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宦_分节阅读_第448节
小说作者:江南梅萼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54 MB   上传时间:2019-08-17 21:14:08

  刘福:“……”

  “大约是主持中馈的大儿媳想从公中昧钱,这才做了假账。千岁,她昧我刘府自家银子,不犯法吧?”兔子急了也咬人,刘福自然不可能不如一只兔子,就算是垂死挣扎,也是要争一争的。

  长安见他态度强硬,薄粉的唇微微一弯,倒是笑了起来。

  刘福被她这极阴柔的一笑给笑得心中发毛,紧接着他明白了,他从这笑容里看出的危险并不是他太过紧张而产生的幻觉。

  长安当着众人的面从怀里掏出一只幺指长短的小瓷瓶,拔出堪称精致的木塞子,将瓷瓶悬于那碗山珍老鸭汤上,秀气的指尖动作优美地在瓷瓶上漫不经心地点了两下,一小撮白色晶体落入汤中。

  刘福目瞪口呆。

  长安将瓷瓶收进怀中,道:“杂家昨天在山道上遇刺,迁怒你们郡的都尉纪平并革了他的职。这事不管落在谁身上恐怕都愤懑得很。他若是知道今日杂家在你刘府遇险,想必十分愿意将功折罪为杂家查察遇刺真相。”

  有生之年,刘福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原来一个人可以无耻至斯。

  “所以,你儿媳有没有犯法杂家管不着,但是你们阖府上下还能不能安安稳稳地呆在这府里迎接明天的太阳,杂家说了算,你明白了么?”长安下颌微抬,眼睛向下瞥着像木头桩子一样僵在原地的刘福道。

  刘福额上冷汗簌簌而下,汗流浃背。

  “爹!”一旁的刘通显然也被长安这举动吓到,如有他授意,只要将行刺钦差的罪名往他刘家头上一按便让纪平将功补过官复原职,傻子才不干。他家虽有几个钱,可这钱原本也是凭着与官府关系好挣来的,若这太监铁了心要对他们刘府下手,不管是纪平还是元华明,谁敢出头来保他们?

  “刘员外,发什么愣呢?”见刘福僵在原地不动不语,长安稍显不耐烦道。

  刘福猛然回神,一时间气势全无,俯首道:“末官明白。”

  “那就老实交代,你们刘府每年买私盐几何?从哪儿买的,来往交易的都有哪些人?交代清楚了,今天这事咱们就当没发生过,如有丝毫隐瞒……”长安用筷子敲了敲那碗老鸭汤,余下的话已经不必多说了。

  此等威压之下,刘福哪还敢与他耍心眼,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全交代了。

  长安当即吩咐龙霜:“速速派人前去查抄,让元华明配合我们行动,告诉他,若让对方走脱一人或是消息外泄,杂家叫他乌纱不保!”

  龙霜领命,大步去了。

  长安看一眼下头眼巴巴瞧着她的刘福,伸手拿起汤匙将老鸭汤搅了搅,舀起一汤匙就往嘴边递去。

  刘福吓得魂不附体,下意识地阻拦道:“千岁不要!”

  “你家这老鸭汤做得味道淡了,杂家加了点盐而已,刘员外何故紧张?莫不是以为杂家方才加的是毒药?噫,杂家官职在身,岂会做这当面栽赃知法犯法之事?”长安喝了口汤,一脸不解。

  刘福:“……”细想想,这太监确实没提过加进汤里的是毒药,可就当时那情形,再结合他说的那些话,谁会想到那是盐呢?知道自己被耍,刘福恼羞却不敢成怒,憋得胸口一阵血气翻腾。

  长安抬手将案上的账簿收拾整齐,道:“方才杂家提起纪都尉被革职一事,刘员外毫无惊讶之色,看来消息挺灵通啊。既如此,刘员外该是知道如今国库空虚,横龙江两岸灾区百姓缺衣少粮民不聊生吧。刘府家财巨万,刘员外奉公守法乐善好施,愿为朝廷分忧捐出一半家产赈济灾区百姓,杂家这厢代灾区百姓多谢刘员外慷慨之举了。”

  她话刚说完,那边刘福实在受不了这等刺激,两眼一闭咕咚一声倒了过去。

第575章 爱之切

  长安回到驿站,命人将她从府中带出来的浴桶搬到驿站房间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换了身轻软干净的衣服,整个人都觉得清爽松快了不少。

  龙霜兵贵神速,长安刚倚在灯下想了会儿事情,她就兴冲冲地来了。

  “启奏九千岁,末将率人突袭翠云阁,缴获私盐一百七十九石,抓获相关人等三十四人,这是缴获的账簿与名册,请千岁过目。”

  长安眉梢微微一挑,从她手里接过账本,道:“一座小小的青楼,竟敢藏匿一百七十九石私盐?这胆子够大的啊!”

  龙霜道:“翠云阁只查获二十九石私盐,还有一百五十石是从停靠在双德城城北的俱通河码头的船上缴获的,据说是今天凌晨刚刚运抵双德城,因听闻您来了没敢卸货。”说实话她还真挺佩服长安的,下午听他说看账簿没用时,她还在担心这私盐案子到底应该怎么查,毕竟这盐荒是陛下的心腹大患,她作为属下,自然也希望能早日解决此事。谁知一转眼,他跑去吃了顿咸肉就把案子给办了,而且虽是威逼利诱,但全程没让人拿住一点把柄,这等独具一格的办案角度与拿捏人心的老练手段,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元郡守本来想来向您请罪,是末将以千岁劳累了一天需要休息为由,将他拦阻在外了。”心里感慨了一回,龙霜又补充道。

  “嗯。”长安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将账册从头翻到尾,然后递给龙霜,道“明天上午,去这账册上所记载的前五个买盐大户家里募捐,募捐数量与刘福家一般,一半家产。如有不从者,按勾结盐匪贩卖私盐罪抓人抄家。”

  龙霜双眉皱起,此处没有旁人,她也就没憋着,直言道:“千岁,您这不是强取豪夺构陷无辜吗?”

  “无辜?你哪儿看出他们无辜了?”长安斜瞟着龙霜。

  龙霜道:“若他们真与私盐贩子勾结,这些私盐贩子连码头上的盐都交代出来了,又岂会包庇他们?”

  “那你可知财富的本质是什么?”长安在桌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财富的本质?不就是金银铜钱吗?”龙霜疑惑,不明白他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长安摇摇手指,道:“你错了,金银铜钱,只不过是财富的表现形式,它的本质,应该是人的生产力。打个比方,一个人一年的生产力总和是一石半粮食,这一石半粮食,就是这个人一年所创造的财富。这一石半的粮食中,这个人需要用一石粮食来让自己吃饱,剩余的半石粮食,则是他在不被饿死的情况下可以被别人攫取的。在生产力都差不多的水平下,这些富户的巨额财产何来?自然是攫取旁人的。若逢盛世明君,国泰民安薄赋轻徭风调雨顺,百姓一年的生产力或可达到一石半,除了满足温饱之外,还能剩下半石粮食被旁人攫取,但是就眼下这情况,你认为一个百姓一年的生产力能达到我上面所说的鼎盛状态吗?答案毫无疑问,不可能。百姓的生产力已经低得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或者根本就不够温饱了,而他们这些富户还能聚集如此之多的财富,再加上他们明明有能力购买官盐,却大量采购囤积私盐之举,你觉着这些人能无辜得了?杂家这是公务在身,没工夫挨个细查他们身上的烂账,索性让他们破财免灾花钱买命。交出一半家财,相比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还是富裕人家,而他们交出的这一半家财,又能让多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灾区百姓活下去?相较于做成这样一件事,你觉着我应该在意区区恶名?便是强取豪夺构陷无辜又如何?杂家原本不就是干这个的吗?这事也只有杂家能干,因为这些人既然能富甲一方,在朝中多少都有人脉关系,换了普通人来,为着子孙后代官运着想,他们不敢对这些人下手。杂家光棍一条有何可惧?所有不过一条性命罢了。名声是什么?身外之物,杂家从来也不曾放在心上过。”

  龙霜被她一席话说得既惭且愧,讪讪地拱手道:“是末将考虑不周,妄言了。”

  长安下颌微抬,瘦而高挺的鼻梁在脸颊一侧投下一道阴影,道:“这是我第一次向你解释我下达命令的凭据和动机,也是最后一次。我想陛下派你随我出来,也不是为了让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要在道德法度上先说服你的吧?若再有下次,我会具折回京,请陛下换个听话省事的过来。”

  这个威胁对龙霜来说真可谓一步到位,她立即恭敬地向长安赔罪道:“属下定然牢记今次教训,下不为例,请千岁恕罪。”

  长安有些疲惫地挥挥手,道:“下去吧。”

  “是!”龙霜刚要离开,长安从安府带来的侍卫之一领着另一名看上去风尘仆仆的侍卫寻了过来,见长安的门开着,那名侍卫在门外向屋里禀道:“千岁,有钟府侍卫从襄州来,听说您在此,想来拜见您,不知您是否方便接见?”

  长安正苦于无处打听钟羡的确切消息,听闻是钟府侍卫,忙道:“进来说话。”

  两名侍卫进了房,龙霜自觉身负保卫长安之责,在长安接见外人时不能离开左右,便又退了回来。

  长安也没管她,等两名侍卫行了礼,她便问襄州来的侍卫:“你可有你家少爷的消息?”

  那侍卫眉眼俱笑,道:“多谢安公公挂怀,我家少爷已安然回到襄州。属下此行是奉少爷之命回京向老爷夫人报平安的,少爷听闻安公公外派的消息,还特意嘱咐属下回京路上留意一下安公公的行踪,若能遇见,便替他交一封信与安公公,不想今日真的便遇上了。”他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交给长安。

  长安接了,听闻钟羡已然脱险,心中犹如一块大石落地,分外舒坦。

  “他是否已然回到襄州受灾郡县继续赈灾?”长安问。

  侍卫答曰:“是。”

  “那边江堤情况如何?”

  侍卫皱眉道:“溃堤之处已然堵住,但是少爷说那段江堤年久失修,若再遇一次大水,恐怕还是会溃决,要全面加固才行,只是钱粮人力皆不够。”

  长安思虑了一刹,点了点头,又问:“岳州那边情况如何?”

  侍卫稍一思索便知她问的是农民起义军的情况,便道:“自我家少爷成功脱险之后,叛军唯恐少爷会带朝廷官兵前去剿灭他们为自己正名,连夜向青州行进攻占了青州的荷塘郡并切断了荷塘郡与外边的通路桥梁,此刻正利用地形与燕王之子郑启麟带来剿匪的人马对峙。不过就在属下出发之前听闻了一则消息,说是叛军内部不知怎的爆出了单杭之是内卫司奸细的事情。听说因为张丰年在岳州起义,内卫司就派这个单杭之假装起义,并捉了我家少爷以便取信张丰年,后来又利用对我家少爷一抓一放之事搞臭了叛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让我家少爷带着叛军详细情报全身而退,为此在占领荷塘郡之后,张丰年便联合吴玉坤杀了单杭之,吞并了他手下的势力。”

  长安闻言,微微一笑,只给了两个字的评价:“甚好。”

  一切均在计划之中。

  张丰年这一派是真的农民起义,单杭之那一派却是地方士绅不满慕容泓的新税法趁火打劫搞出来的队伍,双方立场与利益点相差甚远。单杭之赶去与张丰年合兵一处,原本是想利用自己这方战力比张丰年那边强的优势逐渐吞并张丰年部,但是他没想到,青州会又出一个吴玉坤。

  张丰年得了吴玉坤,单杭之便彻底失去了优势。张丰年于吴玉坤有救命之恩,这两人都是被逼造反,目标一致利益相同,很容易拧成一股。当遭遇危险时,单杭之这个不能与他们拧成一股的外人自然就成了他们凝聚战力发展势力的阻碍,杀他夺权,意料之中。

  而她在整件事中所做的,不过是在燕王的祖籍之地细细挑选了吴玉坤这样一个受害者,并在他身边安插了一个人,使他势必遭受郑氏为了夺回祖籍之地而兴起的刀兵,最后还能再次将战火引入青州。再在张丰年身边安插一个人,使得他有这个意识和机会与吴玉坤拧成一股一致对外,孤立居心叵测的单杭之。

  如今单杭之已死,她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等郑启麟的死讯了。

  只要燕王之子郑启麟死于起义军之手,燕王与起义军就成了死仇,身为人父,他能不发兵为自己的儿子报仇?既然有仇,他发兵剿灭起义军之举就不能说成是全然为朝廷效力,那么嘉奖封赏,也就只能看慕容泓的心情了。

  剿灭这么一支起义军,朝廷不费一兵一卒一石粮饷,原打算隔岸观火的藩王却痛失爱子损兵折将。这便是她为曾说过要在十年之内让藩王消失在大龑版图上的慕容泓,所制定的全盘计划。

第576章 网开一面

  众人离开后,长安拆了钟羡的信来看。时隔几个月再次看到这熟悉的笔迹,心中不由暖暖地泛起一股亲切的感觉。

  钟羡言简意赅地在信中写了他的近况与叛军那边的一些情况,措辞是永远不会超越朋友本分的恰到好处。末了提了一句,说是他有个朋友正在寻人,若是可以的话希望长安能带他同行,方便彼此有个照应。

  见他这么说,长安便知,他这个朋友多半是受他所托来照应她的,只是他这个朋友的名字让她有些眼熟,他这朋友名叫卫崇。不知此卫崇是否是彼卫崇?

  次日一早,龙霜带着人照长安的命令前去富户“募捐”。长安也没闲着,据资料来看,这附近有个盐矿,但产出一直不佳,她要去看看是这个矿本身资源贫瘠还是旷工制盐技术不过关造成的。

  两人分头行动,待到下午长安回来时,龙霜早已完成了任务带着人去半路迎她了。

  “募捐之事进行得还顺利吗?”长安坐在车里问她。

  龙霜回道:“不算顺利,五户人家只有三户肯拿出一半家财来赈灾,还有两户不肯。末将已按千岁之令将这两家人按贩卖私盐罪拿到郡衙大牢去了。”

  听到这样的结果,长安也没觉着奇怪。虽然同样是一半家财,但一百万拿出五十万,和一个亿拿出五千万那感觉自然有差异。能挣一个亿的上面必然有人脉,仗势一搏也在情理之中。

  “那就先去郡衙吧。”长安放下车窗上的棉帘子。二月天了,她白得似玉毫无血色的手里还捧着个手炉。

  小半个时辰后,龙霜一行来到郡衙门口,郡守元华明早就恭候多时了。上午龙霜将本郡两名最大的富户都送进了郡衙大牢,这两人在朝中可都是有人的,他平时与这两户人家交情也不浅,知道他们身上或许没那么干净,但贩卖私盐那是绝无可能,这明摆着就是构陷,这样的责任他可担不起。所以,只要长安肯来为这件事收尾,叫他这个郡守在郡衙门口站着等上一天都行。

  元华明迎着长安来到郡衙后院大厅,见长安畏寒,还特意叫人点了几个炭盆过来。

  长安喝了口热茶之后,疲乏的神情稍缓,侧倚在上首的太师椅上懒洋洋地对元华明道:“元大人,人呢,龙将军已经给你抓来了,这审案断狱乃是你的专长,余下之事,就拜托你了。”

  元华明一听傻了,他这话的意思,莫不是将这烫手山芋丢他手上,自己袖手不管了?

  “千岁大人,龙将军说张沈两家勾结盐匪贩卖私盐,可咱们抓获的私盐贩子根本没有交代这些啊,张沈两家的人此刻正在狱中喊冤,这……下官真是不知该从何审起啊!”

  长安闻言,雪白的眼皮漫不经心地一掀,眼角微微上翘,弧度流畅利落如一把出鞘的宝刀。“听元大人这意思,是龙将军抓错人了?”

  元华明:“……”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一时之间他还真不知该如何作答。

  “吉祥,把账册交给元大人瞧瞧。”长安也没耐心等他慢慢考虑清楚了再回答,直接回头吩咐站在她身后的吉祥道。

  吉祥领命,从怀中拿出从私盐贩子那里缴获的账册,上前递给元华明。

  元华明昨天是与龙霜一起行动的,知道缴获了这么一本账册,只是还没机会细看,如今拿在手里细细一翻,见不仅张沈两家的名字在上头,自己的名字也在上头,脑门上不禁冒出一层冷汗。

  “大龑律令,贩卖私盐数量超过两升便是死罪,可是你看看这账册上记载的,张沈这两家买盐可都是按斗买的,一年买上个上百斗盐,别说吃了,便是把一家子都腌了,也用不了这么多盐。私盐贩子是没交代这两家卖盐,但是这么多盐,你元大人就敢确保他们没有私底下卖出去个两升三升的?事关性命,他们自是不会主动承认,这不还是要靠元大人你细细地审嘛。”长安缓缓道。

  元华明合上账册,掏出帕子拭了拭额上的汗。这次他算是听明白了,张沈两家买盐按斗,他元华明买盐也是按斗来买的啊。这外头兵荒马乱的,官盐价格年年在涨,凡是家里有点余财的,谁不想多买些盐屯着以备不时之需?他若不去审张沈两家,怕是下一个入狱待审的便是他元华明了。更关键的是,账册上既然有他的名字,证明他是知道这些私盐贩子的存在的,而他非但没有派兵捉拿他们,反倒还默许甚至纵容他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贩卖私盐,这要给他扣个与私盐贩子共谋的罪名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大冷天的,元大人怎还出汗了?不必紧张,此番你抓了盐匪,缴获这么多私盐,可以将官盐价格降下来些,账册上这么多购买私盐的人,叫他们把盐税补上,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这一旦报上去,那就是功在社稷,陛下会嘉奖你的。”

  元华明闻言一怔,长安这是不打算追究他窝藏私盐贩子的事,还准备将此番抓获私盐贩子缴获私盐的功劳让给他?

  “千岁大人,您这是……”他一时之间不能完全明白长安此举是何用意。

  “杂家已经是九千岁了,纵有再大的功勋,却已无升官的余地,所以这些功勋虚名,安在我身上那是浪费。最要紧的是,如果这功劳安在了杂家身上,你元大人不就人头不保了么?自杂家来了这孤山郡,元大人那是招待周到侍奉殷勤,杂家又怎忍心你人头不保呢?”长安笑意温和地看着元华明道。

  元华明明白了,孤山郡是这太监的第一个发力之处,他在此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后头他所要的经过的那些郡县的官民们看的。革纪平的职是如此,保他元华明的性命和官职也是如此。毕竟他是孤山郡的郡守,如果长安把他给办了,后头那些郡县的郡守县令不免就会对他的到来产生惧意和戒备,到时候万一官民勾结一致对外,他此番巡盐之行怕是就要步步维艰了。

  但他在孤山郡查获了私盐的情况之下却能保得他这个郡守平安无事,就会传递给后头那些地方官员们一个信息——就算被拿住了短处也不要紧,只要与这太监搞好关系,官还能照样做。存了这个念头在心里,在很多事情的抉择上,他们就不会那么果断地站到他的对立面去了。

  而至于他元华明,此番若是听了长安的话构陷了张沈两家,要想不被张沈两家背后靠山报复,除了抱紧这太监的腿之外,还有第二种选择吗?

  昨天初见,他不过觉着这太监城府深难对付,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太监的可怕之处。不必危言耸听虚张声势,从头至尾都不过是病恹恹的轻言细语,却每一句每个字都如千斤巨石,压得人别说反抗之力了,就连反抗的念头都兴不起来。

  “元大人也不必觉着于心有愧,在杂家眼里,为富一方等同于为霸一方,这两家的人好好审一下,也许不必加上贩卖私盐的罪名便够杀头抄家的了。元大人此举算是为民除害,而能为民除害的,都是好官呐,杂家有什么理由不来保你呢?你说是吧?”见元华明愣愣的不说话,长安又安抚性地补充一句。

  元华明回过神来,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来,道:“千岁所言甚是。”

  见这元华明是个聪明人,长安也不欲多费唇舌了,站起身道:“元大人能明白杂家的一番苦心便好。”

  元华明见他似欲离开,起身相送,快到厅堂门口时,长安忽又停步回身,道:“啊,元大人慷慨解囊,愿出一半家财赈济灾区百姓,杂家还未替百姓谢过元大人大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1页  当前第4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8/5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