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臣(作者:蔡某人)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蔡某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27 KB   上传时间:2018-12-20 17:28:58

  “今晚营中设宴,你也来。”晏清源已然恢复到惯常神色,冲她戏谑一笑,“载歌载舞,你要不要看看?”

  听得归菀捂嘴噗嗤笑了出来,偏头看着他,奇道:“世子,你要载歌载舞?那我倒要看看。”

  到了晚上,篝火一起,肉香四溢,到处欢声笑语一片,觥筹交错间,归菀仍扮作亲兵,不离晏清源左右,见他压根没空搭理自己,只和将士们痛饮。

  她默默看了一阵,起先,尚被人所吸引,忍不住也含笑而视,看着看着,不知想到什么,把脑袋一垂,这一瞬间,被晏清源瞥了去,不知她那双眼睛里,是泪光,还是被火光所照,只这么一闪,不见了。

  不知谁起头带了一句歌谣:

  “男儿欲作健!”歌声一起,万众和鸣,归菀把眼睛复又一抬,就见篝火旁有人跳了出来,矫健起舞,再看晏清源,不知几时把眼前的案几撤了,手一伸,接过扈从递来的胡琵琶,把弦一调,极默契地和他的将士们碰了个目光,在铿锵又清凌的琵琶声中,歌声再起: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需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裲裆,冱鉾鸐尾条。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前头看后头,齐著铁冱鉾!”

  粗犷的歌声里,戎衣如梦,白雪寒光,一碧万顷的草原又在眼前连绵不断,归菀被歌声摄住,目光不禁游移到晏清源那张意气风发的脸上,他就坐在那里,且唱且弹,神采飞扬,同样也被万千将士的目光追随--

  那才是他们的君王。

  终将有一日带着他们登顶。

  归菀不错目地盯着他,而他,没有看到她,他的眼睛里,是江山万里,是雄心万千,歌声渐渐将两人阻隔,远去了,只留一声声回音叩荡心扉,归菀觉得和这个叫晏清源的年轻人也瞬间隔开了万水千山,她默默把目光一收,趁他不备,一个人独自走回了营帐。

  歌舞正酣时,刘响悄然无声出现了,含笑看着这一幕,一眼,就瞧见了晏清源的身影,穿过人群,走到他跟前,低语几句,晏清源把头一点:

  “把人带上来。”

  不多时,在众人高涨的情绪里,却引上来了一干老弱妇孺,晏清源把琵琶一放,对席间一直落落寡欢的高景玉一众人说道:

  “骨肉亲情,当今日全之。”

  原来早在多日前,未雨绸缪,晏清源命刘响把当年高景玉等人入关时丢在河北的老母妻儿一并接了过来,此刻,一别经年,两下相认,痛哭声顿时连成一片,高景玉找到他白发苍然的老母亲,一下哽咽,扑通跪倒。

  这一刻,没了是非对错,忘了功业千秋,这个半生戎马东奔西突两鬓也染上白霜的中年男人,双手拥着老妪枯干的身躯,泪水终于扑簌簌直掉:

  “娘唉!儿不孝呀!”

  晏清源静静目视,似在沉思,忽而嘴角一扬,冲晏岳斛律光等人打了个手势,自己信步踱了回来,一撩帐子,见归菀坐那发呆,上前喊了一声,她回眸,里头分明一层明亮水色,却没有说话。

  “怎么了,是不是鲜卑的曲子没听懂?觉得我们一群粗人怪无聊的?”晏清源笑着坐到了她身边,归菀勉力回他一笑:

  “世子,你不和将士们同欢,进来做什么?”

  晏清源长吁一声:“尽兴了,我这个人,尽兴就好,留他们闹腾去吧!”

  说完,看着归菀,脸上慢慢浮起了温情:“你不大高兴。”

  归菀深吸口气,把方才的郁郁吐出:“没有,我替世子高兴。”

  晏清源忽在她手头一握:“刚才的歌谣,喜欢吗?”归菀打起精神应付道:“喜欢,别有风味。”

  “唔,”晏清源兴致颇佳,抿了两口茶,定定地看向她,“更有风味的,你要不要听?”

  归菀一愣,旋即笑了:“世子,你唱半日了,嗓子不哑啊?”

  晏清源把袍子一撩,状似无意调笑:“今年四月里,有人的生辰没过呀,一齐补了。”

  归菀当下心领神会,心口一跳,并不愿回顾前事,给错开去:

  “那世子要唱什么?”

  晏清源笑笑,耐人寻味地开吟咏起来:“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裌褝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媪。”

  又直白又炽辣,果然,把归菀听得脸上一红,晏清源已经接口笑她:“比你那回要做木屐时唱的‘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如何呀?”

  他往后一靠,闲闲地瞧着归菀,见她脸上红晕一时半刻散不去,愈发觉得可怜可爱,难免心猿意马,想要把人抱到怀中,忽听外头响起一道声音:

  “大将军,穆将军遣信使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赏格引用的是高澄喊话王思政原文,将士们的歌谣引自北朝民歌《企喻歌辞》,晏清源所唱,出自《捉搦歌》。

第159章 念奴娇(28)

  人进来时,归菀也转移了注意力,见这人给晏清源郑重恭敬递上了一个包裹,十分好奇,听这人说:

  “报!两淮二十三州,已经有七八州投诚,穆将军说了,再给他小半载年时间,两淮就能全部收入囊中,请大将军稍安勿躁!”

  念及穆孚当日打玉壁城时的英勇机敏,又听此言,晏清源面上十分激赏,哈哈大笑,解了包裹:

  “我自然不急,唔,这是什么东西?”

  话说着,一尊印玺显露出来,晏清源脸色微变,忙命归菀掌灯过来,势必要瞧个清楚:

  印玺方圆四寸,上头绞着五条腾云驾雾盘龙,由和氏璧所雕,刻有八个篆字,一入目,晏清源嘴角随即轻轻一扬,一字一顿念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听得归菀手中一抖,险些把烛泪滴到那上头去,晏清源似无察觉,双目寒星似的直闪,他爱不释手的在那龙身上游走起来,摩挲不住,眼睛里是归菀从未见过的不可名状的光芒,而他,很快只是微微一笑,问道:

  “传国玉玺,怎么会辗转至穆孚手中?”

  这人机灵如许,对印玺来历如数家珍:

  “晋祚终后,玉玺落到匈奴人刘聪手里,刘聪败,归于石勒,晋永和年间,濮阳太守戴僧施得到玉玺,送到建康,历经宋、齐、梁三代,本在梁武帝座上,听闻柏宫将武帝饿死台城,窃取了玉玺,如今,他四面受敌,玉玺被部将偷去悄悄献给了穆将军,以求大将军从轻发落,不计前嫌。”

  晏清源目光陡得一作犀利,手不离玺,哈哈讥讽大笑:“那他要气死了,兵未败,但天命注定不在他。”

  信使亦是振奋,随口接道:“那是因为天命在大将军一身!”

  来时,已经得知颍川大捷,撞上的是庆功宴,这个时候,眉宇间也尽作激荡之色,若在平时,晏清源对这样的拍马溜须毫无兴致,此刻,却沉声一笑:

  “不错,天命在我,我必身受。”

  说完,又问几句建康的形势,这才听了件奇闻,太子萧纲,在台城陷落之后,已作俘虏,在柏宫大肆屠戮作践时,把自己的八万卷藏书一把火烧光了。

  闻言,晏清源也是动容,原本挺秀的眉峰一下挑了起来,沉吟片刻,低声自语:

  “八万卷书,要烧,也得半边天都烧透了。”

  信使一想穆孚身边主薄所感慨的那一通话,此刻,给学了出来:“坊间流传,萧纲焚书时,说了句‘文武之道,今夜尽矣’,引得全城士人痛哭不已。”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旁倒跟着泄出丝哭腔,极为短促,断在了半路,信使满腹狐疑朝归菀这么一望,晏清源见状,吩咐道:

  “辛苦了,想必穆将军不止遣你一人独来,带人先去用饭歇息罢。”

  人走后,归菀踉跄退几步,跌坐到了榻上,她眼圈泛红,怔怔瞧着一豆灯火脸上笼了层薄戚,一时间,悲从中来,恍如隔世:陛下被饿死了,太子成了柏宫傀儡,而故国最引以为傲的衣冠礼乐,文明典籍,旦夕间,斯文尽丧,一把大火了结于世,这又是何其荒诞呢?

  晏清源看着她,半日不语,等归菀自己把眼泪一抹,替她递了帕子,语气放得温和:

  “这个太子,我记得是前昭明太子故去后再立的三皇子,是不是?”

  既说起昭明太子,归菀更觉痛心,低声说道:“是,昭明殿下早逝,陛下再立东宫,三殿下亦擅文辞,”她哽咽一声,眸光在烛火上转了一遭,见那光影相交,斑斓杂驳,忍不住低吟出口,“殿下所作诸诗中,我最爱他那句‘乱霞圆绿水,细叶影飞缸’,可如今,殿下把他的藏书……”

  她忽恸极,捂着脸,肩头一抖一抖,颤个不住,却是半点声音也无,晏清源的目光在她身上盘亘有时,伸出手,揉了揉归菀的脑袋:

  “确是佳句。”

  等她再抬首,目光却又牢牢望在那尊玉玺上了,心头更黯,这玉玺,本是梁祚正统见证,如今,百般流转,柏宫尚在建□□乱,却竟落到了晏清源手里,难道,天命真的在他么?

  迷离的眼睛这么一定神,归菀心肠顿成冷灰,把帕子一掖,说道:

  “世子,玉玺当奉若珍宝,你好生收起来吧。”

  “奉若珍宝?”晏清源笑着重复这几个字,看进她水光未散的眼,说道,“我也把你奉若珍宝。”

  他这么冷不丁一说,归菀一怔,没有说话,晏清源起身,把传国玉玺拿过来,重新装好,塞给归菀:

  “劳驾你替我保管着。”

  归菀心头狂跳,一抬眼,不解地看向他:“世子?”

  晏清源嗤笑一声:“你怕什么?又不是送给你,你也承担不起,我总不能走哪带哪招摇过市,自然是放你这里妥帖些。”

  说完,朝她秀鼻一点,故意拖长了调子:“你,反正是跑不掉的。”

  归菀闻言,目光不由落在玉玺上,手底,跟着轻抚了几下,神思所寄已经又在故国故土了。

  彼时,颍川拿下,邺城里晏府的丧事也告了一个段落。

  下葬这天,晏九云从山上下来,一身缟素裹着,神情几多憔悴,他步子有点飘,几次险些被半途伸出的枝丫刮蹭到脸,要不是那罗延眼疾手快地跟着,他那张雪白的脸皮子,早刮花了!

  邺城的盛夏到头,农历一算,刚立过秋,草木就想盛极而衰,大清早飘起的薄雾里头,已经有了股不被人察觉的凋零之气。这个时候,日暮下来,又要起雾,把他眉头一打湿,更显伶仃。

  这些天,他夙夜不眠,进食又少,连日头都晒不黑的一张脸,倒罕有的塌陷了两颊,委顿多了。

  那罗延忧心忡忡地看着他,跟在屁股后头,要在平时,晏九云丧气如斯,他只消上前把肩头一揽,逗弄他几句,那张脸,也就阴霾尽散重见天日了。

  这一回,没办法走那个老路子,只能摆出个痛心疾首的模样,再三劝慰,啰里吧嗦重复那几句,也不知他听进去多少,见人浑浑噩噩,脚踩棉花似的进了府,哪儿也不去,往顾媛华生前住的碧落轩里一坐,谁也不搭理了。

  那罗延抱肩看着他,朝窗外瞧了几眼,廊下立着一干丫鬟婆子,也还都在那哭天抹泪,没个消停,一时觉得这里气氛真是糟的透顶,前院崔氏一人主事,收尾也是焦头烂额,他无奈等半日,见晏九云还是个半死不活的模样,只好走上前来,拍拍他肩头:

  “小晏,累了就睡会儿吧,我先回去了。”

  晏九云那对失去了鲜活劲的眼珠子,间或一转,点了点头,没说话。那罗延摇头提步出来,两只眼睛,在人群里这么睃了一圈,寻出个看着还算机灵的丫头,简单吩咐了几句,来到前院,同崔氏低语密切交谈一阵,这才晃回了东柏堂。

  眼下,晏府里丧事承办完了,倒一下少了两个主人,难免落些冷清。

  不过,倘是生老病死的,也不算不渗人,偏老夫人和顾娘子死的蹊蹊跷跷,哪来的火,无从得知,人都烧成一摸黑了,那个模样,彼时要认尸的丫鬟,看一眼,人就吐了。

  此刻,再一想起来,脊梁骨立马蹿上一背的冷汗。

  好在晏九云回来,府里多了所谓阳气,私下里,下人嚼起舌根子自不必说,当着他的面,却也收敛许多。这一会儿,在他眼前,晃悠着几个丫头,打扇的,端茶的,嘟嘟囔囔,嘴里乱劝,鬼影似的飘来移去,晏九云忍无可忍,忽把案上茶杯一扫,跌得粉碎:

  “滚,都给我滚!”

  说时迟,那时快,众人见他发火,转瞬间就都逃了个无影无踪,唯独生前最后那些时日侍奉过媛华的小丫头,探头探脑的,在柱子那等了半晌,提着个裙子,蹑手蹑脚凑近了,待里头没了动静,这才畏首畏尾地顺着墙根磨蹭进来,怯生生说道:

  “将军。”

  晏九云心情闷到极致,一打眼,见她竟杵着不走,脸色越发阴沉:

  “滚!”

  小丫头被骂得眼皮一抖,却也顾不得婆妈,壮着胆子,前行两步,急道:

  “将军,你别忙着赶我走。”

  说着,泪珠子盈满了眼眶,晏九云这些日子被人哭得躁郁,自己是无泪可流了,便无情无绪地望了她一眼:

  “你想干什么?”

  小丫头警觉,似是十分提防,偷眼朝外头乱看一通,见一个人影也无,都被晏九云轰了去,遂放下心来,绞着帕子,悄声说道:

  “顾娘子其实给将军留了封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7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臣(作者:蔡某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