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967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伙计的目光扫过他们身后一大群的奴仆,笑着应下,侧身让他们上楼去,不过却没立时走开,他还得看他们在哪间房,然后给送茶水去呢。

  正想着,韩五娘的丫鬟已经迎上去拦住了周满行礼,“周小大夫。”

  满宝定睛一看,惊诧,“咦,你不是那个香桂吗?”

  香桂笑着应下,道:“我家三爷和娘子也在这儿赏灯,才在楼上娘子就说看到小大夫了,三爷还说不是呢。”

  香桂邀请满宝上三楼一块儿去坐。

  满宝就道:“不必,让你们家爷和娘子自去玩吧,我家长辈在二楼呢。”

  主子让她来请人,怎么也要把人请去才好,于是香桂想了想后笑道:“周小大夫,我家小少爷也在呢,您自百日后就没再见过他了,不知道他现在已经能坐会爬,甚至都能抓着人站起来了。”

  满宝一听,也想去看看这个第一个被剖出来的孩子,于是对她道:“你先上去,我见过了长辈就上三楼去见你家娘子。”

  香桂笑着应了一声,先送满宝他们去了二楼,记下了他们的包厢号才上三楼去。

  老周头正站在窗边看着底下的灯看得目不转睛呢,说真的,这么热闹繁华的灯节,他这么大一把年纪了的确是第一次见,所以自点灯后他就看得眼睛都不转了。

  他不仅自己看,他还拉着钱氏看。

  当然,亲家和庄先生面前他还是比较矜持的,只压低了声音和钱氏道:“快,快看那盏灯,像不像兔子?”

  钱氏扭头看去,含笑点头,“像。”

  老周头就小声道:“一会儿下去给你买一盏。”

  钱氏抿着嘴笑,没有拒绝。

  俩人认真说话,以至于满宝进了包厢都没发觉。

  刘老夫人看到几人气喘吁吁的挤进包厢,便笑着让丫头给他们倒茶,笑问:“你们这是玩了多久过来?”

  满宝道:“也没多久,在路上碰到立学他们就过来了。”

  满宝见他们都坐着不动,就鼓动道:“先生,刘祖母,你们也下去走走呀,街上才好玩呢。”

  俩人拒绝,“我们年纪大了,就不跟你们去凑这个热闹了,你们去吧。”

  满宝就邀约郑姨,还跑到窗边叫上她爹娘,“爹,娘,我去给你们猜灯谜。”

  老周头就迟疑起来,问道:“有兔子灯吗?”

  “有呀,但美人灯更好看吧。”

  老周头却道:“兔子就挺好看的,给你娘猜一盏兔子灯。”

  满宝笑着应下,道:“你们等等我,我上楼去见个朋友就下来。”

  白善倒了一杯茶递给她,道:“我与你同去吧。”

  然后让大家在这儿等他们。

  刘老夫人好奇的问,“怎么,你们在雍州还碰到了熟人?”

  白善道:“是李家的三爷和三娘子,满宝的病人。”

  老周头他们不知道是谁,但刘老夫人却是瞬间便想到了,她笑着点了点头,对俩人道:“去吧,和人问了好就回来。”

  俩人应下,然后相携上楼去了。

  刘老夫人等他们走了便招待起殷或和刘焕来,这俩孩子下午突然出现在雍州把她也给吓了一跳。

  满宝和白善上了三楼,才上楼就发现了候着的香桂,俩人随她去了包间。

  韩五娘已经许久不见满宝了,做完百日后不久他们一家就回雍州了,只不过回雍州时也热闹了好几个月就是了。

  没办法,她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剖了肚子取子还能活着的人,别说那些亲朋妯娌了,就是她婆婆都没忍住看了一下她的肚子。

  本来她还觉得她肚子遗留的刀痕挺难看的,但这会儿已经不那么觉得了。

  一见到满宝,韩五娘便高兴的拉着她的手问好,然后就让李三郎把孩子抱过来让满宝看,还教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叫“姨姨”。

  有外人在,李三郎不好再抱着孩子,于是转身把孩子交给奶妈抱,他则和白善在一旁说话。

  主要是好奇他们怎么会在这儿的。

  一旁的韩五娘则拉着满宝说起育儿的烦恼来,比如这孩子最近已经不太爱喝奶,专盯着饭桌上的肉看,“……一个劲儿的吵闹着要吃,但我记得您说过,孩子周岁前最好不要吃盐和肉,只吃些蛋羹就好,所以一直没敢给他吃。”

  满宝点头,笑道:“孩子肠胃弱,五脏六腑正是发育的时候,所以这时候少用盐,小的时候,奶水便可以提供大部分的营养了,这会儿倒是可以吃辅食了。”

  韩五娘之前是亲自喂养孩子的,只是他后来长了牙齿,咬得人好痛,她这才听了,开始交给奶妈喂养。

  这会儿她的烦恼也不少,而他们这个包厢不小,她干脆拉着满宝到屏风的另一边说悄悄话,末了道:“可惜雍州也没个像你一样的女大夫,这种事儿我也就只能和身边的婆子说,可她们只会跟我说,女子都有这一遭,熬过去就好了……”

  满宝也叹气,“太医署就快要建起来了,希望到时候可以多招几个女弟子,学成了便也可以放到各地医署去。”

  韩五娘目光微闪,压低了声音道:“周小娘子,你看能不能从我身边挑两个人进太医署?”

  满宝惊诧,一脸的疑惑,“啊?”

  韩五娘就笑道:“这寻常百姓家中的女子少有识字,只怕她们不会去考试,考了也得从识字开始学起,也太耽误工夫了,但我们身边的人不一样,她们从小就学过一些字的,又聪明伶俐,一进医署便可以开始学医术,岂不是比从外头选的要好吗?”

  满宝就若有所思起来,问道:“还可以这样吗?”

  “当然可以。”

  满宝不动声色的问道:“可她们是奴籍,不是良籍呀。”

  韩五娘就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放了她们的籍就是了。”

第1645章 补漏洞

  满宝一脸的疑惑,问道:“放籍,那她们还是你们的人吗?”

  韩五娘就笑道:“她们的老子娘都还在府上呢,虽然放了她们的籍书,但学成后自然还是要回府上的。”

  满宝呆愣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想送人进太医署的人多吗?”

  韩五娘便叹息道:“这医官谁嫌少呀,自然都想送进去的,只是太医署现在是太子殿下管着的,这挑选的规矩还没定,所以各家就算是想送人,一时半会儿的也送不进去。”

  满宝就笑着点头,道:“这些事情都是萧院正他们管的,我年纪小,只管修书和给陛下娘娘们看病,这些事情还轮不到我管的。”

  韩五娘也猜出来了,毕竟满宝年纪还小,不过,“这女弟子将来是你来教导吧?作为先生,这太医署又是你上的折子建起来的,你说话太医院那边应该也会考量一下的。”

  满宝思索片刻后便道:“我回头和萧院正商量商量。”

  商量把这个漏洞给补上。

  韩五娘不知满宝心中所想,她得了解惑,又将一直以来压着的心事告诉了满宝,便开开心心的把人拉到屏风外说话。

  而这一会儿功夫,白善也和李三郎建立了基本的友谊。

  知道他们是打算自己管理周满的职田,李三郎便表示他会叫人帮忙照看一下莆村。

  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而李家在雍州不仅是地头蛇,还是强龙。

  叙话完,满宝和白善俩人便笑着告辞了,李三郎和韩五娘将人送到楼梯口,看着人下楼才转身回房。

  李三郎叫来酒楼的伙计道:“他们的账记在我的账上,再让人送一些酒菜过去,就说是我给的。”

  伙计应下,躬身退了出去。

  韩五娘笑道:“早知道他们定了咱家的酒楼,应该安排在三楼才是,这儿的视线才好呢。”

  李三郎道:“今年是来不及了,再让他们换也太折腾,来年他们要是还来雍州过灯节,便给他们定三楼的厢房。”

  而并肩走下楼梯的白善拉住了她的手,牵着她往下走后扭头问道,“你想什么呢,也不看脚下。”

  “我在想太医署招生的漏洞要怎么填上去,”她左右看了看,见周围人多,便道:“等出去了再与你说。”

  俩人这一次拉着老周头他们一起上街去了,满宝和白善去给他们猜灯谜,他们则先自己逛着。

  满宝特意点了老爹看上的兔子灯,猜了灯谜后将花灯拿在了手上,见白善也猜了两盏灯,便与他一起慢悠悠的往回走,将刚才韩五娘托她的事儿说了。

  “太子和杨大人已经在商议着每一学年给太医署的拨款了,”满宝道:“我看过萧院正拿到崇文馆的公文,上面不仅有教学所用的耗材,药材等的花费,还有给学生的济米,也就是说,进太医署学医的学生不仅不花钱,每月还能从署里领一份济米回家。”

  白善略一思索便道:“这是鼓励家贫之子学医呢。”

  满宝点头。

  “若是照韩五娘这样,将家里的奴仆送进太医署里学习,朝廷和太医院费了那么大劲儿教出来的学生最后却进了他们这些世家和权贵的私宅,那太医署成立最初的目的岂不是就废了?”

  白善沉吟,“恐怕有这想法的不止是韩五娘,她尚且不知有错,何况他人呢?”

  满宝点头,“得想办法堵上这个漏洞才好。”

  满宝想到这里一笑,“说起来这次还要多谢她,要不是她提,我都不知道原来他们竟有这样的想法。”

  白善:……只恐怕韩五娘不会很开心。

  不过这会儿对方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了。

  俩人提着灯笼回去,满宝把兔子灯笼给她爹,就见她爹转手就送给了她娘,正拿着白善塞过来的一盏灯笼的满宝一滞,看了眼手里的灯笼。

  白善见了笑道:“伯母既然有了,那你就自己拿着吧。”

  满宝便只能自己拿着了。

  殷或他们也跑去猜谜去了,他以前在家的时候也猜谜,不过他并不喜欢,也就是为了讨祖母欢心所以随大流跟着猜一两个而已,并不觉得猜谜有什么意思。

  可这时看着灯棚上架着的灯笼,他猜中一个谜便能得到一个灯笼,转身就能把灯笼送人,他觉得很有趣。

  于是就拉着白二郎和刘焕他们一块儿猜谜去了。

  当然了,主要是他猜,白二郎和刘焕给他拿灯。

  但白二郎见他一连猜了好几个都猜不中,忍不住把他推到一边,自己亲自上。

  白二郎选了简单好猜的灯谜,一连猜了三盏灯后看向殷或,“这猜谜和做文章是不一样的,你得会想象知道吗?”

  殷或:不知道。

  不过他倒是挺开心的,三个谜里总能有一个能猜中,而且和根据灯来选谜的白二郎不同,他很快找到自己的规律。

  甭管灯棚上挂的灯好看还是难看,他就看着谜猜,猜中了就取灯。

  转手送给周立君几人,他们要是嫌弃丑,他就随手送给过路的孩子,他们要是不嫌弃就送给他们。

  周立君和周立如自己也会猜灯谜,但却来者不拒,谁给的都拿,不一会儿手抓满了转身就叫卖,不拘四文钱,还是五文钱,能卖出去就行。

  老周头没料到还有这种操作,也跟着周立君几个跟在殷或的屁股后面,他猜中了灯就接过手,转身也卖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9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7/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