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藻宫咸鱼纪事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希惜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94 KB   上传时间:2022-06-20 12:28:36

  我心中疑惑,但仍老实地跪着。

  刑部尚书看完了文书,叹息一声,道:“可算是结束了。”便令他人带着我们俩去了刑部大牢。

  刑部大牢,阴暗潮湿,虫鼠遍地,且有一股经年累积的血腥之气萦绕,令人作呕。

  不过赵方清待的牢房要稍微好一些,至少老鼠的叫声听着要远一些。

  牢房光线微弱,我只能隐约看见一个人的轮廓,待狱卒燃了灯,我才看清了赵方清的样子。

  赵方清是个如玉的美人,只是再好的玉,经了火烧摔打,也要变成次等的玉,赵方清穿着一身戴罪官员的白袍,浑身血迹斑斑,披头散发地蜷缩在角落里,火光一亮,他竟是极轻微地抖了抖,而后眯起眼,浑身紧绷,待眼睛适应了一会儿,他看清了我和冯静仪,才慢慢放松下来。

  堂堂刑部侍郎成了这样子,赵方清显然是受了不少折磨。

  赵方清看着我们俩,微微一笑,道:“二位姑娘似乎是宫中人,不知二位姑娘踏足刑部大牢,所为何事?”

  狱卒燃了灯就退下了,冯静仪左右看看,确认周围再无外人,便摘下兜帽,冷笑道:“呵,万万没想到啊,我大宁朝近年来最俊美的状元郎,最后竟落得这般田地。”

第107章 赵方清出狱

  冯静仪既已亮出身份,我亦摘下兜帽,露出面容,站在一旁并不说话。

  赵方清一怔,随即浅笑道:“臣见过容嫔娘娘,见过冯静仪。”

  停顿片刻,赵方清又道:“冯静仪说,臣最后落得这般田地,可臣却认为,天无绝人之路,如此这般,也未必会是臣最后的下场呢。”

  冯静仪冷哼一声,道:“赵大人好自信,看来三驸马对你还是心慈手软了,只折磨了你的皮肉,却并未打坏你的脑子。”

  赵方清道:“娘娘谬赞。”

  冯静仪道:“既然赵大人脑子没坏,那我便告诉你一件事。”接着将良妃所言和刑部尚书口中的“三封信”告诉了赵方清。

  赵方清笑道:“我还奇怪,三驸马怎么敢来对我用刑,且没有狱卒拦着,原来是良妃娘娘提前打好了招呼,给三驸马开了条路……也是,是我当初进言让四公主和亲契丹,良妃娘娘算是报了这个仇了。”

  冯静仪道:“恶有恶报,你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赵方清浅笑道:“臣这孽是为自己作的,还是为旁人作的?”

  推动四公主和亲,这自然是为冯静仪做的。

  冯静仪理亏,便不接这个话头,只道:“反正良妃这是打一闷棍给一甜枣,你心里有数就行——枸枸,把钥匙给我。”

  因方才是我出示令牌,狱卒便将牢门钥匙给了我,我将钥匙递给冯静仪,冯静仪开了牢门,道:“赵大人,出来吧。”

  赵方清点了点自个儿的腿道:“刑部刑讯花样繁多,三驸马又深恨我,冯静仪觉得我还能走得出去吗?”

  冯静仪嘴角现出一抹讥讽的笑,抱臂立于一旁,幸灾乐祸道:“走不出来,那就爬出来呀!我们俩都忙得很,可没时间跟赵大人磨叽着,赵大人要不想出来,我这就将牢门锁上。”

  赵方清苦笑道:“你果真还是记恨着我……罢了,我这便出去。”

  说着,赵方清稍稍立起身子,手往前一放,似乎真的准备四肢朝下地爬出来。

  这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侮辱了。

  我一惊,正欲上前阻止,却见冯静仪已先我一步作出反应,将手伸到赵方清腋窝下,一使劲儿,将赵方清拎了起来。

  往常冯静仪是绝对没有这个手劲的,想来赵方清这些日子备受煎熬,早已是形销骨立了。

  赵方清一被拎起来,身子只一晃,立刻便扶住了铁栏,稳稳当当地站着,冯静仪收回手,手腕转动,轻轻甩了甩。

  我瞧着赵方清似乎甚是轻松的样子,便道:“赵大人,你可还能走?”

  若是不能走,就得让狱卒整个担架过来。

  赵方清微微一笑,慢慢地走了起来,他起初动作很慢,也不自然,之后却越来越快,很快走姿便与常人无异。

  这就有些尴尬了。

  赵方清只是久未走动,躯体僵硬——或者说腿麻,然而我和冯静仪却都以为他是腿废了。

  赵方清走到我面前,突然行了个礼,道:“多谢容嫔娘娘鼎力相助,雪中送炭之恩,臣必定铭记于心。”

  赵方清是刑部侍郎,实际地位并不比我低,我正要还礼,却见冯静仪走了过来。

  “啊……”

  冯静仪猛地抬腿,踹了赵方清一脚。

  我看得出来冯静仪没用大力,但对于一个遍体鳞伤的人来说,哪怕只是马车的颠簸,都能使其痛不欲生,何况是这样带了些力道的一脚。

  赵方清倒地,面色陡然苍白,额上也渗出几滴汗珠来,不过他衣服早已糊了一片血红,不太能看得出有没有流血。

  冯静仪冷傲地站在赵方清面前,并不在意赵方清这模样如何凄惨惹人怜爱,只丢了一钱袋子在他身上,道:“当年小弟受了父亲一窝心脚,去了半条命,之后你不肯为他说半句话,甚至只是提一提事实都不肯,使得小弟蒙冤,备受煎熬,直接夭折早亡,我母亲当年对你真心相待,你助她于贫困低微时,你当初为救我得罪了良妃,如今我也救了你出狱,我弟弟挨的这一脚,我还了你,从此我们就两不相欠了,日后咱们俩桥归桥路归路,偶尔遇见就只公事公办,前尘往事一笔勾销,再无私人恩怨。”

  赵方清一手撑地,一手摸了摸冯静仪丢下去的那钱袋子,拎起来,晃了晃,抬眼看向冯静仪,眼里含着笑意,道:“前尘往事一笔勾销,日后只公事公办,那冯静仪这是什么意思呢?莫非冯静仪是想贿赂朝廷命官?”

  冯静仪胸口不断起伏,手握成拳,轻轻颤抖,显然仍沉浸在往事中,尚未恢复平静,但她的语调还是悠然冷漠的。

  “如若赵大人愿意,可将这些金子交与我母亲如明月夫人,要是赵大人缺钱,可直接私吞了这些金子,或者赵大人是想收受贿赂,那么这些钱您与我母亲五五、七三、四六,我都没意见,赵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决定。”

  赵方清道:“如夫人未必会收你的钱,你如今只是静仪,在宫中人情往来的打点有不少,这钱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冯静仪道:“你可以告诉我母亲,我在宫中月月有俸禄,她要是不收这些钱,我就冒着大风险,亲自出宫去把钱给她,如此,她一定会收下的。”

  赵方清道:“我上回去邻京县时,已给了如夫人不少钱,她如今吃喝不愁,万事无忧,你不需要再给钱给她了。”

  冯静仪眯了眯眼,沉默片刻,突然道:“你放屁!我母亲不可能会收你的钱,她连我的钱都不一定肯收,更何况我弟弟的死也与你有关,我们与你仇恨之深,仅次于我对冯家那一窝蛇鼠之辈的憎恨,赵方清,你到底有没有找到我母亲?”

  赵方清愣了愣,道:“自然是有的,否则我何必跟你说那些话呢?我是直接将银票压在茶碗下,如夫人直到我走后才能发现,也就没有什么肯不肯收了。”

  赵方清面色温和,语气也柔和,冯静仪一时沉默下来,垂眸不语。

  赵方清又道:“你放心吧,我会让如夫人知晓你的心意。”

  冯静仪依然安静地站着,微微低头,俯视着赵方清。

  我觉得这气氛真是有种说不出的怪异,剑拔弩张有之,依依惜别有之,仿佛好色的刁蛮公主威逼清流做佞臣。

  按理来说,赵方清和冯静仪隔着仇,应当不会有什么感情,可正如良妃所言,男女之情事,总是没个定数,赵方清与冯静仪这几十年来的羁绊不可谓不深,万一……

  思及此,我往后退了几步,这样只要一有人来,我就能一眼看到。

  许是我这人天生粗鲁,动作幅度大了些,冯静仪有点儿被惊着的样子,回头看了看我,道:“赵大人,你要是起不来,我就让狱卒给你抬个担架来。”

  赵方清低低地笑了几声,道:“不必了,在担架上躺着压到伤口,更疼,冯静仪直接叫狱卒进来扶我吧。”

  冯静仪戴上兜帽,转身便向我走来,经过我身旁时,她拍了拍我的肩,道:“还愣着干什么?戴起兜帽跟我出去呀。”

  我“哦”了一声,立刻用白纱和兜帽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我们俩刚走了几步,赵方清却忽然开口,唤了声“清芳”。

  清芳是冯静仪的名讳,本不该被外人——尤其是男人喊出来,赵方清此举甚是失礼,我以为冯静仪会头也不回地离开,可冯静仪还是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冯静仪转头,摘下兜帽,挑眉看向赵方清。

  “没什么,”赵方清笑了笑,扬起冯静仪给的那钱袋子,道,“你这荷包虽是素色,没有花纹,但这种布料只供给后宫低位嫔妃,若被有心人发现,还是有可能变成你我通奸的物证。”

  冯静仪转头,重新面向前方,道:“那你就把它烧了吧。”

  “臣遵旨。”

  快走到转角处时,我忍不住回了个头,看见赵方清仍半躺在地上,直直地看着冯静仪的背影。

  我和冯静仪走出大牢,跟狱卒说了声,狱卒连连答应,道:“是,是,姑姑辛苦了,小人一定照顾好赵大人。”

  回宫的驴车已在刑部大门前等着了,我与冯静仪坐上驴车,回到宫中,在路过一家胭脂铺时,我看见裴元芳正与一年轻女子在买胭脂。

  看来裴元芳最近已有良缘。

  如此,我便心安了。

  中秋节后,三皇子传来书信,说是百越战役大获全胜,百越民心归顺,百姓视大宁朝军队如天神,跪拜献礼者不计其数。

  与军报一同送到金龙宫的,还有叛军首领的人头。

  皇上龙颜大悦,抚掌大笑称三皇子有帅才,没有浪费运进百越的诸多粮草物资。

  很快,休养好了的赵方清上书,提议严查百越奴市,放归百越奴,并在百越郡增设学堂,同时增设一郡令职位,由百越原住民担任。

  此事被诸多大臣反对,赵方清一一辩驳,最后两方各退一步,皇上下令,除增设郡令外,落实赵方清提出的所有建议。

  大军即将回朝,算算日子,三皇子果真是能赶上冬至的饺子了。

第108章 晋为德妃

  冬至前两天的下午,大军抵达京城,我作为三皇子的养母,有幸与皇上一同去城门处迎接。

  三皇子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身披银甲,英姿勃发,气度无双,是能令无数少女怦然心动的存在。

  看着三皇子策马而来,我和皇上同时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上的满意在于子肖父,我满意的是我自个儿养孩子的天赋。

  行至城门前,三皇子下马行礼,皇上说了几句话,很快便是接风洗尘宴。

  此次接风洗尘宴并没有昭仪位分以下的后妃,但六部尚书和几个武将皆到场填了位置,出乎意料的是,沈辰也在。

  武将与文官向来不睦,是以沈辰基本上只跟武将们闲聊,在一批舞女退场后,三皇子敬完了皇上,很快便斟了杯酒,对沈辰道:“沈将军,承蒙您多年教导之恩。”

  沈辰起身道:“三皇子言重了,臣能教给您的武功,至多不过可敌十人,那可敌万人的行军布阵之法,臣只是将您领进门,主要还是靠的您自己的领悟。”

  良妃道:“三皇子才多大,似乎就已立了好几件大功劳了,啧啧,真是个奇才,臣妾的熠儿就远远不如了,民间说幼子多肖父,三皇子这般,必定是随了皇上,臣妾瞧着这三位皇子里,就属三皇子最有皇上的风范。”

  良妃是个轻易不拍马屁的人,是以这一开口,便是摸准了皇上的心思,皇上立刻大笑道:“焕儿的确聪敏,民间俗语,大多做不得准,焕儿从小就是三个皇子里最聪慧好学的,如今长大了,如何能不立功呢?焕儿,你又立了个大功劳,朕许你个奖赏,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如此予取予求的态度,又是对着自己的亲儿子,这只是个开始,我几乎可以想象,接下来几天必定会有各种赏赐如流水般送进三皇子府。

  三皇子道:“父皇过奖了,儿臣可不敢当,百越之胜,一有父皇布局得当,民心所向,不能不赢,二有沈将军击敌在前,使叛军元气大伤,三有诸位将军从旁协助,共同出力,更有我大宁朝百姓纳粮纳税,提供粮草物资,众将士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归根究底,正是因为父皇多年来治国有方,我大宁朝国力雄厚,军队才能大获全胜,儿臣还是沾了父皇的光啊。”

  刚立了大功的亲儿子的奉承,即使是奉承,也是极其顺耳的,皇上更满意了,笑道:“焕儿说的不错,很好,文武双全,才是我大宁朝的皇子,这也有太傅和沈辰教导有方的缘故。”

  沈辰立刻起身道:“皇上抬举臣了,大江后浪推前浪,三皇子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许久之后,宴会已即将结束,酒酣之际,三皇子忽然道:“父皇,儿臣在外许久,三皇子府必定冷清,儿臣在百越战场几次死里逃生时,总会梦见小时候的情景,儿臣还是想回青藻宫住一段时间,陈娘娘想来也收拾了晴芳殿吧?”

  皇上道:“容嫔,你可收拾好了晴芳殿?”

  我一愣,立刻道:“禀皇上,妾身是个闲人,整日无所事事,早在几天前,妾身想着三皇子进宫请安时也许会想进晴芳殿坐会儿,便命人将晴芳殿收拾干净了,一应物件摆放都是按三皇子小时候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藻宫咸鱼纪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