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折腰(作者:越十方)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越十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0 KB   上传时间:2019-11-16 18:39:45

  季琅低头想了半晌,自胸腔里发出一声闷笑。

  “也对。”

  他说完,两人从巷弄中走出来,一直无话,那根弦还在勾着,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事不算完。

  然而一出西街,他们就听到本该寂静无人的街道上传来喧哗声,还有敲响铜锣的声音,两人对视一眼,满是不解,结果看到卓家门前挂上了白幡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老将军,战死了!

  整个安阳城注定一夜无眠。

  季琅别了景彦,先是回了一趟侯府,卓家的事动静太大,将太夫人也惊动了,她并不知道姜幸被劫,还以为她现在正在安灵寺,此时正嘱咐哭泣的卓氏一些事。

  卓家派人给卓氏递消息,才刚睡下的卓氏急忙起身,连发髻都来不及梳,听完楚氏嘱咐,她急忙赶回卓家,季衡宇自然也跟着一起去。

  季琅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走了,他却正好在大门那里和一身狼狈的季清平碰了个正着,一看到他,季琅才想起那个一直被自己遗忘的人来。

  “清河郡主人呢?怎么样?”

  季清平神色有些恍惚,没回答他的话,季琅又问了一遍时,他才像刚回过神来似的应了一声,摇了摇头:“平安,已经回王府了。”

  “你怎么弄成这副模样,楚六郎呢,你怎么处置的?”

  季清平没说话,他身后的常随流光倒是多嘴一句:“大公子根本不会骑马,为了救郡主非要骑,结果从马上摔下——”

  “楚寰没在那里,驾驶马车的应该是他的手下,知道事情败露就跳崖自尽了。”

  季清平像是刻意不让流光把话说完,飞快地说出这段话,他一身的污泥,将平时的绝尘气度都遮掩了,此时才像个凡人一样。

  季琅听到跳崖,心中也震了一下,想必那马车是要直接飞驰而下的,造成郡主意外身亡的假象,季清平追到那里才将清河救下,应该也是千钧一发的时候。

  “成王知道了吗?他怎么说?”

  季琅看着季清平问道,见到他眼中闪过一丝躁意:“郡主离府时未言归期,她留在安灵寺的丫鬟也没有下山,所以成王不知道她不见的事。”

  这个季琅多少也猜到了,并未露出惊色,季清平又继续道:“郡主没看到是谁绑了他,所以——”

  要想推到楚寰和谢柏头上,还需要姜幸出面,但是为了不让姜幸站在风口浪尖上,季琅是绝对不会同意她站出来的,再加上,相比较姜幸本就出身青楼和已嫁作□□来说,此事捅破对清河伤害更大。

  更不用说谢柏那里还握有季琅的把柄。

  “你那边呢?”季清平问他。

  季琅怔了怔,抬头看去,张了张口,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

  “你回来时也看到了吧,卓家……”季琅岔开话题。

  季清平点了点头,神色突然变得晦暗难明,眸色间隐有怒气:“看到了,那边终究还是动手了!”

  言外之意,就是卓老将军的死没有那么简单。

  晋王开始了真正的施压,权力争端这才是开始。

  季琅突然拍了一下季清平的肩膀:“明日上朝,你一定要向着我。”

  “怎么了?”

  “我把谢柏的双手废了。”

  季琅说得简单明了,一如既往的语气着实有些恶劣,就像他每次闯完祸,都要别人给他擦屁股时一样,一样的理所当然。

  季清平皱了皱眉,刚要说什么,季琅已是挥了挥手,转身向门外走去:“我不回去了,娘知道了又要揍我!”

  “你去哪?”季清平转身问他。

  “爷自有去处!”季琅一副大爷似的,拍拍屁股就走,然而等季清平的尾巴都跟着他一起走进了府里,他才停住脚步,扭头看了看武敬侯府的烫金牌匾。

  看一眼,再看一眼,是时候道别了,总该道别的。

  季琅回头,快步离开了这里。

  今日的我,业已超越昨日的我。

  但更新的字数并没有。

  唉。

第99章 千秋罪

  再过两日就是冬至,安阳城的第一场雪却在冬天到来之前就来了。灰蒙蒙的云彩压得低沉,雪花片顺着呼啸的风一下子钻进领口,冷得打颤。上朝的大臣一个个都顶着黑眼圈,官服里面套了厚厚的棉絮,看起来有些步履蹒跚,他们登上承乾殿的台阶,熟识的相互看了一眼,又分别叹息着各自别过眼去。

  夜里听闻北境的军报说邺城被攻破了,卓老将军战死沙场,大家哪有心思继续睡下去。

  早上上朝的时候,将军府已挂上了白幡。

  这不止是一家之殇,塔塔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未犯大盛边境,这次却势如破竹直接拿下一座城池,即便是远在京城的他们也不免坐立难安。今日的早朝,还不知道要承受陛下怎样的怒火。而狼烟四起的北境又要作何布置,这恐怕是他们接下来要应付的大事,搞不好,身首分离都有可能。

  大臣们等了许久,李庭玉才姗姗来迟,跟在她身后的女官们头压得更低了,战战兢兢的气氛渲染了整个朝堂。

  近日陛下生病,脸色浅白,没有一丝血色,映衬着那张脸更加阴沉,她的视线在承乾殿中一扫,龙案上的奏疏一本未看,张口便是浓浓的叹息。

  “外祖父何时可以归京?”

  她母亲毓淑皇后是老将军的女儿,那“外祖父”指的自然是老将军。

  无人回话,大殿上一片死寂。

  直到兵部尚书丘京介出列,躬身道:“驿卒递来的军报上说,卓老将军是随军情一起出发的,算算北境到京城的距离,最快也要十日。”

  虽然是一起出发,但运送尸首不能像传递军情一样快马加鞭,速度当然要慢一些。

  李庭玉点了点头,昂头叹了口气,声音里带了一丝落寞。

  “卓家为朕镇守边疆,北境二十年安稳他们功不可没,如今马革裹尸,纵使城破兵败,也一直血战到底,不负边城将士和大盛百姓……明璎,传朕令下去,追封大将军卓肖洹为鄂王,谥号忠武,以藩王之礼下葬。”

  看似是说给明璎的,其实也是说给在场的所有的人听,以王之礼下葬,不可谓不重视,然死后殊荣,纵使以帝王之礼下葬又如何呢?

  卓家唯一在京的,也是大将军卓肖洹的三儿子卓岐锋站在侧旁,听着陛下对卓家的赏赐,却丝毫未觉得脸上有光。

  “臣有本奏。”

  就在李庭玉说完对卓家的封赏之后,晋王突然站了出来,他从前很少参议政事,或者说,他要是有什么想法,都是让爪牙替他开口而不会亲自出面,这一遭还是头回见。

  众臣齐齐看向他。

  “皇叔有什么要说的?”李庭玉眸色深邃,沉声问道。

  晋王李袒右踏一步,长长的袖子掩住脸,开口道:“虽在此时讲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北境的战事攸关大盛万民和国之疆域,卓老将军战死,臣无比惋惜,但臣觉得,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在乎的是邺城城破原因在何,是踏踏太过强盛还是我方用兵上有疏漏,大盛接下来该如何对付一鼓作气的踏踏,统领北境的主帅人选又该是谁……这些,才是当下需要讨论的不是吗?”

  “至于老将军的封赏,也该等邺城具体的战事经过出来后再给不迟——”

  晋王一席话说得众臣心头巨颤,这不仅仅是在跟陛下抢夺主帅人选,也是在质疑卓肖洹的赫赫战功!

  卓岐锋面色一黑,差点没直接冲过去:“你说什么!”

  多亏了有旁边的人拉住他,他才没在承乾殿上出手伤人,然而那诛心的话却让他无法冷静下来。

  “父亲为了北境的安危二十年镇守也甘之如饴,我们卓家世世代代为大盛抛头颅洒热血,男儿女子皆入疆场,得到的就是晋王殿下的一句质疑吗?殿下是将我等为国征战的武将置于何地?”

  卓岐锋甩开紧紧拽着他的手,愤恨地看着李袒,李袒却看都不看他,只对着龙椅上的那人道:“臣并非质疑卓老将军的战绩,只是臣在卓老将军担任主帅时就曾言明过,老将军早已过了花甲之年,即便年轻时再怎样骁勇善战攻无不克,也终究抵不过岁月侵蚀,现在的结果就是,北境的邺城被攻陷,我军处于劣势,身为主帅就算不该负全部的责任,一半也总要负担吧?”

  “北境完整战报尚未回来,王叔怎就肯定外祖父要负这一半的责任呢?”

  李庭玉突然问他,语气不快,重臣听出了话外音,只觉得头顶上像是悬着一把剑。

  兵部尚书丘京介立时插上一句话:“问责处置等还是要等完整军报呈上来再做讨论,当务之急是北境的新任主帅该当和人,卓老将军身亡对我军是一大打击,北境军民气势大减极为不利,若是一直群龙无首下去,恐怕离塔塔再下一城也不远了。”

  “所以呢?”李庭玉已经皱紧了眉头。

  丘京介将官袍一甩,跪了下去,重重一拜:“还望陛下早日定夺北境主帅,以安军心!”

  丘京介这么一跪,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大殿中一半以上的大臣都跪下了。

  “望陛下早日定夺北境主帅,以安军心!”

  齐刷刷的声音好像排练过似的。

  李庭玉面不改色,深黑色的眉毛英挺耸立,她看着殿上这些人,兀自笑了一声。

  “依重臣之见,朕应该任何人为主帅呢?”

  丘京介抬身,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自然是赵明毅赵将军,现下北境资历够,战功赫赫又能让大军信服的人,也就赵将军一人而已。”

  他们等了这么久才等到这个机会,要是有人提及卓少翎和卓珩,他们有千百句话都在等着,如今能够格成为主帅的,是就赵明毅一个人,问题是行军打仗有必要一定要比军龄吗?答案是不一定。

  可是今日在朝堂之上,李庭玉注定无法像上次一样,再次力排众议将主帅一职按到卓家头上。

  邺城就是最好的证据。

  李庭玉不再说话,她摊开一个空的黄绢,提笔写下一道圣旨,重臣就那么看着,谁都不敢再言一字。半晌后,李庭玉将圣旨递给了明璎,抬头看着底下的大臣:“就依诸位爱卿所说,由赵明毅任大军主帅。卓家封赏不变,大将军归京后,依然已藩王之礼下葬,追封和谥号都是朕刚才说的,还有什么异议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再搭话。

  “但是,”李庭玉忽然提高了声音,“邺城城破的原因,大将军战死的前后经过,一定要仔细纠察!北境是塔塔打开大盛的门户,北境之生死,攸关大盛之生死,若是让朕知道有人意图趁乱混水摸鱼,有损我大盛利益,不管是谁,朕都绝不会姑息!”

  铿将有力的话音几乎要顶破房脊,不管是问心无愧的还是居心叵测的,都不免为之一震。

  平静过后,是众臣的附和声:“吾皇圣明!”

  该议的事都说了大半,朝也该散了,就在明璎将要宣布无事退朝的时候,一直隐藏在众臣之后,一个抖抖嗖嗖的身影忽然跪在地上,两手合十,哭丧着脸求陛下作主。

  “毅南侯为何如此伤心难过?”

  李庭玉问他。

  毅南侯拜了又拜,才断断续续地说明白原委。

  “武敬侯府的小侯爷季琅,无故将臣的而儿子打成重伤,还废了我儿两只手,今后恐怕都不能再提笔写字了,陛下一定要替臣的儿子作主啊!”

  “什么?”李庭玉变了脸,赶紧去看季清平,“季爱卿,确有此事?”

  众臣也都是议论纷纷,大家还都停留在卓老将军阵亡的悲伤里,对于这种小打小闹本是应该没有什么兴趣,可是打成重伤,废人双手就有些太嚣张跋扈,那真是完全不把大盛律法放在眼里,就是陛下的儿子这么做,保不齐也是要引起众怒的。

  季清平出列,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模样:“臣并不知道此事,只是小叔自打成亲后就多有收敛,若毅南侯所说属实,这里头,怕是有什么误会……”

  他话未说完,承乾殿外突然闯进来一个小内监,迈着规矩的步子,停在门槛前三步的位置,禀报道:“陛下,外头武敬侯求见。”

  李庭玉怔了怔,而后抬手招呼:“让他滚进来!”

  这语气是相当生气了。

  不多时,季琅就跟着小内监进来了,他昂首迈着大步,不像做错了事,倒像是来领赏一般,行至大殿中央,他恭恭敬敬地整了整衣摆,跪了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折腰(作者:越十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