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汉朝养老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元月月半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18 KB   上传时间:2020-02-13 19:59:12

  “要钥匙干什么?”谢琅疑惑不解。

  小孩急急道:“回家拿碗。”

  “你家还有一堆呢。”

  小孩转向说话的人,指着陶瓮,“我要吃这个。”

  “等一下我给你留两个。”谢琅把红薯分完,给小孩留一个小的,让小孩拿着勺子慢慢吃,就开口问众人,“味道如何?”

  “真甜的跟蜜一样。就是,就是有点噎人。”

  谢琅种的是个头非常大,产量极高的红皮薯,这种薯不如黄皮的甜,但对于几乎没吃过糖的村民来说也非常甜。

  “噎人才能管饱。”谢琅道,“我在我大伯屋后搞的红薯苗都出来了。等你们把自家棉花种好,就留一小块地种这种薯。到秋收上来,吃一半留一半放地窖里,来年开春随便在哪个田间地头种一点,就够自家吃的了。”

  “这个不卖?”谢健康的叔忙问。

  谢琅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该怎么卖。总不能煮一大缸运到城里卖吧。先种,回头我问问王公子,朝廷要这东西,咱们就多种点。不要就留咱们自己吃。”

  “也吃不完啊。你家那么多,够你吃到除夕的。”

  谢琅笑道:“我打算切成片晒干装起来,就像晒干的竹笋那样,吃到明年这个时候也没关系。”

  经历过灾荒的老人一听这话,连忙问,“能放多久?”

  “我也不知道。竹笋能放多久,这个就应该能放多久。”

  “那我们多种点,攒起来以备荒年。”

  谢琅笑道:“随便吧。别忘了明天栽棉花,后天来帮我种红薯。”

  老人们连连摆手,不会忘的。

  翌日,谢琅把地重新犁一遍,种四亩黄豆。另外四亩还留着种红薯。

  谢琅这次收的红薯除了给他大伯和谢伯文家一点,谁都没给。但每家给一把红薯苗,好好种,能收百斤红薯。

  村里人都知道谢琅如今惹不得,所以有人听家中老人说红薯不错,应付荒年的好东西,眼馋他家红薯,也不敢去他家红薯地里拔红薯苗。

  如此过了两个多月。

  养蚕里的人做的竹纸卖出去,家家户户都添了驴或者牛,村学又开学了,养蚕里的棉花也开了。

  九月十二日,休沐日,谢琅盯着村里人摘第一茬棉花的时候,刘彻来到卫青家中,进门就问,“养蚕里的白棉花开了没?”

第67章 刘彻进村

  卫青仔细回想一番,“拜月节那天三郎过来,我问他,他说还得一个月。应该还没有。”

  “一个月?离一个月只剩三天。差不多了。”刘彻算一下,立刻说,“换身衣裳,随吾走一趟。”

  卫青:“直接去养蚕里?”

  刘彻听卫青讲过,谢琅家在养蚕里最西边,也就是到养蚕里就能看见他家。同样他们一靠近养蚕里,谢琅就会发现他们。

  刘彻沉吟片刻,决定从山边进,“他不是说山上有棉花?先上山看看。”

  “山上有三郎布置的陷阱。”卫青提醒他。

  刘彻:“多带两个人。”

  卫青本以为他会带十几个人。没想到加上他和刘彻本人才十个人。

  好在另外八人武艺高强,以一当十,又都带着弓箭,卫青也就没劝他再带几个人。

  弓箭匕首全带上,卫青就牵着马随他直奔位于养蚕里东南的山上。然而,到山脚下刘彻就忍不住皱眉,“这里何时多出一排竹子?”

  “微臣过去看看?”卫青道。

  刘彻想了想,缰绳扔给身后的人,“吾和你一起去。”

  拨开竹子,刘彻往前一趔趄。

  卫青脸色骤然变得煞白,“小心!”

  刷一声,另外八人同时拔出宝剑。

  刘彻抬抬手,“没事。前面是条沟,吾刚才没注意。”往四周看了看,“看来咱们只能从大路进村了。”

  “现在过去?”卫青问。

  刘彻抬头望着近在咫尺的高山,嘴角溢出一丝笑,“不!吾要看看淡漠名利,心在田野的谢三郎究竟瞒了吾多少事。”

  “三郎叔,看到我们收这么多棉花是不是特后悔自己没种?”

  谢琅扭头看向说话的人,嗤一声,“钱小花,六月底种棉花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说的?”

  “什么怎么说的?”

  背着刚刚摘下的棉花,正准备回家的秦红猛然停住脚步,“你忘了?”

  “我说什么了?”钱小花下意识回想,没什么啊。

  秦红无语,“三郎给咱们棉籽,咱们每家给他一斤剥好的棉花。”说着,心中忽然一动,直视钱小花,“你这女人又想耍赖?”

  “肯定的。”冯英家的棉花开的不多,去地里扫一圈就完了。此时正蹲在路边拔草,准备拿回去喂驴。听到秦红的话冷哼一声,“全村人都记得,就她不记得,怎么可能。”

  钱小花张了张嘴,“我真不记得了。什么时候说的?”

  “三郎教咱们种棉花的时候。前里正说回头棉花种出来,一家给三郎一斤。你们当时都说应该的。现在想起来了没?”冯英问。

  钱小花没印象了,见她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就很痛快的说,“想起来了。”

  “等你到家不会又忘了吧?”冯英盯着她问。

  谢仲武的妻子和姚桂芝立刻走过来。

  钱小花连忙说:“不会,不会。”

  会她也不能认。否则这些女人能撕了她。

  “那你把棉花给三郎。”冯英对她极其不放心,“放在这个筐子里。”说着话把她的背篓举到钱小花面前,“倒在里面,连同我的一块给三郎。”

  “我还没剥。”钱小花道。

  冯英:“我帮你剥。”随即转向谢琅,“这就算我给你的了。”

  谢琅双手环胸,嘴角含笑,微微点头。一见钱小花想走,“站住。”

  钱小花整个人定住,缓缓转向谢琅,期期艾艾地问,“三郎叔还有事?”

  “跟你大嫂说她的那份也赶紧送过来。记住,我不要有棉花叶子的。”谢琅道。

  钱小花一听不是让她再加点,松了一口气,“我这就去找她。”不容谢琅开口,拎着箩筐就跑。

  “这个女人。”秦红摇头又叹气,“咱们村除了你,都没他们两家有钱,这次的棉花还都不如她家开的多,人怎么还跟以前一个德行啊。”

  “出了窑的砖,就这样了。”谢琅放下手道。

  秦红没明白,“什么意思?”

  “定型了。”姚桂芝笑道,“三郎,要不要我给你剥?”

  谢琅摇了摇头,“不用。我回去一会儿就剥好了。对了,小七呢?”

  “放羊去了。”孙芳道。

  谢琅没听清楚,“放什么东西?”

  “你家的四只羊啊。”孙芳道,“他见小牛和小壮牵着羊去北边河边放羊。他就牵着你家的羊跟过去了。”

  谢琅张张嘴,怒道,“他还没羊高。放个屁羊!”随手把背篓递给孙芳,“我去找他。”

  “你找他也不来。小牛去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十好几个孩子。说是放羊,其实就是换个地方玩。”姚桂芝劝道,“等他玩饿了,你不喊他,他自己就回来了。”

  谢琅脚下不停,“那我更得去找他。一群孩子疯掉河里,比他把羊放跑还麻烦。”

  “不会的。他们知道水底下有竹箭。”姚桂芝道。

  谢琅小时候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那种。他是上初中了才老实下来。很清楚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有多能闹腾。简直猫嫌狗厌。

  “你们不知道。”谢琅不想再解释。边往北走边喊,“谢小七,给我回来!”

  刘彻停下来,往西北看去,“这是谢三郎的声音?”

  “是他。三郎开玩笑的时候说过,养蚕里只有一个谢三郎,也只有一个谢小七。”卫青看向刘彻,“微臣把三郎喊过来,还是陛下过去?”

  刘彻先前刚往山上走几步,就看到一朵朵白色的东西。扯出来一看,正是谢琅送给卫青的棉花。而在棉花树附近,刘彻还看到了许多枯萎的棉花树。

  观其枯萎程度至少有一年。

  满身心眼的谢琅没骗他,刘彻就打算下山。但他发现不远处有几根绳子,来了兴趣。

  用手中宝剑碰一下绳子,绳子嗖一下飞上去,刘彻吓一跳,同时也猜到前面有谢琅布置的陷阱。想到谢琅时不时给卫青送猎物,刘彻带人把四周陷阱扫荡一遍,捡了一只野鸡和一只兔子。

  随后刘彻带人下山,又发现东南边多了一片竹林和桑树林。刘彻心下好奇,带人过去,又在陷阱里抓到一只傻狍子。

  刘彻不答反问,“仲卿,我们倘若直接走,赶明儿谢三郎上山,发现他布的陷阱都被破坏了,会不会跟村里人打起来?”

  “不会。”卫青肯定道。

  刘彻转身面对着他,“为何?”

  “养蚕里的男人忙着做纸。女人,”卫青指着山,“上面的棉花开了,下面的肯定也开了,忙着摘棉花,还有做豆腐,恐怕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不可能有空往山上来。”

  刘彻想想,“你说得对。肯定会认为是山上的东西破坏的,然后大骂一通。”

  卫青点了点头,“极有可能。”

  “看来为了不挨骂,吾也得去见见他。”刘彻道。

  “陛下不想过去,微臣把他绑来。”

  刘彻扭头看向说话的人,“你?”轻笑一声,“他把你绑去送去廷尉那里还差不多。”

  “陛下――”

  “我曾输给三郎。”卫青此言一出。另外八人同时看向他。

  刘彻点头,“别怀疑。吾亲眼所见。”

  “是的。当日陛下也在。三郎如果只是一个擅长种地的农夫,可没资格让陛下亲自来一趟。”卫青道,“刚才我说把三郎喊过来,是担心村里人问三郎我们是谁,三郎无法解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9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2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汉朝养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