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照金巷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且醉风华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7 KB   上传时间:2022-05-29 20:21:21

  蒋黎微顿。

  她原以为他那时是已有了明确的打算才那样说的,但此时听来,他那番话却更只像是一个朦胧的念头。

  于是她忖了忖,又委婉地道:“那官人若是还没有想好的话,要不要去试试应举?阿姑说你本一直在为此做准备,让你正好今年下场试一试。反正这做买卖嘛,也不急在一时。”

  蒋黎刚说完,就看见郑麟的神情明显没有之前那么舒心自在了。

  他显得有些为难。

  “试试也可以,”他说,“但今年就不去了吧?九月就要考了,可能时间有点紧。”

  蒋黎先前在高大娘子那里的时候确实和他是一样的想法,但此时她见了郑麟的反应,心中所想却又有些不同了。

  如果他今年不去考试,那下一次就要再等三年,倘他是个目标明确的人也就罢了,可蒋黎觉得现在他却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他说“试试也可以,但今年不去”,意思就是至少未来三年,他都很有可能不会去实现他自己说的“另立铺席”之事,而且对于考功名,他的态度也只是“试试也可”,显然决心也不够深刻。

  他今年二十一,等下次考试也就二十四了,而她嫁给他三年,那时孩子大概也应有了吧。

  蒋黎觉得他作为一个男子,一个小家的顶梁柱,哪怕做不到像她爹爹和二哥哥那样有本事,但责任感还是应该有的。

  她忽然之间好像也明白了高大娘子盼他成龙的心情。

  蒋黎再次依着她二嫂嫂的那般温柔,凑到了丈夫身边,轻轻挽住对方的手臂,说道:“阿姑心里既牵挂着,你就顺着她老人家去试试,反正本也不是谁都能一次得中的,你只当是去适应下那种氛围,也好为下次正式出手做准备。”

  郑麟还是有点犹豫:“话虽如此说,可万一不中……哦,你别误会,我也是不想连累你在娘家丢脸。”

  蒋黎好声与他道:“官人放心。远的不说,就我们巷子里那位沈主簿,那也是考了几次才中的,仍是一样受人尊重。有志者事竟成。”

  郑麟虽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愿意,但碍于母亲的希望,也不忍拂了妻子的温柔劝说,只好点点头应了下来。

  第二天回到蒋家拜门的时候,蒋黎就顺便把郑麟打算参加今年秋闱的事说了。

  “但这个时候才去递状,别的好说,我只怕不好找人结保。”她对兄长道,“二哥哥好不好帮官人去问问沈主簿?”

  按照律法,要参加解试须得先投纳家状、保纸和试纸。家状主要就是说明应举人的个人情况,尤其是必须明确乡贯,因为各地解额有定数,所以严禁“串考”。

  故而基于此,则又有结保的规定。也就是考生间须三人结保,等同于互相监督的作用,若其中有一人冒贯,其他两人亦受牵连不得再考。

  至于试纸,就是自己先把考试时需要用的纸交上去,由官府加盖印信后再发还。

  现在已经六月,按理有志参加这次秋闱的人肯定早就报名报的差不多了,蒋黎还是有点担心郑麟找不到人结保,又或是匆忙间找了不靠谱的受到连累。

  蒋世泽有点诧异,他还从没见过哪个应举是这么个没有准备的样子,就好像临时兴起,想着晚上不吃鸡要吃螃蟹一样。

  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去质疑郑麟,只点了点头,对妹妹说道:“回头我去问问。”

  蒋黎见二哥哥答应揽下,心里也就松了一大半。

  郑麟也有礼有节地对蒋世泽道了谢,后者见他如此,态度上也还是颇满意的。

  午间吃过饭,蒋老太太趁着和女儿单独相处的时候,才又好生问起了郑麟要应举的事。

  蒋黎就先把昨天早上高大娘子的那番话简单说了遍,然后道:“我本也是觉得急了点,这应举又不是吃饭,哪有临时说临时做的?阿姑说上一榜那位探花郎如何如何,可官人怎么能同人家去比?但后来我同官人谈过之后,又觉得让他去试试也不错,成不成的他自己也好晓得自己能力在何处,至少先让他想明白下一步要如何走吧,不然他自己还是朦朦胧胧的。”

  蒋老太太沉默了半晌。

  “娘?”蒋黎见母亲目露忧愁地看着自己,不由有些纳闷。

  蒋老太太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抚了抚女儿的鬓发,语声微低地说道:“娘是不是给你选错人了?”

  蒋黎愣了下,怕母亲自责多想,忙道:“娘,您别这么说,官人虽有不足,但他对我还是很好的,也愿意像爹爹待您那样待我,答应永不纳妾,我已经很满足了。”

  蒋老太太有些意外,她没想到郑麟竟然会愿意许下这样的承诺,那看来他对女儿也还是很真心的?

  但她还是有点遗憾。

  “只是他这样,你以后怕是还要操不少心。”蒋老太太爱怜地说道,“我本不愿你操这么多心。”

  蒋黎就反过来安慰她母亲:“娘,这两个人过日子哪能有不操心的?就是二哥哥这么能干的人,二嫂嫂不也一样要想着如何去做他的大娘子才好。您当年和爹爹虽是鹣鲽情深,但也要为家里操心奔波的。”

  “他嘛,虽确实优柔了些,但人还是很好的。”她浅浅笑了笑,“你们都说我想求的东西不好得,现在既然他愿意给,我还是想珍惜。”

  “您就只当是我与他互补吧。”蒋黎宽慰地说道。

  蒋老太太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没有再说什么。

  蒋娇娇跑了进来。

  “小姑。”她高兴地喊道,“大家都过来看你了,大哥哥说我们一起来打捶丸!”

  蒋老太太笑着对蒋黎道:“你也算是巷子里的孩子头了,去吧。”

  蒋黎含笑点点头,起身走过来,牵住了蒋娇娇伸来的手。

  姑侄两个和以前一样亲亲热热地走着。

  “小姑,嫁人好不好玩?”蒋娇娇终于也有机会问出了先前当着郑麟不好问她小姑的话,“你在姑夫家里住得高兴么?”

  蒋黎停住脚步,蹲下丨身来平视着侄女,笑了笑,说道:“凡是自己不好做主的事情都不太好玩,以后你就明白了。”

  言罢,她也不再多解释什么,只微微笑着,轻轻地摸了摸蒋娇娇的头。

第50章 应举

  几天后,高大娘子从蒋黎的口中得知儿子已正式投了状参加今年秋闱,顿时高兴得眉开眼笑。

  “咱们家能娶到你当真是福气。”她拉着蒋黎的手说道,“多得有你在旁边瞧着,这孩子才下了决心上进。”

  阿姑的话能这么说,但蒋黎知道自己做儿媳的却不能这么接,于是仍只谦逊地回笑道:“是您循循善诱,也是官人自己有心。”

  高大娘子果然就更满意了。

  “对了,”她忽想起一事,问道,“六郎是与谁结的保?人可靠么?”

  这事两个孩子背着她就全部办完了,她也没来得及过问。

  蒋黎说道:“二哥哥去请教了沈主簿,沈主簿说像官人这样的情况最好是找在官府那里备了籍的浮户,先看看有没有人是满了七年正好在这时也要应举的,一则这样的人可能一时半刻也来不及找人结保,二则有官府兜底也不怕是冒贯的。”

  “所以二哥哥就又托了个相熟的书铺老板打听过,果然就找到了两个刚好满了七年可以应考的浮户,说是人家也拜托了纳状的书铺帮着再寻一个人来结保。”

  按照律法,外地人迁移到一处,起初只能以“浮客”身份在官府那里接受核查并登记,只有居住并从事生产满一年后才能获得当地的正式户籍,一般俗称为“浮户”,这是因为他们若要想在当地应举,还必须要自获得正式户籍身份后满七年才有资格报考——于是七年之限在许多人看来也是这些浮户从“外地人”转变为“本地人”的真正标志。

  而蒋黎口中的书铺也与寻常那些贩卖书籍的书肆,甚至和能版印书籍的书坊都不同,虽名为“书”铺,但主要做的却是代人起草诉状,证明供词或契约的合法可用,还有为应考之人代办应考手续之类的事。

  像考生投纳的一状两纸,其实就是先交给书铺,经审核没有错误,才会由书铺交给贡院。

  高大娘子一听是蒋世泽找了邻居官户出的主意,也没有什么话说。但她又觉得这事至今听起来好像是自家全全托了蒋家的情面,多少显得他们短了人家一截,尤其蒋黎瞧着似是把什么都做妥了,好像她这个当母亲的没了用处似的。

  故而她斟酌过后,还是走过场似地说了句:“既然已办妥了那些枝节,那你就要好好敦促着六郎读书了,这两天你还是陪着他去市集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缺的书,又或者别的,该买都买回来,笔墨钱是不能亏的。”

  她话这么说着,却也没提以后郑麟屋里月钱怎么给的事。

  蒋黎就委婉地道:“阿姑说的是,不过……我不太清楚家里从前开销是走的什么流程?还请阿姑教一教。”

  高大娘子顿了顿,这才好像突然想起这事,说道:“每月初公中会发到各房,每季新衣布料也是。”

  她囫囵地说完,起身进了内室,过了会儿返身走回来,把手里的布包递给了蒋黎。

  “这个月初时你们还没成亲,少了点,先拿去吧。”她说。

  蒋黎是富家出身,这包着钱的布坨子一过手,她就已经知道了数目不多。

  等她回到自己房里一看,才发现里面居然当真只有一贯钱多点。

  最多只有一千二百多文。

  她都有点不敢相信。

  梁妈妈在旁边都有点瞧不过去了:“就这么点月钱,高大娘子还那么大口气让姑娘和郎君出去想买就买,光是容州松烟墨就一百文一枚了,再说人家夫妻两个过日子就不用钱了么?总不能让姑娘自己往里头贴嫁妆吧?!”

  蒋黎看着桌上的那贯钱,沉吟未语。

  琥珀疑惑地道:“这郑家好歹也算是富户,怎么这样抠门呢?”

  蒋黎平静地道:“我之前问过官人,他说郑家给未成家室的子弟每月发的月钱是五贯,成家无子则十贯。”

  那这岂不是整整少了将近四贯?!

  梁妈妈道:“姑娘,要不你跟郎君说说,他从前没成婚就算了,但现在既成了家,这屋里头的开销,怎么开销,还是要你有个数才好。”

  蒋黎却觉得郑麟肯定不好开这个口,而且她想起新婚第二天早上那件事,也觉得他说了可能没什么用。

  “官人若去找阿姑提了这事,只怕是我这个做媳妇的有不敬之嫌。这事你们也不必刻意跟官人提起了。”她说罢,想了想,对琥珀说道,“晚些你去把家里发月钱的时间和地方打听清楚,等下月到了时候,我们就代阿姑那边先去领了,也免得她老人家操心。”

  琥珀明白了自家姑娘的意思,点头应喏。

  两个多月的时间转瞬即逝,随着盛夏过去,很快就进入了九月。

  考试前夜,蒋黎专门做了碗桂花酒酿拿去送给郑麟,并关心地劝道:“明天就要入贡院了,官人还是要早些休息,养精蓄锐。”

  自打郑麟正式开始备考之后,夫妻两人没多久就按照高大娘子的意思分了房。其实蒋黎也能理解阿姑的想法,这回考试本就是赶鸭子上架,怕儿子刚新婚沉溺于温柔乡更没有心思读书也是正常。

  而且她那时也知道自己将会为了月钱的事,肯定得不大不小地得罪高大娘子一回,所以答应得也就很痛快,那毫不迟疑的样子让郑麟都看得有点诧异。

  他事后还半玩笑半委屈的样子埋怨她:“娘子当真舍得我?”

  蒋黎就安抚地笑道:“我非舍得官人,只是对你相信。”

  郑麟听懂了她这话的意思,也不知想到什么,又是一脸感动。

  后来到了次月领月钱的时候,蒋黎就差琥珀先去把郑三爷这一房的月钱都领了,待把自己夫妻这份刨出来之后,她又做出副殷勤的样子赶着给高大娘子送了过去,美其名曰替对方分忧,夫妻俩屋子里的事不敢让阿姑多操心。

  果不其然,高大娘子当时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脸色非常不好看。

  蒋黎送完了宵夜,正准备离开,却被郑麟给一把拉住了。

  猝不及防跌入他怀中时,她有些讶然。

  “娘子每日里来去这般利落,我都要疑心你是不是像我思念你这般想我了。”郑麟含笑说着,凑过来想要亲她。

  蒋黎下意识一惊,忙将他挡住,提醒道:“你明天就要考试了。”

  郑麟见她拒绝自己,眼睛里不免透出了些失望,但还是笑了笑,无奈道:“好吧,听你的。”

  蒋黎这才松了口气。

  “明天你陪我一起去贡院吧?”郑麟说道,“我看看你再进去。”

  他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蒋黎见他这样粘着自己,心里多少也挺受用的,于是微笑着应道:“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照金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