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裙上之臣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青铜穗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923 KB   上传时间:2019-04-05 22:23:38

  护卫道:“属下已经查得,晋王近日为着唐陈两家起纠纷的事忙碌,早两日还跟武宁侯及东阳伯世子还有广威侯世子一道吃饭。

  “而当日夜里,五城衙门出了事,似乎是有人行刺唐鉴。因着这件事,唐家上下也很不安,连日往五城衙门及十王府跑得多。”

  荣胤听完凝眉,回头再看了眼城门处,说道:“傅世子这会儿在哪里?”

  ……

  唐鉴被刺的事终究是瞒不住,原先还端着架子的唐家近日也主动关注起这件事来。

  而陈家这边因为不明内情,也开始害怕了,生怕雪娘招来的祸事伤到了自己,因此找到孙燮提出撤诉。

  孙燮掌着顺天府,明知此事不简单,又岂甘心就此罢手?因此近日也频频前往五城衙门找杨肃打听情况。

  反倒是都察院那帮怂包生怕是个烫手山芋,并不提及要接手案件的事了。

  长缨在路遇荣胤的翌日就去了衙署正式上任。

  整个上晌少擎与程春刘啸就在她公事房里向她交接卫所当值状况,中途高诉明与另一名指挥同知庞格也进来参见。

  庞格规规矩矩一揖到底,高诉明嘴里笑呵呵,腰身却不见得往下弯一弯。

  这两日她也着谭奕他们帮着查了查吴侧妃。

  吴侧妃的父亲原先是辽阳府同知,官位不高,但因为杨际重用,吴侧妃这几年在宫中也迅速崛起,从刚入宫的淑女一路升到了侧妃,又生下了一名皇孙,其父便也逐渐升到了登州府为知府。

第266章 果然是有联系的

  吴侧妃有皇孙为恃,且目前来说跟长缨关系不大,她不至于去撩拨她,但高诉明却是要扒下来的。

  二人出去之后她即与少擎他们道:“看住这姓高的,还有东宫那边包括后宫的动静也不要放过。”

  事实上自打腾骧卫到了他们手上,对东宫的关注就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杨际这里还跟皇帝这边不同,皇帝是绝不许后宫干政,但杨际却面上答应私下里借着后宫之势扶持党羽,这么一来,东宫嫔妃们的动态自然不能疏忽。

  说到这里程春就禀报道:“昨儿个属下宿卫的时候路过东宫,听说林侧妃的哥哥担任了此次校阅的禀笔。”

  校阅每年一度,因为是短期临时的,因此后勤方面都是兵部派人。

  林侧妃的哥哥居然捞到了这样的差事,长缨想了想,就道:“林侧妃与吴侧妃冲突大不大?”

  刘啸嗨了一声,说道:“去年林侧妃小产,有人指证过是吴侧妃下的手。但属下进来之后没发现她们闹腾,大约是最近太子宠幸的是个叫敏姬的美人。”

  “这敏姬又是什么来路?”

  “没来路。”说到这里少擎也插话进来了,“是跟着原先一个姓梁的淑女进宫的,但那梁淑女也是底下官员进献,但她福薄,没半年就死了,后来杨际不知怎么看上了她这侍女,还赐名为敏姬。”

  一个侍女出身,居然还得了太子殿下赐名?这可新鲜了。

  粗略了解了一番,正打算去衙门饭堂随便吃点儿,这边厢却有管速提了饭笼进来,原来杨肃今儿也在衙门里用饭,听说她上了差,便着人多做了一份,送到她这儿来了。

  ……

  管速提着提篮回到五城衙门,杨肃也在吃饭。

  他问起长缨食欲,管速高兴地道:“将军喜欢吃鲜笋豆腐汤,还夸鸡茸丸子也做得好。补身的药膳也吃了。”

  杨肃很满意:“回头交代厨子,就这么做,慢慢地把药膳方子都渗进菜肴里,让她多吃点。”

  这么说着,自己也埋头吃起来。

  这边厢谢蓬却过来了,看他还没吃完,掉头要出去,杨肃看他神色庄凝,唤了他回来:“什么事?”

  “陕西知府和华阳知县都查过了,知府没问题,并且银两俱皆发放到位,但这个华阳知县李知驿,是钱滁的表兄!”

  谢蓬将带来的卷宗呈到他面前,“四年前华阳闹匪贼,官吏们犯怂不肯迎敌,朝廷斥责无果,后拨出两千两禄银作为当年给华阳县的赏银。

  “其中拨给李知驿的恰是一千二百两,与唐鉴所说之数基本相符,之后诸官方才配合李知驿与官兵一道围剿山贼。”

  杨肃迅速地看完卷宗,说道:“李知驿如今何在?”

  “死了。”谢蓬道,“剿贼的过程里被山贼一箭射中胸口。”

  杨肃道:“这是几月的事情?”

  “当年九月。”

  杨肃执着卷宗站起来:“我北上去通州救钱家的时候是冬月,而李知驿在九月死的,这前后不过两月时间,本该由李知驿收下的禄银却在通州破庙里被找到,这件事若跟钱家的事无关我是无论如何不信的了。”

  他手搭在椅背上,喃喃又道:“李知驿是否真为山贼所杀亦不清楚,搞不好是有人故意设局坑杀他!

  “不然不会那么巧,银子刚由他签了收讫,这边厢立刻战死,而银子转头又到了通州!

  “如果李知驿果真死于谋杀,那么当年殂杀我的人除去这伙人还能有谁?”

  谢蓬走到他身边:“钱家当年是败于东宫政斗,并非死于皇权之争。这些人当年察觉王爷要救钱家,所以半路阻拦,那么显然他们也是有参与东宫之争的。

  “我们甚至可以推测,他们希望东宫失去钱家,又或者因此内乱。

  “沈长缨救下你之后,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埋伏在山下,也许不是为着等你,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你的来历,而只是藏在那里等着钱家噩运到来。

  “只不过他们没想过居然会等来落单了的沈长缨,于是他们将她拿下,顺带逼问她王爷你的下落。”

  杨肃扭转身来望着他:“没错,长缨说,他们认识她。”

  正因为认识,所以才对她下了手,让她重伤失忆。

  “所以他们当初伤害沈长缨应该只是意外,如果她不是沈长缨,也许他们压根都不会在意她。”

  “那他们当初没杀长缨,是不是又正因为她是凌家的表小姐?”杨肃道,“因为她背后有凌家,而凌家又绝不可能容忍她被人谋杀。

  “相比较而言,留住她性命,让她失忆显然是个相对保险的法子。因为只要她命还在,至少凌家不会再往下追查。”

  事实证明他们这条路还是走对了的,至少如果他没有遇见她,这个秘密便会被一直隐藏下去。

  “对方既然就在京师这圈子里,自然对沈长缨不陌生。我只是奇怪,那银子放在柳儿屯那么久,为什么一直没有去拿,而似乎从始至终也只有唐鉴知道那个藏银的位置似的。”谢蓬仍在寻思。

  不然的话不可能现场还会留在那件衣服,银子来历那么危险,他们理应尽快搬走化开才是。

  杨肃踱了两步,收回目光,正要说话,这时门外急促声闯进两个衙役:“禀都督!城门口出事了!咱们悬在城门下那件衣裳,方才有人泼油放火!”

  ……

  长缨是午饭后去的校场。

  腾骧左卫有一千人参与了练兵,带队的正是高诉明。

  荣胤是总教头,其余冯少康与傅容也各自带兵在列。

  抛开荣胤人品不说,老将果然还是有老将的风范,那样战场上杀过来的举重若轻的气势是长缨这种尚未曾见识过战争场面的年轻将领难以比拟的。

  看着台上的荣胤,长缨也有点担忧,秀秀若看到这样的他,不知道还会不会想着离开他?

  又觉得幸好她终日呆在内宅,绝无可能有这样的机会见到这老不羞的英姿,遂又暗暗放心。

第267章 小灶好吃

  她从旁看了整场,将散场时正打算与傅容他们打个招呼,南城门出事的消息就传来了!

  二话不说打马赶到城门下,杨肃谢蓬已经到了,随后凌渊赶来了,包括唐家陈家都有人赶了过来。

  墙下原先悬挂衣裳处火苗已被扑灭,衣裳大半已被烧毁,只剩下一只袖子抢救及时。

  满城都是将士们与围观众人的惋惜声,长缨挤到杨肃身边,震惊地望着他!

  这三日,除去她正式上差的今日之外,几乎每日都会来到这里观察人群。

  图着那百两银子的赏金,指指点点的讨论说貌似见过的人自然是有的,但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能确切地说出来历,而她也以为不会有什么用处了,没想到——

  杨肃挂这衣裳出来的目的,就是为着求证衣裳的主人。

  如果衣裳的主人在京师,而他又坦荡磊落的话,终究会出来认领。

  就算不认领,也不会无缘无故弄坏弄损,反过来说,会弄损衣裳的人绝对是害怕被认出其主人,什么人会这么害怕被认出来呢?

  只有放置银子的人,他害怕禄银面世暴露他身份,才会不顾一切地毁去这衣裳!

  “看来你猜对了。”她看了眼杨肃道。

  这衣裳的主人即便不是掩藏银子的人,至少他们也该是同伙,而此人明知道这悬赏是坑还跳了进来,可见为了隐藏自己,他已经不顾一切。

  “回王府再说!”

  杨肃直起身,随后翻身上马。

  刚到王府下了马,凌渊也赶到了:“有没有可能是对方故弄玄虚,故意让我们以为银子就是衣裳的主人或同伙放置的?”

  “这样做毫无意义,”杨肃在书案后落坐,把手头卷宗拿出来:“因为我已经查到了那批禄银的来历,即便是没有这件衣服,我也已经能够认定这银子是怎么回事!

  “而我相信,这个人也一定知道我会查,也知道我会怎么查,所以他烧毁衣裳,就真的只是在掩饰身份而已。”

  长缨才知道禄银也有了结果,和凌渊看完后迅速抬头,眼内盛满了惊疑。

  卷宗上给出的禄银的线索已经很清楚了,这银子来的不寻常,李知驿的死不寻常,而杨肃营救钱家的路上遇险,她受伤失忆,本该在华阳的禄银却到了通州。

  这几件事统统都跟通州有关,五爷为了隐藏身份而不惜击伤她让她失忆,刺杀唐鉴的人为了隐藏身份,明知是坑却仍然放火烧毁了悬裳的衣裳,这些已足够说明给雪娘买妆花缎的人,很可能就是“五爷”!

  “可如果他是五爷,那为什么我进京之后他没再暗杀我?”长缨坐下来,“还有,为什么这段时间他没有主动做出些什么行为,而只是藏匿?”

  此人既然对禄银下手,还阻止着杨肃当年救钱家,那么可以肯定,他也是朝局中人。

  那么这便又回到当初他们的问题上了,这五爷究竟会是杨际的人,还是皇帝的人?

  如果是皇帝的人,杨肃至少应该知情,而如果是杨际的人——这倒也说得通,因为当初杨际也是要杀钱家的,五爷的立场与他的志向不冲突。

  而且杨际也有能力左右太医对她的病情撒谎,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杨际就应该从五爷处知道她失忆的事……

  想到这里她说道:“既然已经确定到这一步了,那就只能稳中求进,回头我先找机会去见见杨际。”

  即便无法确定五爷是谁,知道他是哪路的也好,那么有这前提在,如今至少可以想点办法排除。

  如果说杨际对她失忆的事不知情,那么则可以肯定五爷不是他的人。

  杨肃与凌渊对视着,点头道:“也好。只是‘五爷’其人还是不宜声张出去,目前就我们知道就成。”

  大家没有意见。

  再议了几句唐家的事,杨肃就召来谢蓬:“唐陈两家这案子先整理整理,已经没有什么必要再留下来了,明日转给都察院,雪娘的死以及唐鉴得来的银子如数上报即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5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2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裙上之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