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寒门少君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颜若优雅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40 KB   上传时间:2020-05-18 21:23:33

  “那是太子君的座驾吗?”

  “好像是,听闻太子君和西厂大都督的座驾都是那种会跑的铁疙瘩。”

  “太子君殿下…”

  “救命啊太子君殿下…”

  越野车离开城门不久,堆积在外面的难民就猜到了他们的身份,大家密密麻麻的跪在地上,冲着官道上飞驰的车子磕头谢恩,甚至是求救,不过车子并没有停下来,不是他们心狠,而是现在停下来的话,不但不能按时准备好货物,还会被难民淹没,万一有人趁乱做点什么,倒霉的就是他们了,特别封继夜还怀着身孕。

  “看你那表情,不会真在琢磨着帮他们吧?”

  借着后视镜看到他沉思的表情,叶君珩没好气的翻翻白眼,他这是好人当上瘾了?

  “京城外面总共有多少难民?”

  没有回答弟弟,封继夜转头望着殷焕阳,后者一怔,随即沉声道:“大概数万人,最近每天死亡率都在百人以上,孙阁老他们怕尸体堆积久了会爆发瘟疫,建议皇帝从皇城军中抽出一千人协助京兆府每日清点尸体并掩埋,国库也拨了赈灾银下去,令人每日在各个城门外布施一顿米粥,据我所知,全国各地都是如此应对灾情的。”

  照理说他这个太子每天都该上朝议政,但由于他刚从边关回来,还在休息之中,太子的册封大典也没有举行,他就懒得去朝上看皇帝那张臭脸了,不过该知道的事情他基本都知道。

  “一天就一顿米粥?”

  能养活人吗?难怪会冻死饿死那么多人了,再这样下去,恐怕真要爆发瘟疫了,据他所知,古代一旦爆发瘟疫,基本都是团灭的,没几个人能幸免于难。

  “这也不能怪朝廷,最近这几年不止蛮夷,附近国家都在频频骚扰,明夏连年征战,本就不够富裕,加上今年全国各地大部份地区都颗粒无收,各地存粮早已捉襟见肘,现在是拿着钱都买不到东西,何况国库根本就没钱?”

  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殷焕阳无奈的摇摇头,他没说的是,前期由于皇贵君等人的私心,肆意煽动百姓,导致有权有钱的人大量屯粮,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粮食少得可怜,价格更是贵得离谱,朝廷拨那点儿钱,无疑就是杯水车薪,前不久三位阁老还带头拒绝了这一年的年俸,把那些钱全部拿去买粮了。

  “嗯…”

  封继夜摸着下巴想了想,突然道:“明明,掉头去大皇子府。”

  “啊?”

  为啥要去大皇子府?

  疑惑的不止是他,还有殷焕阳。

  “焕阳,我们送你回大皇子府,你用最快的速度去找孙阁老他们进宫,让皇帝将布施的事情交给你全权处理,我有粮食,要多少有多少,这是你建立功绩的大好机会,咱们不能错过,也不能让给任何人,记住,只接手布施的事情,不能连赈灾也一起接了。”

  封继夜的解释紧跟着响起,他们必须要为未来考虑,只有掌握足够的实力,拥有震慑百官和百姓的能力,将来他们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必受到臣权或百姓的牵制。

  “这…”

  “这什么这?不用这了,就这么决定,明明掉头!”

  没有给他说完的机会,封继夜径自做了决定,不管什么时代,灾难来临的时候,倒霉的都是百姓,他没有普度苍生的慈悲之心,但他不愿意看到灾情演变成最糟糕的结果,同时这又能装逼,并让自家夫君做功绩,何乐而不为?

第165章 太子VS皇帝

  封继夜突然决定插手灾情,夫夫俩分头行动,一个按照原计划出城前往海岸边,一个则找到内阁三位阁老和大臣,邀请他们一起进宫面圣,时隔几日再见到皇帝,他的面容憔悴了很多,人也显得更苍老了,不过见到身穿太子蟒袍的殷焕阳,愤怒的情绪压都压不住,不管他是不是被皇贵君耍了,殷焕阳夫夫俩逼迫他都是不争的事实,身为皇帝,他觉得自己的尊严和威仪遭受了从未有过的碾压。

  “太子君身体不适,你不陪着他,跑到宫里来干什么?”

  没等他开口,皇帝率先发难,不过他也不是蠢的,故意拿封继夜作为挡箭牌,毕竟在场还有那么多内阁大臣,他可不能再给他们骂他的借口了,这两日的朝堂上,时有大臣影射他是昏君,到现在宫门口都还有大批学子静坐抗议。

  即便是如此,以三位阁老为首的内阁大臣还是不赞同的看了他一眼,太子主动放弃休息,参与议政,难道作为皇帝的他不应该高兴?他们可没蠢到以为他是真关心太子君,他摆明了是不想见到太子,不想让他参与朝政,还贼心不死!

  “儿臣请旨替曾经的内阁大学士封易恒翻案,作为交换条件,儿臣愿接手给京城难民布施之事,保证每日最少供应他们两顿稀粥,国库无需增加赈灾款项。”

  他不想看到殷焕阳,殷焕阳又怎么可能愿意面对他?

  封继夜只让他接手布施之事,并未要求他跟皇帝谈条件,但他想为他做点什么,封易恒的案件是皇帝亲自拍板定案的,要翻案也必须得皇帝首肯,以他们现在的状况,若不借此提出,就算他们掌握了充分的证据,皇帝也不见得会允许他们翻案。

  “什么?”

  不止是皇帝,被通知前来且并未告知是何事的内阁大臣全都忍不住瞪大双眼,他说的是真的?在不增加赈灾款的情况下多给难民供应一餐?

  “你哪来的粮食?”

  回过神,皇帝紧迫追问,据他所知,啸凌军是不缺粮草,但他目前的大皇子府应该没有储备足够多的粮食才对。

  “父皇可还记得,数月前,潼阳县乡绅曾捐赠的大批粮食?”

  抬首对上他的视线,殷焕阳从容淡定,清冷依旧。

  “这事老夫有印象,他们捐赠的粮食不少,皇上你当时还赐予了带头的褚家一块大善之家的牌匾,太子殿下可是认识这些人?”

  抢在皇帝之前,孙阁老抚着胡须说道,其余大臣纷纷点头,的确有这件事,虽说富户捐赠不再少数,但数目那么庞大的,仅有潼阳县一家。

  “本宫的确认识他们。”

  转头环视一圈,殷焕阳接着说道:“严格说起来,他们会突然捐赠那么多的粮食,也是内人继夜的功劳,当初朝廷派遣到云州的钦差得知潼阳县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并未受灾,竟生出洗劫整个县内所有乡绅地主的主意,逼得他们叫苦连天,而潼阳县最大农商褚老爷的嫡次子褚天浪正是继夜的好友,他无意中跟继夜提起这事儿,继夜就建议他们与其把粮食拿给一个把他们往死里逼的狗官做业绩,不如暗中集合所有乡绅,尽最大可能筹集足够多的粮食,前往云州找知州主动提出捐赠国库,只要知州肯出面,有朝廷的庇护,钦差就不敢随便动他们了。”

  “当时巡查云州的钦差是谁?”

  皇帝听到这里脸都黑了,用屁股想也知道,封继夜在百官心目中的地位无疑又神圣了几分,而他这个派遣钦差出巡的皇帝,可不就又昏庸了几分?

  “…”

  抬眼看看他,孙阁老眸光微闪:“当时朝廷给每个州都派遣了钦差,老臣一时间记不住,请皇上容臣回去查阅一番,明日再做汇报。”

  闻言,在场不少人都朝他看了过去,包括皇帝,大臣们都是了然的,也暗叹孙阁老不容易,而皇帝却是满眼的怀疑,暗搓搓的猜测那个钦差是不是孙家的人,亦或者是他的门生。

  “吴谨,你去翻阅卷宗,朕马上就要知道。”

  难得逮到能够打压孙阁老气焰的机会,皇帝又怎么可能放过?

  可吴谨回来禀报,当时派遣到云州的钦差乃是清江侯庶女婆家的兄弟时,皇帝的脸色难看到了极致,啪的一声拍案而起:“给朕拘了他!”

  皇帝的咆哮响彻整个御书房,原本是想借此打压一下孙阁老,没想到却反过来打了自己的脸,还是啪啪作响的那种,皇帝恨得想要屠了整个清江侯府!

  “是。”

  吴谨躬身出去吩咐了,殷焕阳眼底快速滑过一抹嘲讽,清清淡淡的声音再次响起:“儿臣说出潼阳县捐赠粮食之事,并非炫耀继夜的功劳,而是想提醒父皇和诸位大臣,既然潼阳县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并未受灾,云州和其他处于相同或类似环境下的县府呢?说不定他们也没有受灾,或者灾情没有那么严重,朝廷可以找出这些县府,委任信得过的人为钦差,前往当地考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当地乡绅地主家的存粮,若是国库钱财不够,朝廷也可以适时地减免一些他们未来几年的赋税,只要我们的诚意够,百姓应该会愿意帮忙国家渡过灾难的,不过对于派遣出去的钦差,本宫希望你们能让他清楚,现在是朝廷在求他们救更多的百姓,而非我们施舍给他们救人的机会。”

  跟封继夜分开后,他仔细的想过了,他们最多只能救京城的难民,如果能利用朝廷的力量,全国的难民说不定都有救了,但这需要皇帝和内阁商议准许,他只是提议,他们愿不愿意是他们的事情。

  “太子殿下所言有理,潼阳县应该不是特例,在此之前,我们的目光都放在灾情上,从未想过未受灾地区,臣觉得可以朝这方面努力一下。”

  稍作沉默之后,江阁老认同的点点头,其余内阁官员也相继认可,现在国库空虚,灾情严重,这的确是目前唯一能行得通的办法。

  “此事交由内阁商议,尽快拟定方案。”

  皇帝也难得的没有再针对殷焕阳,很快做出了决定,外界质疑他的声浪越来越大,他也需要尽快平复灾情挽回声誉,一个不得民心的皇帝,注定是不可能稳坐皇位的,当了二十几年皇帝,对于这一点他还是有清晰认识的。

  “臣遵旨。”

  作为内阁首辅,孙阁老站起来躬身接下命令,皇帝点点头,视线再次转到殷焕阳身上:“你的意思是,潼阳县会供应你粮食?”

  他们已经捐赠了大量的粮食,怎么可能还有存粮?要知道,仅京城外就有数万灾民,哪怕每日供应两顿稀粥,所消耗的粮食数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是,也不是。”

  收回看着他的双眼,殷焕阳微微垂眸:“此事依然是内人继夜的功劳,他在潼阳县的时候就机缘巧合的认识了一批海外商人,此次进京,虽有叶都督照拂,他也不想连生计问题都仰赖他,逐决定在京城开一家海外国家常见的铺子,类似于明夏的杂货铺,售卖的东西则全部来自海外,为了让百姓都能过个好年,他决定明日无论如何也要开业,哪怕亏本也要以低价卖给百姓需要的东西,正好今日他从海外商人那里订购的货物也将到来,本宫和叶都督不放心他一个人去海岸码头接货,决定陪他一同前往,当看到城外堆积如山的难民时,继夜心生不忍,决定将此次进购的大批粮食交予朝廷赈灾,不过他认识的官员不多,不知道谁是清官谁是贪官,怕这批救命的粮食会被人贪污,这才要求本宫亲自接手,带领啸凌军主持布施。”

  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解释了粮食的来源,又炫耀了媳妇儿,不动声色的吹捧了一波,让人挑不出半点的毛病来。

  “真的?那他能在海外商人那里买到多少粮食?价格如何?是否能介绍那些商人给朝廷认识?由朝廷派人接洽采购粮食?”

  思及叶君珩的座驾,皇帝一点都没有怀疑,当即激动的追问,若是真能与海外商人搭上关系,哪怕砸锅卖铁,他也要尽力购买粮食,尽快让百姓渡过难关。

  “那几个海外商人儿臣见过,他们第一次来到明夏的时候,因为什么都不懂又语言不通才会流落潼阳县,封大学士学识渊博,曾在府中收集大量书籍,继夜因为身体不好常年居于府中,正好学了那一国的语言,所以继夜对他们算是有救命之恩,即便是如此,他们卖给继夜的粮食价格也不低,一斗米三十个铜板,父皇你确定有那么多银子大量采购?”

  这当然是他胡乱瞎掰的,正常情况下,一斗米最多也就三四个铜板,但目前京城已经涨到一斗米一吊钱还供不应求的地步了,三十个铜板一斗对朝廷来说也是极为庞大的负担,说白了,海外商人不过是他们杜撰出来的,他就是为了打消皇帝的异想天开。

  “当真?那封…太子君又哪来的那么多钱购买大批粮食?”

  皇帝微眯双眼,明摆着不相信他说的,觉得他很有可能是想把功劳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中,越过他这个皇帝揽尽天下民心。

  “所以儿臣先前的回答才会是既不依靠潼阳县,也需要他们的帮助,继夜目前购买的粮食加上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继续追加粮食订购,只要熬到冬小麦和春稻收获,我们就不必再依赖海外商人了,潼阳县褚老爷的嫡次子褚天浪目前就在京城,儿臣晚点回去就准备跟他商议,请他亲自或派人回去跟褚老爷商量,明年尽可能的提供我们粮食,不管是小麦稻谷还是红薯,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尽量都以我们的需求为优先,如此,父皇还有疑惑吗?”

  再次抬首,殷焕阳表情清冷,言辞激烈,丝毫没有任何退缩之意,眼见他们父子俩又快正面杠上了,孙阁老站起来抱拳道:“皇上,太子君要求必须由太子和啸凌军负责布施也情有可原,就太子君目前的能力而言,他必然已经竭尽全力了,而他的要求不过是父亲翻案,老臣以为,太子君爱民如子,孝感动天,封大人能教出如此嫡子,必然也不会是逆谋叛国之人,应该为他翻案,洗刷冤屈。”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在他的提议下,剩下的两位阁老带领其余的内阁大臣一同附议,只是为封易恒翻案就能让难民多吃一顿,尽量减少死亡,而且人太子夫夫还没有要求追加赈灾款,不管怎么看这笔买卖都是划算的,当然他们也知道,皇帝是忌惮太子,怕他们在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可现在是担心那些的时候吗?而且对他们而言,太子夫夫爱民如子无疑是大大的好事,他们才不管皇帝怎么想呢。

  “准!”

  憋着一口气,皇帝黑着脸硬生生逼迫自己吐出一个字,他又何尝不知道此事于朝廷和难民而言都是好事?可他就是不想看到殷焕阳夫夫收获民心,他们在民间的呼声越高,无疑就越打他的脸,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不愿意立殷焕阳为太子的。

  “多谢父皇!”

  “圣上英明!”

  殷焕阳不是十分真诚的抱拳躬身,百官倒是很开心的齐声称赞,但他们此时的称赞基本跟打皇帝的脸没有区别,还是打得啪啪作响的那种。

第166章 积分耗尽,十艘货船

  将殷焕阳送回大皇子府后,封继夜兄弟俩驾车再次出城赶往海岸边,虽然没有特别封锁海岸线,由于天气寒冷,海风刺骨,又马上要过年了,放眼整个海岸线,别说人,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这无疑是大大方便了封继夜,不过兄弟俩也没有大意,谨慎的确定了周遭真的没有人的踪迹后,封继夜才拿出十艘大货船并排在海岸线上,兄弟俩一个用特制的锁链将十艘大货船连在一起,一个施展轻功奔走于各个货船之间,快速给它们补货,将它们塞得满满当当。

  为了运输方便,封继夜还花五百积分兑换了两辆箱型大货车,并且装满了货物,如此折腾一番,他原本接近六千的积分几乎耗尽,不过当他看到每次数量虽然不多,但一直在迅速回升的积分时,也没觉得有多肉疼,经过求雨之事后,他由衷的觉得,用积分换积分,增长的速度才会更快。

  “驾!”

  兄弟俩弄好没多久,马蹄声由远而近,房骁凌亲自率领车队前来,当他们看到海岸线上排列整齐的船只,以及上面密密麻麻堆放的货物时,莫不瞪大双眼,那些货物到底都是什么?太子君也太厉害了吧?简直就跟真正的神子一样。

  “末将参见太子君!”

  震惊归震惊,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了,房骁凌跳下马车毕恭毕敬的躬身抱拳,没多会儿,当百余辆马车全部整齐的停靠在海岸线上后,士兵们不约而同的单膝跪地:“参见太子君,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

  夹杂着内力的声音不高不低,却传遍了整个海岸线。

  “多谢太子君!”

  士兵们齐声道谢,封继夜微笑着转向房骁凌:“这里十艘大船,右边五艘装载的都是大米面粉和红薯等粮食,太子已经进宫面圣,请求将每日给难民布施的事情交给他和啸凌军来办,皇帝只要不是脑袋被门挤了,应该都会答应,房将军,麻烦你先吩咐士兵们将物资搬到马车上去,留个可以做主的人给我,再回去调集军队立即接管各个城门外的布施点,待会儿我会让他们将粮食直接送到布施点去,若是有难民询问什么,你就让士兵大胆的告诉他们,我和太子不惜倾家荡产,从海外商人那里买来了大批粮食,明日起,由啸凌军主持,每日布施两顿,每顿除了白米红薯粥,还会额外多一个馍馍,同时你们还可以在难民中挑选一批会做饭的妇人小坤,让他们帮忙熬粥做馍馍,切记叮嘱士兵不可妄为,每一个士兵都来自百姓,我希望你们战时是王者之师,灾难当前,亦是百姓的守护神。”

  好的计谋也许好的贯彻者,封继夜相信啸凌军的军纪,但他还是忍不住多叮嘱了两句,毕竟古代的士兵跟未来世界华夏国的士兵不同,他们很少会参与布施这种赈灾行动,因为在大部份人的眼中,那都是朝廷的事情,与军人无关。

  “是,太子君放心,末将必然不辱使命!”

  若说以前房骁凌是因为他是殷焕阳选择的人才尊敬他,那现在他就是打从心底里尊重他了,他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小坤如此心系天下百姓,即便是与他们并肩作战多年的穆世子。

  “开始卸货吧,再耽搁下去天就要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7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寒门少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