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医食无忧[穿越]_分节阅读_第147节
小说作者:青猫团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9-03-03 18:51:21

  上好的雪耳,色泽白如鲜米,因熬得火候足够,入口似冻似胶,有着雪耳本身的清质木香,莲子更是沾齿即糯,因是晚间小食,冰糖没有放太多,否则容易坏牙,所以只有些许淡淡的甜味,十分解暑。

  连枝倚靠在床头,一边不舍地看着闵雪飞,一边一口一口地慢慢喝着,直饮去了上面的胶汤,看到碗底几颗火红的小枸杞。他想到枸杞据说有补精益肾的作用,宫里的公公们都爱吃这小果子,还有吃锁阳肉的,传说前朝还有吃孩儿脑的。

  他以前不在乎这个,就没跟风吃过这些玩意,如今竟觉得有点后悔,要是早些吃了不知道能不能早些长出来。上次那个帕子,他一连贴着小腹睡了好些时日,却没能多生半寸,不知是不是威力不大够。

  没留意呢他就将碗里的冰粥吃尽了,不由怔怔地发起呆来,不知道这一别又要多久才能再见。如今一个宫中一个宫外,相见已经不容易了,以后还要一个京中一个京外,更是连书信都嫌迟。

  闵雪飞过来灭灯,顺手摸一摸连枝身上潮热不潮热,想着是否要传下人砍些冰块进来摆上……忽地手被握住。连枝低下头看了看闵雪飞腰间的自己亲手绣的花囊,顺着那囊袋,向上看到由窄至宽的一条衣缝,直到胸口锁骨,松松垮垮地挂在肩头,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起莫大的勇气说:“你……你过两日就离京了,我能不能……”

  “嗯?”闵雪飞鼻音里轻轻地应了一声,“喜欢什么,拿去。”

  闵雪飞觉得,约莫是他想讨什么随身之物罢,玉佩宫绦、发簪系带,或者更嚣张一点的,讨一小绺头发。可闵雪飞委实想不到,连枝竟然揪着他的衣角小声道:“我想一起睡……”

  “……”闵雪飞以为自己听错了,瞠目结舌似个呆傻木鸡。

  连枝以为他不愿,不由有些失落:“不行么?”

  片刻榻前响起窸窸窣窣的动静,仅剩一小截的烛火在蜡油中瑟瑟摇晃,连枝便觉枕边一沉,后背一热——是闵雪飞上来了。他心里暗暗高兴了一下,悄悄往后贴了贴,又忽然一个转身,埋进他怀里。

  闵雪飞惊得僵硬一瞬,慢慢展开手臂将他环了进来,卸了口气道:“我不在京的时候好好照顾自己,不能得过且过,我回来若是摸着哪儿瘦了,就罚你……”罚什么呢,还没想好,“……连枝?”

  “闵大人,闵大人。”连枝小声地唤他,扭腰在他身前蹭动,像条要破壳而出的小蛇,壮着胆子在他身上缠,那腰间一块遮羞的绢布很快就被他蹭下去了,“你治治我。”

  闵雪飞没处躲,似被蛇纠住的猎物,呼吸也粗重起来,他也颇有些不知所措,脑子里昏七素八地想什么叫治治他,如何治。没想明白,就被连枝拽进一场不知所谓的痴磨当中。

  连枝觉得能和他缠在一块就叫快活了,只是因为皮肤之间舒服的摩挲,便从嗓子里冒出细细的哼鸣来。又没多会儿,他就体会到了书上写的麈柄如铁,有些惊奇,遂向下看了一眼,惊叹道:“长大了!”

  闵雪飞脑子里“嗡”的一声,只记得连枝那双熠熠生辉的眼睛,记得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至于又被他贴着磋磨折腾了多久,则都浑浑噩噩化在了一腔浓情之中。

  回过神来,幔帐当中已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腥麝味道,不会是连枝的,那就只能是……他咽下口中津液,低头去看,见一个乌发乱遮的脑袋,他吓得倏忽惊醒,将连枝提了上来:“做什么!”

  连枝抿了抿嘴,用舌尖将才沾到嘴边的一点卷了进去,眼看闵雪飞用衣摆将他手指擦净,他还甚是可惜:“听说涂这个能起阳,吃了就还能再长出来。我想着留一些,用冰鉴窖着,等你回来的时候,我就能长大一些,和你一样了。”

  “说什么胡话。”

  闵雪飞实在是哭笑不得,又觉得他傻得可爱,不说那东西根本没有那样神奇的效用,只是说吃一吃这件事,就足够将人臊得面红耳赤了。

  连枝自幼在宫中,些微知道一些男女之事也都是看图本话册来的,并不明白实际上如何,只是瞧他皱着眉头,自己脸也红了起来,往回缩手。

  这却不是闵雪飞吝啬,而是真的给不了,即便是连枝自己要尝,他也不能仗着这小宦官什么都不懂就欺负他呀,可是又不知道这拒绝的话该怎么开口,直接说那东西没用,又怕伤了连枝的心。

  好说歹说哄了他许久,才让他勉强打消了吃这东西的念头,可这人转念又想吃点别的,譬如问“鹿血酒能不能喝”,或者“肉苁蓉好不好炖汤吃”,又为了让闵雪飞信服,还抬出什么“那些和宫女对食的太监们都这样吃的”。

  好险将闵雪飞气得无话可说,只好板着脸,明令告诉他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都不许往嘴里放。这些补肾壮阳的东西,普通人吃了或许只是简单上火几天,而连枝这样的人吃了要烧心流汗的,又闷在身中无处纾解,重则猛出鼻血,头晕眼花,才真是自己找罪受。

  闵雪飞见他瞧着自己脐下三寸,就像瞧一只聚宝盆,或者什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肥田,实在是受不了,忙把人翻过去背对自己:“闭眼,睡觉。”

  连枝不死心地挪动一番,让自己紧紧地贴住他了,自认为这样也算是能吸到点男人的阳气,这才略微满意,听话地闭上眼睛。

  他们这间房位置偏些,四周栽着许多翠竹,池风一过刷拉拉地响,远远的还有蝉鸣来叫,扰得人心烦。但最扰人的却是连枝的心跳声,好像要蹦出胸腔来,睑下眼珠更是左右乱转。

  闵雪飞知他心中不安,无奈地笑了下,在连枝后脑发间轻轻地落下几个吻,轻声哄慰:“别胡思乱想,更别听信那些无稽之谈,你现在这样我就很喜欢的。待我办完差,多不过十几天,回来定好好地陪你。”

  ——

  说着只有十几天,可闵雪飞走的第三天,连枝已经盼着他的来信了,日日追问福生有没有宫外来的消息,又自己写了些信笺,涂涂改改扔得满地都是。福生去给他洒扫屋子,剥开一个,落笔是“念”,收尾是“盼”,殷殷切切。

  第四天,季鸿的日子也定下来了,一向蓬勃的余小花就跟霜打了似的,垂头耷脑地腻歪着季鸿,恨不能走路都踩着他的脚指头走,连三余楼的生意都提不起精神去过问。

  临走前日,他主动狠狠地要了一回,折腾到四更半才沉沉睡去,天亮了又顶着一双乌青的眼睛送他出城。因队伍里有大皇子,所以即便已经是简装出发,那气派也很是奢华,明艳的流苏小穗垂在车周,隐约露出其中一个少年人的脸庞。

  大皇子燕思宁现下虚岁才十五,其实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可王族无少年,生下来便得书经通读、骑射俱全,搁在战乱年代,这样大的孩子早已累下无数军功了,甚至有的都当了父亲。

  见季鸿上了马,余锦年又跑上前去,从自己腰前的小钱囊中摸出那枚小章子,在嘴里哈了口湿气,扯过季鸿的手背使劲地印了一下。

  ——难表此意。

  “记得给我写信。”余锦年瘪了嘴巴,不讲道理地要求他,“记得想我,记得梦到我。”

  段明等几个侍卫是要随他一起去的,这时清咳几声,自觉转过身去看天看地看月亮,夸这青天白日的星星真亮。

  燕思宁撩开帷帘探出脑袋,见马背上季大人劲装挺拔,墨发高束,稍褪去了些许诗书雅气,更添英姿。而一个小书生模样的人与季大人说话,模样很清秀,瞧着是比自己大几岁,却还不及自己稳重,团团转像个屯东西的小老鼠,不停地往季大人马背上的布兜里塞东西,塞不下了,就往那些侍卫手里塞。

  他小时只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才貌双绝季叔鸾,那般孤艳清姿直如谪仙,出世时让人有远观不可亵玩之感,眼下行走庙堂,也能一尘不染;而另一个则是他那军功赫赫的十二皇叔,雄姿如翱鹰一般,时常飞跃在燕思宁的憧憬里。

  他身为皇子,也愿自己文如季鸿、武似燕昶,早早便定下了向这二人看齐的目标。是故一听说父皇有派季大人南下治水的意思,当即便跑去御书房求了这趟差事,要跟季大人一同去。

  如今得偿所愿,燕思宁心中不胜欣喜,只盼着这队伍早些出发,他好能与季大人多说些话,探究一下文治安邦之道。

  眼见马上就到钦天监演算的启程吉时,季鸿从马背上躬下身来,以衣袖做挡,与踮着脚的余锦年亲了亲嘴巴,沉沉笑道:“好了,快回去罢,街上人多,小心碰着。”

  余锦年蹙着眉头:“我不要。”

  季鸿哄他:“日日想你,日日给你写信。”

  余锦年噘着嘴,鼓着腮帮,怪他不肯带自己一起去,很不开心。

  季鸿弯下去摸了摸他的头发,仍轻声哄:“梦里也想你,只想你。回去罢,一会儿日头高了要晒着的。”

  余锦年跳起来又在他嘴巴上嘬了一口,别别扭扭地飞快道:“也想你。路上小心。”说罢才摇了摇手,依依地退后几步,听随行太监们高喊一声:“起——!”

  马蹄儿缓缓迈步,绣着大夏字样的旗帜猎猎而动,带着他的心上人一起,奔赴向遥远的南方。

  围观百姓渐渐散去,城门业已恢复原本的秩序,仿佛治水的队伍只是个热闹罢了,热闹一散,一切都像是不存在过。

  季鸿走后的几天,他确如承诺的那样,日日给余锦年送来书信,季府特训的红脚信鸽,总在黄昏降临的第一个时辰,将余锦年期盼着的喜悦准时送到。后来队伍走得远了,信鸽到的时辰一日比一日晚,后来两三日一封,再后来好多天都未必能见到一封。

  他们走得极远了,远到连信鸽都要飞好久好久。余锦年趴在窗前,连偷吃冰的心思都打了折扣,清欢怕他将自己闷着,时不时进来逗他,或者做些果子酪、牛乳冰,吆喝他到花厅里去乘凉,可他托着腮,望着遥远天际一呆就呆一多个时辰,直到天晚了,清欢进来叫他睡觉。

  有时闵懋来哄他玩,有时穗穗阿春来闹,还有苏亭抱着哇哇啼哭的小海棠满园子乱转。很少时候连枝也会来,多是闵雪飞为了不叫他总闷在宫里与人斗来斗去,来信叫他到金幽汀转一转。

  连少监不爱动弹,没差事时宁愿坐在屋里发呆也不肯出去走走,他又生性敏感爱多想,司宫台上人人钻营,又不是什么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不过闵二公子总有办法让连枝挪窝,譬如让连枝在下封去信上叫余锦年按个手印,或者让苏亭他们给签个落款儿。

  连枝又极听闵雪飞的话,直被逼得不能不动弹。不过好在金幽汀诸人一个塞一个自来熟,这么一来二去的,连枝倒也与他们熟络了起来,有时还能留下吃顿便饭。余锦年记得要照顾好连枝,记得照顾好金幽汀的家人们,可独独不记得要照顾好自己,季鸿走了才半个多月,他下巴就又尖了下去,还日日跑到城门牌坊楼底下,去打听南边洪涝情况如何。

  听见水退了,灾民们发上了赈灾粮饷,治水官的丰功伟绩传到京都,他自己能高兴半晌,饭都愿意多吃两口了;转天听见又死人了,有灾民暴乱,就着急得团团转,生怕灾情又变得严重,拖得季鸿回不来,更怕季鸿受伤。

  石星被安排留守府上保护小公子,今日便挎着小篮子,与余锦年一同走在街道上,要去医堂看看新进的药材,他望着这少年孑孓一身的背影,全然没了先前那股鲜活劲儿,心里也叹了一口气:这两人自相遇以来,何曾需要分离这么久?不过转念一想,他又何必操心别人,自己还不是与自家的小饼人天各一方,只能靠鸿雁传书,一达情谊。

  如今南方水乱,哀鸿遍野,即便京中派下再多的赈灾官一时半刻也难平息四起的民怨,夏京更是涌进了不少灾民。这些灾民多是逃难而来,身上寡有银钱,大多聚集在庙宇道观里,每日吃些大师父们施赠的粥水,却也有不少家破人亡的流民徘徊在街巷中,终日与乞丐为伍。

  有些本地富商开始开仓放粮,做善事积累福报,城南那边便以那富贵斋的薛老板为首,救济了不少难民;余锦年眼见难民越来越多,更有数不清的病患伤者在街上哀呼痛嚎,他即便是心中再挂念季鸿安危,时下也得做些实事了,便叫上了金幽汀的小厮侍卫们,开张了东街后头的医馆,收纳一些危急重的病患,而苏亭则负责处理一些显见的外伤。

  此外每日傍晚,也在三余楼施舍粥棚,用最简单的食材做最果腹的粥食,虽不能让每个人都吃饱喝足,但至少不会空着肚子入睡。

  余锦年现下银钱充足,开起医馆为的是救济,是故来往病患若有闲钱便给,要是实在一穷二白也没什么,有心的留下帮帮忙,若真是个浑水摸鱼的白眼狼,他们也拦不住,权当是给遥在南方治水治灾的季大人祈福了。

  他们一行人每日要忙到月上中天才能休息下来,晚上倒在床上一头睡去,第二日又是脚不沾地的一天,过了有好些日子,余锦年掐着指头数,才发现竟然已经足足十天没有收到季鸿的来信了。他越想越是不安,当晚到家,便裁纸写了一句“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盼君早归”的纸条,命人去传。

  当夜月明星稀,天际一片青黑,莲池内的红荷也都晒得脱了水,皱皱巴巴地萎缩着,池水在这般烈日蒸腾下,也不复清新,生出些泥腥味。

  余锦年在医馆看过病人,回来后匆匆扒了几口饭便在花厅里小憩,没想到实在是太累了,竟一时睡了过去,许是天气热冻不着人,清欢也就没过来打扰他,只在他身上披了条薄薄的雪衫,是季鸿的衫。他抱起衣服来盖在脸上,用力地呼吸几口,仿佛是从中攫取了新的力量,长长地舒展了一个懒腰。

  夜深,余锦年转过身,拥着情郎的衣服继续睡——

  金幽汀的门却突然被人用力砸响,门房于痴梦中惊醒,慌忙披衣起来,挑灯去看,只见门外是两个灾民打扮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面色焦灼,约莫是一路小跑来的,都喘得厉害。见厚重园门打开了一条缝,那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去,焦急道:“余神医、余神医!我儿子他……”

  ……

  余锦年挑着灯笼飞奔到医馆,进了门直奔西阁,只见一个青年倒在地上,两侧面颊深深凹陷,小腿抽搐,口中喷出清白色秽物,一旁马桶中更是盛满了清水似的泄物,他眼下口鼻大张,皮肤苍白湿冷,不停地往肺中吸气,却只肯吐出短短的一小口浊气。

  随后而来的老夫妻也冲进来,吓得差点昏厥过去。他们方才去找小神医时,他们的儿子还好好的,这一去一回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儿子竟要不行了!两位老人哭得凄怆,一人嚷着一句,直说他们儿子只是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怎么的就这样严重。

  正说着,又一人从后院走出来,也扶着腰走进西厕,那人便扶墙走边骂骂咧咧,听口音应与这对老夫妇是一个地界的人。

  “你们哪里来的?”余锦年立刻问,“还有没有其他人也得了此病?与你们同行而来的都是那些人?”他一个转身,当即叫来医馆里帮忙的小厮们,让他们将馆中所有上吐下泻的病人都请到一处,“找出来,都找出来!一个也不要落!别碰他们,挑出来我一个个过目。”

  “我小孙子和他娘,也是拉空了肠子死的,还没到了京城,就病死在路上了……”那老夫妇颤颤巍巍地哭道,“我们从滁南府来,那儿涝得厉害,粮食和田地全都淹了,什么都不剩……”

  “嗵——”的一声。

  余锦年只觉眼前一黑,手中灯笼砸在地上,双眸发怔,口中自言自语地呢喃起来:“滁南、滁南府……”火苗迅速舔着了灯笼外壳,烧起一簇小小的烈焰,眼看要燎到旁边的帘子,石星吓得赶紧从院内抄起一桶清水,哗啦一声泼了进来。

  呲啦,火苗熄灭。

  “……小公子?”石星拎着空桶,小心翼翼地看着他,“小公子!”

  余锦年七魂六魄豁然归了位,后背随即冒出层层冷汗。

  滁南府。

  季鸿现下正治理之处,可不正是滁南府!

第146章 麻婆豆腐

  医馆中凡上吐下泻者共四例,其中三人皆自滁南府而来,而另一人则是抵京前夕才与他们相遇,遂结伴进城,故而染病。但病来猛烈,那已瘫倒在地的青年已被安置在远离众人的偏房,余锦年命人给他强灌了两碗糖盐水,又以附子做桩急灸其关元大穴,待其人稍一回转,便又灌他喝下当归四逆生姜汤。

  这些日子为了应对源源不断的求医者,医堂中雇了几名稍懂医理的帮手,只做些简单的伤员料理。其中便有个曾以种药圃为生的老人家,因自家药圃被地头蛇强占,这老人家又无妻无子,难以维系生活,碰巧遇三余楼招人,就被余锦年给招了回来。

  老人家自认也是个旱脚医,见多识广,一瞧这青年症状,又见其他同病之人皆是病势汹涌,又都是自滁南府而来,即便有一个不是滁南府人,却也与滁南府这几人交往甚密,稍微一细想,当即骇得脸色发白。余锦年灌了那青年三碗药汤,弃了空碗走出房门,那老者立即倒退数步,掩鼻相避。

  余锦年转头看了他一眼,脸色也不甚好看。

  老者左右看了看,筛糠似的抖了一抖,道:“东家,这、这是大疫啊!此处待不得了!”

  此言一出,在院中看热闹的其他灾民都惶惶恐慌起来,一听是发了大疫,诸人纷纷交头接耳,躁动不安,吵的、闹的、互相指责不该来这家医馆的,还有胆小的已要往外跑了。余锦年张了张嘴,想说话,可舌头还没捋直就被一群灾民们屡屡打断,这些人听说是大疫都已慌了,全一副惊恐万状的表情,彼此互相推攘谩骂,唾沫满天横飞。

  眼见众人乱哄哄的,四散奔逃去,一发不可收拾。此病若非疫病,自是幸事,若当真是大疫,这些密切接触过疫病者的人若是乱跑出去,京城怕是将伤亡无数,余锦年眉心一皱,冷声高喊道:“我看谁再敢乱动一下,通通一并关起来!石星,封门!”

  话音刚落,正门哐当一声重重阖闭,两个魁梧雄壮的持刀侍卫把手在门堂两侧,医堂瞬间安静下来,众人大眼瞪小眼地回头盯着余锦年。

  余锦年道:“好了?不吵了?不闹了?”

  静了一会,一人突然骂道:“你这个庸医!你要做什么,你要杀人灭口不成!还不把我们都放出去!”颇具中气的嗓音,在寂静的人群当中掷地有声,格外显著。

  余锦年循着响处看去,越过几层人头,终于在人群里看见了那个说话的男人,那人全身上下无一处包扎,只是面相瘦削了一些,但既然还能喊出这么中气十足的声音,想来也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一人开了嗓,自然会有胆子大的跟着应和,不多时医堂中就响起了各种声音,骂他庸医的、说他谋财害命、杀人灭口的,此起彼伏,一片嘈杂。

  余锦年背靠住一根门柱,抱臂听了一耳朵骂,心下一片冷笑。他本就有很大的心事,此时还能耐下心来伺候这些灾民已全是靠一颗良心强撑,否则他早飞奔得比任何人都快。半晌,见他们翻来覆去都是那些泡菜坛子似的旧话,又酸又臭,便也听不下去了,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道:“骂够了没有?”

  他抬起眼扫了一圈,直起身子:“骂够了的,还想活命的,就都给我闭嘴。”

  先有几个人闭了嘴,随即堂内安静了一大片,毕竟他们是瓮中之鳖,图两句口舌之快也就罢了,活还是想活的。

  余锦年洗干净手,命小厮取了个口罩来戴上,又转身坐到医案之后,指节敲一敲桌面:“不想死的,闭上嘴排队,我一个一个看过。无论我问什么,俱一一作实回答,有所欺瞒者皆视为同病之人隔绝处理。诊后你们尚且需在医堂内暂住七日,七日后若无事,自会放你们出去。这期间,你们的一应饮食,皆有三余楼无偿提供。”

  他使了个眼神,在场所有人能便都被发了一个口罩,并教会他们该如何佩戴。

  不敢言的都过去让余锦年诊病,而心生不懑自认没病的则窝在一旁,余锦年每看过一个人都要重新洗一遍手,水是烧开又冰过的水,皂角和肥珠来净手,便是人再多也是如此。诊了小半时辰,眼见这么多人都被分成了几批,安置到了不同的房间中,还都发了新衣裳,剩下那些顽固灾民也都有些动摇了,纷纷往队伍中挪动。

  看到最后,天已大亮,墙角还蹲着三四个冥顽不灵的,余锦年手已洗得快脱皮,指尖都被自己搓得通红,石星又端了新的水盆过来,这么一瞧,登时心疼道:“小主子哟,您这手快不要再洗了,这要是我们公子瞧了,又得骂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1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医食无忧[穿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