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642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第2821章 太子的建议

  太子走出太极殿正要回东宫,走到一半想了想,还是脚步一转去了中书省的值班室。

  白善和方大人正在里面看折子,往来有书记员送折子进来,也有领了折子送往门下省和太极殿的,众人看到太子进来,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起身行礼,“拜见太子。”

  太子点了点头,直接点了白善道:“白舍人,孤有话和你说。”

  白善便将案头的东西略收一收,和太子出去。

  大冷的天,太子也懒得将人请到东宫说话,直接就往外头的白玉桥走去。

  俩人便站在桥上一边吹着风一边说话,这有个好处,四处空旷,除非现在有人藏在桥肚下,不然没人能听到他们说话。

  太子就问白善,“你想外放?”

  白善愣了一下后应是。

  太子问道:“可有心仪之地?”

  白善思索了一下后道:“剑南和江南一带都不错。”

  太子便笑了,“你倒是会选,特意避开了中原。”

  中原一带物博人多,当地士族繁盛,百姓生活安定平足,没有大灾大难,百姓和官员便不会思变,想要在中原做出成绩来并不容易。

  所以北地、剑南和江南一带是最好的,看杨和书的选择就知道了,他最开始选择的就是剑南,罗江县贫穷,当时又才经过水灾,荒地颇多,也失去了很多人口。

  有才能的人到了这样的地方很容易就施展开来,自然也容易做出成绩。

  他第二个地方选的是夏州。

  夏州连着草原,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上生活着游牧民族,民风彪悍,进可攻,退可守,也是一个积累经验,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当然,前提是去的人能守住,不然才华平庸一些的,底气低一点儿的,到了那里最后恐怕会沦为当地豪族的工具人。

  太子很赞赏的看着白善道:“陛下给你圈了三个地方,剑南的嘉州,嘉州的夹江县县令去年十月病逝,今年要选一人去接任县令。”

  “第二个地方是江南道的台州,其下的始丰县县令升迁走了;第三个则是青州,去年征东之战,益都县县令被押解京中,北海县的县令接替益都县,北海县那边就空置了下来。”

  白善心中一动,问道:“殿下想臣去何处?”

  这既然是皇帝圈出来的地方,显然这三个地方他去哪里都可以,那太子呢?

  白善只是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想要外放的也只是一县县令,皇帝却这么上心的亲自给他圈地方选择,又告诉了太子,让太子来安排,他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其中的用意。

  太子在来的路上就思考过了,道:“台州太远,南北气候差异太大,你从未去过江南,而且陛下有意将周满也外放,如今医署还只是在北地和中原一带设立,未曾到达江南,所以始丰县可以不考虑了。”

  “嘉州嘛,是不错,但我认为青州更好,”太子也不藏着捏着,直言道:“青州地广物博,但人口少,北海县因为临近海边,那里多是渔民,因此很贫穷,但北海县也有一个好处,它与莱州相接,去年征东战,封尚书从莱州湾出海去往卑沙城的莱州湾,至少有三分之一在北海县内。”

  青州的建制几经更改,之前青州并不叫青州,而是叫北海郡,现在的莱州,登州本来都属于北海郡管辖,先帝时将北海郡改为青州,中间有一段划分得并不清楚,北海县曾一度囊括现在莱州一带,到当今,八九年前才更加细分,方有了现在的划分。

  但太子听封尚书说过,那边的划分还是有一些问题,就跟前万年县县令郭县令一直暗搓搓的想从隔壁雍州栎阳县手里抢土地一样,北海县一直想要抢莱州,自己挤到对面去成为州治,可谓野心勃勃;

  但莱州一直拒绝北海县,甚至连并县都不愿意,因为北海这个名称虽然好听,北海县里也不乏豪族富商,但穷人的比例更大,所占耕地又不多,所以莱州不喜欢北海县。

  但太子认为这是一个好地方,他道:“如今辽东一带尽归我大晋,从陆地上过去安东都护府很远,但走海路却很快,新罗百济皆是藩属国,往来的商旅多,你做好了,将莱州湾从莱州手里抢过来也不是不可以。”

  白善还是很善良的,道:“这不好吧,抢过来还能叫莱州湾吗?”

  太子淡淡的道:“你可以将其改名叫北海湾。”

  他道:“只这一件事,你做好了,回来便可青云直上了。”

  白善想了想后应下,“臣回去考虑考虑。”

  他得回去问一问先生和满宝。

  太子颔首道:“新官员都是三四月上任,你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考虑,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

  白善道:“臣会尽早给殿下答复的。”

  太子便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白善自己也属意青州,问庄先生。

  庄先生摸着下巴道:“太子的确给你想了一个好方法,只是为官者为的是民生,若是一开始就奔着功劳去,那边失了本心。”

  又道:“你抢了莱州湾,不过是在莱州湾上锦上添花而已,莱州自己就能做,于北海县来说这是好事,但于整个大晋来说,这不过是左手换右手,有什么意思?”

  白善点头,“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青州地大物博,算路程,距离京城也不是十分的远,最主要的是,它能直接与新罗百济来往,所以我还是属意它。”

  庄先生颔首,“那就去吧,问问满宝,她是否喜欢青州,你们两个定下就好。”

  白善应下,然后道:“先生,陛下要把我给太子殿下。”

  庄先生点头道:“为师也看出来了,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白善道:“我是大晋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守护正统是为臣的本分,于国无害,我不介意亲近太子。”

  他顿了顿后道:“但殿下近来急躁了。”

  白善道:“陛下而今年富力强,又看重太子,太子实没必要这么快的培养自己的臣僚心腹。”

  庄先生赞许的点头,不过却道:“这也是陛下的意思吧?”

  “陛下可以有这个打算,但太子不能有。”

  庄先生颔首道:“明日我有一堂课,我会为太子答疑解惑的。”

  白善就放心了,现在朝堂很安定,他不太想又掀起一些没必要的纷争。

第2822章 明面上的理由

  俞大人他们处理了一下洛阳的灾情,元宵过后没几天便押解罗县令和郑辜回京。

  周满需要和恭王一家回京,因此等他们准备好已经是正月二十了。

  满宝去和贺刺史辞别。

  贺刺史依旧在艰难的熬着,身体也更加的虚弱了,整个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他睁开眼睛看周满,微微一笑道:“此一别便是永别了,在下祝周大人鹏程万里,一生顺遂。”

  满宝轻声应下,道:“我也祝贺大人得偿所愿,尽早回乡。”

  贺刺史连呼吸都不敢加重一般的微微点头。

  贺夫人抹着眼泪送周满出去,一直送到大门口,“这些日子多谢周大人,他这一个多月算是病重以来最轻松的了,您一走……”

  满宝道:“等我回到京城,我会和陛下进言的。”

  贺夫人连连点头。

  满宝叮嘱她道:“以后家中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油炸,你们家中之所以会有这病并不是遗传,而是饮食环境的问题。”

  贺夫人早写信给在外的儿子儿媳,已经叮嘱过了,此时更加谨记。

  她转身看向身后的婆子,不一会儿便有下人捧了些东西下来,一个盒子,身后跟着捧着绫罗的丫头。

  贺夫人接过盒子道:“我知道周大人是宫中的红人,绫罗绸缎自然是不缺的,所以我早早准备了两册医书送您。”

  贺夫人打开,从里面拿出两册书给她看,她疑惑,“韦氏药记?”

  贺夫人解释道:“这是前朝一位道医留下的,他虽是道人,但医术不错,周大人也说了,我家这病连着得了几代,我公公还在时便收藏了他的手记,想要府中的大夫研究出一些来,可惜一直未有所成。”

  周满眼睛大亮,“这位韦道长治愈过此疾?”

  “未曾治愈,但能够缓解,我公公的病就是他治的,他一直熬到了大贞八年才去世,但去世时并不多难受,全靠这位韦大夫调理。”

  周满算了一下那位贺老爷到大贞八年的岁数,的确算是高寿了,至少比他儿子强。

  贺夫人叹息道:“可惜这位韦大夫生性洒脱,并不愿在一处久留。虽然时不时的回来与公公相聚,但过不了多久总会离去。自我公公去世后,他也再没有出现过,我们算了一下他的年纪,到现在也到古稀之年了,不知还在不在。”

  她道:“自从老爷病后,我们就派人到处寻找,可惜都找不到人,又哪里他以前给公公的方子服用,可也总不见效,大夫们都说,人不一样,用的药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满宝点头,是这个道理不错。

  “当时我一见周大人便想,也只有这一份礼才配得上您,”贺夫人合上盒子递给周满道:“这里面的字潦草得很,我看过,眼晕,且所书所言全然不懂,给府中的大夫看,也有十之七六看不懂,周大人若能钻研出来,将来再碰到我家老爷这样的病人,即便不能治愈,也能让他好受一些。”

  贺夫人照顾了丈夫近一年的时间,最大的感触就是,生病不可怕,生这样痛苦的病才可怕,似乎活着都是受罪一般。

  她丈夫要是能和公爹一样病重时也没多少感觉的谈笑风生就好了,那样死亡也就不是奢侈了。

  周满郑重的接过,正色道:“多谢贺夫人,周满定不负您所托。”

  这真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啊。

  满宝抱着盒子走了,一直回到恭王府才打开盒子,小心翼翼的把两本册子拿出来。

  这是手记,满宝翻了一下,字迹的确很潦草,有些字她都分不出来是啥,但她大部分都能认出来,联系上下文,再看一下字形,勉强也能认出来了。

  西饼抱了两匹绫罗进来问,“大人,这绫罗怎么处理?”

  满宝头也不抬的道:“收箱子里带回去就是。”

  西饼就应下,又把行李整理了一下才塞进去,唉,这一趟出来,东西不仅没少,还多了!

  恭王妃昨天也悄悄的给了周满一盘的车马费。

  虽说周满是奉命来看病的,但客气一点儿,到了京城,她对恭王父子也能手下留情不是?

  恭王妃想得挺好,为此还特特多给了几锭银子,谁知道回到京城,周满直接被勒令停职,恭王父子的减重事业移交给了小谭太医。

  当然,皇帝特地叮嘱,“就用周满的方子和方案,你没事儿就去周宅走一趟,和周满沟通一下此事。”

  正在为周满担心的太医院众人:……这看着也不像是厌弃了周满,要问她罪的样子啊。

  回到家中的满宝已经从白善那里知道了些实情,但老周头他们不知道啊。

  一家人胆战心惊的,睡觉都不安稳。

  满宝就忍不住和白善嘀咕,“真是的,要贬官就贬官嘛,为何还要先做戏?”

  白善道:“这是规矩,有功赏,有罪罚,你要是没罪,直接下放到地方,朝臣们看来只会觉得陛下随心所欲,朝中制度混乱。”

  “那你呢,你现在是中书舍人,要外放做县令,岂不是也要问罪?”

  白善道:“我嘛,我比你简单,要进三省六部的重要位置,外放是一定的,我年纪小,又提前了半年放出外放的消息,所以并不用有罪。”

  当初白善之所以能跟随御驾前往辽东征战,就是他用的来年外放的事让另两位同僚放弃了竞争,不然二分之一的机会,未必就能选中他跟着陛下御驾亲征。

  满宝啧啧的,道:“我明天得进宫一趟,陛下应该不会跟我生气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6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2/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