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逢欢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雪落蒹葭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9 KB   上传时间:2022-10-03 13:55:03

  “你纵可抛了王权富贵,可那些从幽州一路追随你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呢?他们的前程富贵,又要谁来保全?”

  “我吴少陵亦可庸庸碌碌一生,醉死声色犬马,但我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拿命搏是为了吴家大仇得报,为了光耀我吴家门楣,阿愈,你呢?当年谢家如此鼎盛,却折损于奸佞之手,你便不恨吗,报了仇,就不想这天下改姓谢吗?”

  马车停在未央宫门外,明琴引着萧愈去了寝殿,在浴室的一面墙后,设有一间暗室,暗室里又设机关,明琴将□□一个个旋转,转到李琬琰交代给她的时辰处,‘叮’的一声,锁开了,拉开有些沉重的铁门,明琴伸手从里面拿出一个四方的锦盒交到萧愈手上。

  萧愈接过来,有几分沉,他不解的将锦盒打开,瞧见里面的物件,视线不由一滞。

  明琴又从怀中将李琬琰留给萧愈的信拿出来,递上前。

  萧愈看到信,连忙将装着玉玺的锦盒丢下,飞快拿过信,他的手颤抖着将信封撕开,抽出里面的信纸,只有薄薄的一张信纸,上面也只寥寥写了几十个字。

  “阿愈,我此去乃是解脱,勿念。玉玺我没有给李玄明,一直留着,如今真心想要交给你,李家江山气数已尽,如今山河一统,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望天下再无战乱,百姓能富庶安康。阿愈,谢家平反的卷宗我已命人封存在大理寺,待登基之日,昭示天下,洗雪冤仇,以慰谢氏无辜亡灵。”

  “阿愈,愿来世你我皆生于百姓家,竹马绕青梅,今生缘尽,愿君千岁,儿孙满堂。”

  萧愈抱着信纸失声痛哭,明琴在旁瞧见如此情景,也不由抹眼泪。

  突然霍刀从外面急匆匆的跑进来:“王爷…出事了…大慈恩寺起火了。”

  明琴先震惊的问道:“那殿下的棺椁呢?可有事?”

  “就是灵堂起火了,听人说,连何院首都困在里面了。”

  明琴刚要惊呼,却见身旁的萧愈,身影一晃,飞一样的冲出去,霍刀紧跟着追上。

  明琴低头看着被遗落在地上好不受重视的玉玺,思虑片刻,觉得明晃晃的留在此处不安全,便弯腰拾起来,放回暗格里,但没上锁,只是将外头暗室的门合了起来。

  明琴走到未央宫门前,忽又临时起意,折返回来,从衣橱中寻了几件样式简单的衣服,又挑了几样李琬琰喜欢的首饰,又回自己房中,将这些年攒的积蓄全部带上,平日殿下赏赐她不少,还好她激灵,有机会便折兑成金子,明琴将东西都打好包裹,她不再往大慈恩寺去,而是离宫后,雇了辆马车直奔城门。

  大慈恩寺,萧愈和霍刀赶到的时候,灵堂已是一片火海,霍刀愣愣瞧着眼前的大火,心有余悸,与那日在行宫的火太像了,要吞噬天地一样,想着困在里面的人,霍刀不由一个激灵。

  他正出神,忽而听到耳畔有人惊呼,回过神来,他吓得一骇,眼见着萧愈便要往火海里冲,霍刀一个箭步冲上前,从后面一把将萧愈紧紧抱住,用力将人向后拖,尽量远离那火海。

  吴少陵闻信赶来,便瞧见争执的霍刀和萧愈二人,霍刀憋红着一张脸,誓死不肯松手,幸而他人高马大,否则像萧愈疯起来这模样,三五个人都拦不住。

  吴少陵气极冲上前,拦在萧愈身前,他看着萧愈比火海还要红的双眼,心知他是失了理智。

  “你疯了!里面是个死人,你冲进去做什么,难道还要陪着她搭上命吗!”

  萧愈根本不看吴少陵,眼睛越过他的身影,直直盯着那片火海,嗓音嘶吼着,像是一头身处绝境的狼。

  若是往日,他还能挣脱霍刀,可当下他三日滴水未尽,能活着已是奇迹。

  吴少陵心知若再纵容萧愈这般疯下去,他必要把自己也搭进去。吴少陵狠了很心,趁着萧愈不备,一掌将他打晕,他急着吩咐霍刀:“快带王爷回府,叫云慎。”

  霍刀连忙应着,背起萧愈转身便走。

  吴少陵留下来,组织人灭火,大火将整个殿宇烧成灰烬,里面的人会如何,想想便知。

  吴少陵虽然不喜欢李琬琰,更不像萧愈那样,总是毫无理由的信任她,但即便作对一个政敌,吴少陵也不希望李琬琰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

  大火后又经历了大水,等一切清理出来,地上残留的各种灰烬混在一处,请了仵作来,也实在辨别不出,只依稀觉得某些可能是骨灰。

  吴少陵忙到凌晨才回王府,直奔萧愈卧房,云慎和贺兰兄妹守在一旁,榻上萧愈还昏迷着。

  吴少陵挠了挠脖子走上前,有些心虚问云慎:“我是不是下手太重了。”

  贺兰月闻言知晓了萧愈是被吴少陵打晕的,立即转头瞪过来。

  云慎闻言摇了摇头:“是王爷三日未眠未休,哪就这么轻易醒过来。”他说完,又问了句:“那何太医,救出来没有?”

  吴少陵摇了摇头。

  云慎回忆起南征的日子,他常与何筎风在一处,一直很欣赏那个有才的年轻人:“可惜了,如此天赋的医者,可惜了。”

  忆起南征,吴少陵不禁想到李琬琰身上,如她一般的女子,世间的确少有,若她非政敌而是朋友,他或许也当如萧愈一般,狠狠痛苦一场。

  “的确可惜。”吴少陵默默道。

  ***

  与此同时,趁着夜幕混出城门的李琬琰和何筎风与等候城外旧庙里的明琴汇合。

  何筎风驾车,片刻不歇,直奔江南而去。

  车厢里,明琴回禀李琬琰先前交代给她的事,她本想隐去摄政王哭得伤心,但可能这几日看得太多,实在不忍心,话涌到嘴边便说了出来。

  李琬琰沉默良久,终似自言自语般,轻声道:“会好的,都会好的。”

  明琴心觉自己说这话惹了李琬琰伤心,急忙将自己从宫里带出来的包裹献宝一样给李琬琰看。

  李琬琰瞧了,无奈笑笑,却也夸她:“还是明琴会理家。”

  ***

  京畿远郊处有一条溪流,一个身形高大的中年男人在河边脱下鞋,坐在地上挽起了裤脚,随后拿起手边的灯笼,淌水下河,沿着河边浅水处走,提着灯笼弯着腰,仔仔细细的寻找着。

  突然,他脚步一顿,把灯笼往岸边一丢,接着双手急冲入水中,很快他直起腰,手中多出一条活蹦乱跳正拼命挣扎的鱼。

  中年男人高兴的呵呵笑了两声,抱着鱼上了岸,丢进背来的竹娄里,穿上鞋,捡起地上的灯笼,哼着小曲往家走。

  家里,布裙女人守在门口,看着男人回来的身影,急冲冲的迎上前:“得了吗?”

  男人一脸自豪的点头。

  女人见了,不由高兴的拍手笑道:“好了好了,这就有得救了。”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一年后。

  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下了两个月终于转停, 转眼秋来,院里的叶尖开始泛黄。

  明琴从院子外面走进来,推门进屋便见李琬琰坐在窗下绣着帕子。

  李琬琰闻声抬起头, 见是明琴, 连忙朝她招手:“过来瞧瞧。”

  明琴小跑着上前, 李琬琰将身边的几案挪开, 让明琴坐在自己身边,将绣了一上午的花样给她瞧:“怎么样?可有些进步?”

  “小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明琴捧着花样夸道。

  李琬琰一听这话, 便知明琴又在安慰她:“那有什么地方可以改改的?”

  “小姐,何筎风昨天都埋怨奴婢了,说绣花这东西费神, 奴婢可不敢再让您绣了。”明琴说着将刺绣还回李琬琰手上, 一副谨遵医嘱的表情。

  李琬琰对明琴和何筎风真是想生气却气不得,她索性将花样撂下:“这也不许, 那也不许, 你们一个开药铺, 一个给绣庄供货,每天都忙得不见影,那我做什么?”

  “您就在家中,让我们伺候您啊。”明琴不理解这样有什么不好, 偏偏李琬琰总是不赞成。

  所以让她教着一起做绣活, 结果做了几日, 被何筎风那个唠叨怪发现了, 一会说伤眼睛, 一会说废心神, 一会说万一扎到手怎么办。

  明琴心里就奇怪了, 这事情她明明做了一年了, 也没听见何筎风说过这些话,果然这的人是歪着长的。

  “对了,那桂花糕,小娃娃喜欢吗?”李琬琰忽然想起来,问道。

  明琴今日出门是给酒楼送糕点,为了感谢前几日有一群地痞到医馆闹事,何筎风到底一个文人,面对一群壮汉只有挨揍的份,好在临街对面的酒楼掌柜是个仗义人,带着楼里活计,抄刀的抄刀,拿棒子的拿棒子,将一群地痞给赶走了。

  掌柜行侠仗义也是有原因,他有个心爱的小儿,娘胎里带着弱症,病了好些年,看了无数大夫,都说活不过七八岁。

  何筎风药铺刚开门的时候,因是外乡人,掌柜可能信不过,虽只隔着一道街,却也没派人来问医。倒是后面有一次,她们三人同去酒楼吃饭,何筎风正遇上妇人怀中抱着的病弱小儿,一搭脉,发觉还有得治,开了方子吃了半年,小娃娃现在都能下河抓鱼了。掌柜哭着登门要磕头道谢,何筎风不肯受他的礼,一来二去,两家也熟起来。

  酒楼在当地颇有些影响,掌柜小儿的病也是人尽皆知,后来某日大家突然知道小娃娃的病治好了,都闻信而来,药铺的生意从清冷变得忙碌起来。

  “吃得可香了,掌柜也尝了一块,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明琴绘声绘色描绘着送点心到酒楼时的场景:“宫里的秘方,自然是最上等的。”

  李琬琰闻言陷入思索,刺绣这事,她应该是没有天赋的,也没有从小积攒下的功底,但做点心她还是会一些,虽然没有明琴做的那样灵巧,至少可以打打下手。

  “开个点心铺子吧,”李琬琰忽然开口:“专门卖桂花糕。”

  “这……”明琴可不敢直接答应下来:“小姐…殿下…好殿下,您别为难奴婢了,何筎风回来要在我耳边唠叨死。”

  “他若唠叨,便找我来唠叨,你们若不同意开点心铺子,我便去应了后街老学究家的女先生,去给娃娃们讲书。”

  “他才不敢和您唠叨呢…”明琴撅着小嘴默默道。

  晚上何筎风从药铺归家,李琬琰将想开个点心铺的想法告诉他,何筎风闻言率先去看一旁的明琴。

  明琴便举手:“我听殿下的。”

  “殿下……”何筎风又转头看向李琬琰,正打算来一场长篇大论,劝说李琬琰打消念头。

  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被李琬琰叫停:“我心意已决,铺面也想好了,你就药铺边上的那家,你明日帮我租下来。还有…”李琬琰的目光在明琴和何筎风的面上来回扫过:“说了多少次,不要再叫我殿下!”

  “遵命,小姐。”明琴立即应道。

  何筎风正想无奈叹气,一抬眸正对上李琬琰看来的目光,他把叹息憋住,也赶紧点头:“好,好,明日就去租。”

  吃了饭,何筎风去刷碗,明琴和李琬琰坐在屋里画新铺子的图纸,主仆俩研究到深夜,直到何筎风忍无可忍的来敲门,提醒李琬琰不能贪晚,两人才洗漱上床睡觉。

  点心铺在十几日间支设起来,有何筎风的药铺引流,加之味道一绝,很快名扬城中,每日天不亮就有人来排队买刚出锅的糕点。

  ***

  今年京城的秋显得格外寂寥,就在前不久,司礼监掌管玉玺的官员被抄了家,族中成年男子全部斩首,新皇登基一载,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被抄家灭族的官员,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尤其是曾经与明王李玄明来往密切的官员,每日都过的如项上悬剑,不知哪一日利剑落下,就丢了命。

  这次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官员伪造了假的玉玺,替李玄明下发伪圣旨,有不少幽州军因此丧命南境。

  新帝雷霆之势清扫朝堂,丝毫不讲情面,其势是要彻底挖除与李玄明有关系所有官员,重则斩首抄家,轻则流放贬官。

  其实李玄明之流早已不成气候,众人私下猜测,新帝如此手段,并非忌惮,而是因为被触及了逆鳞。

  听说是前朝摄政长公主因李玄明之乱丧命,后又经了场大火,连个全尸都没留下。还听说新帝在皇宫正对的骊山上为了前朝摄政长公主李琬琰设了一个衣冠冢,衣冠冢的方位与新帝的寝宫正对着,还听说新帝已经派人去寻址修建陵寝了,百年后要与衣冠冢合葬。

  传闻很多,但都离不开前朝那位摄政长公主,人们不知真假,但为了李玄明案流血的人却就发生在眼前。

  吴少陵从兵部下值进宫,再过几日便要到白天淳的忌日,萧愈要带着幽州众亲友前去祭奠。

  他们刚从南境回来时,吴少陵是先带着仵作去乱葬岗找的白天淳的尸首,但把乱葬岗快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军师的遗体。

  后来才有人告诉他们,李玄明之前将白天淳厚葬在京郊了,此举明显不像是李玄明能做出来的,众人也不用细想,当时的京城,除了她,便再无旁人会顾忌军师的遗体了。

  萧愈命人将白天淳的棺椁从迁回了他的故土。

  “贺兰辰来信,说路上耽搁住了,要晚几天才能赶回来,我们要等他们吗?”吴少陵大摇大摆走进明政殿,顺手从萧愈案前揪了颗葡萄,之后眼睛一眯:“好酸。”

  书案前批奏折的萧愈蹙了蹙眉,但不曾抬头:“不等。”

  “好,”吴少陵接话:“等他们两兄妹回来,若是愿意去给先生磕个头,我就派人护送他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逢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