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首辅家的锦鲤妻_分节阅读_第444节
小说作者:丛月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51 MB   上传时间:2022-06-12 13:14:57

  叶恒摇了摇头,“老夫人客气了不是,这哪儿是你们的错,你们来得时候咱们也没说不让你们出去啊?今儿得亏这两位弟妹警惕性高,不然才麻烦呢!”

  刘翠花听了他这话,心中将这位叶大人夸了个遍。

  这人会说话,相处起来咋就这么舒心呢?

  她笑了笑,和煦地说道:“日后我们尽量少出门,也省得给庄子上惹麻烦。”

  叶恒说道:“那是得委屈老夫人一阵子,咱们庄子的守卫还没做好,等日后一切安排妥当了,你们想怎么出去就怎么出去,即便是被人发现了也无妨。”

  ……

  吴家人客客气气地将叶恒送出了门,叶恒前脚刚走,田秀娘后脚就着急的跑去找了刘翠花,“娘!咱们怎么能不出门呢?!这得多久才能出去啊!”

  她心里头想的才刚有点眉目,又被这事儿打断,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面馆呢!

  刘翠花看着她这火急火燎的模样,斜睨了她一眼,“咋的?你又动啥歪心思呢?”

  田秀娘是真的着急,这会儿也就直说了,“娘,不是动啥歪心思,我就是……就是……想在京里头开个面馆。您瞅着咱们一家子都在这儿,养着那么几个鸡,根本就用不着啊!若是我跟老二能自个儿出去做点营生,有老三照应着,日后咱们的日子不就越来越好过了吗?”

  刘翠花一听她说要开面馆,顿时眸子就吊了起来,“你说啥?!开面馆?!你可知道在京里头开个面馆得多少银子?!你哪儿来的钱?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碰,就想搞出大的,咋不想想自个儿啥本事?还想开面馆,你咋不上天呢?”

  田秀娘就知道她会这么说,也不敢告诉她,自个儿存了那么多私房钱。

  她在一旁拧着帕子,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我先前儿存了一点点,再加上老三家的说帮我,这不就差不多了吗……”

第785章 中原水患

  哪儿知道刘翠花听了她这话,直接就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啥?!你居然敢跑去找老三了?”

  田秀娘也猜到了她要生气,下意识地就朝后边儿缩了一步,像是怕她打她似的,捏着帕子耸着肩膀,小声说道:“是啊,还不是娘说道的,让我们几个互相帮衬,如今老三家有出息了,我去找她拿个主意也嘛……”

  刘翠花指着她鼻子说道:“还学会顶嘴了?!让你们几个的互相帮衬,可没让你们饶过老娘啊!”

  田秀娘自知理亏,急忙走过去给她倒了一杯茶水,还用帕子给她扇了扇风,“娘,您消消气,我这不是来找您了?也没想着饶过您,就是想着老三家的在京城时间长了,先找她们打听打听。”

  刘翠花听着这还像是句人话,气也稍稍消了些,在椅子上重新坐了下来,手上拿着的蒲扇轻轻晃了晃,对着田秀娘问道:“那你问了个啥结果啊?九丫咋说?”

  田秀娘摇了摇头,“九丫说还得问过锡元才行,她做不了家里的主。”

  刘翠花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如今出了这事儿,你那开铺子的想法先放一阵子,可别给自己惹祸上身。离开庄子可就没人护着你们了,想必你心里头也清楚。”

  田秀娘这人虽说爱占小便宜,但也怕死,能听进去劝。

  刘翠花这话一出,她头点的就跟那小鸡啄米似的,“娘,您说的对。再说了,开铺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我先央着老三帮着打听着,等回头这的风头过去了,再想开铺子的事儿。”

  刘翠花见她还算乖巧,也松了口,就听她十分严肃地说道:“老二家的,你可得想好了。你们在这庄子上就算是皇上的人,领着朝廷的俸禄,虽说不算太多,但日子也宽裕。若是你们自个儿出去干,那就得自负盈亏了。”

  田秀娘跟她也当了多年婆媳了,见她正经儿说起这事,就知道有得商量了。

  “娘,您说的我们也知道。前几日我同二成俩商量了这事儿,我们就想着咱们都来到京城了,咋也不能一直待在庄子上啊。大人们也就算了,孩子们呢?日后豆子若是长大了,也没甚见识。”

  刘翠花听了她这话,也是一阵诧异,显然没想到她居然能够说出这么有远见的话来。

  不过她说得确实也有几分道理,孩子们一直养在庄子上,搞不好就养出奴性了,这也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她微微颔首,“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开铺子还差多少银子?”

  田秀娘喜出望外,“还差二百四十两。”

  她知道她婆婆手上有些银子,却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但二百四十两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她也不敢多说,担心她婆婆被吓到了,回头也不让她开面馆了。

  刘翠花手里存的银子可远比田秀娘想象的多,因此,她听到田秀娘说要二百四十两的时候,也只是稍稍皱了下眉头,“钱娘会替你想法子的,老三家你就别去找了。他们也不容易,就他们每月赚的那点儿银子指不定都没咱们赚的多,在朝中做事不得打点?估摸着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的。”

  田秀娘原本不觉得老三家过得紧巴,但转念一想,他家又是买宅子,又是养下人的,估摸着确实手里没剩什么银钱儿。

  亏得今儿同她婆婆说了这事儿,不然不得黄了?

  这样一想,她更是殷勤的给刘翠花捶背捏肩,“娘,您可真是我亲娘,多亏有您了。这再大的事儿,同您一说,就不是事儿。您就跟那王母娘娘一样,凡事儿都能帮着儿媳实现了,有您这样的婆婆,真真儿是儿媳十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这一番马屁拍的,就连刘翠花这种整日听的都受不了了。

  “行了行了,今儿轮到你做饭了,快些做饭去,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得嘞!娘,您想吃啥?儿媳给您做?”

  “去看看厨房有啥菜,看着做些就行了。”刘翠花摆了摆手。

  田秀娘从屋子里溜了出去,刘翠花看着她的背影一边儿叹气,一边儿摇头,“要是每日都这样让人省心就好了。”

  .

  承德。

  景孝帝可算收到了燕王去的信,将吴锡元的功劳一一列了出来,最后问他咋办。

  景孝帝看了一眼,就搁置在一旁,拿起了一旁另外一封信。

  信上写着中原水患,黄河又决堤了。

  景孝帝看完就一阵头疼,“怎的这两年总是这样不太平?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朕有做错什么事儿吗?”

  即便是有,这会儿谁也没胆子说。

  更何况在他身边儿的只有一个只会说好听话的赵昌平。

  “皇上,您整日日理万机,为了大夏都累坏了身子,哪儿能是您做错了什么?定然是那些个不安生的,惹了老天爷爷生气,老天爷爷这是在惩罚他们呢!”

  一边儿避暑,一边儿喝茶的景孝帝觉得他说的可太有道理了,就点了点头,手上的茶杯也放了下来,伸手捋了捋胡须。

  “既然不是朕的错,那这罪己诏也就不用下了。燕王不是问朕怎么封赏吴锡元吗?那就赏他去开封府治水患,若是能将那边儿的水患治理好,朕再一并封赏他!”

  自古以来,大灾后头都跟着大难。

  如今的又是最热的时候,搞不好还有鼠疫啊……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景孝帝想了想,就又说道:“吴锡元的夫人不是在太医署吗?让她也一并跟着去,想必他们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定然能平定开封府的水患。”

  赵昌平想到吴锡元那位夫人,眉头轻轻一皱,“皇上,那位吴夫人未免也太年轻了些,这样大的事儿,您交给她……奴才总觉得有些不大妥当。一个不慎,可是几十万条人命啊……”

  赵昌平岁数不小了,他六岁进宫,在宫里也待了四十多年。期间水患、地动……等等天灾也不是没经历过。

  若真有了瘟疫,几十万的人命真是说没就没了。

第786章 夫唱妇随

  遥记得三十年前,他们同胡人的一次战争,打得那是相当惨烈。最后是胡人那边儿的将士染上了鼠疫,这才退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也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景孝帝闻言也仔细思索了一番,吴锡元的夫人确实瞧着不像是能当大任的模样,就说道:“那便让太医署的刘忠世跟着一起去吧,有何事都让他们两人商量着来。对了,还有从前医治鼠疫的方子,也让他们一并带上。还有户部那边儿,给叶恒打声招呼,让他速速召集方子上的药材和粮食,一并给开封府送过去。”

  “是!”赵昌平应了一声,便退出去交代下属了。

  八百里加急,三日之后吴锡元就收到了圣旨。

  他坐在自家椅子上一边儿喝着茶降火,一边儿生着闷气。

  “怎的我才刚回来,就又让我离京。”他不情愿极了!

  苏九月在一旁帮他打着扇子,巧笑倩兮地安慰他,“能者多劳嘛,许是你前头那个案子办的好,皇上这才信任你的。”

  吴锡元又叹了口气,苏九月接着说道:“开封府的水患很严重吗?那边儿的老百姓岂不是很惨?”

  吴锡元想到正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们,脸上的不情愿也消散了许多。

  他微微颔首,“是啊,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流离失所了。”

  苏九月想到同庆四年的那场旱灾,也跟着抿起了唇。

  夫妻两人还没说几句话,外头就又有圣旨来了,这次是专门给苏九月传旨的。

  圣旨中说让她跟刘忠世大人一起去开封府,配合吴大人一起,医治遭灾的老百姓们。

  苏九月领旨谢恩,给了来传旨的小太监塞了两个银裸子,才抱着圣旨眉开眼笑地跟着吴锡元回了家。

  两人才刚回到屋子里,苏九月就凑到了吴锡元身边儿开开心心地同他说道:“锡元,我可以同你一起去开封府了!”

  吴锡元沉着脸,“胡闹!”

  苏九月被他的态度吓了一跳,愣了一瞬,才怯怯地将自己手中的圣旨往前送了送,凑到吴锡元的眼前,小声嗫喏道:“是皇上下旨的,不是我胡闹。”

  吴锡元也察觉到自己可能是吓到她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伸手拉住了她的手,在她的手掌处轻轻捏了捏,像是在安抚她似的。

  就连说话的语气也跟着温和了下来,“不是说你,我是在说皇上瞎胡闹。”

  苏九月大吃一惊,下意识地朝着窗外看了一眼,才对着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可不能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苏九月小声说道。

  吴锡元方才实在是被气到了,皇上让他去开封府,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绝无怨言。

  但是他媳妇儿……才这么小!怎么能去那种地方?!

  人之初,性本善,是没错。

  但是人在有了生命威胁的时候,可就有了攻击性了。

  前朝去赈灾的白行君大人,就是被灾民们活生生拖出马车打死的。

  他一抬头对上他媳妇儿粉嫩嫩的小脸,再想到开封府那样的环境,他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那里不安全,你去不得啊……”

  苏九月这会儿也顾不上圣旨了,随便将它放在桌上,就来到吴锡元身边儿,抱住了他的胳膊,整个人依靠在他的肩膀上,柔声说道:“你都去得,我哪儿有什么去不得的?条件再艰苦,咱们一起也没什么怕的。”

  一看就是一副初出茅庐的言语,吴锡元叹了口气,决定将家里几个护院都带上。

  到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务必要护他媳妇儿周全。

  两位主子都要去开封府的事儿很快就被家里的下人知道了,梅子自告奋勇的找了过来。

  她掀起竹帘的时候,苏九月正在整理他们夫妻两人衣裳。

  听见身后的动静,就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梅子跨过门槛儿在她身后站定。

  “梅子?你怎的来了?”

  梅子冲着她嘿嘿一笑,“夫人,您可是要去开封府赈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2页  当前第4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8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首辅家的锦鲤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