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网游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网游之全球在线_分节阅读_第1041节
小说作者:笙箫剑客   小说类别:网游小说   内容大小:3.24 MB   上传时间:2018-03-02 13:30:20

  贾诩如是说。

  欧阳朔重新坐下,看向杜如晦,“克明,你怎么看?”

  “蜀地到吐蕃,道路艰难,需翻山越岭。将大军运往前线,已经是非常困难之事,更遑论提供两百余万大军所耗之粮草物资,更是难如登天。”

  杜如晦这是变相地不同意此计划。

  确实,如果要提供两百万大军之消耗,仅凭蜀地行省是支撑不起来的。蜀地往吐蕃运输物资是一难,其他行省向蜀地运输物资又是一难。

  就算是从临近的荆楚行省将粮食运往吐蕃,路上的消耗也将非常之惊人。

  “得不偿失。”杜如晦说道。

  贾诩却有不同看法,“我们难,阿育王朝一样难。这种时候,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意志跟决心,谁更狠,谁就能赢。”

  杜如晦还是有些不同意,转而说道:“能不能从河套行省出兵?有南疆都护府做后盾,从河套出兵的话,后勤保障能更顺畅一些。”

  贾诩摇头,“从河套出兵,只能攻打孔雀王朝。”

  “那也没什么不好啊。”

  两人这是杠上了,欧阳朔全程一言不发,任凭两人辩论。

  贾诩道:“阿育王朝始终是帝国最大隐患。如果攻打孔雀王朝,就算得胜,占领之后,还是要面临全盛时期的阿育王朝的威胁,说不定笈多王朝也会参与进来。一个不好,没有守住,就是白白为阿育王朝做嫁衣。”

  “再者攻打孔雀王朝,也无法解决吐蕃问题。打蛇就要打七寸,既然认定阿育王朝是最大威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其消耗掉。”

  杜如晦反驳说道:“我们耗费巨资,不惜跟阿育王朝打消耗战,不是同样也在为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做嫁衣吗?”

  贾诩就是一笑,“眼下的天竺区格局,是一强两弱。在阿育王朝表现出极大的攻击性之后,想必孔雀王跟笈多王都坐立难安。”

  “如果阿育王朝陷入吐蕃之战,依我看,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不仅不会相助,反而还会趁火打劫,在天竺本土对阿育王朝实施围剿。”

  “因此,不管哪一方最终获胜,削弱的都是天竺区的整体实力,为帝国将来攻打天竺,奠定坚实基础。”

  杜如晦哑然,他没想到,贾诩思虑竟如此周全。

  显然,“绞肉机计划”不是贾诩的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推演,才拿出来的成熟方案,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诡异的是,两人在辩论中,丝毫没提,将两百万大军送到前线消耗,是否妥当与公平的问题。显然在这一点上,两人取得了默契,并不点破。

  贾诩补充说道:“而且运送粮草物资,也不是真有看起来这般困难。除了从蜀地行省运输,西海行省、云南行省以及南疆的河套行省,都跟吐蕃接壤,完全可以从四路挺进,源源不断地向吐蕃运输物资。”

  “在这一点上,我们其实比阿育王朝更具优势。而且第一季粮食已经收割完毕,正是难得的丰收季,正好可支撑起这一场消耗战。”

  “此天佑帝国,必一战而定之。”贾诩总结说道。

  杜如晦再无话可说,转身向欧阳朔行了一礼,“陛下,臣再无异议。”

  欧阳朔默默点了点头,最后看向张良,后者起身,同样行了一礼,道:“陛下,千秋功业,在此一举。有的险,是必须要冒的。”

  “既如此,那就照此办理吧!”

  这一刻,欧阳朔语气中不带一丝感情,理智的让人心寒。

  此话一出,将影响两百余万大军的命运,影响周围十余个行省的劳役调配,影响帝国大半年的粮草物资储备。

  重若千钧,欧阳朔却已学会轻拿轻放。

  “诺!”

  张良、杜如晦以及贾诩三位大臣齐齐行了一礼,告辞离开。

  …………

  七月下旬,在阿育王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大夏掀起了一场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后勤大作战。

  在枢密院的统一调配下,在南疆都护府以及诸行省衙门的配合下,数以千万计的粮草物资,如潮水一般,涌向西海、蜀地、云南以及河套四行省。

  按朝廷统一要求,关西行省跟河东行省,对接西海行省,也是最北的一条运粮路线;荆楚行省跟湘南行省,对接蜀地行省。

  川北行省跟川南行省,对接云南行省。

  河内行省对接河套行省,也是最南面的一条运粮路线。

  也就是说,为了筹划吐蕃之战,大夏足足动员了十一个行省的资源,这不仅在大夏绝无仅有,就是放眼全球,也是绝无仅有。

  为了这一战,大夏真是拼了!

  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都输不起

  (PS:补一更。)

  七月二十五日,大夏发布一项将领任免。

  西北战区统帅、上将军李靖,卸下兼任的飞熊军统领一职,由河东军统领左宗棠接任。大唐降将侯君集,接任河东军统领一职。

  即将开打的吐蕃之战,由西北战区统一指挥调度,为了减轻李靖负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场大战之中,朝廷适时解除了李靖的飞熊军统领一职。

  战区统帅不再兼任集团军统领,本就是大势所趋。

  左宗棠熟悉西疆,本身又是第一流的名将,兼且擅长火器作战,凡是种种,使其在角逐飞熊军统领一职时,脱颖而出。

  大夏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如果野战军统领序列出现空缺,大抵从边防军统领中升任。新投将领除非才能不凡,无可取代,否则只能先担任边防军统领,就像此番接任河东军统领的侯君集。

  侯君集乃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

  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

  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高,开始学习,参与选拔人才,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

  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突厥,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

  功勋卓著的侯君集,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

  由此可见,侯君集带兵打仗的能力是有的,就是个人秉性有缺,兼且私德有亏,不算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将领。

  欧阳朔只希望,有历史教训在前,侯君集能收敛一点。

  …………

  一直到了八月中旬,大夏的异常终于被阿育王朝察觉。

  作为一个NPC王朝,吞并吐蕃是阿育王朝第一次涉足国外战场,也是在那时,才借助吐蕃本土百姓,组建对华夏的情报机构,开始对大夏的渗透。

  可以想见,这样的情报机构是何等的稚嫩。

  尤其是在山海卫的围剿下,在华夏基本上是寸步难行,大夏如此大阵仗的粮草运输,阿育王朝的密探时隔近一个月,才打探到消息,实在是失败至极。

  到了此时,大夏第一批粮草物资已经运送就位。如此也就意味着,大夏已经具备了开战的条件,后续粮草物资大可在战争期间持续运输。

  天竺区,阿育王朝,德里城。

  阿育王是古代天竺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天竺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天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如果非要有一个不太准确的对比的话,阿育王在天竺的地位,基本类似于华夏区的秦皇汉武。

  十八岁时,阿育王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

  约公元前二七三年,宾头娑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

  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九十九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二六九年,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

  现身荒野的阿育王,刚过四十,兼具壮年时期的好战嗜杀以及晚年的睿智,实在是一位不可轻视的帝王。

  也就难怪,像孔雀王跟笈多王这样的天竺娇子,都要对其礼让三分。

  这样的阿育王,字典里自然是没有“不战而退”一词的。

  因此在得知大夏正在积极备战的消息,阿育王没有一丝犹豫,直接下达战争动员令,势要守住刚拿下的吐蕃王朝。

  要知道,在拿下吐蕃,踏上华夏土地的那一刻,阿育王在天竺的威望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风光无限,连一向活跃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都暂时失声。

  因为这是两大王朝曾经想做,却没有做成之事。

  仅凭此一点,阿育王也要不惜一切代价,誓死捍卫住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耀,否则的话,他此番重生荒野的意义何在?!

  随着阿育王一声令下,又是五十万禁军向吐蕃边境集结。

  再算上已经驻扎在吐蕃的百万禁军,以及被吞噬转化的三十万吐蕃大军,阿育王压上足足一百八十万大军,魄力非凡。

  有此大军,阿育王甚至有信心,转守为攻,进攻大夏蜀地行省。

  毕竟根据前线密探传来的情报,大夏此时只是在往前线运输粮草物资,并不见大军调动迹象。就连探查到的运粮消息,也仅限于蜀地行省。

  两者之间的情报能力,实在是不在一个量级之上。

  相比阿育王朝密探的迟钝,活跃在天竺区的黑蛇卫密探可就厉害了,阿育王刚发布战争动员令,相关情报就被第一时间侦察到,报送朝廷。

  …………

  八月十八日,京师。

  秘文阁学士绝代风华不施粉黛,身穿一袭黑色劲装,显得沉稳干练,刻意隐去其绝世容颜,拿着黑蛇卫刚呈上来的情报,送到御书房案前。

  刚进入秘文阁,又掌情报机要,绝代风华自然是低调又低调。

  她深知,夏宫装饰虽然跟前大周王宫相差无几,两者却实在是完全不等量的存在,这座宫殿不仅是大夏中心,更是全球中心。

  一举一动,都受到各方关注。

  陛下也不可能像帝尘那般信任她,她能做的,就是少说多做,根本不敢有任何出格的言行,更不敢衣着艳丽,以免落下勾引陛下之名。

  日久见人心。

  欧阳朔自然无暇理会绝代风华的心思,顺手接过情报文案。因为筹备吐蕃之战,劳民伤财,朝野上下,欧阳朔面临的无形压力可不小。

  虽然没人敢站出来反对,可一旦此战遇挫,欧阳朔在朝野的威信势必要受到一定影响。

  如果按历史桥段,始作俑者的贾诩更是要丢官去职,成为替罪羊。

  因此,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看罢情报,欧阳朔放心一笑,他就担心阿育王不敢压上,那样的话,只消耗百万阿育王朝大军,还远达不到削弱阿育王朝的目的。

  阿育王,没让欧阳朔失望。

  “将此情报抄送军机处、枢密院、西北战区以及西南战区,就说,可以动了。”欧阳朔放下情报,吩咐说道。

  “诺!”

  绝代风华点头应下,心中不无感慨,跟帝尘每次或是心急如焚,或是急眼耍狠相比,眼前的男子实在是举重若轻。

  这风度,却是怎么也学不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6页  当前第10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1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网游之全球在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