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祸国·式燕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十四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9 KB   上传时间:2019-01-30 13:14:13

  山风吹来,十三岁的少女笑了笑,伸出手将鬓边的乱发绾了一绾。阳光下,她的脸庞上有一层细细的金色绒毛。

  风小雅看着她,却似是看见了一只蛹。

  谢长晏看着火炉中的炭火,往里面加了一勺凉水。

  冰冷的水一接触到红灼的炭,立刻冒起了白烟,随之升起的,是一股暖流。

  谢长晏搓搓手:“真不敢相信,才九月就这般冷了。”不愧是有冰城之称的玉京啊。

  这时,郑氏推门进来了,手中握着一双鞋。

  谢长晏当即就要起身行礼:“娘……”

  郑氏一把将她按住道:“别动。正好试下新鞋。”说罢,为她穿上了那双鞋。

  白缎鞋面上,芍药花瓣由浅粉逐渐过渡到红,端的是仪态绰约,明艳动人。

  “传说花神为救世人而盗了王母的仙丹,撒下人间,就变成了芍药。因此花界有云:芍药第一,牡丹第二。”郑氏的目光从鞋面上移到谢长晏脸上,仿佛注视着一株即将盛放的绝世芍药,“望吾儿真如此花,不必低头学桃李。”

  谢长晏伸出手指摸了摸芍药花纹,心中却是起了点惆怅:母亲可知芍药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将离”?又或者,聪慧如母亲,也看出了她之前对风小雅的那点心思,所以用芍药在点醒她——勿生不该生之念,远离应当离之人?

  这时,郑氏又问道:“可想好给陛下雕什么了吗?”

  “娘以芍药喻我,那我便雕此花赠君吧。”

  郑氏眼睛一亮:“甚好。那你且忙,娘去睡了。还有,别熬太晚。”

  郑氏离开后,谢长晏从一堆洗干净了的胡桃中挑挑拣拣,最后选出了三颗合适的,取出小刀雕刻起来。

  她的画虽被诟病为“匠气十足”,用于雕刻上,却是恰到好处。

  据郑氏说谢惟善就极擅雕工,得知妻子有孕后立刻雕了一堆木偶送回家中,而那堆木偶就此成为他留给谢长晏的唯一念想。大概是从小把玩那些木偶,再加上手指有力,善于持刀,谢长晏于此技也颇有造诣。不过对谢氏而言,雕刻属于匠人之术,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谢长晏从没在外人面前展露过。

  此番给燕王祝寿,她的琴棋书画全很平庸,拿出去只会贻笑大方,还不如核雕一物,既省钱又新奇还能彰显诚意。

  而且看风小雅的意思,燕王大概是会喜欢这个的。

  想到风小雅,谢长晏的小刀一顿。而炉中炭火一闪一闪,热气蒸腾,熏得她脸颊烫红。

  她在屋中烦乱地走了几圈,最后,停在了床头。床头是一堵空墙。

  “唔……好像……缺了点什么。”她喃喃道。

  “《齐物论》?”御书房内,正在一个大沙盘前沉思的彰华闻声抬起头来。沙盘约有一丈见方,不仅用沙土砌了丘陵城池,还以水银为河,配以机关,令它弯弯曲曲地循环流淌在山丘之间。如果谢长晏在这儿,就能看出这正是按照求鲁馆墙上那幅玉滨运河图所搭,而且比画要更一目了然。

  “是的。”吉祥将一封信笺呈递上前。浅灰色的华笺,左下角用墨绘制了一簇兰花——正是百年谢氏的图腾。

  打开折页后,里面的字方方正正,一看就是下过苦工的,可惜毫无风格神韵。若是常人不算什么,但一想到这是未来皇后的字,就不免令人心生遗憾。

  彰华注视着信笺里的字,吉祥则在一旁解说道:“谢姑娘说在万毓林的山间竹屋里见到了陛下写的《齐物论》,不甚喜爱,恳求陛下也写一幅送她,好挂在床头日日参读。”

  彰华的目光闪烁着,一时间没有回话。

  一旁的如意“哼”了一声:“天天这个要求那个要求的,这都还没当上皇后呢,要是当了……”

  “把山竹居的那幅送去给她。”

  “唉?”如意一愣。

  “写字讲究气定神闲,朕近日繁忙,便是抽空,也写不好。直接取那幅给她吧。”

  如意急了:“可是陛下,那是您给太上皇写的……”

  “父王早已不在意这些身外物,何况是给未来的儿媳。”彰华说着笑了笑,继续钻研沙盘。

  如意怔了怔,不说话了。吉祥见状,当即将他拖了出去:“还不快去送?”

  二人走出门外,吉祥才停下来,小声对如意道:“以后别在陛下面前说谢姑娘的坏话了。你难道还看不出来?”

  “什么?”

  “陛下甚是心悦谢长晏。”

  “什么?!”

  如意把《齐物论》送到知止居时,将谢长晏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也没看出来此女到底是哪里出挑,得了陛下的青眼。

  谢长晏见他眼神古怪,便问道:“为何如此看我?”

  “没什么。字送到了,我要走了。”

  “等等。”谢长晏叫住他,打量着展开的卷轴奇道,“这幅……是万毓林竹屋里的那幅?”

  “是啊,你得意吧?这是太上皇出家时陛下亲自为他老人家抄录的……”说到这里,如意就来气,“我说你怎么好意思张嘴就要呢?”

  谢长晏愕然:“我并未讨要这一幅……”

  “你是没直接说,可你明知陛下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给你再写一幅?而且你也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太上皇听说你喜欢这幅字,少不了要送给你这个未来的儿媳……”

  如意张了张嘴巴,忽然没了声音。

  谢长晏也跟着一时无语。

  她问陛下索要《齐物论》,一是为了睹物思人,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犯错;二则想研究一下字迹的熟悉感究竟是由何而来。尤其后者,这几日时不时就冒出来,勾得心头一阵乱跳,仿佛预感到了某种不祥。

  只是没想到陛下的回应竟是直接将原字画送给她。一想到这幅字背后的喻义,令她好生愧疚。

  他以无上恩宠待她,有求必应。她却为美色所惑,差点出墙……

  “还有要问的吗?没有我就走了!”如意说着扭头就走,走到门槛处却又回头道,“噢对了,九月初九那天,别忘了打扮打扮进宫。”

  “公公来接我吗?”

  “想得美。”如意白了她一眼就离开了。

  郑氏这才开口道:“陛下的字写得真好。”

  “是啊……”

  “对你,也真算恩宠了。”

  看,母亲的话意味深长,果然是想点醒自己呢。

  谢长晏不由得笑了一笑,将字轴卷起按于胸前道:“陛下以真心待我,我又怎敢辜负真心。所以,子见南子,孔子心无所愧,而女儿也不是南子那般放荡之人。娘亲放心,你所担心的事,绝不会发生。”

  郑氏的目光闪了闪,上前一步抱住女儿,摸了摸她的头。

第24章 皆是造化(1)

  核雕终于雕好了,中途废了两个,留下的那个长一寸二宽六分,雕成鸟窝的形状,除了草枝外,还有几朵芍药盘旋其中,最大的一朵花瓣多达百枚,层层叠叠,极显雕工。

  谢长晏在灯下一照,也自觉满意,不禁松了口气。

  连日劳作,总算赶在燕王寿诞前一日雕好了。

  而她原本浮躁动摇的心,似乎也随着小刀一点点地剔除、勾画和沉淀。

  明日将是她和陛下的初见。

  在那之前,他让她见识了他的志向、他的忧虑、他的喜好、他的才艺,以及他对她的处处用心。

  如果这是一盘棋的话,燕王深思熟虑,布局高明,本无懈可击,只可惜,用错一颗棋子,差点满盘皆输。

  谢长晏抚摸着核雕上的芍药,忍不住自嘲地皱了皱鼻子。

  其实哪里是燕王用错棋子呢?

  从头到尾风小雅都没有对她表露过半点暧昧。他的风流倜傥、他的款款情深、他招蜂引蝶的本领,甚至名满京都的乐声,都不曾对她施展半分。

  而她,见识到的,只有他的严苛、他的轻视、他的冷淡,和他的拒人千里。

  他是那么正人君子,亲疏有度。

  是她,为才情所迷,一叶障目,忘了根本。

  所以,一切都是她的错。

  幸好,终究是悬崖勒马,回归了正途。

  谢长晏想到这里,转头看向悬挂在床头的那幅《齐物论》,将上面那句“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默念了几遍。这幅字简直写的就是之前为情所困的她,句句戳心。

  便在这时,婢女捧着匣子进来道:“姑娘,宫中送来了新衣,请姑娘试穿。”

  谢长晏上前一看,又是一套红衣,不过比上次那件朴素了许多,并无绣花,配饰也十分简单,仅是一支竹簪。

  看来陛下这是要她将崇俭之风贯彻到底了。

  也好。她捏着手中的核雕桂冠,对明日的寿宴忽然充满了期待。

  第二日,晴空万里无云。

  谢长晏一早便起来穿戴整齐,走到院中时,车夫套好了马车,孟不离也已抵达,左肩上竟蹲着那只黄狸,令她很是震惊。

  “孟君这是……收养它了?”

  孟不离看了她一眼,不知是否错觉,谢长晏竟从他眼中看到了幽怨之色。来不及细想,郑氏也已整装完毕,过来挽着她的手上了马车。

  车夫驾动车舆,孟不离骑着马跟在一旁护卫,黄狸也不跑,依旧牢牢地蹲在他肩膀上。

  谢长晏隔着车帘看到他浑身僵硬的模样,不由得莞尔。就在这时,只听“咔嚓”一声巨响,车身重重一震,紧跟着,整个车厢倾斜,郑氏坐立不稳,一下子撞到了她身上。

  与此同时,孟不离从马上跳了起来,飞过来一把抓住车辕,将门扯开:“没……”

  他看到车中的画面后,声音立停,松了口气,收起脸上的紧张之色,搀扶郑氏下车。

  谢长晏揉了揉被郑氏撞到的肩膀,下车查看。之前拼装青铜战车,对各部件已了如指掌,因此她俯身一看,便知道是马车右边的伏兔崩裂了。

  伏兔用于勾连车底和车轴,它一碎,车厢立斜。

  车夫懊恼道:“怎么会这样?我昨夜里明明检查过的!夫人,姑娘,你们看我是现在回去取家伙修,还是再找辆马车?”

  谢长晏见时间尚早,且离知止居也不远,便选了第一种。

  孟不离协同车夫将车厢重新稳正,让她和郑氏回车上坐着等,然后守在了外头。

  日上三竿,街上行人陆续多了起来,一些小贩推着货车沿街叫卖,除了自家货物外,还有茱萸草帽和孔明灯。

  谢长晏看得好奇,便让孟不离去买了一盏来。

  灯做得还算精致,纸面上绘着十九只燕子,寓意着燕王的十九岁寿诞。除了她还有好多人买,脸上都带着盈盈笑意。谢长晏看在眼里,不禁为燕王感到高兴。他虽亲政才两年,但在民间风评极好,很受百姓爱戴。只可惜天子屠刀将落,届时王权与世家间必有一番争斗,不知会不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地连累了这些平民百姓……

  谢长晏正想到这里,抚摸灯面的手指突然一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祸国·式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