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男主发疯后_分节阅读_第475节
小说作者:莞尔wr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1 MB   上传时间:2023-08-24 19:27:46

  “小老儿是,来自成庆21年,姓孟,叫孟平生,家住金陵城外的宁古村,家里世代打铁的。”

  他先前没有自我介绍,但提到了与孟青峰的交易,众人便下意识的当他所处的年代是永安年,与那绿袍男子同处一个时代。

  却没料到他提起自己是来自成庆21年,这令得原本见了张辅臣后颇为欢喜的张饶之一下愣住。

  “成庆21年?”

  他皱眉问了一句,神情颇为严肃。

  孟平生惴惴不安,小心翼翼的点头:

  “可,可有何不妥之处?”

  “成庆23年后,帝王崩,永安帝登位。”张饶之就道:

  “而先前那位被买了命的官员,则是死于永安11年的时候。”

  中间便有了十三年的时间差——而最重要的,是孟青峰的交易则更早于这孟平生来应天书局之前,也就是说,孟青峰铸鼎、放鼎之事已经策划了多年,绝非临时所想的,而是早有预谋。

  如此一来,再结合姚守宁所说的话:此人乃是盗走太祖尸身的道士,便更是证明这道士对大庆朝不怀好意了。

  “先前被买命的官员?”

  朱世祯听到这里,露出好奇之色,道:

  “看来我们真的来晚了,错过了许多的消息。”

  “不错。”空山先生说道:

  “但诸位也不必急于一时,先彼此交换身份,后面有些话便好说得多。”

  他的话音一落,接着是孙太太起身:

  “我来自……”她说了自己所处年代,又提到自己夫家乃河中名门孙家。

  谁说话时,朱世祯的目光便落到谁身上,这给了孙太太极大的心理压力,不止是朱世祯目光锐利,再加上他的身份加成,这几乎使得孙太太坐立不安,恨不能即刻在这样的人物面前退走。

  若非姚守宁带来的消息事关她的女儿,她想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事,她可能早就离开了。

  “此时距离成化九年是297年之后。”孙太太知道太祖二人后至,错过了许多消息,再加上他们位于宣武初年,对后世的情况一概不知,便体贴的报出了自己的年代位置,并将中间的时间差都算好了。

  她话音一落,张饶之就道:

  “我与并舟乃是师徒。”他伸手一指身侧的柳并舟,说道:

  “我们来自于庆丰17年,距离此时孙老太君所处时空,有41年的差距。”

  也就是说,他们与成化年相差了338年之多。

  张辅臣的注意力随即落到了姚守宁身上。

  他注意到朱世祯的目光一直放在姚守宁身上,这个少女看上去年纪颇小,最多不过十五六。

  她与朱世祯的年纪相差颇大,若朱世祯成婚早些,生孩子早点,恐怕小孩都该有这么大年岁了。

  以张辅臣对朱世祯的了解,他并不认为朱世祯是因为贪图姚守宁美色。

  太祖富有天下,身份非凡,见多了美人,不至于如此失态,想必是有其他缘故。

  他初时见姚守宁与柳并舟神态亲近,二人面容有几分相似,还以为这两人是同行者,但听张饶之的话说来,好似这少女又来自不同时空。

  “我叫姚守宁,来自神启二十九年……”

  她提到这个时间,思绪不由恍惚。

  姚守宁脑海里有个灵光一闪而过,似是想起了什么事,她下意识的看向柳并舟,还没说话,下一刻便见朱世祯与张辅臣的目光落到了她身上,将她思绪打乱。

  她定了定神,接着道:

  “距离此时应天书局是三十三年之后——也就是距离庆丰17年的三十三年之后。”

  她这样一说,众人对于时间便大概有数了。

  众人介绍完自己,张辅臣便看向张饶之,显然对于张饶之先前提到的永安十一年的官员颇感兴趣。

  此人参与了应天书局,但半路不见影踪,可见是有古怪的。

  张饶之便不敢怠慢,将先前那绿袍男子的来历、故事一一道出。

  他言简意赅,却将事情说得滴水不漏。

  从永安九年皇宫遭遇雷劈,天降大火烧毁宫殿,引发大地动,毁坏神都布局说起,再提到永安帝欲重建皇宫。

  每说一个字,张辅臣脸上的笑意就失去一分,到了后来,他脸色漆黑,强忍怒火。

  “此人掌管缮修之权,有天夜里,有位道士上门拜访,与他做了一桩交易。”

  张饶之提到道士说那官员有血光之灾,提出以买命钱换他帮忙做事,此人应下之后,便在地基之上暗动手脚,不惜为此杀人灭口。

  最终东窗事发,致使全家砍头。

  “此人死不足惜,可惜他的妻儿,受他连累了!”

  张辅臣说了一声。

  他此时神情平静,但双拳紧握,手背上青筋弹起,可见他内心是十分愤怒。

  “之后这人浑浑噩噩,以为自己躲过一劫,参与应天书局后说出此事,却突然头颅掉落,仅留下了一枚买命钱。”

  张饶之说完,便向柳并舟点了一下头。

  柳并舟连忙摊开左手掌,只见他掌心之中握了一枚被汗湿的铜钱,那铜钱闪着幽光。

  朱世祯看得分明,伸手去取,柳并舟下意识想握紧手掌,但在太祖余威之下,他动作迟缓,那枚铜钱依旧被朱世祯握在了手中。

  “是故人之物。”

  他看了一眼,突然叹了口气,脸上露出遗憾之色。

  张辅臣怔了一怔,听出他话中之意,接着似是想到了什么,募地瞪大了眼,惊呼道:

  “这怎么可能呢!”

  这君臣二人似是打着哑谜,事至此时,两人都猜出了一些事。

  第一位消失的应天书局来客是一位死于永安十一年的官员,他的故事中牵涉到了一位道士。

  从朱世祯与张辅臣的反应看来,这位道士留下来的物品似是与这两位来自六百多年前的贵客亦有瓜葛。

  张饶之将两人反应牢记心里,却不动声色道:

  “接下来便是这位孟兄弟所说的事了。”

  他提到孟平生是家传的打铁手艺,有一天接到了一个活,是个道士委托他铸五个大鼎。

  孟平生的故事相较于永安年的那位官员来说,显得有些平淡无奇。

  张饶之用简约的语言将他的事说完,连那道士让他在鼎上绘制了道家法咒图谱的事也没错过。

  他想了想也没什么补充,十分满意的点头:

  “对对对,没错。”

  “我与并舟没什么故事,一开始只是以为空山先生邀请我们,只是开开眼界,与来自各处的朋友见个面,聊聊天罢了。”

  张饶之说话时,目光转向了姚守宁:

  “直到姚小姑娘意外闯入。”

  说完,他将姚守宁无意中闯入应天书局,随柳并舟而来的事一说。

  他并没有急于将说话权让给姚守宁,而是提到她来自神都姚家,家里父母生了两女一子,而家中事情皆因姐姐的病而起,再到柳氏误信庸医,导致女儿许配给‘河神’一事说了。

  姚守宁的故事听起来倒也有趣——但这种有趣是指对其他几人来说。

  而朱世祯与张辅臣来自于七百年前,他们两人经历过妖邪乱世的时代,见识过家中受妖祸而亡的不知凡几。

  张辅臣不知道为什么张饶之对先前几人的故事快速带过,却偏偏对姚守宁的故事说得十分详细,提到她与后来庆丰帝的外孙陆执几次行动。

  最重要的,朱世祯敏锐的察觉到张饶之说话时,接连看了自己好几眼,他心中隐隐觉得有些怪异,却并没有急于开口询问。

  但这君臣两人都注意到了一点奇怪之处:那就是皇室子弟的陵墓被妖邪所玷污,且那‘河神’身份也颇诡异——尤其是他不惧皇室的紫阳秘术,极有可能此人出身于皇宫之中!

  张饶之提到了后来的洪灾,说到了血蚊蛊祸乱神都,好几次张辅臣都隐忍不住,最终却强行逼自己冷静下来。

  “神启二十九年三月,姚小姑娘与陆世子前往白陵江查探消息,结果却意外从河中捞起了一盏河灯。”

  说到此处,张饶之顿了片刻,目光从朱世祯身上扫过。

  太祖神色如常,但心中却生出一股不妙的预感,总觉得接下来的消息可能会令他大惊失色。

  但他身经百战,心性非凡,此生之中,若说还有什么事情能令他惊骇,恐怕就是先前再次进入应天书局时,眼中所见到的一幕。

  距离大庆初年七百多年后,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如此惊讶呢?

  他隐隐不安,却并没有躁动。

  “河灯是一封家书折成,上面是女子写给丈夫的信,说自己已经怀胎三月。”

  张饶之叹道:

  “而这封家书,写于姚大姑娘之手,也就是这位姚小姑娘的姐姐了。”

  说完,他又看向了朱世祯。

  太祖生平经历了不知多少风浪,性情沉稳,此时却被他看得心中发毛,忍不住动了动腿,换了一下姿势,转头看向张饶之:

  “也就是说,这位姚大姑娘与‘河神’梦中成婚之后,两人梦中有子了?”

  “不错。”张饶之点头,再度目光灼灼看他。

  朱世祯被看得毛骨悚然。

  他并非畏首畏尾的性格,此时察觉不对劲儿,便索性主动出击,试图将话语权握于自己之手。

  太祖与张辅臣来得最晚,两人错失了最初听场的机会,便一直安静倾听,可此时张饶之语气、眼神奇怪,太祖无法再忍,便直言问道:

  “这些事情与我何干呢?”

  “怀孕之前与您无干,偏偏怀孕之后便与您有干了。”张饶之含笑答道。

  “荒唐!”朱世祯一听这话,勃然大怒。

  大庆立国三年,他一直在整顿内务,无暇成婚,至今身侧清净,也没有与哪个女子有牵扯,自认名声清白,被张饶之这样含糊一说,顿时就不高兴了。

  而张辅臣听了这话则是一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9页  当前第4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5/6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男主发疯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