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86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说完觉得这话不够贴切,于是补充道:“公主身为皇室中人,爱民惜民本属应当,郭刺史不必如此多礼。”

  郭刺史道:“这几日委屈驸马了,这样,我们一会儿赶回县城,我设宴款待驸马,也为唐大人接风洗尘如何?”

  白二郎拒绝道:“不必如此,现在灾情未完,不宜饮宴,而且比起吃饭,我现在更想好好的睡一觉。”

  唐鹤也拒绝了,笑道:“我这次过来,一是为了看一看灾情,二是想要查询青州各县衙的案卷,三则是看一下龙池码头,所以也不急着去长寿县县衙。”

  郭刺史正要表示惋惜,然后告辞离开,就听见周满在身后道:“都这个时辰了郭大人还要回去吗?”

  郭刺史叹息道:“明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实在是没时间停留,我们连夜回去,能省一点时间是一点,周大人,这边就拜托你了,我们带来的物资全留给你们,还请你们代为调度。”

  周满惊讶,“您要把县衙的人都撤走吗?”

  “不不不,他们留下给周大人打下手,”郭刺史生怕周满误会,解释道:“周大人才不是说人手不足吗?他们还留下,要是还不够,我再在这里给您拨几个人?”

  周满来者不拒,点头道:“行啊,拨来吧,对了,最好是识字会记账的。”

  郭刺史应下了,就要告辞离开。

  周满就仰望着天空道:“可是,今天晚上会下雨吧?”

  郭刺史也看了一下天色,见天边还有一抹晚霞,便觉得问题不大,于是笑眯眯的表示风雨都不能阻止他为灾民的心。

  周满只能一脸敬佩的目送他离开。

  等他们一行人走远了,她才收回脸上的敬佩神色,“我是说真的,今晚应该会下雨。”

  唐鹤也抬头看了一下云彩的情况,半晌后点头,“是有可能会下雨。”

  “真可怜,虽然是六月,但淋雨也难受得很,尤其还是夜里,”周满扭头看唐鹤,“我怎么觉得他似乎有些害怕唐学兄你?”

  白二郎顿时瞪大双眼,猜测起来,“莫不是他私底下犯了什么案子?比如收了钱放了死刑犯,冤枉了其他无辜的人……”

  唐鹤狠狠的拍了一下他肩膀,“没有证据的事不要乱说。”

  他道:“应该是因为他和家父关系不太好,所以才不喜欢我,又害怕我在青州给他找茬,所以看上去似乎有些忧惧。”

  周满:“不至于吧,他好歹是个刺史,学兄你也不是故意找茬的人,退一步,就是找了,他也没必要怕你呀。”

  她道:“身正不怕影子斜!”

  唐鹤笑道:“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身正了,不过他怕我,倒不是因为他影子是斜的,而是因为事关他的仕途,怕我给朝廷的折子里乱说话吧。”

  周满和白二郎一脸疑惑,“嗯?”

  “怎么,你们没收到消息吗?”唐鹤道:“朝中有意将郭刺史调回京中,到时候会给青州重新委派一名刺史。”

第3216章 朝局

  周满和白二郎一起摇头,“没收到消息。”

  唐鹤:“这两年青州功绩不少,不说盐运司每年从青州运出去的盐,就仅龙池码头和新稻种普及率这两项就足够郭刺史升官了。”

  “不过青州虽然发展不错,与京城相比还是差了很远,不然当年王嵘也不会嫌弃这是个下州而不来上任。”唐鹤道:“他既然有机会回京城,自然还是回京城的好。”

  周满思索起来,“这次完全是天灾,并不是人祸,只从这几日的应对来看,他也算尽心,帮了长寿县不少,算是尽到了刺史责任,为何还要怕学兄你的折子?”

  唐鹤笑容满面,“你觉得我是个公正之人,但有的人不这么想啊。”

  周满叹气,“看来郭刺史对学兄有误会,要不我替你们解释一下?”

  唐鹤深以为然的点头,“不过你也不必为我们说项,你大概不知,早年他会被革职是因为我父亲参他。”

  周满瞪圆了眼睛。

  “哦,对了,这次京城空出来的缺是工部右侍郎一职,因为参与江宁河堤修缮款贪污一案被拿,此案是我督办的。”

  唐鹤摇头叹息道:“这个缺空了有两年多了,现在才传出来要选人,看来陛下是已经确定人选,郭刺史既然觉得是自己,那肯定是得了确切的消息。”

  “郭成此人,”唐鹤摇了摇头道:“他没其他大的毛病,就是特别爱财,又不是君子,所以取财的途径便不太正当,他必定觉得我们父子俩会阻拦他回京,所以躲着我呢。”

  周满便好奇的问:“那唐学兄会阻拦他回京吗?”

  “我阻他回京干嘛?”唐鹤笑眯眯的,“据我所知,工部右侍郎这一职还是我父亲提的他的名额呢,这种人,留在京城比留在地方更好。”

  他摇头晃脑的道:“天子脚下,众臣的眼皮子底下,这么多御史盯着,他便是贪,那也贪得有限。”

  “在地方就不一样了,一州刺史,在这一州之内,几乎可以只手遮天了。”唐鹤看向周满,“我想这几年白善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吧?即便他有背景,公主和白二也在此,但一些该尽的礼节也得尽。”

  周满想了想后道:“还好吧,郭刺史除了贪财还怕死,每年他寿辰和一些重大的节日,我们送的多是药,他收的也很开心。”

  唐鹤:“……药?”

  “是啊,我做的成药,各种各样的都有,不过送他的多是保养的药物,比如人参养荣丸之类的,”周满道:“虽然也不便宜,但是我自己做的,比在外头买各种珍贵礼物要省钱很多。”

  唐鹤呆呆的看着她,半晌冲她竖起大拇指,“厉害啊。”

  周满嘿嘿一笑,“我今日也学到了,原来似郭刺史这样的人要放在眼皮子底下啊,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像郭刺史这样的人不算是佞臣吗?放在京城就不担心他迷惑陛下?”

  唐鹤:“陛下知道他的本性,而且当今又不是昏君,就算喜欢听好听的话,也不会糊涂办事儿的,朝中诸公也不是摆设。”

  周满就点点头,“所以郭刺史回京的事板上钉钉了?”

  唐鹤:“八九不离十吧。”

  “那下一任刺史是谁?”周满最关心的还是这个,不管是她,还是白善,都要与刺史府打交道,尤其是白善,他直属上司就是刺史。

  唐鹤摸着下巴道:“争这个位置的人不少,我也不知道陛下属意谁,你也知道,我出门在外,消息总要滞后一些的。”

  周满:“……比我们强多了,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唐鹤不在意的挥手道:“那就说明青州刺史的位置没定下来,不然太子肯定会告诉你们的。”

  唐鹤顿了顿后道:“陛下下旨册封了皇长孙,此事你们知道吧?”

  周满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知道啊,我们那天还一起去酒楼里吃饭庆祝了呢。”

  唐鹤:“……陛下册封皇长孙你们庆祝什么?”

  “那是明达的侄子,是好事为什么不庆祝?”

  唐鹤扶额,“我是说,陛下册封了皇长孙,太子继位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除非太子谋反,不然不会再有更改,百官为朝局稳定,也会尽力辅佐太子。据我所知,太子现在每日处理的国事已超半数。”

  周满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继续看着他,“然后呢?”

  唐鹤没忍住,抬手就拍了一下周满的脑袋,“然后你和白善是太子的人,青州刺史的人选其实你们是可以说得上话的。”

  周满捂住脑袋,小声道:“我们其实是陛下的人。”

  唐鹤瞥了她一眼,“我和长博自然知道你和白善是被局势夹裹着往前的,但是,自当年你为太子治病求得皇孙,又进了崇文馆,多次助力太子斗恭王;白善又是太子伴读开始,你们身上就已经牢牢的烙上东宫的印记。”

  “你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道:“之前我和长博不提,一是想着你们平常心,将来要是太子有意外,你们就算不能全身而退,也能够少受牵连;二来,你们当时年纪小,只需好好读书,好好办差就可以。”

  “但现在尘埃都落定,你们要是还游离在外,那就相当于把伸到嘴边的红烧肉给推开了,”唐鹤压低了声音道:“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围着东宫,想要在太子面前露一露脸吗?”

  白二郎一拍掌,压低声音道:“我知道了,唐学兄,你是不是想让白善当青州刺史?”

  唐鹤:“……你可真敢想,我都没敢这么想,他现在是七品县令,一下和太子要四品的刺史当,信不信朝中百官先参他一个奸佞谗言?我就是说你们可以在青州刺史人选上发表一下看法,选一个对你们最有利的刺史。”

  “你们是太子的人,太子也一向看重你们,你们提的建议,太子应该会采纳。”

  周满摸着下巴思考起来,半天后道:“其实我挺想要顺其自然的,但不知白善怎么想,回头我问问他。”

  不必周满问,因为此时白善正拆开太子来的信呢,他就是为的新任刺史人选,想要问一问白善的建议。

  等周满终于结束赈灾,和白二郎唐鹤一起回到北海县时,他的信已经寄出去两天了。

第3217章 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唐鹤一下马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这份热情让在外漂泊两年多的唐鹤有些受宠若惊。

  他惬意的坐在县衙后院的敞轩里,端着酒杯长出一口气,“我去别的县城,虽然也有被如此热情欢迎过,但那情是虚情,意呢,也是假意,也就只有你们了,是真心欢迎我来的。”

  白善也惬意的靠在身后的坐榻上,盘着腿道:“当年学兄可是应承了满宝,一出京就往我这里来,结果我们左等右等,你却转道去了江宁。”

  “这可不怪我,”唐鹤立即道:“本来我是往青州来的,结果巡视到冀州的时候陛下让我去江宁查筑堤款项,我就只能下江宁了,好在有大运河,一路坐船下去的,不然一下从冀州到江宁,我要累死的。”

  因为这个,唐夫人都没能跟着他走,翻过年后才去江南找他玩儿的。

  不过也因为江宁的案子,这两年唐鹤一直在淮南道、江南道和河南道一带打转,见识到了不少案子,可谓世间之奇、之狗血,话本都写不出来的荒唐。

  白善早馋唐鹤的本事了,忙道:“学兄来得正好,不如帮我查一查县里的案子?要是能把积年的旧案一并查清了最好。”

  唐鹤问:“有什么奇案要案吗?”

  白善摇头,“奇案要案倒是没有,但案子也不少的。”

  殷或笑道:“北海县以前穷,白善上任后威望又足,吏治清明,因此没什么大案发生。但这两年因为龙池码头,各地商旅不少,又有大晋最大的盐运司在此,关于钱财上的案子不少。”

  殷或似笑非笑的看了白善一眼,“我们白县令其他的还罢,审案却是查了一筹,案子总要查很久才出结果,这两年没少因为这个被郭刺史训斥。”

  白善:“……我很慢吗?明明很快了好不好,一个案子总要讲究证据,还得复核一遍,上次那抢劫杀人的案子,我只用了两月便抓到了凶手,这也叫慢吗?”

  唐鹤点头,见白善扭头盯着他,他点到一半的头就停住,勉强道:“倒也不是很慢,在众多县令中属于中上水平吧,只要不是冤案,命案两个月内破获,又抓到人,算是可以的了。”

  白善便自得的看了殷或一眼。

  唐鹤往敞轩外看了一眼,笑道:“看你这园子花团锦簇的,我和满宝他们过来时,沿路看到不少商旅,还有不少百姓挑着担在官道上叫卖,民风如此,看来你治理得不错。”

  白善笑道:“唐学兄要不要去龙池码头看看?现在那边才是繁华呢,因为是新建的,来往的人又多,因此看着比我这县城还要更像县城些。”

  唐鹤挑眉,“好啊,找个时间去看看。龙池离得远吗?”

  “七十里左右。”

  “不近啊,”唐鹤问,“既然那里这么繁华了,事务肯定也不少,似一般的冲突,甚至是偷抢一类的事不少,也都会报到县衙这边来吗?”

  “不会,”白善道:“我派了两班衙役在那边,给予他们便宜行事权,除非大案要案,不然一般的小纠纷小案件,都在那边办好了再汇到县衙里来,这边审核过了便收押犯人。”

  “那是里正在管那两班衙役?”唐鹤挑眉笑道:“一县县衙也就三班衙役,你一下给出两班,县衙这边就留一班?”

  “不,那边是殷或管着的,县衙这边我又招了一班,”白善道:“我已经和刺史府申请,将北海县从下县升为中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8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6/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