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藻宫咸鱼纪事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希惜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94 KB   上传时间:2022-06-20 12:28:36

  “行,我知道了。”

  “沈辰的事你大可以放心,我能宽慰得了他。”

  “好。”

  既然传言为假,沈辰心情不错,那我就大大地放心了。

  冬日风雪大,我因前几次的遭遇,再也不敢跑出门去打雪仗,连着几天都没走动过,加之年关将至,糕饼点心干果甚多,我放宽心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很快就心宽体胖了。

  嘉嫔中途还来找过我一次,带着一摞各种茶的方子并一箱话本画册,说是要借钱。

  冯静仪道:“是什么奇珍异宝,能把你的荷包都给掏空了?”

  嘉嫔眼下是厚重的黑眼圈,眼神却出奇的明亮。

  “上次那个旅心画师,他出了本新画册,画的是大宁朝各地的四季风景,我都多少年没出过宫了……这本我一定要入手。”

  我一边把钱给她,一边叮嘱道:“顺便帮我也买一本。”

  嘉嫔双手接过钱袋,做出夸张的叩谢样子,笑嘻嘻道:“知道了,多谢容嫔娘娘——”

  “小心点,别让人发现。”

  “放心吧,这个我很有经验,”嘉嫔把钱袋揣进怀里,道,“为了感谢你借我钱,我告诉你一个消息吧。”

  冯静仪道:“是什么好消息,还能卖钱?”

  “什么卖钱?我是借钱,又不是不还。”

  “利息钱不是钱?”

  嘉嫔道:“你好尖酸,还算利息。”

  我道:“我不算你利息,你快告诉我是什么消息?”

  嘉嫔道:“何老先生有个学生,在京城书院教书,他又教出来一个学生,如今在刑部任二等谏议员一职,这个谏议员前段时间跟工部尚书何钧大人的亲姐姐,也就是何老先生的长女搭上了线。”

  我向来知道朝堂中世家大族的亲友师生关系错综复杂,然而乍一听这九绕十八圈的一大段话,还是愣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理清楚了。

  “何老先生学生的学生,跟何老先生长女……淑贵妃的母亲搭上了线?”

  “是的。”嘉嫔道。

  “淑贵妃母亲,一介女流,又不能参政,那谏议员有事不找何老先生,找她做什么?”

  冯静仪道:“淑贵妃母亲是个精明强干的女人,何家兄弟姊妹之间关系又素来亲厚,有些事情,找淑贵妃她娘也是有用的。”

  嘉嫔点点头,道:“最近年关将至,事情颇多,按理说正是家家户户人手不够的时候,这谏议员却突然派了两个家仆去松江郡,说是要买松江郡的肥松鱼孝敬家中老人。”

  松江郡?这地方我熟。

  这不就是我母亲的老家吗?

  我道:“这大冷天的,松江都结冰了,哪来的肥松鱼?”

  嘉嫔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又没去过松江郡,你自己看着办吧,我走啦。”

  “慢走,顺子,你送嘉嫔娘娘出去。”

  “是。”

  冯静仪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枸枸,你们家在松江郡可有犯过什么事?有没有落下什么把柄?”

  我身边围着好几个火炉,脚边有炭盆,盖着厚毯子,抱着汤婆子,却仍觉得浑身发冷,仿佛置身于室外呼啸的寒风中。

  沉默片刻后,我道:“我家在松江郡的把柄可大着呢,我父亲就是在松江郡让我二姨娘未婚先孕,最后奉子成婚,生下了我长姐。”

  冯静仪也愣住了。

  “这……枸枸,淑贵妃这是盯上你长姐了,你们陈家的发展全靠你长姐牵着的沈家的势力,只要你长姐跟沈将军有了嫌隙,陈家跟沈家的关系一断,你就是毫无靠山、待宰的羔羊了。”

  我父亲并未入官场,谏议员谏不到他头上,那就只能针对我祖父进言了,教子无方,家风不正,对文官仕途是致命的打击,但我祖父年岁已高,自封爵后基本上就升官无望了,即使我父亲当年的荒唐事情被翻出来,最多就是我祖父老脸丢尽,晚节不保,却没什么实质性的打击。

  至于我长姐,风尘女的婚前私孕女,这出身自然是极不光彩的,我长姐也许从此就要跟京城贵妇圈子彻底绝缘了,沈辰甚至完全可以借着这个理由休妻再娶。

  然而沈辰早就知道我二姨娘的身份了,我长姐和沈辰已成婚十年,有儿女一双,始终恩爱和谐,沈辰不可能会休了我长姐。

  淑贵妃纵然能挖出当年的事情,却也难以对我们陈家造成什么实质上的损害,我直觉淑贵妃有后手,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她能有什么后手。

  我祖父为人向来宽厚,为官亦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谨小慎微,多年来无功无过,除了教子无方外,几乎是没有什么污点了。

  冯静仪道:“不管怎么样,咱们提前知道了她的计划,好歹能有个防备,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枸枸,松江郡路途遥远,你可要先下手为强。”

  是啊,我要先下手为强。

  物证,人证,我都要先一步找到。

  三皇子今天刚请过安,下一次来就要等后天了,我召来太医把脉,太医说我有些上火,让我少吃些干果点心,我借体型臃肿影响容貌之名,非逼着太医开了个清热排毒的药方子,然后让顺子拿着我的令牌和太医院的药方子去三皇子府。

  嫔妃不得无故召见已出宫立府的子女,但若是母亲有疾,便可唤子女进宫陪伴侍疾。

  我承认,我有病。

  太医院的药方子为我作证。

  守门的侍卫不懂医术,只看见是太医院给青藻宫开的药方子,就放了顺子出去,顺子成功到达三皇子府,却没能找来三皇子。

  “禀娘娘,奴才晚了一步,三皇子陪大皇子去京城郊外的军营了,听三皇子府的人说,三皇子还要在军营留宿两夜,得等到后天才会回来。”

  后天……

  等到后天,谏议员的家仆都快走了一半路了。

  多亏沈辰在内务府买通了一个传信人。

  我让顺子以领炭火的名义去了内务府,过了许久,顺子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挑炭火的小太监,却不见那传信人。

  顺子指挥内务府两个小太监把炭火放进库房,待二人走后,我道:“顺子,你没把那人喊来吗?”

  顺子道:“娘娘,那人不在,奴才问了内务府的公公,说是那人出宫采办了,要酉时四刻才能回来,那时天色已晚,娘娘也不便召见他,娘娘不如等明天再让他来吧?”

  “罢了,你下去吧。”

  “是,奴才告退。”

  我静坐片刻,道:“清芳,你说嘉嫔能不能帮上咱们?”

  冯静仪摇头道:“你想都别想,她是个中立派,能给你提供这个消息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会替你传信?而且枸枸你想想,嘉嫔娘家那么有钱,她为什么还要来找你借钱?”

  我认真地想了想,但因心里着急,心乱如麻,并没有想出什么结果。

  冯静仪道:“年关将至,宫人需出宫采办,宫门处进出人员变多了,为防生乱,就得更严地排查,嘉嫔娘家一向谨慎,这会儿想来已经断了联系了。”

  我道:“查的更严?那我通过内务府的关系传信给家里,是不是也风险更大了?这么说,我还是应该让三皇子递这个消息。”

  冯静仪道:“我觉得你最好还是等三皇子来请安吧。”

  “我也这么觉得,只是此事宜早不宜迟……”

  “你着急很正常,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好吧……”

  我这两天一直心神不宁,生怕三皇子又被军营里什么事绊住了脚,好在三皇子向来孝顺,来青藻宫请安还是很准时的。

  我将嘉嫔那天所说的事情告诉了三皇子,三皇子垂着眼,摩挲着腰间悬挂的玉佩,沉默片刻,缓缓道:“这确实是件麻烦事。”

  “哦?”

  三皇子的语气有些不寻常。

  三皇子抬眼看着我,道:“陈娘娘,百越传来消息,那逃脱的百越叛军首领私下联络了驻扎在百越的将士,声称自己还有反击之力,如若大宁朝愿意让他当百越郡郡守,给他封爵,释放他的父母妻儿,并封他女儿为县主,他可以考虑带着自己的军队归降大宁朝。”

第91章 二十七岁

  冯静仪道:“一个手下败将,这么狮子大开口,皇上能满足他就怪了。”

  三皇子道:“那假哈尔顿的确是沈将军的手下败将,但沈将军上不了战场,其他将军又不熟悉百越的环境,那假哈尔顿在百越生活多年,只要依山傍水地搞偷袭,就很能让人头痛一阵了。”

  冯静仪道:“京城这么多百越奴商,都是去过百越的,随便抓一个做向导不就行了?”

  三皇子颔首道:“是这样不错,所以这只是个小问题,目前最关键的是,粮草。”

  冯静仪沉默了。

  三皇子道:“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如今正是冬天,农户没有收成,若是夏秋季没能屯好粮,恐怕各郡县还要从仓里放粮出去,百越的粮食根本撑不起一场战争,父皇已经下了密令,从其他郡县调粮去百越,等春天来临,冰雪消融,叛军差不多就该冒头了。”

  “春天到了,那谏议员的家仆就差不多该从松江郡回来了,而百越余孽未清,也有沈辰延误军情的缘故,到时战火又起,他们一边参沈辰延误军机,一边弹劾陈家教子无方家风不正,两相夹击,应付起来便有些难了。”我深吸一口气,接着说了下去。

  三皇子点点头,道:“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我会跟沈将军说清楚,让他和沈夫人早做准备的。”

  我道:“记得让他们去问问我父亲和二姨娘,像我二姨娘的契,或是知道内情的人证,通通都要带来。”

  “好,我知道了,”三皇子道,“陈娘娘,百越的消息,父皇只告诉了我和大哥,还没有公之于众,你可不能说出去。”

  “你放心。”

  很快又是除夕,过了这个年,三皇子就十九岁了,我也成了个二十七岁的老女人。

  除夕夜宴,照旧是一片欢声笑语,今年二皇子的身子好了,皇上便召了所有皇子公主进宫过年,大皇子拉着皇长孙坐在贤妃身边,二皇子与五公主坐在良妃身边,三皇子则紧紧挨着我坐。

  二皇子府里的小妾早在春天时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为了好养活,取了个俗名叫阿麦,此时还不满一岁,在襁褓中小小一团,被二王妃抱在怀里。

  皇长孙凑过去看了看阿麦,道:“真可爱。”

  贤妃笑道:“宸儿觉得阿麦更可爱,还是圆圆更可爱?”

  圆圆是大皇子女儿的俗名。

  皇长孙道:“都可爱,比沈宜人可爱多了。”

  宜人是沈清宜的俗名,因女子真名为私隐,为了方便称呼,沈辰为沈清宜取了这个俗名。

  还能记得唤沈清宜的俗名而非真名,皇长孙果然是读书知礼了。

  皇上道:“沈宜人是谁?”

  大王妃笑道:“是沈将军的小女儿,唤作宜人,常跟宸儿在一处玩耍,那小姑娘活泼可爱,宸儿可喜欢她了。”

  皇长孙突然道:“我才不喜欢她,我讨厌她。”

  大王妃道:“宸儿,你前天不是才跟宜人玩过吗?怎么又讨厌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藻宫咸鱼纪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