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秦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18-10-21 12:37:00

  亏他刚才还帮着苏明若说话!

  建武帝就摇摇头:“朕早就跟淑妃说不能太宠着你,瞧瞧,让朕说准了吧?”

  五皇子觉得自己委屈极了,他可怜兮兮的说道:“父皇,儿臣是来说正事的。”

  如今苏穆那里与燕国僵持在万胜关,万胜关乃是燕国险关,攻打不易,前线不管是粮草还是军械的耗费都直线上升。

  “儿臣找工部和兵部的人核算了一下,花费要比之前高出三到四成,这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另外东西多了运送也是个问题,这里头运送的人工费用也需要增加。”

  这么说着,五皇子给建武帝递了份奏折:“如今这里有两个方案,父皇看看。”

  建武帝抬手翻了翻,最后很干脆的给批了银子,又说:“运输的前半截就走龙望江水路,这能节约不少钱,到了后面再走陆路送到万胜关。”

  五皇子点头,又问:“运输的事情还是户部来办吗?”

  见建武帝看过来,五皇子连忙道:“是这样,之前李尚书说走水路让户部来办就不太合适,毕竟走龙望江的话,户部力有不及。”

  这倒是个问题。

  龙望江一线已经到了晋国与梁国的交界处了,这与在靠近国内的地方运输完全是两回事。

  建武帝想了想说道:“这事你不必管了,交给太子来办吧。”

  也是时候多让太子接触前线的事情了。

  建武帝想着,目前来看太子没打算亲自上战场赚什么军功,可这年头想要上位,军事力量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倒不是说太子目前这样做不好。

  建武帝当年一个劲的往战场上凑那是因为他不是太子,他只能拿性命去拼出自己上位的资本来,现在的太子不同,他本身已经是太子,自然不必去拼命,相反,在这种时候以身犯险才是傻乎乎的决定。

  但太子也并不能因为不上战场就疏远了与武将的关系,因此建武帝想了想就从后勤方面入手好了。

  对于军队来说,粮草物资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事关性命,且太子若是做这个,少不得要多于将领们接触商讨,毕竟物资往哪里送,走那条路,怎么配合正面战场,需要送多少,在什么时机送上去,其中种种都是有讲究的,这样的话,多接触总能培养出感情来吧?

  太子若能服众,那也是他的本事了。

  苏明若回去的时候五皇子原本倒是想要和她一起走的,然而目前的户部是真的忙,他最后也只好可怜巴巴的和苏明若挥挥手告别。

  反倒是苏明若在半路上遇到了谢容,她有些意外:“礼部最近应该也不清闲吧?”

  得忙太子和梁国公主的婚事啊!

  谢容笑道:“再怎么忙来见你一面的时间还是有的。”

  不过……

  “我倒是听说四哥今日帮御史转交了奏折?”

  他看着苏明若有些担心的样子:“怎么样,没有为难你吧?”

  苏明若摇头:“没有啦,他虽然有点凶,但我又不怕他的。”

  然后他就把宁王的那番话都给谢容说了。

  谢容听完就笑起来:“四哥这回倒是真想做好人呢。”

  他对苏明若眨眨眼:“明若听他的么?”

  苏明若果断摇头:“才不听!”

  让她做什么‘留人一线’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苏明若可做不到。

  “我只是按律办事,再说了,我给他们留一线饶过他们,可那些无辜的百姓又有谁来饶恕呢?”

  中都这地方,但凡是衣着光鲜的都不会有人招惹,毕竟这地方权贵多,如果不是真的没脑子,多数人都会在这方面谨慎一点。

  因此最后真正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普通百姓,又因为他们无权无势,因此哪怕是有人来管,最后也不过是息事宁人罢了。

  苏明若的那位前任便是息事宁人的典范,当然,有些时候哪怕他选择息事宁人,人家也觉得不满,就像他在郑硕的事情上,想要让郑府出点钱做赔偿,郑硕不必偿命,甚至连坐牢都不必,给死者家里丢点银子这事就算结束了。

  可就算是这样的小事也会招致不满,等这样的不满积累多了,他自然也就丢掉了官职。

  苏明若不能说她的前任不好,事实上虽然多数时候选择维护权贵,但在那位赵大人的能力范围之内,他还是想要为百姓们争取一点好处的。

  就像他在郑硕的事情上想要为死者家属争取一点赔偿一样。

  因此最后被撤官,这对于那位赵大人而言倒是不好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反正中都尉这官职,没点后台的来做基本都和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差不多。

  谢容听到这话也点点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他说这话倒是让苏明若意外了:“我还以为你要劝说我手段圆滑一点更好呢。”

  谢容道:“若是旁人我肯定这么说了,但是你倒是不必,而且,就算真的出事那也还有我呢。”

  见苏明若有些疑惑的样子,谢容也不解释,只是说:“你只管照着自己的心意做就好,四哥那边……不必管他。”

  ……于是苏明若真的没管宁王那一茬。

  哪怕之前宁王告了她的状,也给了她所谓的‘劝诫’,但苏明若的行事风格丝毫没有收敛。

  她这样子弄得董若莲都有些担心:“我说表妹啊,你可悠着点吧,逸秋说我好几回了,说中都尉这位置难做,你要是出事了她就找我算账,就算是为了我,你稍微让人省点心?”

  然而他说这个压根没用,就在半个月之后,苏明若再次把某个侯府世子揍了二十大板。

  对于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细皮嫩肉的侯府世子来说,二十大板打完可算是丢了半条命,毕竟这不是闹着玩的打,而是真正的行刑。

  于是再加上之前的林林总总,中都权贵们对于苏明若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这回也没人留啥面子让宁王转交了,而是直接在朝堂上状告苏明若,有一就有二,除了目前朝堂上握有实权的,还有不少虽然没啥实权但家里有荫庇在的,都跑出来哭诉。

  并且表示他们家先辈为晋国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若说苏家对晋国有功,但其他人家也都不差啊,怎么如今他们却被苏明若如此对待呢?

  若是祖宗知道他们为晋国流血牺牲,自己的子孙后辈却让人如此欺负,难道不会难过吗?

  建武帝若是放任苏明若,这不是让众多老臣心寒吗?

  还有人大呼家中子弟即便有错却‘罪不至此’的。

  当然,这其中除了喊冤的当然也有说苏明若能力不够的,说她才做了不到半年的中都尉就让国都一片乌烟瘴气。

  又说她毕竟是个女子,年纪又不大,难免眼界和能力都有限,中都乃是晋国国都,容不得苏明若如此放肆,要求建武帝尽早换人,至于说苏明若期间犯下的事情,也要求建武帝严惩。

  这时候反倒是宁王给苏明若说了几句好话,表示大家不要对苏明若那么严苛,她毕竟才十四岁,又是个女孩子,能力有所不及,或者做事欠缺妥当都是正常的。

  这话听着是给苏明若解释,帮她说好话,但实际上能力不足,做事不妥都不是什么可以当做夸赞的句子,不过是说苏明若实在是不合格罢了。

  五皇子倒是帮着苏明若争辩了几句,但他本就不是擅长言辞长于口舌之人,只与宁王说话都有些说不过,何况是再加上其他人了。

  尤其是御史周令之,他家里儿子女儿都被苏明若折腾过,心中早就恨极了苏明若,然而与苏家比起来,周家实在是不起眼,哪怕是报复都找不到机会也提不起胆子,这回苏明若犯了众怒,而周令之又有个好职务,他可是御史。

  御史本就是言官,这时候更是将苏明若的种种坏话,以及她的种种‘恶行’都说尽了,他一人就数次让五皇子无法辩驳。

  最后五皇子很干脆的扯了一把站在他不远处的谢容:“老七你倒是说句话啊!亏你和明若还是朋友呢,这时候都不敢帮她说句话么?”

  谢容道:“此事父皇自有决断,又何必我们多说什么呢。”

  这话气的五皇子差点伸手打他。

  然而苏明若朝上本就没什么朋友,唯一愿意为她说话的五皇子此事也是双拳难敌四手,而以苏明若如今的官职,她又是没资格参与朝会的,连自己为自己说话都办不到。

  于是在这场单方面的指责过后,建武帝终于开口:“既然如此,那便撤销苏明若中都尉之职如何?”

  此话一出大家顿时都满意了。

  宁王不由的露出一丝笑意,然后说道:“父皇,中都尉品级不高,但毕竟是紧要官职,不可长久空缺,若是撤了苏县主,那么接替她的人选也当尽早决定。”

  建武帝听到这话也是点点头:“那么你觉得何人能够接替呢?”

  四皇子这时候当然不会着急把自己的人推出来,那样做就太明显了,因此他只是一脸恭敬道:“儿臣离京也有些日子,最近又忙于前线物资运输的事情,对京中人选实在是不熟悉,父皇问儿臣,儿臣可答不上来了。”

  五皇子顿时翻了个白眼,谢容听见他小声的嘀咕了一句类似于‘说的好像自己很老实似的’这种话。

  不过新任中都尉的人选到底还是没有直接定下来,反倒是将苏明若撤职的旨意在朝会之后就迅速下达了。

  于是建武帝准备去南阁处理其他事务的时候就‘巧遇’了董彰,建武帝看着就知道他有话要说。

  果然,当建武帝问起来的时候,董彰开口道:“皇上,臣想着,周令之年纪大了,也该会老家修养了,何况,御史中也容不下这等公报私仇,心胸狭隘之人,只是念着他毕竟也为官数十载,便许他告老,也算是留下些脸面吧。”

  他这话说的直接,字面上的意思看着很为周令之考虑,可实际上还是直白的要赶走周令之。

  建武帝顿时嘴角一抽:“你是御史大夫,这事你看着办吧,到时候给朕上书就是。”

  这点事情他是没有不答应董彰的。

  不过……

  “刚才在朝上不说话,这会儿开始心疼明若了?”

  董彰摇头道:“皇上误会了,明若不做中都尉也好,她那性子做这个确实吃亏,如今趁早退下来也是一件好事,但要让周令之走却并非是为了明若而报复他,只是从此事看出此人心胸狭隘,又公私不分罢了。”

  建武帝想想也对,从御史的职务角度来看,苏明若做事是没什么不对的,除了她得罪人以外,其他方面她都做的很好。

  周令之这回蹦跶的厉害,多数原因恐怕还是他与苏明若的私怨。

  建武帝这里说着苏明若的事情,另一头的谢容也在说这事。

  五皇子就不提了,他下朝后便瞪了谢容一眼,一副‘我看错你了’的样子,怒气冲冲的走掉了。

  倒是太子对谢容关心了几句:“老七啊,我知道你与苏明若的关系好,刚才就算为她说几句话也没什么,瞧瞧,刚才不说,现在自责了吧?你要是担心她,我便给你半日的假,去看看吧。”

  谢容却对太子摇头道:“三哥误会了,明若那里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我担心的却是三哥。”

  他这话说的太子一愣,谢容紧接着便小声解释道:“四哥的志向三哥也是知道的,这回的事情看着是冲着明若去的,但我觉得实际上三哥才是他的目标。”

  太子顿时皱眉:“这话怎么说?”

  “三哥想想,四哥当初刚封王就离京,去了宝昌,虽然去年回来了,但到底是与京中疏远了些日子,可这回他却借着明若的事情让京中各大权贵世家都得念着他的好,三哥想想之前在朝上四哥那意气风发的样子,仿佛他是那群人的领头似的,再加上还说什么运输物资的事情,这事父皇明明是交给三哥来管的,也是为了让三哥多接触军中事务,可四哥却仗着他之前在宝昌做过一段时日,对龙望江水路一线熟悉,便要三哥事事仰仗他,反倒是抢了三哥的机会,方才又在朝上那样说,群臣得怎么想?父皇得怎么想?”

  谢容说了一大段,而太子听到这里脸色已经彻底黑了,他咬牙道:“老四还真是好样的!”

  谢容跟着叹了口气:“四哥与我们这些弟弟不同,毕竟是怀抱着大志向呢。”

  一个皇子的大志向,除了上头的那个位子还能是什么?

  谢容看着太子的神色就知道太子很快就得怼上宁王了,他那个四哥恐怕嘚瑟不了多久。

  ……敢欺负我家明若,坑不死你!

  太子很干脆的转脸往南阁的方向走。

  然后就在苏明若被撤职的第二天,建武帝又砸下了一道新的旨意。

  苏明若被封做曲尉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7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