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楚后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希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982 KB   上传时间:2022-06-02 12:21:38

  楚昭伸手推萧羽:“太傅同意了,陛下快跟太傅说。”

  萧羽站直身子对邓弈道:“太傅,待赏花后,朕会写一篇赋,以及十张字交给先生们。”

  “这就是寓教于乐吧?”楚昭在旁说,“太傅,今天也别闷在殿内了,跟我和陛下一起去赏花宴吧。”

  邓弈道:“多谢娘娘,本官小时候漫山遍野赏花赏够了,现在没兴趣了。”

  这是把她刚才的话还给她了,楚昭哈哈笑,又看谢燕芳:“三公子,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谢燕芳一笑:“我跟邓大人不一样,我至今依旧喜欢赏花,回来的路上已经看了一路,就不去打扰陛下和娘娘了。”

  楚昭一脸可惜:“谢大人不去,赏花宴少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谢燕芳失笑,对楚昭一礼,谢过她的调侃。

  楚昭和萧羽去御苑赏花宴,邓弈和谢燕芳结伴向前朝而去。

  半年多没见,两人似乎有些陌生。

  “谢大人节哀。”邓弈先开口道。

  谢燕芳道谢,又道:“太傅大人辛苦了。”

  邓弈笑了,看着谢燕芳:“谢大人不在朝中也辛苦,家中有事,谢大人还费心河州陈粮案,如果没有谢大人帮忙,粮商郑氏不会这么快将账册交出来,河州上下官衙中的蛀虫也没有这么顺利挖出来。”

  陈粮案是去年汛灾之后牵扯出来的一桩案子,河州一地的赈灾粮被替换为陈霉粮,导致数百人没有死于洪水,却死在了霉粮引发的病患以及饥饿中。

  但这件事却没那么好查,当地官府推说为水灾潮湿导致粮食发霉,上下勾结掩藏证据,直到河州大族粮商郑氏迷途知返,拿出历年跟官府来往的暗帐,才得以让一切大白天下。

  而郑氏之所以肯松口拿出证据,就是因为谢氏劝说。

  民众不知道这件事,朝廷是知道的,当时谢燕芳急行掩藏身份进河州邓弈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虽然不知道谢燕芳跟郑老太爷说了什么,但谢燕芳离开后,郑老太爷从祖宅里挖出了藏着的账册,然后手握账册,自尽在朝廷钦差面前。

  谢燕芳没有否认,但也没有多说,只叹口气:“郑老太爷与我祖父是故交,我祖父以将死之人的身份与他肺腑之言,郑老太爷也算是醒悟了。”

  肺腑之言?恐怕是另有交易吧,邓弈冷冷一笑。

  谢燕芳并没有与邓弈多说,此时他们走到前朝,有不少官员正在等候,看到谢燕芳都高兴地迎过来。

  “大人你回来了。”

  “见过陛下和皇后了?快快,部里有很多事等着大人决断。”

  说说笑笑簇拥着谢燕芳离开了。

  邓弈站在殿前目送。

  “这个谢燕芳终于回来了。”一个官员说,“真是让大人背了好大一口黑锅。”

  提到这个另一个官员恼火:“明明是他抢走了赈灾的资格,却散播谣言是避开太傅,做出一副在朝中备受排挤的样子。”

  “还有,谢老太爷死的也太是时候了。”一个官员轻声说,“我看谢大人在家侍疾并不累,累得是接待持续几个月吊唁的人吧。”

  谢氏在京城无声无息,至今没有家中族中长辈来京城,但以皇帝外祖之家得身份盘踞在东阳,没有众目睽睽盯着,山高皇帝远,反而轻松自在。

  “他不在朝堂,不影响他的地位,反而在外也趁机笼络了不少人手。”又一人沉声说

  “没错。”最先说话的官员想到什么,“太傅,应该把谢燕芳留下来,问他,河州郑氏不翼而飞的数万石粮在哪里?”

  邓弈笑了笑:“问?谢大人不想说,天下谁能问出他来?”

第八章 旁观

  “他说了什么?”

  蔡伯在宫门等候谢燕芳,遥望被众官簇拥的邓弈。

  “有没有问郑氏粮的事?”

  “他让我节哀,又说我辛苦。”谢燕芳笑说,“太傅大人非常和蔼可亲,只谢我帮忙解决了河州陈粮案,并没有追究我捞到什么好处。”

  “也就三公子你觉得他和蔼可亲。”蔡伯道,“满朝官员,还有陛下的老师们不这么觉得。”

  邓弈更换陛下老师的事,虽然发生在谢燕芳离开京城后,但他当时就知道了。

  不过没有理会,更没有反对。

  此时此刻也还是一笑:“对陛下的学业严厉也是好事。”

  谢燕芳又将适才楚昭要带陛下去赏花的事讲了,低低笑:“太傅对皇后也很严厉。”

  蔡伯摇头:“他不是对陛下学业严厉,只是不想老师们跟陛下过于亲近,半年一换,这些先生对陛下来说都是陌生人。”

  对于失去亲人的陛下来说,太容易雏鸟认亲。

  “至于皇后——”蔡伯说,“他对皇后严厉又如何,反正皇后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中山王的事如此,陛下不上课去玩也是如此。”

  想到适才楚昭在邓弈面前说的话,还真是一点都不怕,而邓弈最后也不了了之,谢燕芳再次笑了。

  蔡伯说的道理他自然也知道,不过太傅对皇后的严厉,是跟对其他人不同的,是不含目的的,字面言面展露于外纯粹的严厉二字。

  这种严厉,是真心的。

  杜七牵了车马过来,打断了谢燕芳的出神,他掀起车帘坐进车内,蔡伯也跟着坐进去,车内宽大舒适,车桌上还摆着茶炉茶具,蔡伯娴熟斟茶。

  “公子避开朝堂出去这半年多,太傅与皇后越发亲近。”蔡伯说。

  当然太傅与皇后亲近他并不在意,在意的是陛下会被皇后带着亲近太傅。

  陛下对这个皇后如何亲近,他们心里最清楚不过,皇后的喜好太能影响陛下了。

  “三公子这次回去把家里都安抚好了,谢氏不会来京城,我们真成了陛下的远亲了。”

  蔡伯说到这里轻叹一口气。

  “我知道三公子顾虑,现在不跟太傅皇后起冲突,是为了陛下好,但陛下是我们家的孩子啊,老太爷老爷反而不能亲近,真是没道理。”

  “陛下并不会因为远离而不与我们亲近。”谢燕芳握着茶杯轻声说,“这次回来,陛下看到我眼里都闪着光,丝毫没有生疏,反而更亲近。”

  他人离开京城,但每半个月都会写信给楚昭,讲述路途中所见,赈灾中所闻,甚至地方官员们之间的盘根错节,也没有避讳灾后民众的凄惨。

  那个女孩儿会把这些信念给萧羽听,因为她知道,这对于小皇帝来说能更好了解天下。

  真诚和亲近就是这样通过笔尖传达。

  甚至比面见能传达的更好。

  距离从来不算什么,先前因为生死,那孩子恨他,跟他隔阂,随着时间和他的真心,现在不也被化解了。

  “还有,太傅对皇后言听计从,皇后跟太傅亲近,也没什么可紧张的,他们之所以如此,是他们目的相同,所求相同,不过,人和人不一样,不可能一直所求相同的。”

  他看向蔡伯。

  “太傅给边军发了两道诏令的事,皇后娘娘知道吗?”

  ……

  ……

  夜色降临的时候,萧羽已经睡熟了。

  今天赏花宴上有很多玩乐,投壶,射箭,秋千,马球,楚昭带着萧羽玩了全程。

  回来后萧羽还完成了跟邓弈许诺的功课。

  做完这一切,筋疲力尽的孩童倒头就睡了。

  楚昭将床边的竹筒拿起来。

  “陛下已经许久不用这个了。”齐公公低声说,“要不,收起来?”

  楚昭摇头,低声说:“再等等吧,等他自己说不要了,咱们别替他做主。”

  齐公公应声是,帮着放下帘帐:“娘娘你快去歇息吧。”

  楚昭并没有去歇息,来到书房,翻看奏章,看看朝事进展,这就是她的功课。

  虽然现在只是垂帘听政,没有资格对朝事发表看法,但既然坐在朝堂上就不能当聋子哑巴。

  阿乐在屋子里熏香,一边和小曼说话,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人似乎起了争执。

  “你们吵什么呢?”楚昭抬起头问。

  小曼哼了声不理会。

  阿乐笑着说:“没有吵,是我猜小姐明天给钟叔写信,小曼猜小姐后天给钟叔写信。”

  虽然朝廷有边郡的邸报,楚昭还是保持跟钟长荣信件来往,当然,为了安全,信都是通过小曼和木棉红转达。

  所以,楚昭也会给木棉红写信。

  上一次写信还是在年前的时候,眨眼开春了——

  钟叔还好,皇后的动向邸报中也能看到,木棉红为了驯化五万兵马,隐匿在深山丘陵峡谷荒原中,几乎与世隔绝。

  她很惦记她吧。

  “我才没有猜,有什么好猜的。”小曼哼了声说,“朝廷给边郡发了诏令,边军马上就会派人来京城了,钟长荣说不定自己亲自来,有什么话要问,当面问就是。”

  这件事楚昭当然知道,这是朝堂上决议过的,她也亲自看过那封诏令。

  阿乐紧张激动问楚昭:“小姐,钟叔会亲自来吗?”

  楚昭失笑:“钟叔怎么会来,他可不能离开。”

  阿乐又问:“那——阿九会来吗?阿九不是跟着钟叔嘛,钟叔可以让他代替他来。”

  阿九啊,楚昭犹豫一下,点头又摇头:“我不知道啊。”

  阿乐道:“小姐,你就该直接跟太傅点名让他来。”

  楚昭摇头:“那可不行,这事得让他自己做主,不能逼着他来。”她放下手里的奏章,看着明亮的宫灯,“而且阿九很喜欢边军。”

  在边郡他是阿九,不是谢燕来。

  这京城对他来说是囚笼,不来也罢。

  “不用担心,钟叔接到诏令会安排好的。”楚昭笑道,“就等着在朝堂上聆听钟叔的话吧。”

  阿乐点点头,在楚昭对面坐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楚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