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网游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网游之全球在线_分节阅读_第920节
小说作者:笙箫剑客   小说类别:网游小说   内容大小:3.24 MB   上传时间:2018-03-02 13:30:20

  为了保住大西国,出征之前,张献忠甚至做好了倾国一战的准备。真正开始北伐之后,事情的进展却跟张献忠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甚至南辕北辙。

  张献忠做梦也没想到,大西军近乎以急行军的方式,短短不过五天时间,就顺利拿下西安——这座前大顺国都城的古老城池。

  直到大西军进驻西安,张献忠都还有些迷迷糊糊。

  不过枭雄就是枭雄。

  等到住进西安金碧辉煌的皇宫,张献忠终于清醒过来,他立即意识到,一个绝佳的机会正摆在大西国面前。

  曾经一统天下的野心,不可遏制地再次涌上心头。

  “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张献忠坐在冰冷的龙椅上想了一夜,终于下定决心。次日一早,张献忠就下令,十二万大西军除三万留守西安之外,剩下的全部撒出去。

  “占地盘!”

  张献忠毫不讳言他对领土的渴望,直接对一众大西军将领交待:“放手去干吧,将一切能够得着的地盘,悉数纳入大西国治下。”

  “是!”

  大西将领得令,嗷嗷叫地率部出征。

  张献忠则坐镇西安,一边忙着安抚百姓,一边紧急跟国内联系,让朝廷安排官吏进驻西安,协助他治理这座古老都城。

  他已经打算,将大西国的都城迁到西安来了。

  “清军退却,北方无主,正是大西国崛起之时。”张献忠信心满满。

  …………

  河南,开封。

  就在西路军“拿下”西安的两天之后,中路军也顺利进驻开封。

  李靖没有率部进城,而是住进城外军营。恶来统领的六万大夏禁军,犹如最忠诚的卫士,牢牢地拱卫着中军营帐。

  夜色降临。

  中军营帐依然灯火通明,摇曳的烛光下,是李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颊。

  李靖遇到难题了。

  自打军队进入河南,不好的苗头就开始渐渐凸显。

  一开始,大顺军跟南明军将士还只是不按时出操,或者在行军速度上耍耍无赖,尚不敢真的顶撞李靖这位联军统帅。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军士却是越发放肆了。

  有的夜不归营,沉醉在城内的灯红酒绿之中;有的手脚不干净,接受百姓,或者士绅豪族的馈赠,悄悄中饱私囊。

  甚至有那放肆的军官,直接将娼妓带进军营。

  军纪涣散。

  李靖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抽调禁卫军组成一个执法营,很是抓了一批典型,或是抽鞭子,或是吊打,或是直接处决。

  对不遵军规的将士,无论是谁,绝不姑息。

  作为军旅大将,李靖深知军法之重要,此时绝不能心慈手软。否则的话,任由其发展下去,整支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军队一旦涣散,再想聚合起来那就难如登天了。

  在打杀了一批“冒尖分子”之后,军中纪律确实得到改善,不好的苗头似乎真的被压了下去。

  可李靖不这么认为。

  “口服心不服啊!”

  到底不是大夏的兵,他们又怎会甘心受李靖摆布。

  尤其是大顺军,自始至终都是以援军自居,他们从不认为是李靖麾下的部队。管的太严了,说不定就会引起反弹。

  如果不是有六万大夏禁军坐镇,早就出乱子了。

  大顺军本就是一群农民起义军,上至将军,下至小兵,早就习惯了烧杀劫掠的日子,经不住金银珠宝、美酒佳肴的诱惑,没了一开始的慷慨激昂。

  眼下被李靖这般约束着,自然是浑身不自在。

  现在的军营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就差一根导火索,一点就炸。

  张献忠在陕西疯狂圈地的做法,就是这根导火索。当大顺军将领得知,张献忠竟然“恬不知耻”地占领西安时,他们彻底炸毛了。

  “混蛋,那是我们的地盘!”

  大顺军将领一个个眼色通红,就像被人夺取心中禁脔一般,似乎他们忘了,就在年前,大顺军还被清军追的满地图乱窜,狼狈不已呢。

  随着闯王李自成身死,陕西早就跟大顺无关。

  大顺军将领可不这么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当下就有大顺军将领向李靖反馈此事,希望由李靖出面,调停此事。

  “让张献忠滚出陕西!”

  李靖只是军中统帅,此事涉及地盘之争,他一个将军如何调停?

  再说大西军也只是配合南明政权北伐,可不是他李靖的下属,如果张献忠不乐意,大可将李靖的书信拿去擦屁股。

  “既然大帅解决不了,那我们自己去解决!”

  跟大西军一样,像大顺军这等农民起义军,一向信奉“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的名言,既然说不通,那就只有诉诸武力了。

  大顺军立即请战,希望大军转战陕西,收回大顺国领土。

  李靖当然不同意。真要放大顺军离去,两路人马怕是立即就会在陕西厮杀起来。那样一来,还要不要北伐了?

  一个要走,一个强留。

  那天双方在中军营帐吵得不可开交,气氛一度紧张到极点。

  最终,或许是摄于禁卫军的锋芒,大顺军将领一个个气呼呼地离开了中军营帐。从那之后,他们再未提及此事,直到大军进驻开封。

  李靖知道,这事绝对没完。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李靖就得到噩耗。

  借着夜色,三万大顺军不顾军令,悄悄离开营地,消失在茫茫荒野之中。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肯定是向西安进发了。

  倘若不是有禁卫军压阵,整个军营就要炸了。得到消息的南明军营地,传来一阵阵骚动,很晚才渐渐平息下去。

  “大帅,要不要末将率部将他们追回来?”恶来问。

  烛光下,李靖的面容变得愈加模糊,沉默良久,方才摇了摇头,摆手说道:“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不甜,就算这次追回来,下次他们还是会逃。”

  “……”

  恶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顺军铁了心要走,是怎么都留不足的。与其强行留下,埋下巨大隐患,不若放任其离开,再想他法。

  “我要给王上修书一封。”

  李靖立即意识到,北伐之事,已经起了大波澜。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圈地(7/18)

  就在中路军生变的同时,东路军郭子仪也遇到同样的麻烦。中路军大顺军前几天的偃旗息鼓,或许有了解释。

  两支大顺军就像互相约好的一样,同时撤离军营,消失在茫茫荒野之中。可以预见,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席卷陕西,甚至波及整个北方大地。

  一夜之间,十二万大西军“占山为王”,忙着在陕西圈地,全然置北伐大业于不顾。六万大顺军同样“目光短浅”,步了大西军的后尘。

  南方联军,近乎腰斩。

  受此影响,十二万南明军也有不稳之势。倘若不是李靖有先见之明,在扬州时就对江北四镇之兵打乱重组,兼且安插亲信,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多尔衮抛出的鱼饵,成功搅乱了南方联军。

  轰轰烈烈的北伐之路还没走到一半,被蒙上一层深深的阴影。

  ……………

  京师,燕京。

  多尔衮看罢线报,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一侧的阿济格见了,笑着说道:“王爷,是不是该我们登场了?”率部退回京师,阿济格很是感到屈辱,他迫不及待地想打回去。

  “不!”

  多尔衮收敛笑容,神情一下变得肃然,“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大西军跟大顺军真的交手之后,李靖无法收拾局面之时,才是我们出手的良机。”

  清军选择何时出击,是非常有讲究的。

  太早,容易暴露意图,让刚散开的南方联军重新聚合起来;太晚,满清贵族施加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出来,不可想象。

  其中时机的拿捏,很是考验指挥者的水平。

  多尔衮显然是清醒的,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各部务必按兵不动,没有我的命令,不能出动一兵一卒,否则的话,别怪我翻脸无情。”

  “是!”

  阿济格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多尔衮满是敬畏。

  “成大事者,要有耐心,要顶得住压力。”多尔衮遥遥望着南方天空,目光悠悠。其对儒家经典的领悟,确实让人啧啧称赞。

  …………

  建业城中,有一个人最近很是心绪复杂,整晚都睡不好觉。此人不是摄政王欧阳朔,而是南明政权名义上的主人——弘光帝。

  没有哪位帝王,是真正没有野心的。

  自建业之战结束,接着开启浩浩荡荡的北伐,弘光帝的内心就越发火热。他越发感到,这是上天在赋予他一项神圣使命——“复我大明江山”。

  如果丝毫没有希望,那也就罢了。

  可当真正看到复国的曙光之后,弘光帝的内心再无法平静下来,前线的每一场胜利,都能让弘光帝激动不已,因为那意味着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陛下,眼下形势一片大好,清军被撵的四散而逃,联军所向无敌,连战连捷,很快就要打到燕京城下了。”汇报的太监如是说。

  燕京,弘光帝魂牵梦绕之地。

  那里有祖宗留下的家业,有远超建业的繁华,有富丽堂皇的宫殿......

  弘光帝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这几天接连传来的消息,让弘光帝很是不安,也很不满,“怎么会这样,好好的北伐,怎么一下变成内部混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6页  当前第9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0/1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网游之全球在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