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吉时已到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非10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25 KB   上传时间:2022-10-02 13:52:55

  吉南弦闻言亦是一愣:“不是殿下让郡主来向臣寻些地方游记来看的吗?”

  “我何时说过?”太子看向女儿。

  女孩子理直气壮地抬起下巴:“我若不这么说,只怕吉大人不肯借嘛。”

  太子叹气摇头:“你想要看什么书,朝你的老师去讨便是了——”

  说着,忽然想起来:“哦,我忘了,你前两日又将新来的老师给赶走了——倒还没来得及问你,这位邹少傅,又是哪里得罪了你?你此前说那些老师只会教你棋琴书画,想换一个讲史的……怎么,难道邹少傅的史书说得不好?”

  “当然不好。”女孩子瘪了瘪嘴,道:“说春秋史时,他同我讲了寡妇高行,为守节而自残割鼻的故事。待说到西汉时,他专挑了《列女传》讲了好几日!父王您说,这是讲史吗?”

  太子不答反问:“如此说来,你不爱听这些了?”

  “当然了,我想听的是正正经经的经史子集,他们根本就是在糊弄我。”女孩子思索着皱眉:“您说,若我是个皇孙,不是郡主,他们还会如此糊弄吗?”

  “那就再换。”太子仍旧不答,只道:“换到你满意为止便是。”

  有些事,他想让仪儿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摸索,自己去选择。

  “我已经有想要的老师了。”女孩子露出笑意,看向吉南弦:“我想让吉大人做老师。”

  “哦?”太子笑着挑眉:“所以还书是借口,拜师是真了?”

  “这……”吉南弦受宠若惊地笑了笑,更多的却是不解:“臣如何堪为郡主之师?”

  “吉大人也太谦虚了,我今年虽才八岁,但也是听过晴寒先生大名的,您又是正经进士出身,如何不能做我老师呢?”嘉仪郡主满眼钦佩地道:“况且您于这几本书上的批注,我皆认认真真看了,这般见识眼界,这般胸襟与解悟,我看罢只觉豁然开朗,好似另有天地,这些正是我所神往的!”

  太子听了不禁笑道:“南弦,看来她这是真想拜师了,她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你若不答应,她怕是有得磨。”

  “可……”吉南弦失笑道:“可臣从未于这几册书上做过什么批注,郡主怕是误会了。”

  “吉大人该不是为了推脱此事,便哄骗我吧?”嘉仪郡主指了指女使手中的匣子:“这几本游记我看来有趣,本想使人出宫去买几册回来,然而打听过才知皆是孤本,乃是吉大人家中独藏,这批注不是吉大人所作,又能是谁?”

  吉南弦摇头笑道:“臣倒未曾仔细翻阅,还须看一看才知。”

  女使便将匣子奉上。

  他打开来,取出一本翻看到有批注的一页,笑了笑,道:“郡主当真误会了,这其上的批注端看字迹,乃是舍妹数年前所留。”

  嘉仪郡主愣了愣,眨了下眼睛:“吉大人的妹妹?”

  “是,臣家中有两位妹妹,臣所说的正是幺妹衡玉。”

  嘉仪郡主好奇极了:“敢问这位娘子今年多大年岁?”

  “已年满十八。”

  “才只十八岁的女郎啊……”嘉仪郡主惊讶不已:“这又是数年前的批注……”

  女孩子陷在震惊中好一会儿,而后一双眼睛越来越亮,目色坚定地道:“那我要吉娘子做老师!”

  太子和吉南弦对视了一眼,皆是笑了。

  “怎么?父王方才不是还说,要换到我满意为止么?”嘉仪郡主生怕自家阿爹不肯答应,忙道:“要我说,吉娘子虽无官身,没有功名,但论学识见识,便是考个状元也是轻而易举的。”

  “不是有无功名,是否官身的缘故。”太子看向女孩子,笑着说道:“拜师之事非同小可,吉小娘子的性子可比你还要厉害得多,断不是你呼之则来,想赶便赶的——你不如先去同你阿娘打听打听,了解罢吉娘子的事迹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事迹?

  嘉仪郡主听得几分疑惑,几分好奇。

  一刻钟后,刚沐浴罢,坐在梳妆桌前,由女使绞着头发的太子妃,便瞧见女儿风一般跑了进来。

  张口投一句话,便是气喘吁吁地道:“阿娘,您知道吉小娘子吗?”

  靠在榻中正看书的衡玉,忽地打了个喷嚏。

第174章 到底狠辣了些

  随着衡玉这声喷嚏,一旁坐着的顾娘子绝望地将手中针线丢回了篮内。

  “不做了不做了!就算真叫我给勉强做成了,来日娃娃穿上了只怕也没脸见人的,总不能小小年纪就让娃娃经历颜面扫地的滋味吧?”

  “我早说了,不必强做的嘛。”衡玉笑着道:“有些银子,还是要留给旁人来赚的。”

  起初,顾姐姐打算给她嫂嫂腹中即将出生的娃娃做一套衣裳,后来逐渐改成了一件小褂,再然后变成了一件肚兜兜,然而这种事并不是退而求其次便能解决的,毕竟次也不是那么好求的不是?

  “行吧,那明日咱们去街上瞧瞧有没有合眼的,买个十件八件回来。”顾听南说着,转头看了眼滴漏,起身舒展了下身子,道:“时辰也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了,你也莫要再看久了,仔细伤眼睛。”

  衡玉点头应下来:“那顾姐姐回去早些歇息。”

  顾听南离去后,衡玉转头往身后窗外看了一眼。

  她实则倒也不是多想看书,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她总觉得,今日早朝之上如此顺利,萧景时或要给她报个喜吧?

  但转念又想,消息都传开了,他必也知晓她已经知道了,好似也没道理再多此一举。

  而后又想,他又不便光明正大登门,总不能大半夜地翻墙来找她吧?

  衡玉乱七八糟地想了一通,而后又觉得自己想得太多,实在有些好笑,便拿书往脸上一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笑。

  “姑娘。”翠槐看了一眼自家姑娘,只当她是在书上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却也忍不住轻声提醒道:“您该沐浴歇息了。”

  衡玉将书拿开,点了下头:“备水吧。”

  既然理智清楚等不来什么,再等下去可不就真的傻了么。

  洗漱沐浴罢,衡玉换上干净的细绸中衣,正要歇下时,却听外头有女使通传,说是顾娘子来了。

  “顾娘子是落下什么东西了吧?”翠槐猜测道。

  “先让人进来便是。”衡玉下了床,随手拿过屏风上的秋香色罗衫披在身上。

  顾听南很快走了进来。

  衡玉道:“顾姐姐去而复返,是有什么东西落下了?怎不差个女使来取,还特意跑一趟。”

  “我不是来取东西,而是送东西来了。”顾听南笑着走近,拿神秘兮兮的语气说道。

  她来到衡玉面前,从袖中取出一物递过去,小声道:“给你的信。”

  衡玉垂眸看去,只见信封之上赫然写着一个“衡”字。

  而这字迹出自何人,她一眼便瞧了出来,自是也不必多问是何人给的了。

  因而只问道:“怎会传到顾姐姐手中?”

  顾听南道:“大约是王副将送来的。”

  “大约?”

  顾听南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今日我与阿瑶出门时,恰遇着了王副将一行人出门办事,我与王副将单独说了两句话,告诉他我如今住在吉家北院里,那座院子的院墙内有一棵香樟树,从外头一眼便能瞧见,让他若是有事,便将字条丢进那座院子里的香樟树下,我保准能瞧见……”

  彼时那铁疙瘩还绷着脸道——想多了,我能有什么事情寻你?

  结果这才半日,脸就打上了。

  他固然是无事寻她,但他家将军岂会无事寻阿衡?

  衡玉不由点头:“到底是顾姐姐思虑周到……”

  竟将传递消息的渠道都打通了。

  “你们若有什么需要传递的,便通过那棵香樟树……一来隐秘,二来么,就算不巧叫人察觉了这般动作,我也方便将事情揽过去,不至于叫人疑心到你这里来,以免坏了你们的正事。”顾听南看着衡玉,笑眯眯地道:“我知晓,你们之间是有正事要办的……正事为重嘛。”

  知她一向通透,正事也好,私事也罢,总是无需多言也早将一切都看得明白,衡玉忍不住弯起嘴角来:“若果真有一日不巧了,如顾姐姐所说那般将事情悉数揽过去,那到时旁人误会了你和王副将可如何是好?”

  顾听南叉腰:“那便误会呗,反正到时着急跳脚的又不是我。”

  衡玉笑了道:“那就辛苦顾姐姐了。”

  顾听南摇头:“我辛苦什么,是辛苦你们家那棵香樟树了才对,免不了要三五不时遭那铁疙瘩摧残了。你是没瞧见,他大约是担心信封被刮飞,便绑了块小石头,也不知究竟是使了多大的憨力,树皮都被他生生砸掉了一小块儿!”

  “好了,我得回去睡了,你看信吧。”顾听南冲衡玉眨了眨眼睛,便转身出去了。

  时辰已晚了,衡玉便让女使去送了送。

  她自己则站在原处便将那信纸打开了来,只见信纸方方正正倒是极大,但上头却只寥寥一行字而已:一切顺利,白先生明日抵京。

  为谨慎起见,也并未有署名。

  “就这啊……”衡玉声音低低地说道。

  要她说,这两句话,实则皆是废话。

  她当然知道他今日一切顺利,消息早传到她这儿来了。

  至于白神医明日抵京,她当然也是一清二楚的,哪里还用得着他特意提醒呢?

  可正因是废话啊。

  她心中所惦念着的,不正是一句废话吗?

  他愿意亲自写废话给她送来,而她愿意听这废话——

  就是辛苦了王副将和顾姐姐这俩传信的,还有那棵香樟树,大抵是怎么也想不到,这封信里装着的只这么一句废话而已。

  衡玉又看了一遍那行字,而后将信纸整齐叠好,重新放回信封内,放到梳妆台上,拿一只装着珠花首饰的梨花木匣子小心压好。

  她心满意足地躺回到床上,将白日里刚晒过,暄软带着阳光气息的被子拉过肩膀。

  翠槐熄了灯,上前要将床帐放下时,衡玉又转头借着洒进来的月光往梳妆台的方向看了一眼。

  床帐在眼前缓缓落下,衡玉将头转回摆正,微微弯着嘴角闭上了眼睛。

  翌日晨早,衡玉去孟老夫人处请安的路上,恰遇到了同样过去请安的自家兄长。

  “正巧有事要同你说,昨晚归家迟了,想着你应睡下了。”吉南弦道。

  “可是昨日早朝之事吗?”

  吉南弦点头,只从理智客观的角度将经过复述了一遍,并未掺杂个人想法。

  虽是在自家,但走在路上,身后跟着下人女使,自是不宜谈得太深。

  衡玉自然也懂,只是听着,也不多言什么。

  总归事情是顺利的,过程如何,相较之下已不算紧要,但细听之下,却也能从中判断出一些各方的态度与立场。

  比如皇帝,比如以姜正辅为首的文臣,再比如太子……

  衡玉一路思索着,来到了孟老夫人的居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吉时已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