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首辅家的锦鲤妻_分节阅读_第367节
小说作者:丛月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51 MB   上传时间:2022-06-12 13:14:57

  大成嗯了一声,又急忙摇了摇头,“不是您女儿来信了,是您女婿,他来信说皇上给他封了官,今后应当是要留京了。”

  苏大牛闻言也一脸兴奋,“他们两口子就要留京了?!那可真是太好了,天子脚下啊!”

  大成也十分羡慕,一开始还有些后悔当初爹娘让他们三兄弟读书,他当初也用点功就好了。

  但后来他也想开了,虽说他们是一母同胞,但这人跟人确实是不一样的。他这脑子根本就比不上锡元,当初学堂里那么多学子,最后考中的不也只有锡元一个?

  有些事是羡慕不来的,他们如今的日子跟从前相比已经好了许多。家里的娃娃也能四季换新衣裳,平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肉,如今已经成了寻常菜,他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他兄弟做了官,还要接他爹娘去京里,日子定然会越过越好的。

  “正是,这是您女婿让人捎回来的,我娘让给您送过来,说是孝敬您的。”他将两块银子递给了苏大牛。

  这银子是他娘自个儿出的,原本家里人还有些不大情愿。可是她娘说了,人家女儿在京城里帮着他们照顾老三,便是给老丈人些银子怎么了?再说不还有锡元让人捎回来的银票呢嘛?!

  大伙儿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这才勉勉强强地应了下来。

  苏大牛一看他手里的银子,连忙拒绝道:“不不不,这我们可不能要,留着孝敬你爹娘吧!你们家帮我们的已经够多了。”

  大成是个老实的,他娘交代的事儿他定然给办的妥妥帖帖的。

  见他说不要,那哪儿成啊?他急忙将手上的银子塞进苏大牛怀里,义正言辞地道:“不行,您可不能不要,这是我娘交代的,您若是不收下,回去我娘该收拾我了。”

  苏大牛无法,只好将银子收下,转而对着一旁的陈百灵说道:“你先前儿不是给亲家家里那俩娃娃做了身小衣裳吗?去找出来让大成给带回去。”

  陈百灵应了一声,跑去里屋将自己做的衣裳给找了出来,仔细用小包袱包好,才走了出去。

  “先前儿买了块天香绢,摸着手感甚是柔软,想着正适合小孩子,就给孩子们做了两身。”说着她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不晓得孩子多大了,就稍稍做的大了一些,若是尺寸不合适,还得劳烦亲家给孩子们改改。”

  说着她就将小包袱放在了桌子上,大成取了过来,“那我便替家里的两个小的谢谢亲家了。”

  陈百灵摆了摆手,“这有甚好道谢的,不过是举手之劳,左右我闲着也是闲着。”

  说完她便起身朝着屋子外头走,一边走还一边说道:“既然来了少不得要在家里吃顿饭,你先坐,我去做饭去。”

  苏大牛也是如此说,大牛原本不想麻烦他们,见他们两口子如此盛情,这才应了下来。

  苏大牛又问了他铺子的事儿,吴家的鸡蛋和鸡都是卖得最好的。

  也不知道他家的鸡到底是怎么养的,不仅比别家大一圈儿,就连毛发都比旁人家的鲜亮许多,阳光底下泛着光,一盆水都浇不透。

  不过吴家的鸡和蛋都进了有钱人家的厨房,等闲人家可舍不得买。

  倒是他家亲家实在够意思,每隔一段时间就给他们家里送只鸡过来,家里的几个孩子吃食上跟得上了,一个个的身量都窜了一窜。

  苏大牛时常想,若是从前九月在家的时候,家里日子也过成这样,那孩子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苦了。

  不过也好,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

  刘翠花在外头显摆了一天,从村头到村尾无人不知她儿子做了京官,都来恭喜她。

  她红光满面地回了家,吴传见着她回来了,才放下烟袋锅子问道:“显摆完了?”

  刘翠花笑呵呵地道:“那可不,人人如今都知道咱儿子有出息了!”

  吴传无奈地摇了摇头,又问她,“那你是咋想的?”

  刘翠花走到桌子边儿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灌进了肚子里,才问他,“什么咋想的?我要想啥?”

  “老三不是让咱们上京城么?”

  刘翠花在桌子边儿坐下,“我不去。”

  吴传听了一愣,显然也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就问道:“你不去京城显摆了?”

  刘翠花笑了笑,“京城里有什么好显摆的,都没人认识咱。再说了,儿子才刚做了官,在那边儿还没站稳脚,咱们急急忙忙地过去,还得多两个人开销,过去作甚?老大老二的孩子们还小,如今又要养鸡又要下地干活的,咱们一走也没人帮着带孩子。”

  她这样一说,吴传也笑了,“我也正想说哩,我如今还年轻还能干两年活,真让我去了京城,也没地种,出门也没认识的人,还真不如就在家里待着算了。”

  夫妻两人达成了共识,“回头给锡元他们去个信儿,就说咱们先不过去。等回头七老八十了,再去京城里看看,倒也不是不行,如今让他们俩先在那边儿待着吧!不是说九月在那边儿的太医署里谋了个什么职位么?也让她好好干,回头我儿媳妇混个什么官职,我老婆子又能出去显摆一圈儿了。”

  他们两人商议妥当之后,便在下午吃饭的时候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媳。

  老大老二听了都十分惊讶,田秀娘更是瞪大了眼睛直接问道:“爹、娘,你们不去了?老三不是特意写信让你们过去的吗?”

  刘翠花看了她一眼,“当然不能去了,怎的?你想我走?你不指着我帮你带娃娃了?我若是走了,这几个娃娃你们自个儿带不得愁死啊?”

  田秀娘讪讪一笑,她其实从得了老三的信儿就开始愁了,没想到被她婆婆一眼看穿。

  “您不走自然是好的,儿媳这不是奇怪么,好端端的去京里享福您不去,还留在家里帮我们带娃娃。”

  刘翠花咧嘴一笑,“我跟你爹就不是那能享福的命,还是在咱们这山沟沟里自在,等日后干不动了再说。”

第651章 祭天

  一旁的陈招娣也难得说道:“二弟妹,你甭看娘如今这样说,等到老三有了娃娃,都不用催的,她老人家保准跑的比谁都快。”

  刘翠花哈哈大笑了起来,“那是自然,九丫如今年岁还小,生娃娃太过凶险。等过几年再要娃娃,到时候你们的娃娃也都大了。大的带小的,我就好腾出手去帮着九丫带娃娃了。”

  家里人听了都跟着笑,田秀娘更是说道:“原先九丫刚来咱们家的时候,瘦得跟个豆芽菜似的,如今倒是好了,人也圆润了起来。我都觉得她嫁到咱们家许久了,今儿娘一提,我才想起来,九丫还是个小娃娃哩!”

  “可不是嘛,明年才及笄吧?不行,明年咱们也得上京里一趟,及笄可是个大事儿!”

  “成,到时候将咱们养的鸡给九丫带两只过去,给她也补补身子。要说起来,那太岁还是九丫捡回来的呢!”

  ……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隔天就让人给京城的吴锡元两口子捎了信儿过去,还顺带将吴锡元让人带回来的银票又给他们带了回去。

  走驿站可比平素捎信快许多,即使这样,吴锡元收到信也已经是十日之后了。

  信中爹娘说了来京城帮不上他们什么忙,反而要多两张嘴,倒不如在家里帮着大哥二哥带带孩子。又说他们在京里落脚不容易,把银票原封不动的给他们捎回来了,甚至还比他给的多了两张。

  吴锡元将银票摊在桌子上,和苏九月两人面面相觑。

  “娘……他们不来啊……”苏九月看起来有些失望,“我还想着就要见着娘了呢!”

  吴锡元拉过她的手,两人的袖子交叠在一起,色彩不同,却也十分相配。

  “娘也是怕拖累到我们,等咱们在这边儿待久一些,再让她们过来,她许是就应了。”吴锡元柔声说道。

  苏九月点了点头,“二嫂生了个男娃娃,可真好啊,她这回也是儿女双全了。一个人确实带不过来,娘在家里帮一把也好。”

  二嫂生男丁的事儿吴锡元倒是一点儿也不意外,这些事儿都是上一世发生了的。

  比起大哥二哥的孩子,他更好奇他们自己的孩子。

  只可惜,媳妇儿自个儿还是个孩子哩,有些事儿还是急不得。

  他将银票交给了九月保管,对着她说道:“这些银票你先收起来吧!”

  苏九月嗯了一声,将银票收在了柜子底的钱匣子里,才对着吴锡元问道:“你说皇上祭天求雨,让你们去伴驾?”

  吴锡元点了点头,“是哩,今儿收到消息我也吃了一惊。”

  他自个儿在心中也感慨着,怪不得人人都说翰林院晋升很快,这时不时的在皇上面前露上一面儿,皇上记住了,日后但凡有个什么差事能想到他们,那可不就晋升快了?

  “都说伴君如伴虎,皇上虽说瞧着比较仁厚,但你还是要小心一些啊。”苏九月仔细叮嘱道。

  吴锡元点头,“我记下了,你莫要担心。”

  就在两口子说话的时候,景孝帝又见了苏庄。

  苏庄沉着一张脸,大步流星的进了勤政殿。

  他去洛阳传旨的时候想了许多种可能,甚至想着即使动用武力,也要将洛阳王请到京城来。

  可谁能想到他居然扑了个空,洛阳王府上根本没人,只留了一个有些耳背的守门人,问他个话都鸡同鸭讲,什么都说不明白。

  景孝帝一看苏庄这脸色,就知道他约摸是无功而返了。

  他看了一眼赵昌平,赵昌平立刻会意,让人搬了椅子上来,还顺便给苏大将军沏了一杯下火的茶。

  景孝帝看着苏庄说道:“坐下喝杯茶,可是没请到人?”

  苏庄摇了摇头,“何止没请到人,臣压根就没见到人。藩王不可离开封地,那洛阳王如今也不知道去了何处,真是好大的胆子!”

  景孝帝看着他义愤填膺的样子,倒是笑了起来,“自然是好大的胆子,胆子不大,哪儿敢做这种掉脑袋的事儿?”

  苏庄不赞同地看了他一眼,觉得皇上这可有可无的态度十分不端正,作为一个皇上,此时难道不应该比他更生气吗?

  景孝帝斜睨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别用那种眼神看着朕,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可还是朕,着急的应当是他们,朕有什么好着急的?你若是有心,明日去祭天的时候,好好让人查探好周围,别给冒出个刺客来,朕这一年半载的活得可实在有够心惊胆战的。”

  苏庄急忙单膝跪地,一抱拳,“臣!领命!自当护皇上周全!”

  景孝帝一抬手,“行了,说话就说话,不用动不动就跪的,这天底下朕能信任的也就只有你了。”

  不管皇上这话说的诚意有几分,都够苏庄感动的,他再三保证一定会护送皇上周全。

  最后还亲自去了艳阳山上查探了一番,以确保皇上的安危。

  艳阳山是京郊最高的山,山上有许多温泉庄子,但山顶上却是皇上的行宫,每次祭天的时候皇上都会去此处沐浴更衣,食素十五日,才回京去。

  苏庄就差将整个山给搜一遍了,确保再没有藏着什么行踪可疑的人之后,才去给皇上复命。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日一早,外头就下起了蒙蒙细雨,皇上先去皇陵给列祖列宗上了香,才去了艳阳山上的天坛。

  祭坛上摆满了牛头羊头,皇上感受着落在身上的蒙蒙细雨,伸手挥开了赵昌平挡在他头上的雨伞。

  “咱们是来求雨的,还未开坛,上苍就赐下甘霖,此乃上苍对我等的垂怜,无需撑伞。”

  赵昌平拗不过他,只能给小全子叮嘱一句,让他去嘱咐御膳房那边儿给皇上准备些姜茶,待会儿回去了喝两口去去寒。

  景孝帝跪在蒲团上,虔诚的拜了三拜,上了香,又念了礼部送来的赞歌,才在奏乐声中回到了行宫。

  可是他才转过身去,忽然就听到了一声惊呼,“皇上小心!有刺客!”

  赵昌平下意识地挡在了皇上身前,朝着周围看去。

第652章 刺客

  周围雾蒙蒙的细雨,周围除了屋檐下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什么都没有。

  下一瞬就听到吴锡元指着屋檐后边的烟囱喊道:“刺客就躲在烟囱里!”

  苏庄亲自拔刀,纵身一跃跳上了屋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2页  当前第3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7/8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首辅家的锦鲤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