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裙上之臣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小说作者:青铜穗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9-04-05 22:23:38

  对打的双方看到突然来到跟前的她,有片刻的无措,但紧接着又发起了狠。长缨抡起枪竿往那三人扫去,腾身踏树,再来一记回马枪,立时将他们挑翻在地!

  那受伤的男人捂着腰腹爬起来,指着身后酒楼:“那里头还有他们的人!快去捉!”

  他面目狰狞,使唤长缨的口气也带着命令。

  长缨才皱眉扫了眼他,顿时,那酒楼上头又飞过来一道寒光,擦过她耳际直射向身后男人!

  紫缃眼疾手快,将他往旁边一拖,那寒光避过要害直接没入他右肋!

  酒楼里原本躲着没动的人纷纷尖叫着冲出来,紫缃见状要扑进去逮人,长缨拉住:“不要去!把这几个抓起来!”

  周围的嘈杂在打斗休止那片刻暂静了一下,紧接着开始往这边聚拢。

  受伤的汉子倒在地下大口喘气,长缨将他挪到树下靠着,问他:“你们哪路的?”

  汉子口气恶劣:“问我做什么,你去追凶手啊!”

  长缨一掌劈在他臂头:“老实点!”

  汉子控制不住地往旁侧翻。

  待要口吐狂言,紫缃往他这边又是一记:“这是南康卫的沈将军!你敢叫嚣!”

  汉子一时被镇得不能言语。抬头见长缨还冷冰冰看下来,便咬咬牙忍住肋上传来的痛感,说道:“他们是海面上混的。”

  “倭寇?”

  “差不多吧。”

  长缨皱了下眉头,又问:“那你是什么人?怎么跟他们起冲突的?”

  汉子吐着血,道:“我给他们备货,出了点纠纷。”

  备货是江湖话,沿海倭寇们原先多是在海面打劫商船,后来海运禁了重开河运之后,出海的商船锐减,倭寇们便转为上岸搔扰黎民百姓。

  抢劫掠夺,或是偷盗,再后来便出现了倭寇与岸上个别心术不正之人合伙牟利的现象。

  比如这些线人会瞅准一些门户不严的大户,或者趁运送财货之际勾结倭寇,到时间伪装本国匪徒打家劫舍。

  汉子说的备货,便逃不过这些人范畴了。

  “怎么回事?”

  长缨刚问到这里,身边即传来宁氏的声音。长缨看了眼她,继续问这汉子:“你给他们备的哪户的货?”

  汉子听她这么一说,知道是个行家,踌蹰着张了嘴:“你没必要问哪家。这跟哪家也没关系。”

  “那你跟他们起的什么纠纷?”

  “我,我扣了他们一包货。”汉子说到这里,急喘气道:“帮我止止血,我快死了……”

  长缨冷眼觑着他,给紫缃使了个眼色。

  虽然死不足惜,但对方那伙人未免也太猖狂,此处离杭州还有百余里,一个杭州城都不够他们祸乱的,居然都把手伸到了湖州,相较之下,这汉子暂且还有点存在价值。

  宁氏双手紧攥:“江南海患竟已到了如此程度么?”

  长缨闻言,顿了下说道:“是早就很严重了,只不过往往都只是耳闻而未有目睹。

  “杭州沿海的村庄深受其害,甚至于有些倭寇伪装成大宁人驻扎下来,每每官兵巡察便装成百姓,官兵一走则开始四处搜罗财物。”

  宁氏面有惶惑。

  长缨看着她,接着又道:“倭寇不止,只会带来无边灾祸。浙江都司近年已经在努力派兵攻打镇压,但朝局不稳,连影响到前线战事。

  “目前这模样,想要彻底根治海患是不可能的。”

  开通海运,固然可以增加国力,同时打破朝局僵局。

  可海患不治,开通海运就只能带来引狼入室的结果。

  要治海患,又必须得先安内,包括宋逞乃至宋家在内的诸多高官,不曾亲下民间,很多决策如同纸上谈兵。

  顾家反对宋逞,诚然是为了私己利益,但他们的阻止,也顺带阻止了海盗进一步祸害。

  宋逞的动机不错,但如若他真的在朝上赢了,介时后果谁来承担?

  宁氏望着她,有好半日不曾出声。

  “姑娘,官府的人来了。”

  紫缃打断了这席谈话。

  官府派来了两位捕头以及数位捕快。初步了解过之后,需要长缨配合录供。

  听说这位是南康卫的将军,捕头们立时又打起了几分精神。

  由于还得追查逃掉的凶手,以及汉子招供出来的案情,长缨一时间也走不开,便跟宁氏致歉:“事出意外,改日再请二奶奶。”

  宁氏忙点头:“你去忙吧。”

  她其实也没有心思再看什么戏。

  这次回湖州本就是奉家翁之命暂且撤出京师,朝中风云诡谲,他们在湖州何尝不是捏着把汗?

  日前丈夫来信,又说到朝中现状,又给人心头添了层阴霾。

  因着顾家气焰喧嚣日上,加之太子前不久爆出那样的丑闻,姜桂之性的家翁便不畏风险提出来禁河运,大户家族自然是需得上下拧成一股绳,宋逞要如此,整个家族自然也紧跟他的脚步。

  但皇帝都拿太子与顾家无可奈何,光凭宋逞那些士子,真能胳膊拧过大腿么?

  她知道有这样的想法不应该,但眼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海患到了这样地步,她内心里便难免踌蹰。

  宁氏走的时候长缨是望着她上马车的。

  方才跟她讲述那些实则是临时起意。

  她思考过,目前她所能施行的让宋逞能留在朝上的最好办法是让他暂且打消兴海运的念头,而让他打消念头,便只有通过宋家人将复通海运的弊端传达给他。

  老爷子也许固执,却不会置国运不顾,只要力度到位,他打消念头的可能性还是颇大的。

  但她却并不知道宁氏究竟能在这之后发挥多大作用,眼下也只能先这么着了。

  “人我就先带回去了,先多谢沈将军帮忙维持。”捕头姓赵,跟她拱手。

  城内外日常秩序由官兵把控,而匪类则是卫所的份内事。

  长缨收回目光道:“案情牵涉到倭寇,回头审出了情况,还请赵捕头及时传个讯到南康卫。”

  “那是当然。”

第169章 她不会在乎你的吧?

  宁氏回到府里先去了婆婆屋里。

  宋夫人带着宋钧和姐儿在房里玩耍,看到她回来不由惊讶:“不是去见客了么?”

  宁氏坐在榻沿,接了姐儿在手里道:“突然发生点事,沈将军去忙了,我就回来了。”

  “不是休沐么?还用当差?”宋夫人逗孙女儿吃蛋羹。

  宁氏说:“是要紧的事。我们在戏园子里看戏,突然外头有人打斗,沈将军去了,才知道原来是海面上的倭寇与岸上的人勾结算计大户们财货,闹起了内讧。

  “好几个人打一个,那倭寇十分嚣张,不光是敢于当街杀人,且暗中还埋伏着人。以往只听说江南闹匪患,今日可算是亲眼见着了。”

  宋夫人停下手来。

  宁氏神色凝重,抱着姐儿的手在她腰身上掐出好几个肉窝窝。

  宋夫人沉吟半晌,说道:“这光天化日地都敢欺上大宁国土,也是够狂妄了。”

  宁氏望着她:“还不是朝局不稳。若朝局稳当,朝廷也能专心治理海患。”

  宋夫人捧着碗沉默。半晌,她低头搅着蛋羹道:“怎么着才能算是朝局稳呢?”

  宁氏也默然。

  以往朝局不宁,要么皇储未定,要么权臣当道,眼下是皇储定了,却与权臣联手对抗皇权,皇帝还连废储另立的想法都不敢有,所以这话也是啊,怎么才算是朝局稳当呢?

  等到太子熬到皇帝驾崩,而后太子成为新帝的时候么?

  即便是,太子与顾家又会永远默契下去么?

  “不要胡思乱想,湖州离海边还隔着个杭州城呢,哪里真能猖狂到闹到湖州来的地步?兴许是贼人徦称的也未定。”

  宋夫人舀了勺蛋羹送到姐儿嘴边,道:“老太太七月里的寿日,咱们好好伴着她老人家过寿。”

  姐儿挥舞着小手,张着嘴儿嗯嗯地要吃,宁氏看了眼婆婆,没说什么了。

  ……

  长缨饭没吃就回来,吴妈也很意外。

  但她没多说,只找来周梁:“去打听打听宋家在府的几位爷吧。”

  周梁摸了下后脑勺:“头儿得说个方向才好,没头没脑地我这也不知如何打听。”

  长缨想了下,就说道:“就看看他们当中谁最学问最好就成了。”

  宋家子弟们都挺出色,性子各有各的不同,但于家族来说,最受重视的自然会是学问好有前途的那一批。

  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宁氏身上不靠谱,宁氏身在内宅也不太方便插手这些事务,她得双管齐下,再寻目标同时出击。

  吴妈端汤进来,道:“霍将军家来了位公子,好像是他朋友。姑娘知道吗?”

  长缨怎么会知道?但一个篱笆还有三个桩呢,霍家大少有朋友是多正常的事。

  长缨没有接话。

  她蓦然想起除了知道他是霍家大少之外,其余对他一无所知。

  两个互相对彼此生活环境以及人脉圈子全无了解的人,居然要以夫妻名义对外示人,怎么看都有些不可思议。

  但她喝汤时又未免想到他的伤,那伤口深,必得敷草药的,也不知道他后来请大夫不曾?

  ……

  霍溶连日未怎么在外走动,一方面是有意地避免杨际加强针对,一方面又确实是因为忙。

  京师里来了信,皇帝对他执意要与沈璎成亲免不了指责,不过倒也未再这节骨眼上明言阻止。

  对杨际派人行刺的事信里也有交待,说杨际近来忙着与顾廉应付宋逞一党,应是不曾疑心别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5页  当前第1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2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裙上之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