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君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三无斋主人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4 KB   上传时间:2015-06-17 16:30:18

  第70章

  

  楚昭听韩起禀报,说周老头回来了,鞋都还不急穿就想往外跑,还是韩起把他拉住,单膝跪地给楚昭粉嫩嫩的脚丫上穿好鞋子,慢条斯理地说道:“殿下何必着急。”

  周围的谢家子弟冷眼看着,总觉得虽然韩起是跪着的,却给人一种莫明的僭越感。谢棣似乎想要出言呵斥,但被谢棠使个眼色阻止了。

  谢棣定睛一看,发现自家小表弟一双大眼睛弯作两弯小月亮,半点没有愠怒之意,似乎很习惯被人伺候着穿鞋子。心里纵然有些不愉,但也明白这是表弟的私事,就不再多言。

  周老头气喘吁吁地终于走进来,虽然跑了一路,老头子的精神却非常旺健,一上来就对着楚昭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楚昭赶忙示意他平身。

  老头子颤巍巍拿出一瓶丸药,说这些药基本能够治疗疫病初期的患者,此时的病灶在咽喉,用药石还可以医治。若是中后期的患者,病灶继续下行,并且又有热毒在心肺间,那么这药便不一定有效,恐怕要结合殿下手中的灵药,才有八九分的把握了。

  楚昭想了想,就让长留将周大夫研制出来的药和一板氯霉素放在燕归来商行里售卖,宣称对此次寒冬大疫有奇效。当然,价格也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与此同时,楚昭还大手笔地给韩起和罗致的军队都配备了足够的成药,这是积攒自己未来的家底,自然不能小气马虎。接着,楚昭又派韩起找来的护卫——天璇和玉衡二人,分别去周禄和王若谷军中送药。

  安排好这些事情,房间里只剩下韩起和楚昭。

  “我明天回营地,天枢他们给你留下,他们七人可以组成北斗大阵,便是我也无法轻易攻破。把那只肥鸟给我,有事好叫它代信。”虽然最后小胖保住了自己老婆,崔景深带走了别的鸽子,但是韩起依旧对此耿耿于怀。只是他心思很沉,面上看不出来半点端倪,到此时才发作出来罢了。

  楚昭根本想不到韩起一口醋能含这么久,他点点头,看着韩起的黑甲,心里琢磨着炼钢术。

  系统面板上,轻轻一点韩起的名字,不仅会出现他的头衔,还会出现浑身的武器装备。铠甲旁边写着:普通的黑铁,劣质。这样的行头,和韩起本身战力极度不相符。

  好歹带着系统穿越了一回,不求霸气侧漏,但起码也不能让心爱的武将穿这种破烂吧。

  楚昭前世作为一个宅男,也曾经混迹于各种强国论坛,知道早在秦代,国人就能打造出两千年不锈蚀的铜剑,让现代科技人员都惊叹。据说日本的淬火,包括局部淬火以及百炼钢技术,都是中国人在汉朝前的技术。可见不论是前世还是这个平行时空,华夏族的炼铁技术都曾经傲视周围的蛮夷,甚至领先世界。

  然而到了大楚时期,锻造技术已经衰落得非常厉害了。高质量钢铁极其少见,锻造出一块好钢的价值相当于等重的黄金。不过,因为中原地区重文轻武,所以好钢也是有价无市,贵族们宁愿将钱花在骏马华服上,而对于武器,却是重视其外表甚过武器的实用价值本身。

  与此相反,与华夏族政权敌对的少数民族冶铁业就不再居于劣势,犬戎能够打造宾铁刀,依附犬戎的靺鞨可以打造冷锻甲,都是大楚难以企及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华夏族的锻造和焊接工艺长期没有大的进步。

  军事和科技的强大永远相辅相成。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大楚再不予以重视,那么必将出现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族的第一次逆袭。当年蒙古能够一统天下,与其远远领先宋朝的冶金技术是分不开的。

  统治者鄙视技术,采取了种种歧视工人和商人的政策,造成他们缺乏积极性。自汉武以来,弘扬儒道二术,迫害墨门子弟,造成冶金学发展出现瓶颈。

  因为墨门一直受到统治者的迫害,甚至在墨家内部,对于杂部也越来越不重视,许多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王者奉为座上宾的技术人才得不到重用,潦倒而亡,许多技术都失传了,原有的冶铁优势缩小乃至消失。

  这是十分危险的苗头,宏观上来看,大楚的历史轨迹和楚昭前世的中原王朝殊途同归。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从唐代末期开始,中原王朝对于少数民族的武力优势,整体处于减弱状态,面对来自外部的侵略,不复秦汉唐三代的强硬,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一边是市民社会越来越发达,封建集权统治渐趋极致,中原文明在文这方面的同化力逐渐增强,另一边是军事技术一直没有大的突破,统治者对此也并不重视。后者最终导致近代中国社会失去了所有武力上的优势,不得不花高价从西方进口先进武器。

  为什么枪支和大炮的发明,并非出现在发明了火药的国度里?这样的困境,与炼钢技术失传,军事科技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绝对有关系。有了高纯度的铁,才有可能出现大炮,甚至是枪支。而到大楚时期,百炼钢技术早已失传,没有激起一朵浪花,就那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楚昭抬起手,摸了摸韩起的铠甲,可能比士兵的铠甲稍微好一点,但也依旧是杂质较高的垃圾铁制品,锻造技术十分普通。

  “我给你做一套铠甲。不过,阿起你要先给我从墨门里找一些精通打铁技术的人。”

  “诺。”韩起注视着楚昭的眼睛,一只手扣住他的手腕。尽管韩起单膝跪着,但是他略一抬头,便吻上了世子殿下菱角般淡红可爱的唇,然后辗转厮磨。

  冰凉的铁甲贴近肌肤,韩起略显粗鲁的动作让楚昭有点疼,但他还是温柔地抱住自己全身披挂的将军,且分神想着:果然是人长的帅,穿一身破铜烂铁都帅。不过到底是委屈了,所以楚昭便悄悄把炼钢这件事记入了自己的排程表。

  “等我回来……”唇舌缠绵之间,模糊的叹息悄悄溢出。

  “嗯。”

  冬日的暖阳从窗外斜照而入,到第二日白天,楚昭醒过来之后,韩起已经离开了。他想了想,就睡在床上,点开自己的系统面板,进入书架中寻找起来,在化工那一栏下找到了关于炼钢炼铁的书,翻看一阵,没看太明白,楚昭想了想,就很不负责的将制作炼铁高炉的图纸默记下来,又仗着好记性把几本书背了下来。他自己是看不懂,没准那些炼铁大师们能够得到启发呢?

  翻找关于炼铁类书籍的时候,楚昭无意中从书架上看到一本《家庭实用化学品配方手册》,打开一看目录,顿时乐了。里面全是教人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可能得到的材料,制作肥皂,香皂,火柴,人造大理石,玻璃,洗发水,面霜……

  不过要想如穿越文中轻松制造出这些东西,显然不太现实,就算最简单的制肥皂,也要氢氧化钠溶液经皂化反应才能获得,可楚昭压根不晓得哪里去找这种化学品。

  因为这本书写给现代人看的,所以里面许多材料,古代也并不能轻易得到。所以,目前这本手册不过是给楚昭画了个大饼而已。

  郁闷地咬了一阵笔头,楚昭还是决定不要让此界的工业水平跃进得太快。先让消失地锻造技术重现人间再说吧。

  这么安慰自己一通,楚昭继续低头勾勾画画。刚把炼铁高炉的图纸画出来,对照着原图检查了三遍,确保每个细节都一模一样临下来之后,就有个小丫头上前来禀报,说是门外有一群杂工求见,要给世子检查炕床。

  楚昭明白是韩起找来的匠人,赶忙通传。

  在这个时候,楚昭心里所想,更多的还是如何博美人一笑而已。而韩起的心里,便充斥着一种甜蜜和喜悦,类似于听说媳妇要给自己缝衣服的老光棍。两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一个王朝,甚至对于整个华夏族的意义。

  莫厘家族世世代代打铁为生,传说他的祖上曾经打造干将和莫邪两柄神剑,后来莫家入秦,加入李斯先生领导的秦墨,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千古伟业。

  但是莫厘对这些传说,早就已经漠然了。就算墨门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又怎样,先生还不是被车裂而亡?李斯的左护法愤而投靠匈奴,带走了一半的图纸,让匈奴在汉初盛极一时。如今莫家空有一半祖传的图纸以及一处保留下来的炼铁遗址,却根本无法运用。

  祖父死前,拉着莫厘的手要他重新寻回失传的炼铁术,可是他不过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找找找,都找了好几代人。莫家历代都将心思放在这张精妙的图纸上,莫厘的父亲是这么多年家族里天赋最高的人,为了这张图纸呕心沥血,终于补全了剩下的半张,尽管如此,经其手改进的炼铁炉却发生了爆炸,将其炸死。

  莫家守护的遗址和图纸,都是不祥的。上面有天命之人枉死的怨气凝结。莫厘总是这样猜测着。

  总归只是臣子而已啊,怎么能比天子更受上天的眷顾呢,可见所谓的天命之人,根本只是一场笑话而已。却骗得莫家献了终身献子孙,最后沦入贱籍,一无所有。

  理想不能当饭吃,莫厘给祖父办完丧事,就把那半张图纸锁了起来,转身忙着给贵族精巧的铠甲嵌上金银丝错,给名贵的景泰蓝涂上一层釉色,至于打铁,他早就不碰了,只交给下面的徒弟去做。

  直到今日,墨家这一代的矩子动用了矩子令召集杂部。来到上方山,莫厘惊讶地发现,这一次来的,全是这个时代顶尖的打铁师,铸剑师。

  阿起的效率真高。唇边含着自己都毫无所觉的笑容,楚昭带着几张图纸走了出去,先把图纸交给在坐的人传看。

  莫厘漫不经心地接过来,看了几眼,立即脸色大变,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仔细看起来。

  这幅图和自家祖传残图极为相似,但却比他家手上的那张更加精巧,构图更为复杂标准,而且还有许多标注。看着面前这张图,许多以前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便融会贯通。

  其他匠人也被这份图纸所呈现出来的构思所深深震撼。如果用这份图纸的话,那大批量制造铁器就不是难事。有人激动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莫厘却笑了笑,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话,根本不需要图纸,单是现在的水平,只要任何一个士族愿意资助金银,并得到足够的矿石,莫家自己就能做到。

  世子殿下的目的,不是铁,而是钢!

  果然,楚昭说道:“不,我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大量制作出钢。并且经过各位的锻造,将这些钢铸成各种武器,给我们的士兵使用。我知道这样的要求,现在听来很不可思议,但是谁能够打造出一把符合要求的武器和铠甲,我就为他除籍,谁能够根据图纸,改良现在杂质极多的劣质铁生产办法,我将为其请封子爵。”

  莫厘的目光蓦然闪耀了一下,本来打算带着家族置身事外的他忽然心动了。从秦开始,统治者将这些匠人都归为贱籍,贵贱不婚,不论他莫厘赚再多的钱,莫家的地位都不可能改变。莫厘花了大价钱依旧没能给儿子除籍,现在世子殿下一口允诺爵位,由不得在座的匠人不动心。

  动之以情不如晓之以利。楚昭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

  目光对视,莫厘看见吕家,姚家,吴家几条老狗也蠢蠢欲动的样子,赶忙起身,抢先答应下来,并且表示从铁矿石到熔炉建设都不需要世子殿下操心。

  吕宗冷笑道:“我知道你家里还有些存货,不就是守着秦代传下来的遗址吗?可是你莫家知道怎样给熔炉降温?不知道吧,若是知道,莫老狗也不会自己把自己炸飞成几节了。”

  一旁的姚家也不甘示弱:“你吕家连铁都不会炒,近年来但凡炼器,还不是偷偷来我家买料?”

  吴家等他们说完,这才慢条斯理道:“要说锻造技术,当世我吴家敢称第二,便再无人敢称第一了。”

  楚昭看出了四人之间的波澜暗涌,也是巧了,莫吕姚吴四家似乎都只精通炼制铁制品到锻造武器中的一个环节,这样反而对楚昭有利,不用担心日后炼钢技术被人泄露出去。

  “各位别着急。你们也可以合作完成这项技术,各自负责你们最为擅长的部分。至于请封一事,如果在来年开春能够制造出第一批符合我要求的武器,那么我就可以替四位请封。就封在我临淄王的封地上。”

  四位匠人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各自分工明确之后,便领了一份图纸下去。楚昭并不担心图纸外泄,因为单凭这张现代工业文明里的炼钢炉图纸,当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练出钢来。

  果然不出楚昭所料,隔了几日,四位匠人又分别来找了他一次,各自提出了许多问题。楚昭连夜翻找,从系统赠送的书籍里得到了答案,虽然不一定正确,却能够给这些真正的铸造,锻造世家一点启示,有时候正是这种灵光一闪,推动着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

  每次面对四位匠人看神仙一般的激动表情,和日益增长的忠心值,开了金手指的某理科废柴总是汗颜无比。光荣属于伟大的古代劳动人民和现代劳动人民,被惊为天人的楚昭殿下,其实只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而已。

  不过这般云淡风轻的态度,让墨门众人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面前这位殿下一定是受到上天眷顾的天命之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原王朝必然出现第三个盛世。

  “天命之人?”崔彧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自己的将来,自然是由人自己来决定,而不是因为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属下明白。”

  “制作人傀的药到了哪个地步?”

  赵跃正打算转身出门,忽然听到崔彧的问话,急忙转身,恭恭敬敬回道:“已经有一个半成品了。”

  崔彧皱起了眉头,却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加快速度,三公子那边急着试一试这人傀的威力呢。”

  赵跃应诺,转身走出门外,对戴着面具跪在门外的四位大祭酒吩咐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一切不变。”

  走过亭台楼榭,来到一个宽大的平台前,赵跃看见一群人聚集其下,大喊着:“苍天已死,末日临头,岁在甲子,天国降临。”撕心裂肺地喊了好几遍,人人喊得大汗淋漓,才算消停下来。

  露出一个跃满意中夹带轻蔑的笑容,赵跃带着一包药材走了南城门。

  守卫的士兵见到这位治病救人,菩萨心肠的赵大夫,都恭恭敬敬开门。难民中几位老人迎了上来,将其带入一个山洞。

  不一会儿,山洞里就传出来野兽般凄厉的吼声。

  

  第71章

  

  与此同时,都城的局势因为两股暗地里的势力介入,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燕归来的药物,一开始并没有人买,毕竟定价实在太高,而且来历不明。都中贵族明显更加信任药王传人崔彧,尽管崔彧手里的药有很严重的依赖作用,必须隔几日就要按时服用,但是吃完的确有缓解效果,而且比五石散的效果还要更好,成为帝都贵族的新宠。

  至于平民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敢用燕归来的药,也买不起,这时候一位大贤良师横空出世,念符咒加汤剂,广施恩惠,他带领着天师道发展门徒。短短一个月里,天师道组织的人数达到十万之众,相当于大半个国都的人口!

  于此同时,随着这一次粮草运送队来到左翼中央军里的,依旧是燕归来商行的人。

  公车丘明也防着楚昭,所以他自己带领一部分中央军的士兵,却把从外地过来勤王的士兵分到左翼部队里来。

  在这些外地军阀入京的过程中,一件小事经由燕归来商行,传入了楚昭的耳中——勤王军一路上军纪非常的坏,时常有掳掠之事,这在当时的律法上是要处罚领兵将领的。于是这些虎狼之军干脆屠灭了整个村落。

  这样的行为让熟读三国的楚昭一下子就想起了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只怕公车丘明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可能和当年的袁绍一样,是在引狼入室。

  然而,和当年的汉帝刘协不同的事,楚昭身边有韩起。韩起听楚昭诉说了心头的忧虑之后,只说了一句话:交给我。

  用人不疑,楚昭并不是个精明的人,大概天生少根筋,也就放心大胆的将这些远道而来的定时炸弹交给了韩起,并且拍着胸脯道:只要能够降服这群人,要什么只管开口。

  西南司马凉的部队里,一个哨兵偷偷摸摸观察燕归来的商队卸下来的食品,急慌慌跑回去禀报自己的队长:这一次朝廷送来给黑骑军的,不是好吃的或者棉衣,而是一包药!治瘟疫的药!

  韩起和罗致现在带领的是一群世家的佃农,这些人本来很不情愿来的。但是在韩起和罗致的队伍里待了三个月,已经彻底热爱上了当兵这件事——吃得好,穿得暖,省下来的粮饷都够自家一年的嚼用,生病了军队还负责发药。就是训练比较艰苦,但是佃农们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以前给世家种地比这还辛苦呢,而且看不到希望,累死累活一年下来,家里的小孩子依旧吃不饱,饿死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所以如今还真就有些乐淘淘的意思了,再不肯回去给原主人种地。

  这些士兵训练完了,就和外地来的悍匪们唠唠嗑,顺便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新帽子以及明显比勤王军上档次的军粮。都是腊肉条,还有某种叫土豆的东西,煮起来那香味能飘出三里地。叫这些外地来的,干架厉害的勤王兵嫉妒得眼睛都红了。硬抢了很多次,每次都被韩将军带人打得满地找牙,渐渐地,韩起的威望便出来了,临淄王也莫名收获了许多好感。

  军队中就是这样简单,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得到尊重。

  一包药?每天派人去监视韩起的队伍又得了什么好东西的司马凉惊讶了。忍不住亲自跑出去,找了和自己关系不错的罗致询问。他被韩起揍过很多次,所以有点害怕对方,没敢找韩起。

  罗致得了吩咐,并不隐瞒,还拿了送来的军需给司马凉看,衣服比朝廷发的好十倍不止也正常,每人又新分到一条腊肠,真是闻着都教人口水滴答,比自己这个将军吃的还好,最关键的是,这些士兵,人人还真得了一包药。

  治疗疫病的成药真虽然每人只有一粒,但是也足够叫士兵们感恩戴德了。据说韩起和罗致手里还各有四片神药,吃了能让得疫病的人起死回生。司马凉派人在燕归来打听过,这种药品一片就价值千金。

  听到这个消息,司马凉真是嫉妒得咬牙切齿。一开始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不满,现在这群新兵蛋子的待遇居然比自己这个骁骑将的待遇都好,便由不得他心里不平衡了。但是不平衡也没办法,谁叫人家背后是大方宽和的临淄王呢。

  左翼部队里的其他队伍几乎在同一天都知道这个消息,因为一开始怀疑药物的效果,还能忍住不恼。直到亲眼看见韩起队伍里一个染了瘟疫,已经奄奄一息的士兵被治好,一个本来只能等死的人被治好了,这些将领手下的兵油子都不干了。

  若是朝廷有方子,为何给他们不给我们。都是给朝廷卖命的,凭什么在韩将军罗将军麾下待遇就高人一等?

  大楚的士兵都是专业当兵的,俗称军户。按说这种士兵职业化应该增强军队战斗力才对,但是问题就在于,大楚的军户多是自己或者祖上犯了罪的人,要不就是战争中被掳为奴隶的人,专业的贱民。这也是为什么将种和兵家子都是骂人的话了。在重视出身的大楚,有个罪犯或者奴隶祖先,的确是世世代代都洗刷不掉的耻辱了。

  北府兵和北疆大营可能稍微好一些,但中央军里,士兵出身的确都不很高,为人也彪悍许多。更别提外地勤王军里的士兵了。都是穿上军装是士兵,脱下军装立马变悍匪的主。

  整个事件是由一个叫做李阿鼠的小队长开始的。这个李阿鼠人如其名,是个机灵的老兵油子,以前做地痞流氓,后来犯了事,流放岭南时当了军户,因为有股不要命的尽头,所以爬到了小队长的位置上。手下带着一群亡命之徒。

  此人虽然不算好人,但却是个孝子。他母亲得了瘟疫快死了,李阿鼠一见隔壁队伍里有药,眼巴巴等着也给自己这个队伍发呢。谁知道等了快半个月,连个药沫子都没瞧见。李阿鼠不干了,他想了一晚,觉得给谁卖命不是卖,于是就带着自己的一小队人马,半夜投靠了韩起。

  为什么投靠韩起,不投罗致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