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孺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24-02-25 12:58:59

  这次韩彻乃是回京任职,就职部门还是户部四司中的户部司,所以他的品阶虽降,但实际却是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自是跟当初孙刺史因病离职不同。

  “韩大人,一路顺风。”城门口,刘刺史和冯长史等人拱手道别。

  “多谢刘大人,冯大人。”韩彻也拱手还礼。

  到了这一刻,韩彻心中也难免生出几分不舍之情。毕竟他在柏州这一待,就足足待了近四年。

  乘坐在马车上,瞧着身后渐行渐远的柏州府城,之前一直处于激动兴奋状态下的韩老三,不免也生出几分伤感。

  “唉!以后还不知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来柏州一次了。”

  “以后再看吧。”韩彻也叹了口气。

  安静了会后,韩老三突然问道:“大人,你要磕西瓜子么?”

  “我不磕。”韩彻摇头。

  “好吧。”韩老三解开马车上装着炒好的西瓜子布袋,然后挪动靠着车窗去坐着,一边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一边磕着西瓜子。

  他们这次返回京城,一共随行了四辆马车。韩彻和韩老三乘坐一辆,另外三辆装置的都是行李和要捎带回去的东西。

  柏州纺织行业的大发展,吸引了众多商队的到来,也终于将平州那边的货品运输队吸引了过来。

  为了方便,也为了路途中的安全,韩彻便花费不少银钱在柏州府城专门雇佣了一支运输队伍。

  这个季节正值秋高气爽,马车行驶的速度也比那年上任途中要快的多。

  于是也就赶了不到二十天的路,他们便已经进入到归属京城所管辖的地界。

  若非在入宿这块,韩彻为着安全,一路上都择选驿站去入住的话,他们行走的速度还能再快上一些。

  农历九月初八这日,韩彻他们终于抵达京城。

  早前韩彻和韩老三还有些伤感不舍,在见着越来越接近京城时,心情也在朝着即将和家人重逢的期待和高兴去转移了。

  对比起四年前,京城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作为时下政治和经济的双中心地区,城门口处依旧是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在顺利通过城门的盘查后,韩彻一行人更为快速的往记忆中的韩家赶去。

  “二郎!”柳氏瞧见韩彻,惊喜到不能自已。

  “二兄!”三娘和四娘也是欢喜到一路奔跑而来的。

  家里虽早就知晓韩彻要被调回京城,柳氏和三娘她们每日更是在家中掐算着他们归来的大概时日,盘算着到时候好提前安排人去城门口迎接。却怎么也没想到,韩彻和韩老三竟能提前早回来这么多天。

  “快!去齐家告知大娘子他们!”柳氏对此自是高兴坏了,难得她这时候还没忘记大娘和齐五郎。

  韩彻和韩老三也都高兴的很,一家人分隔差不多四年才终于相聚,坐在一块自然便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

  但显然在这方面,韩彻和韩老三都比不得柳氏她们,于是基本上,便都是柳氏和三娘四娘在问,韩彻和韩老三作答。

  “二郎,你瞧着怎么瘦了啊!”

  “这四年你在柏州任职,指不定吃了多少苦头呢!”

  “信里还老是哄骗我们,说在柏州多好多好……”

  “阿母,是很好!”

  “很好能瘦成这样?”

  这下子,弄得韩彻都开始有些招架不住柳氏的眼泪了。好在这时,收到消息的齐五郎和大娘终于带着两个孩子匆忙赶了过来。

  “阿姐,姐夫!”韩彻笑着唤道,目光不由之主的便看向了跟在二人身边的两个小儿。

  当初他去柏州上任时,还被大娘抱在怀里的小丫头,如今已长成了四年前齐愈那般的个头。已经八岁的齐愈,个头已经到齐五郎到腰部。

  “阿愈,阿悦,快拜见舅父。”齐五郎和大娘笑着说道。

  “拜见舅父!”齐愈冲着韩彻行礼作揖。

  “拜,拜见舅父!”齐悦眨巴着好奇的眼睛,一面看着韩彻,一面也有模有样的学着他兄长在那作揖。

  有时候血缘真的是很神奇,韩彻此时只是看着这两个小孩,就觉得他们是这世上,他所见过的最招人喜爱的孩子了。

  这几年,大娘和齐五郎也没少跟两个孩子说韩彻这个舅父,每次韩彻寄回来什么东西,他们也会跟两个孩子说,这是你们舅父寄给你们的……便也使得齐愈和齐悦在渡过短暂的陌生感后,很快便跟韩彻亲近起来。

  之后,一群人笑着进屋坐下后,齐五郎和大娘也如柳氏和三娘她们一般,关切的询问了韩彻好一番。

  “你这次可算是回京任职,这终身大事便不能再耽搁了。”说着,柳氏便转到了催婚这事上。

  “二郎年纪确实不小了,需得加紧时间办了。”大娘这时候也说道。

  对于时下的婚姻市场来说,韩彻这年纪何止是柳氏和大娘口中的“不小”,简直都能称得上一句“大龄剩男”。

  柳氏和大娘她们的意思便是,不去寻求什么高门贵女。只要是良人,女方品性好,跟韩彻能合得来就行。

  时下的律法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官人,良人,贱人。

  韩家有做官的,便是官人这一等级,在某些方面是拥有特权的。普通的老百姓,则归属为良人,没有特权。在贱人这里还又分为两个等级,官贱和私贱,地位最低,更是被时人视作财产。

  如之前在柏州时被抵押出去的那批孩童,一旦售卖便属于私贱,也就是私人的奴婢或者是奴隶的意思。

  在时下的《户婚律》里,还有明确规定良人及良人以上者,不得与贱人通婚,违者徒一年半。主家若知情,也一样会受到责罚。

  当然,贱人也是有机会变成良人的。

  官贱一般是靠熬,熬到七十岁之后,准令免为良人,或者是等待朝廷的恩赦。(1)

  私贱则靠钱财赎身,或者是主家放免。

  比如韩彻让官府出面将那群抵押的孩童赎回,便属于官府代赎法。

  至于让韩老三恢复为良人,便属于主家放免。

  以上这些,都是能够得到时下法律所认可的。

  也可见柳氏和大娘现在是有多么着急韩彻的婚事了,只要律法允许,她们便没什么要求。

  在韩彻的婚事上,目前让柳氏和大娘唯一能感到高兴的便是,韩彻这次是真的能够留在京城了。

  韩彻回京的第三天,也就是去吏部报道的隔日,家中便迎来内侍传召。

  时隔四年,还在殿门外等候时,韩彻便闻到了从殿内飘散出来的中药味。待到听见内侍传唤,他见到的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皇帝。

  然老虽老,皇帝终究是皇帝,威严尤在。

  老皇帝先是对于韩彻在柏州这几年的任职,做了一番简单的夸赞,接着便切入到正题,询问韩彻对于全国推广棉花一事的看法和计划。

  全国大范围推广棉花是必要,但在这之前,还是应当择选最为合适的地方先进行栽种,之后再逐步推广。

  韩彻早在将棉花栽种技术呈送给朝廷那会,就已经开始仔细研究各地区的气候环境:“臣认为可先择选区域,定点推广……”

  对于哪些区域可以作为棉花首批推广低,韩彻也做了大致的列举。

  韩彻还言道:“衣被民生,利赖莫大。望我国朝,其种能遍布于天下,人无贫富皆服之。”(2)

  除了表达希望全天下的老百姓以后都能穿得起棉花御寒,韩彻也举例了柏州纺织大市场这两年的经济高度发展,以及棉织品对胡商的强大吸引力。

  “胡商皆争相抢之……”

  老皇帝便坐在那,听着韩彻滔滔不绝的描述。

  推荐基友的文——《从女太医穿成赤脚医生[七零年代]》

  作者——大河东流 ? ? ID:5013286

  文案:简蓁蓁任职大盛太医院,医术精湛,被皇帝赐字为大盛第一女医。

  只是遭遇乱世,她在火海中丧了命。

  一朝醒来,她借尸还魂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在遥远的未来,建立不到三十年的华国。

  她是一位刚下乡不久的女知青,十七岁。

  还来不及为捡回一条命重回少女时代高兴,就遭遇了下乡的种种困境——凹凸不平的黄泥路、漏水的茅草房、噎嗓子的野菜杂粮饭……

  简蓁蓁:捡起老本行行医吧。

  治疗感冒咳嗽发烧、小儿孕妇、缓解老人风湿疼痛……全都不在话下。

  一到卫生站当赤脚医生,不仅不用下地了,还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她的柴垛木柴永远不缺,她的水缸一直有水,乡亲们送的青菜堆满柜子,日子美滋滋。

  突然,有个男人出现了,一来就抓住她的手,口吐狂言,她下意识的一巴掌甩过去,只是抬眼一看,一惊,这不是她那镇守边疆的未婚夫——镇北大将军吗?!

  曲胜伯生平有一大恨,恨自己在带兵平反的时候迟了一步,京城大乱,皇室凋零,只剩三皇子力挽狂澜,只可惜他的家、未婚妻都没有等到他归来。

  这迟来一步,就是阴阳两隔。

  他守着未婚妻的牌位发誓,若是能重来,不会再让遗憾再现。

  来到新时代,曲胜伯本以为自己早就心如止水,直到看到熟悉的身影、看到那熟悉的小动作,他激动的冲了过去,拉住她的手吐露真言:“这次我会护你一世。”

  结果迎来的却是未婚妻受到惊吓反手一巴掌:“啪!”

  曲胜伯:“……”

  【前将军·现司机·后豪横富一代·男主vs前太医·现知青·后仁心国手·女主】

  注1:出自《唐六典》曾规定“老免法”:“凡官属奴婢年满六十岁及废疾者,得免为番户;七十岁者,准令免为良人”。

  注2:出自丘浚:“至我国朝,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服之,其利视丝、臬盖百倍矣。”

第103章

  养民

  老皇帝下定决心推广种植棉花,最开始也是因为韩彻曾经在文书上所陈述的,棉花在纺织原料上的优越性。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1)

  然此时韩彻所提及的棉花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这一块,是老皇帝暂时还未曾想过的方向。也不得不说,韩彻所描绘的胡商们在柏州纺织大市场争相抢购棉织物的场景,很是吸引了老皇帝。

  看着眼前的韩彻,老皇帝也不由得在心中赞叹。如这般善民生经济者,若能好生加以任用,国库何愁不富?

  “善,此时便交予你全权负责。”老皇帝说道。

  “臣定全力以赴。”韩彻忙道。

  老皇帝的身体到底已经大不如从前,也就才这么一会功夫,精力就出现不足,便只能让韩彻先回去做完整的计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