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祸国·式燕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十四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9 KB   上传时间:2019-01-30 13:14:13

  谢长晏在心中补充。

  一个六岁的孩子,就知道要继续装病偷听大人的壁脚,可见心计于彰华而言,与生俱来。

  “于是接下去几天,我继续装病,假装起不来。我等啊等,有一天晚上很晚了,睡下的姑父起来,偷偷穿好衣服出去了。我当即也穿衣追出去,跟着摸上马车。姑父不会武功,没有察觉,赶车到了某个僻静之地。我藏在车底下,看见有个人在等他,却不是女人,而是男人。那个男人问姑父,东西呢。姑父从车里取出一个包裹,递给了他。而就在那时,那个男人发现了我。”

  彰华复述此事时,声音很平静,然而谢长晏还是听得毛骨悚然起来,忍不住问道:“然后呢?”

第65章 班荆道故(3)

  “然后我就被抓住了。姑父看见我,大惊失色。男人当即要杀我,姑父拦阻,说出了我的身份。男人盯着我看了半天,将我打晕。等我醒来,发现自己浑身酸软无力,马车在行驰中。我质问姑父为何如此对我,他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像在看一个死人。就在那时,马车停下了,车外有人说……”彰华说到这里,倒了一杯新茶,推给谢长晏。

  谢长晏下意识接过来捧在手中,彰华看着她的目光有些古怪,似忧伤似怀念,沾染着满满的温柔。

  “滨州刺史谢惟善,拜见驸马。”

  谢长晏手一抖,终于明白彰华提前给自己一杯茶的用意。茶的热度通过木杯传到她的手心中,氤氲的水汽一瞬间模糊了她的眼睛。

  十五年前,遇难的彰华就这样遇到了……她的父亲……

  “姑父当即用布塞住我的嘴巴,并用帷幕将我遮住,下车同他说话。我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但是,我动不了,也无法出声,最后,我……”彰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我小解了。”

  谢长晏脸上一红。这其实是很妙的一招,可无论是当时真实场景还是此刻复述,都令人有些尴尬。

  她只好赶紧将此话题带过:“那爹爹发现了吗?”

  “他的声音停了一下,但没有进车,也没探头看,跟姑父客套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唉?爹爹没有发觉?

  “我十分生气,觉得此人真是蠢货。再然后,姑父将我带到一艘船上,把我交给了那个男人。我在舱底被关了整整三天,没有光,没有水,没有食物。”

  谢长晏的心颤抖了起来。“究、究竟是怎么回事?”

  彰华淡淡道:“简而言之,方清池是如意门的细作,与银门弟子约见滨州,交付情报。不想被我撞破,当即决定将我秘送予程王,以做筹码要挟父王。”

  谢长晏终是将杯中的茶洒了出来。

  彰华取了一旁的抹布过来,将她泼出来的水渍擦去。从谢长晏的角度,可以看见他低垂的眉眼和挺直的鼻梁——这张她记恨过埋怨过遗憾过无数次无法解读的脸庞,原来,是被那样的过往修饰过、伤害过,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她无法想象一个六岁的孩子被关在舱底没吃没喝三天的情形。

  她无法想象养尊处优一帆风顺的太子沦为阶下囚的情形。

  她更无法想象被自己姑父出卖的孩子的心情。

  光动一动念头,就觉得心绞痛了起来,全身都会发抖。

  “陛下……”她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尽管她知道他后来逃了出来,回到玉京,平平安安地长大了,但时间抹不平伤痕。

  尤其是,现在,他正在她面前,将那道伤疤冷静地撕开,露出底下的真实血肉给她看。

  我是不是做了很残忍的事情?谢长晏忍不住问自己。

  对不起,陛下。对不起。

  彰华擦完水渍,抬头,看见谢长晏泫然欲泣的眼睛,忽然笑了笑,伸出手轻拍了一下她的额头——就像小时候那样。

  “朕没你想的那么脆弱。事实上,这件事对六岁的朕来说,得远远大于失。”彰华看着她,像透过她的面庞看到了另一个人,满含感激,“因为……第三天时,你父亲来了。”

  “吱呀”一声,舱门被人从外打开。

  明亮的光一瞬间照进了黑漆漆的舱底。小彰华的眼睛被刺得一阵生疼。他一边不受控制地流着眼泪,一边恐惧地抬起头看向门口。

  一个男人的轮廓出现在那里,手持长刀,身穿盔甲,是名武将。

  “臣来了。”那人对他一笑,像一道煦暖的风,能够拂去所有惊恐和畏惧,“殿下,别怕。”

  “你父是个十分机警之人,而且武功高强。他在街头与姑父对话时,便已察觉到车上还有一人,也听到了便溺之声。但见方清池极力遮掩,便假装无事,任其离开。与此同时,他接到太傅密笺,说太子失踪,要各地官员私下暗访,务必尽快找到我。”

  谢长晏恍然道:“所以我爹爹对方清池起疑了。”

  “是。为了保密,他假借巡海为由,协同心腹包抄船只,将我救了出去。交战中,他杀了银门弟子中的九人,第十人也就是与方清池接头的那个男人想用匕首杀我,你父抱着我拼命躲避,匕首最终在我手上划过……”

  彰华说着伸出右手手腕,谢长晏终于知道这道蜈蚣般的伤痕是从何而来了。原来也跟父亲有关啊……

  “你父趁机夺过匕首,戳瞎了他的一只眼睛。”

  线索至此连贯:匕首,九个兄弟,瞎了的眼睛,全部对上了!

  “该男人眼见大势已去,跳海了。你父抱着我返航。谁知还未靠岸,船只就遭到了滨州水军的轰炸。”

  谢长晏睁大眼睛:“怎么会?”

  “方清池得知你父秘密出海,便知道事情很可能败露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以滨海出现程寇必须清缴,好顺利迎接公主回国为由,哄骗副将召集水军跟他出海。我们的那艘船是程船,一被看见,就被他们射火箭诛杀。”

  谢长晏的脸色变得惨白惨白。

  “我们毫无抵挡之力,离得又远,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船只起火,沉了下去……”彰华似也被勾起了往日的思绪,双手骤然握紧,在膝上发抖。他不得不停下来,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能继续往下说。

  “你父将我藏在一个酒桶里,用力推离程船,而他自己,返回火海去救同僚。我在桶中号啕大哭,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船离我越来越远……我很幸运,在海上漂了半天,在快晒干前被渔民救起,带回家中。又三天后,太傅带人找到了我——你父出海前,给他回了密折。我问起此事,太傅告诉我……”彰华说到这里,又给谢长晏倒了一杯热茶,谢长晏明白,下面的话肯定很可怕。

  “船只着火,谢惟善同心腹共计二十人,烧死的烧死,没被烧死的被箭射死,无一人生还。”

  谢长晏的眼泪滴进了热腾腾的茶水中。

  “太傅扣住方清池,秘密带回宫中,向父王禀报了此事。父王虽然震怒,但为了顾及姑姑颜面,也因为顾忌程王,最终决定遮下此事。把整个事件描述成滨州刺史谢惟善发现程寇,为了保护渔民殉国。其他的,一概密藏。至于方清池,等姑姑回来再定罪处理。”

第66章 班荆道故(4)

  谢长晏看着自己的眼泪一滴滴地滴进杯中,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她无力去质问太上皇当年为何如此粉饰太平。

  她无力判定这样的处理结果是对还是不对。

  总觉得世事不应该如此。起码,天理昭昭,冤屈和委屈一样,都是不公。

  可是,如今终于知道了真相的她,又能责怪什么呢?

  责怪彰华不该调皮藏在方清池的马车上吗?

  责怪大燕科举制查人不清引狼入室吗?

  责怪滨州副将愚蠢服从为虎作伥?

  还是责怪太傅来得太晚?

  追溯根由,似乎只能怪方清池,怪如意门。

  彰华看着谢长晏,目光闪动,忽然道:“但我不甘心。”

  谢长晏抬起头,直勾勾地回视着他。

  “我不甘心,所以当夜,我走进关押方清池的天牢,用从船上带回的匕首杀了他。”

  谢长晏的呼吸一滞,再然后,清新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涌进鼻息,奇迹般击退了她的无力感。

  “朕杀了他,没等姑姑回来。那是朕……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亲手杀人。”杀人的滋味,尝过一次,便始知其痛,永承其重。

  “陛下……”谢长晏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彰华的手。这双手,就是这双手,为她父亲报了仇。

  “姑姑回国后,迎到驸马凉透了的尸体,而她当时,正满怀欣喜地想要告诉他,自己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她知道前因后果后,只问了我一句话:‘清池非死不可吗?’我回答:‘谢将军在天上看着呢。’自那后,她再没跟朕说过话。”

  他跟长公主就此生了离隙,至今没有修复。

  可谢长晏因为彰华的这一句“谢将军在天上看着呢”泪流满面。

  马车内就此安静了好长一段时间,布帘随着颠簸摇摆着,宛如谢长晏此刻起伏不定的心绪。她有很多很多话想说,却不知该如何说。

  最终,还是彰华先开口:“朕从那天起,决定要……铲除如意门。”

  谢长晏心头一颤,抬起眼睛。

  视线中,彰华的表情无比凝重和严肃,却因为明晰了原因,变得亲近且温柔:“而要除如意门,需先除程王,除此之外,还要拔出燕境内的如意爪牙。”

  为了这个目标,阿斗摇身一变,成了嘉言——“圣谟洋洋,嘉言孔彰”的嘉言。

  他励精图治,蛰伏十年。十年内,国力大增,力压三国,成为唯方之首。

  而他登基后,更以铁腕之势除掉了跟如意门有关联的庞岳二族,把钉在燕国数十年之久的如意支脉连根拔起。

  然而,这仅是开始。

  改税赋、开运河、推科举、强水军,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奔着目标前行。

  “幸运的是,在此过程中,朕找到了同盟者。”彰华说到这儿,却露出了几许悲伤之色,“他就是……风小雅。”

  谢长晏却有些不解。风小雅名声虽响,但一来体弱二无权势,对陛下来说,能有何助力?

  彰华的目光闪了闪,忽看向她:“你知不知道自己为何能平平安安离开玉京,一路游玩无人找碴?”

  谢长晏一怔,听其意,难道本来有人要对付自己?是秋姜吗?

  就在这时,她还发现了一件事——马车出了万毓林后,一路上行,竟是来到了一座高峰之上。

  虽已是三月底,但春色并未爬到此处来,山顶依旧树木凋零,残留着些许未化的积雪。玉京本就干冷,但此峰明显要比山下冷许多。

  凋零的树木间,有一片高高的围墙。峰上竟有人家?难道会是太上皇的又一个隐居之所?

  看出她的困惑,彰华做了解答:“我们现在来的,是太傅的别苑——陶鹤山庄。他曾笑言,虽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官场苟利藏污纳垢,故而,戢鳞委翅后,他要住在此地,好好享受一下高处不胜寒之洁。”

  谢长晏不胜向往道:“风大人高风亮节,确为天下表率。”

  然而,彰华的神色一下子悲伤了起来,定定地看着前方,没再说话。

  谢长晏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心中忐忑。这时,马车在门前停下,陶鹤山庄到了。

  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妪已在门边等候,见到二人躬身行礼,将他们迎了进去。

  庄内的景致十分荒凉。

  院中青苔黄叶,颓垣败壁,显然疏于清扫护理。而且一路走来,除了这名步履蹒跚的老妪,再没看见其他人。

  风大人退隐后,真的住在这里吗?

  老妪行至一扇院门前,停下躬身行了一礼后便离开了,从头到尾没有说任何话。

  院墙旁有几块搭在一起的石头,彰华朝谢长晏招招手,踩着石头爬上墙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祸国·式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