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缔婚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法采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3 KB   上传时间:2022-07-08 12:38:42

  不想她回了家,谭建和杨蓁竟然也到了。

  两人提前一日从伯府结束了归宁,当下杨蓁便走上前来。

  “大嫂别担心,我爹说东宫辅臣徐大人也一同前往,还给大哥配备了不少人手。”

  谭建说是,但也忍不住道了一句。

  “大哥可真是,谁都没商量就应了这差事......要不我过去看看?”

  话音未落,正吉连忙上前。

  “二爷万万不能去,大爷可是吩咐了您要留在家中照看的,若是大爷见您没在家中,恐是要生气的。”

  谭建最怕自家大哥生气,也晓得大哥专门给他在薄云书院告了假,让他这几日提前回家。

  当下也只能不再提出门的事,摸摸鼻子,看了看项宜。

  “大嫂别着急,兴许大哥晚间就来家书了。”

  毕竟离得那么近。

  项宜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回了房里。

  京城老宅的正房比清崡谭氏宗家正房要略微小一些,但比起清崡的屋子,这里满满当当地摆起家什、衣物、茶碗、摆件,却比清崡要温馨许多。

  但此刻,风从西面的窗子吹进来,又自东面的窗子溜走,将整间房都吹得泛起凉气来。

  项宜站在门前被贯穿的凉风吹着,一时间没有动,半晌,才缓步走到了桌案前。

  她打开了篆刻用的匣子,恰就看到了里面给那位大爷做的小印,在她细细打磨了一番之后,还没来得及给他。

  她将那小印拿了出来。

  每次那位大爷问她做完了没有,他要收回去了,她都觉得还差一点,今次终于做完了,他倒是不在家了。

  项宜开了大红印泥,用小印沾了上去,印在宣纸之上,利利落落地印下了两个字——

  元直。

  静默坐在书案前,项宜看了那两个字不知多久。

  ......

  晚间,京城谭家饭厅只有三个人吃饭。

  杨蓁总觉得嫂子比平日里好像更加安静了,虽然嫂子总是少言寡语的,但是今日她莫名就感觉,嫂子真的一个字都不想说。

  她给谭建示意了个眼神,谭建同她也示意了一个眼神。

  诺大的桌子,杨蓁挤到了项宜身边,给她夹了一筷子菜。

  身边忽然有人夹菜过来,项宜下意识一愣,转头向身边看了过去,又在看到杨蓁的时候顿了一下。

  “是弟妹啊......”

  杨蓁眨眨眼,又给项宜夹了一筷子菜。

  “嫂子多吃点。”

  她这话刚说完,外面忽然来了人,正吉领着个风尘仆仆的护卫,匆匆上了前来。

  “大爷来家书了。”

  话音落地,杨蓁看到嫂子眼睛似乎是亮了一瞬。

  从前谭廷来家书,都是呈到秋照苑,谭建打开来读的。

  这次谭建也立刻上前取了家书在手上,快速地打开了来。

  书信不长,没有什么复杂的内容,只是写着他这般决意没来得及与族人商议,让谭建替他同族人交待一二,又说了一些族中和家中的事情,也让清崡那边母亲妹妹族老们不必担心,并且嘱咐谭建就算在家,也不许荒废了学业。

  这信和他往日里的家书再没有什么区别,但谭建和杨蓁却都默默看了嫂子一眼。

  同以前一样的,大哥这次也没有提及嫂子。

  厅中寂静一场,连正吉都干咽了一口吐沫。

  项宜默了一默,稍稍一顿便又回过了神来。

  他的家书不肯提她也不是一天了,今日没有提及,应该来说也没什么奇怪才是。

  项宜没有言语,眼眸垂落了下来。

  风从厅堂径直穿过。

  就在这时,外面送信的人却专门同她道了一句。

  “夫人,大爷另外给夫人写了封信。”

  言罢,将那封信呈了上来,信封上走笔沉稳而俊逸地写了四个字——

  吾妻亲启。

  信放到了手上,项宜还愣愣的,没回过神来。

  他们从来没有过书信,连家书的消息往来都不会多提一句,可今日却专门有一封信,是他写给她的。

  杨蓁非常适时地凑了过来。

  “呀!大哥给嫂子有悄悄话呀!写的什么呀!”

  这话让项宜不自在了一瞬,忽然不晓得要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倒是谭建一把将自家娘子扯了回去。

  “你也晓得是悄悄话了,还问写了什么?”

  “对哦!”杨蓁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同项宜说了一句。

  “那嫂子我们就不打扰你看信了,我们走了!”

  两人说完,拉着手笑着跑走了。

  项宜:“......”

  厅里竟然有些热起来了,项宜将窗子都通开了来,坐到了书案前,拆开了信。

  给她一人的信,竟也同写给众人的家书长度相仿,虽然都不是甚长......

  项宜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发了一阵呆,又看了两眼,才回过了神来。

  他先说了此事因为时间紧张,便没有同众人商议,又怕她听到齐老太爷的事情之后担心,所以昨日没有相告。

  他给她道了歉,然后问了一句,昨晚睡得可好。

  项宜看到这句,不免想到了昨晚的情形,亦想到了他昨晚忽然拉着她的手,放在他腰上的事情......

  项宜把这句话掠了过去,他便问了她可有去新开的玉石铺子,不知道都买了些什么,可挑到像样的玉石,又嘱咐她晚间不要熬着眼睛。

  最后,他道了一句:

  吾妻不必担心,为夫会赶在下月初十前归家。

  下月初十......

  项宜坐在书案前,看着那位大爷的书信默然半晌。

  他平日里话那般少,没想到信上的话却不少。

  正吉过来问了一句。

  “夫人要给大爷回信吗?”

  这话问得项宜愣了一下,书信是该有来有往,可那位大爷信中提及的事情,除了玉石铺子,其他的可怎么回?

  但玉石铺子她还没来得及去。

  她想了想,禁不住向着难免京畿州县的方向,遥遥看了一眼。

  天上繁星闪烁,明月高悬,几片云悠悠暗暗缀在夜空里。

  半晌,她同正吉道了一句。

  “那明日再去趟玉石铺子吧。”

  *

  京畿。

  谭廷到了地方便去看了齐老太爷。

  齐老太爷年纪大了,本就有病在身,这一下从高坡上摔落下去,人一直没能清醒,但也总算是留了一气。

  谭廷问了宫里派来的太医,太医道药都用了,就看老太爷明日能不能醒。

  若明日能醒,这条命就算保了下来,若是不能,恐要通知齐家准备白事了。

  这话让谭廷心口都悬了起来,鼻间酸了一时。

  他老人家一生豁达喜乐,怎么能落得这样的情形离世呢?

  他在老太爷床边守了许久,待到聚于此地的官员都过来,才走了出来。

  东宫辅臣徐远明与他一同前来,当下与他道了一句。

  “我方才问了众人,这些考生里其实有几个领头的读书人,他们自然都是寒门,还都颇有些才学,但即便齐老太爷出了事,他们也没有松口,咬定了要为千万寒门书生讨个说法。”

  徐远明道,“都是些难啃的骨头,咱们的人去劝解多次都无用。”

  谭廷默然,与徐远明一道进了厅里,果真听到之前老太爷帮衬的官员和本地的州县官员,都一直认为这些领头的考生十分关键,只要能让他们改变态度,剩下的事便好说了。

  但怎么才能让这些人改变态度,谁也说不出个办法来。

  一众官员离开之后,徐远明便问了沉默听在旁许久的谭廷。

  “谭大人怎么说?”

  “自然还是得从这些人入手。”谭廷说着,顿了一下。

  “既然劝解无用,便不再劝解了,最好是让他们自己看能明白眼下的复杂境况。”

  “那怎么才能让他们明白?都是些钻了牛角尖的读书人。”

  读书人转牛角尖是最难办的。

  徐远明发愁,他本是想要请几位大儒前来说话,慢慢劝解,但听身边这位谭家宗子的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3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缔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