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754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聂将军不免抱怨,“您怎么不多请几个大夫?”

  周满便叹气道:“你不是到过县衙吗?县衙门前的公告墙上贴着的招募公告字都褪色了,但就是没人来应征,我有什么办法?”

  青州的大夫不多,也不知是医署开的钱不够多,还是大夫们胆子都小,反正就是没人来应征。

第3018章 崔巍

  白善终于跟在周满身后见到了崔巍,一个中年美男子,肤色很白,就是可惜,脸色苍白憔悴,看着就不太好。

  不说周满这个喜欢看脸的,就是白善都忍不住上前两步关切的问道:“崔大人,您没事吧?”

  崔巍的官职和聂将军的平级,在周满之下,白善之上,但他对三人是一样的态度,只是抬眼扫了他们一下便冷淡的道:“无事。”

  周满打量过他的脸色,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西饼立即拿出脉枕来给她。

  周满摸了摸崔巍的脉象,又问了些问题便看着他的脸色纠结道:“崔大人,您这倒像是水土不服啊。”

  崔巍不信,“马车只要快了,颠簸起来我就会吐的。”

  周满问他,“您在京城附近时可会呕吐?”

  他冷淡的道:“我在京城出入都骑马。”

  明知道自己晕车,他为什么还想不开的去坐车?

  周满好奇:“那要是下雨呢?”

  崔巍:“……有蓑衣。”

  他盯着周满看,让她将剩下的话憋了回去。

  周满便道:“这不是单纯的晕车,也有水土不服的原因在,当然,您以前未必是水土不服,但这次一定有这方面的原因。”

  周满给他开药,“要不要我先给您扎两针?让您好受一点儿。”

  崔巍迟疑了一下,到底接受了她的好意。

  白善对来北海县的人才很大方,尤其是对着崔巍和聂将军,他花钱在县城里租了两个院子给俩人住。

  当然,俩人可能住在此的机会也不多,不过先租下,反正房租也不贵。

  只是房子还没收拾好,所以他们暂时在驿站住下,周满让人回医署里抓了药送来,给崔巍扎了一套针法。

  崔巍虽然依旧感觉不太好,却比之前要舒服点儿,至少不会再吐了。

  他松了一口气,和周满白善道:“失礼了。”

  俩人自然表示没事。

  崔巍才到北海县就病倒了,不过他自己已经习惯了,基本上只要过个两三天就好了。

  所以他也不搬走,先住在驿站里养病,周满每天过去看一看他。

  聂将军则带着自己的五百将士和白善去了大家洼,他第一次看到盐田时都惊呆了,尤其现在大家洼两边都在开盐田。

  一块又一块泛着水光的盐田蔓延而去,有长工拿着木铲走动着将盐给铲到田边,堆了一堆盐以后便铲到筐里挑着出去……

  聂将军:……

  他抓了一把盐,忍不住尝了一口,确定是真的盐以后就呸呸两声,双眼发直的看着望不到头的盐田,“这么大的盐场,只我们五百人能够守得住吗?”

  白善道:“我这边还有一百驻军。”

  他道:“进来的时候你也看到了,要进到大家洼只有那一条路,那边是海,那边是难以跨越的大山,所以只要守住路口……”

  聂将军勉强有了些信心。

  白善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所以你们除了保护盐场,还得屯田。”

  聂将军左右看了看,举目四望,问道:“我看这里的农田很少,我们在哪里屯田?”

  白善就指着盐田道:“我们屯这个田。”

  聂将军:……

  白善安抚他道:“放心,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很久的,我已经在找人了,等我找到足够的人,到时候你就可以腾出手来专门练兵。”

  聂将军怀疑的看着他,“你别骗我。”

  “不骗你,”白善一脸认真的道:“青州也有驻军,甚至人不少,但陛下和太子还是特意将你从京城调来,为的是什么,这会儿你应该猜到了吧?”

  聂将军又不傻,自然猜到了,他一脸严肃的问道:“有人会对盐场出手?”

  白善颔首,“所以我肯定会让你练兵的,放心,不会占用你的人很久。”

  只不过此时大家洼盐场还不为真正的敌人所知,当务之急是开辟出更多的盐田,晒出更多的盐。

  但在开辟盐田晒盐之前,他们还得建造兵营。

  便是老实如聂将军都忍不住道:“白大人,你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怎么会是空手套白狼呢?”白善指着一库房的粮食道:“看到没,我早就准备好的军粮,每日还会往这边送新鲜的菜蔬和肉蛋。”

  要多负责出五百士兵的吃喝,花销还是不小的,不仅大家洼附近的村庄,更远一点的村庄都富裕了一些。

  早在人来前的二十多天前,白善直接叫来附近几里的里长,让他们宣传下去,让村民们多种菜,多养鸡鸭猪羊这些牲畜,到时候县衙会出面购买。

  现在鸡鸭猪羊这些不至于就立马增多,但菜却多出来不少。

  每日再给大家洼送两头羊或者两头猪去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说真的,这个花销的确大了很多,于是白善更需要人了。

  他手上还有大量的官田,加上从大井村小井村罚没回来的田地,以及从宋家赎买回来的田地,他现在不缺能种粮食、菜蔬,养殖牲畜的土地,他甚至不缺钱,缺的是人。

  所以他回到县衙便又叫来崔瑗,“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崔瑗:“……您现在这么急?不是说秋收结束以后再悄摸的把人弄过来吗?”

  白善道:“现在就是秋收时候,你确定能吸引多少青壮过来?”

  他顿了顿后道:“不拘青壮男子,年青的娘子也可以,拖家带口本县都能接受。”

  要是寡妇和单独的青壮那就更好了。

  崔瑗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郎主放心,我会尽力的。”

  他决定明天再出去看看。

  白善很大方,“带上一些铜钱,不够了再与我要。”

  白善说的一些是两筐满满的铜板,装在了车上给崔瑗。

  抢人这种事不好让县衙的人出面,所以白善给钱,崔瑗拿着钱雇了几个人。

  将装着铜钱的竹筐绑好放在牛车上,崔瑗和白善行礼道:“郎主放心,某定不负所托。”

  白善点头回礼,其实完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去和郭刺史坐一坐,和他求人呗,但崔瑗都那么郑重了,他自然只能回礼,也要鼓励鼓励人家,不能打击嘛。

第3019章 奔活一

  袁老汉拖着一个竹筐在田里走,时不时的弯腰捡起一条稻穗,别看他走上十来步就能弯一次腰,但能捡到的稻穗并不多。

  谁家收走稻子的时候不大致的检查一下?

  所以一块地能剩下来给拾荒人捡的稻穗并不多。

  弯腰,直起来,再弯腰,再直起身来,他估计也觉得累了,干脆就一直弓着背,这样弯腰直身的起伏就不是很大,感觉没那么难受,也能省一些力气。

  他捡完了一块地,便到另一块田里去,正好附近正有人在收割,他就走过去,和人说说话,顺便聊聊天。

  “袁老伯,今天捡了多少了?”

  “没多少,”袁老汉在田埂上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让人看他竹筐里的稻穗,叹气道:“日子不好过,大家都收得很干净啊。”

  正在收割的主人家一边割稻子,一边大声的道:“老三老四他们没去方老爷家割稻子吗?”

  袁老汉闷闷不乐的道:“去了,但今年去的人多,所以一天就赚十二文。”

  “那是有点儿少。”

  “好在包了三顿饭,家里能省下不少粮食。”

  袁老汉更不高兴了,“今年方老爷家里请的人多,再干几天也干完了。”

  便有人安慰他,“收完了稻子还要种麦子呢,总能找到活儿干的。”

  太阳渐渐大了,收割的主人家也决定休息一下,附近几块地的人家也纷纷停了动作,丢下镰刀拿了水和干粮就凑了过来,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吃东西休息一二。

  “好在今年收成还好,不过方老爷从哪儿请来这么多人,我看好些都不是我们这附近的。”

  “哎哟,你们还不知道吧,之前衙门抄家,那些人家都没地了,下人也没了着落,可不就得出来找短工?”

  “下人被抄了,那不还是下人吗?”

  “听说新到的县太爷放了不少的下人,没有再卖,而是放为良民,每个人还分了两三亩地呢。”

  “我们自己的地都不够,怎么还分给下人?”有人拉了袁老汉做例子,“袁老伯家不就缺地吗?”

  袁老汉连忙摇手道:“我家是分了地的,唉,奈何家里不争气,因为看病卖了不少地,这才入不敷出起来。”

  “所以还是不能生病啊。”

  “我听人说,北海县那边建了一个什么医署,看病就不要钱。”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我还听人说,州城和我们县以后也要建的,下户去看病抓药都不要钱,中户是看病不要钱。”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这还是在里长家里帮工的赵老三说的。”

  “北海县,那很远吧?为啥医署要建在那边?建在州城我们好歹还能去,北海县在哪儿?”

  “州城还要过去吧?听说离州城不远,那医署的署令是北海县县令家的娘子,那肯定是偏自家夫君的。”

  “听人说现在北海县大不一样了,那边地多人少,能干的活儿也多,过去的话一天就是二十文呢,随便都能找到活儿。”

  袁老汉忍不住关注起来,“真的假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7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4/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