

  一壁说着,一壁快速跑了几步到一处,从怀里掏出本书来,返身拿给金氏道:“夫人,这是我家的传家宝贝,是比我的命还重要的东西,我将这些交给夫人,待我哪日飞黄腾达,定会找到夫人,将其赎回。”

  金氏看那本书边缘都已经泛黄,面上的字早已经模糊,也不知内里是什么。想这后生果然是迂腐,这样几张破破烂烂的纸张有什么可比命还重要,更何况,建州城这样大,他又上哪儿找寻她去?她正要推,刘世昌恭恭敬敬地作揖,后退走远了。

  金氏返身上了马车,将此事对宋研竹一说,宋研竹笑道:“母亲就不怕他是骗子么?”

  金氏笑道:“也没多少银子,只当是日行一善了。”说着,随意打开那本书,“诶”了一声,道:“原来是本食谱。”

  宋研竹一听是食谱,顿时来了兴趣,待看了两行,面色渐渐浓重起来,再认真辨认书封上的字,依稀可见“石须”二字,宋研竹眼睁得极大,整个人顿如被雷劈中一般焦了——石须遗意,这本竟是《石须遗意》。那方才那个刘世昌,竟真就是……那个刘世昌!?

第68章 鱼蒙

  《石须遗意》,天呐!——这个名字,还是从前陶墨言同她说起的!

  《石须遗意》是一本食谱,传言写这本食谱的人名叫石须,是御膳房的御厨,厨艺高超,随意一道美食都能让人恨不能吞下舌头。正当他名声大噪时,他却离开了宫里隐遁了。传闻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厨艺走遍了大江南北,最终隐居于建州南部,原本是大户人家,可最终却因为宠妾灭妻,家里大乱,死的死,伤的伤,最终只落下一个关门弟子,并将一生心血著书立作,题名《石须遗意》,传给那个关门弟子——那人就叫刘世昌。

  宋研竹得知石须遗意这四个字时,刘世昌早就凭着那本食谱,夺回了天下第一名厨的名声。她还有幸吃过刘世昌一道龙须面,那滋味,宋研竹一辈子都忘不了。

  金氏见宋研竹脸色微变,关切问道:“怎么了?”

  宋研竹吞噎了下口水,有些勉强的笑笑:“我只是觉得这书上的菜色……太好了!”

  听闻刘世昌早年落魄,母亲过世时只能用草席裹尸,一路靠着替人打杂才勉勉强强走到了京师……没想到他竟连这宝贝儿都肯拿出来。

  宋研竹左右一想,又觉得刘世昌精明:听闻这世上,想要夺得石须遗意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以他目前的状况,确然不合适留着这个。这会托付给金氏,只怕也是想着金氏这儿安全——这真是置诸死地而后生了。

  天下第一名厨啊,天呐!

  天下第一名厨竟然险些死在她的马蹄底下,还受了金氏的救济!天呐!

  宋研竹心里头的思绪百转千回,眼见金氏渐渐狐疑,宋研竹又将那书还给金氏道:“钱,那姓刘的男子既是信您,您且替她收着,没准哪日他真能寻上门来。我看他前庭饱满,像是有福之人,哪日能大富大贵也说不准。”

  “大富大贵?”金氏瞧了她一眼,见她像是一只猫一样吧嗒着眼睛望着自己,不由扑哧一笑,道:“但愿如此。”

  宋研竹撇开头,心里头却焦急万分:那书是宝贝,那人更是宝贝!只可惜方才走得急,只怕这会回头去找也不一定能找到他了!

  宋研竹不免有些懊恼,待回了府,宋研竹便让人唤来了花妈妈,将刘世昌的容貌特征和今日相遇地方仔细说了一遍,让她速速派可信的人出去找他,“若是找着了别惊动他,速速回来告诉我就好!”

  她在家中焦急地等着,月上柳梢头时,花妈妈回来禀告说,派出去的人沿着她所说的路线去找,人早就不在了,在那附近也不见踪影。宋研竹不免有些失望,沉吟了片刻,又想着刘世昌是一个孝子,拿了钱定是好好安葬母亲去了,夜里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遂又让花妈妈派人去附近的破庙和义庄去找。

  如此寻了几日,依旧没有消息。宋研竹只觉惋惜,又恨自己当时没第一时间留下他来,顿时便有些委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妻有妻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