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727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因为他发现这一片庄稼种得少,有些地方不是山的地都荒着,上面的杂草看着稀稀拉拉的,似乎也种不出来什么东西。

  白善便苦恼道:“是这样没错,但北海县穷,人力少,不论是挖沟渠、开盐田还是晒盐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太子就皱眉。

  其他的还罢,人力上他可没什么办法。

  别看各地总有声音说田地不够分了,成丁后分不到足额的田地,但人口并没有多少。

  “孤也不能一下给你变出人来,你境内寡妇多吗?孤给你派些兵丁过来?让他们多生孩子。”

  唐鹤忍不住低头乐。

  白善:“……殿下,现在生孩子也来不及了啊,最少要十七年才成丁吧?”

  就算今天就洞房怀上了孩子,那生下来还得十个月呢。

  但他没有拒绝太子给他派兵,“今日过后,大家洼盐场必定引人注目,的确需要更多的人来保护。”

  正好,人一到他就让士兵屯田,总不能每天就干巡逻的事,大家轮流着来,平时没事去开个荒地,能种粮食就种粮食,不能种粮食就晒盐。

  白善算盘打得啪啪响,还和太子道:“殿下也看到了,大家洼这一块沿海的线很长,要是都建上盐田,每日产出的盐必定很多,这么多盐都走陆路运出不费费时费力。”

  太子就想到了莱州湾,还没来得及开口,白善已经语调略微上扬的道:“北海县有一地方叫龙池,是天然的渡口,外面就是莱州湾,而从大家洼到龙池也不远,若有海船从龙池出发,那大家洼的盐不仅可以南下江南、岭南等地,还可以往北到达幽州平州一带。”

  太子挑眉看向白善,虽然觉得没必要再建设一个渡口,但还是原因倾听。

  白善继续道:“而官盐到了幽州和平州,就可以入内到太原一带和草原上。省了去莱州的步骤,路途要安全很多。”

  目前海路还是比陆路更安全的。

  当然,这个安全针对的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太子若有所思起来,“你想和莱州争抢出海的渡口和海船?”

  白善轻咳一声,强调道:“是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此。”

  他临时发散性思维,假设道:“盐要是能从龙池运出去,再回来时肯定不能空船,江南一带的丝绸瓷器都可以上船运过来,还有幽州平州一带的毛皮药材牛羊马等物,他们可以在龙池完成交换,盐船跟着商队走同样的航线也会更安全。”

  唐鹤心中一动,“这样一来岂不是变了现在漕运的路线?’

  本来不太往心里去的太子微微坐直了身体,思考起来,“这样一来,再把官盐出去的渡口立在莱州就不方便了。”

  毕竟青州这边他有白善可用,莱州那边,他可不太熟。

  白善连连点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太子。

  太子沉吟道:“但这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办到的事,没有四五年,甚至五六年,很难形成规模。”

  白善略一思索便咬牙道:“臣愿留在此处,一直到此事做成再离开。”

  太子挑眉,“你真愿意在这里留个五六年?”

  以白善的能力和资历,他外放就是出来积累经验的,加上他现在又有了晒盐法的功劳,就是现在升职离开也没人说什么。

  不过他外放的目的是历练,不会这么早走,但太子和皇帝一开始给他做的规划也是三年。

  三年之后,他便可调往其他地方继续历练,要在北海县留六年……

  太子微微一笑,颔首道:“既如此,孤就应下了,不就是建渡口吗?你建吧。”

  宁御史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提醒道:“殿下,此事得户部和工部核准。”

  听白善那打算,显然不是一个小渡口,那就不是青州给钱,而是要从国库拨款了。

  白善觉得要等国库拨款,那不知要等多长时间呢,因此暗示道:“或许青州可以预支一部分。”

  太子果然很感兴趣,身体前倾,“哦?”

  白善就顶着宁御史“你个奸佞”的目光和太子道:“现在于是夏天,夏收和秋收在即,过后便是税款,要是国库一时拿不出钱来,可以从青州这边预支一部分。”

  也就是说,把青州理应上交给国库的东西先支用了,其实还是算国库出钱,只是省略了一道先送往国库,再由国库拨出来的过程。

  太子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于是颔首同意。

  当然,是他同意了,实际上能不能做成还得看皇帝和朝中诸位大公的意思,不过白善也争取到了太子不是?

第2972章 心思涌动

  出了院子后的郭刺史等人也没闲着,罗巡检和周立威给他们腾出房间来,士兵们互相挤一挤就给他们腾出了一排房间。

  他们很幸运,能够和太子住在同一排,就是距离远近的问题。

  作为白善的心腹,俩人都不约而同的把距离太子最近的一个房间安排给了白善和周满,所以在除去公主驸马,殷或和唐大人宁御史这些太子带来的人外就是他们两个了。

  就是这么巧,郭刺史的房间就紧挨着白善周满的,他带着下属们找到自己的房间想说点悄悄话时,发现隔壁是白善和周满的下人在忙碌。

  他沉默了一下后看向路县令。

  路县令立即意会,侧身道:“大人,天色还早,不如去我屋里坐一坐?”

  郭刺史颔首,其他官员便跟着一起过去了。

  到了路县令的房间,安静是比较安静了,光线也更暗了。

  郭刺史干脆不进屋了,就站在门前的空地上看着路县令,问道:“路县令,本官记得大家洼盐场一开始还是你做的吧?”

  路县令就叹息,左右看了看后道:“大人应该看得出来,前面这里本应该有一堵围墙的,左右两面的围墙都还在,现在这些房间,有一半是我之前建的。”

  他伸手指了一下不远处没有拆干净,正在使用的灶台道:“那些灶台是我建了打算煮盐用的,已经被拆了不少,现在就只剩下前面那些没拆了。”

  没拆的,有一些还被用起来做饭了,伙房的士兵们正在煮菜。

  “所以晒盐法是白县令找出来的法子?”郭刺史这么问不过是再确认一次而已,路县令要是知道这个方法,他早用上了。

  路县令点头,同时心里感叹,难怪白善可以这么强势的应对宋家,他手里要是有这个宝贝,也能够毫不惧怕宋家。

  宋家在北海县还没那么大的声望和土地,他们能够干涉到县务全是因为掌握了龙池盐场。

  白善来了个釜底抽薪,直接把龙池盐场关了,宋家的两条胳膊直接被斩断。

  郭刺史也想到了宋家,不过很快将其抛出脑袋,对于他来说,宋家此时不值一提,甚至连和路县令的权力之争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晒盐法出来,加上太子对此的重视,摆在郭刺史面前的无疑是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但道路上的刀子也更多。

  机遇与危险共存。

  他在迟疑。

  不仅郭刺史,站在郭刺史面前的官员们也心思各异。

  他们一离开,各自散去后便又自动的三三两两凑在了一起,“这晒盐法一出,我们青州其他近海的县也可以改了制盐方法了。”

  “还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白善前途无量,他为什么要在这种事上造假?别看宁御史一副不相信,要亲眼看过制盐过程的样子,其实心里早不怀疑了,这么早不过是为了更确定而已。”

  “那我们青州的天是要变了?”

  “青州还好,本来制盐的县就主要是北海县,要紧的是江南吧?”

  “对啊,此法要是传出,那凡是近海的地方都可以晒盐了,江南那边的盐政会不会……”

  “今天我们都看过晒盐法了,看上去挺简单的,太子不怕我们传出去吗?”

  “是啊,江南那边也完全可以学起来啊。”

  路县令等人一散去,也找来了自己的幕僚。

  他和其他官员的幕僚一起留在人群的最后,没有听到前面说什么,但他们有眼睛看啊。

  他到现在都还有点儿回不过神来,主要是因为他是跟着路县令一路从北海县到临淄县的。

  所以一再确认,“真的是太阳晒出来的吗?”

  路县令一再点头,“是。”

  幕僚便最后叹息道:“难怪了。”

  他觉得这不能怪路县令技不如人,而是,“世家积累到底不一样,大人不用往心里去。”

  路县令:“我没往心里去,但白善此法应该也不是来自于世家积累。”

  他道:“我虽不知他这晒盐法是从哪来的,但崔杨这样的大家族都不知道,白氏这样一个深居内陆的小世家更不会知道了,而且白善只是旁支。”

  幕僚看了看,发现大人面上并没有忧虑,相反,还有些兴奋,“大人?”

  路县令原地走了两圈,有些兴奋的道:“这不仅是白善的机会,北海县的机会,也是青州的机会,自然,也是临淄的机会,我们的机会。”

  幕僚一想也是,也有些兴奋起来,“大人和白县令还是盟友。”

  路县令“嘘”了一声,让他小声一些,“晒盐法肯定瞒不住,今日看见的人太多了,就算加以控制,用不了多久,法子也会传到江南的。所以北海县的时间其实不多。”

  “白县令一定会与您再合作的。”

  路县令也是这么想,他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郭刺史手眼更高,只怕想的更多,未必能和白善完全走到一起去。”这就是他的机会了。

  外面天完全黑下来了,只勉强看得到人影。

  白善和唐大人就吹着海风慢悠悠的走回自己的房间,俩人就住相邻两间。

  因为看到前面的房屋亮着灯,唐大人脚步一顿。

  白善便道:“公主他们还没回来,学兄要不要与我同去接一接他们?”

  唐大人略一想便颔首,“也好。”

  白善便看了身后的大吉一眼,然后和唐大人慢慢的朝海边去,不一会儿大吉就拿了两根火把上来,递给白善一根。

  白善接过,和唐大人解释了一句,“海边风大,灯笼的火拢不住。”

  唐大人颔首,回头看了一眼夜色中热闹的盐场,微微一笑道:“再来一些人,这地方就能够一直热闹了,将来必定繁华。”

  白善笑了笑,“就是进出的路不好走,要想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此,最要紧的便是修路。”

  唐大人点点头,笑道:“你胆子倒是大,这是直接想要在青州长久做下去的意思?”

  白善道:“又有何不可?在北海县是治理地方,为民办事,去往别的地方不也是治理地方,为民办事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7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7/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