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_分节阅读_第314节
小说作者:东一方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13-03-19 01:00:53

  对于董卓嫁女儿给他,王灿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董卓和王灿都是一方诸侯,不是三岁小孩子。为了大业,绝不可能因为一个女人受到羁绊。尤其是王灿和董卓之间,本就是恩怨如山,属于对立的阵营,董卓企图用一个女儿羁绊住他,实在是令人不耻。

  荀攸拱手说道:“主公,既然董卓愿意嫁女,您就接受董卓的提议,娶了董卓的女儿,让董卓赔了女儿,再赔上一个益州,如此岂不美哉。”

  王灿叹口气,道:“婚姻大事,岂能儿戏。”

  荀攸摇头说道:“主公,国家大事,不可不慎重。您不喜欢董卓的女儿,娶回来后可以扔在一旁,但涉及益州的政事,可不能因为个人情绪影响益州的方阵政策。”

  对于董卓嫁女儿的这件事情,王灿和荀攸三人截然不同。

  荀攸、郭嘉和程昱认为,董卓的女儿是益州的陪嫁品,娶回来后可以扔在一旁,没有任何价值,这是时代造成的。因为三国乱世,本就是一个男人至上的时代,女人都是附庸品,对于男人来说,女人一是取悦男人,二是生儿育女传承后代。

  然而,王灿毕竟是生长在五星红旗下,对于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结婚,心里接受不了,也不愿意去毁了一个女人的幸福。

  程昱见王灿犹豫不决,捋了捋胡须,语重心长的说道:“主公,欲成大事者,绝不会因为儿女之事受到羁绊。董卓愿意嫁女,您欣然接受,对您不会有任何影响。”

  顿了顿,程昱继续说道:“只要主公能名正言顺的登上益州牧的位置,接受董卓的要求也无妨。董卓嫁女儿,想要拉拢主公,也想撩拨主公和其他诸侯的关系,却不知诸侯之间,本质上就是对立的,迟早要相互攻伐。”

  荀攸也劝说道:“主公,当断则断,不可迟疑不定啊。”

  王灿听着程昱和郭嘉的劝说,心中有些烦乱。

  他脑子灵透,知道荀攸和程昱的建议是正确的,只有朝廷敕封的益州牧才是正统的,即使所有人知道董卓专政,可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的是皇帝,属于汉室正统,没有人能够反对。

  而且,益州牧的官职对王灿太重要,不能忽视。

  董卓一方面代表朝廷封王灿为益州牧,另一方面却将女儿绑在王灿身上,归根究底是一个利益的交换,让王灿打上董卓的标签,才能成为益州牧。

  王灿深吸口气,趁,沉默良久,说道;“好,答应董卓的请求。”

  “主公英明!”

  三人闻言,也都是松了口气。

  解决了董卓的事情,程昱又拱手道:“主公,求贤令发布后,已经有非常多的人踊跃报名,到这两日,报名的人数逐渐减少,可以停止报名了。只要人数定下来,就可以定下考核时间,将大族子弟和报名的人进行统一考核。”

  王灿思考一番,说道:“既然这样,就停止报名吧。考核的时间定在后日,先进行文试,,将文官选拔出来后,再进行武试,选拔武将。至于文试和武试都参加,并且都被挑选出来的人,一定要单独注明。”

  “诺!”

  程昱拱手应答一声,脸上露出兴奋地神情。

  他担任王灿的主簿一职,掌管官员升迁。挑选官员的事情一直由程昱处理,看见无数的人踊跃报名,程昱打心底非常的高兴。

  王灿有地盘,有人才,前途无量。

  PS:三更毕,求收藏、鲜花。

第七卷 占据益州 第427章 尘埃落定

久久小说 更新时间:2011-8-8 7:57:26 本章字数:3863

 选拔人才,由程昱负责处理,王灿并没有全程参与。

  对于王灿来说,只需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具体的事情自有程昱安排下去。

  一切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大清早,王灿在院子中练了一趟拳后,背着双手,缓步回到书房,继续研读太平要术的行军布阵方略。到王灿这个地步,虽谈不上日理万机,却非常忙,每天的事情很多,真正有空闲停下来看书,增强自己知识的时间很少。王灿却还是保持原来的习惯,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看书,增加学识。

  “咚!咚”

  书房外,响起轻轻的敲门声。

  王灿眉头微蹙,问了声:“谁啊?”

  “是我!”

  屋子外,传来苍老浑厚的声音。王灿听了后,猛地打了一个激灵,立刻放下手中的书简,快速从坐席上站起来,跑到门口打开房门,将站在屋子外的老人迎进屋子。来人不是别人,是王灿的老师蔡邕。

  王灿恭敬地揖了一礼,拜道:“拜见老师!”

  蔡邕嗯了声,朝书房中走去。

  两人坐下,蔡邕开门见山的说道:“为先,听人说,你准备娶妻了?”

  王灿眼珠子一转,知道蔡邕是为了蔡琰而来,是来讨要说法了。他微微一笑,说道:“老师,董卓任命弟子为益州牧,给出的条件却要弟子娶他的女儿。益州牧一职事关重大,弟子已经答应董卓,择日把董卓的女儿迎入府中。”

  蔡邕神色一冷,问道:“你娶董卓的女儿为妻,就准备把琰儿搁在一旁?”

  王灿解释道:“老师,弟子和琰儿早已私定终身,何谈抛弃琰儿?”

  蔡邕步步紧逼,又问道:“既然如此,你如何对待琰儿?”

  王灿笑说道:“老师,董卓嫁女,和弟子娶妻,这完全是两码事。正妻之位除了琰儿外,别无他人。董卓的女儿入州牧府,地位也不过是一个妾而已。若是她胡搅蛮缠,不听话,也就只能单独为她开辟一座别院,让她长期居住了。”

  蔡邕听了王灿的话,冷峻的表情这才舒缓下来。

  正妻之位,对于蔡琰太重要。

  古人的正妻,生的儿子是嫡子,生的女儿是嫡女,而小妾则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生下的儿女地位较正妻生的儿女相差太远。而且,有些人更喜欢将小妾送人,由此可以看书小妾的地位有多低。

  正因为如此,蔡邕得到王灿即将迎娶董卓的女儿的消息后,急匆匆的赶到王灿书房,质问王灿如何对待蔡琰。

  现在得到王灿的准信,蔡邕才放下心来。

  王灿笑道:“老师,这下您可满意了?”

  蔡邕捋了捋颌下胡须,说道:“好,有你的保证,老师就放心了。”

  对于蔡邕来说,只要王灿娶的女子不影响蔡琰的位置,蔡邕并不反对。男人三妻四妾,有几个女人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家中只有一个女人,恐怕就有人会说那女人不贤惠,嫉妒心重的话语。因此,蔡邕对于王灿纳妾,并不反对。

  蔡邕喜笑颜开,说道:“为先,你还有公务要忙,老夫回去了。”

  王灿起身相送,说道:“老师慢走!”

  见蔡邕离开,王灿摇头苦笑,旋即返回坐席上,继续看书。

  关于益州牧的事情,一直是郭嘉处理。王灿答应董卓的条件后,朝廷的任命在短时间就到了王灿手中。即使小皇帝没有传国玉玺,却还有皇帝印玺。董卓挟持皇帝,仍然是正统,因为普天之下只有刘协才是灵帝的血脉。

  王灿被任命为益州牧,坐稳了益州牧的位置。这时候,董卓也给了王灿一个惊喜,加封王灿为镇南将军,蜀侯。

  蜀侯这个爵位,并没有实际的用处,只代表身份地位。

  真正有用的是镇南将军,古代有四镇将军,分别是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镇将军的官职低于四征将军(征东、征西、征南、征北),掌管征伐,镇戍四方。可以说,王灿得到镇南将军一职,就有了征讨周边的权利。

  董卓给王灿这个权利,其实是心存不良。

  只要王灿四处征讨,就会四面树敌。

  不久后,董卓的女儿也被迎入府中,成为王灿的小妾。

  这一切,都是火速操办,有点类似于后世闪婚的情形,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完成所有的事情。王灿见到董卓的女儿,实实在在的惊讶了一番,那董卓满脸络腮胡,长得三大五粗,腰膀肩阔,狮鼻阔口,可女儿却长得水灵灵的,有点江南女人的味道,不过骨子里却又有北方女人的豪爽,相当带劲儿。

  入府的第一夜,王灿住在董卓女儿的闺房中,春风一夜,好不快活。

  一连几日,王灿都住在别院中。

  然后,王灿才离开。

  ……

  与此同时,益州拔擢人才的文试和武试,先后进行。

  文试的考核,并不像明清那般以经典理论的考核为主,是以个人的实际能力作为考核,更有针对性。

  正因为如此,许多读死书的书呆子,或者是狂妄不羁却没有真才实学的儒生都被淘汰,最后留下来的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其中,大族子弟依旧占据多数,寒门弟子占据少数。

  由此可见,话语权依旧掌握在大族中。

  文试中,徐涵、汪礼等大家族子弟入仕的人很多。汉中大族中,邓正、段炽等大族的子弟同样如此,各个家族得到结果后,都是喜笑颜开。

  虽然这些大家族子弟的官职不大,最大的也就是县令一级,至于官职低微的,还有许多人是小吏、属吏等等,但王灿实力越来越强,只要在王灿麾下做官,就是一条通天坦途。只要肯用心做事,踏实做事,肯定能一步一步往上升,进入益州官场核心。

  文试中,最为出众的人当属法正、张任、邓芝、郑度、费诗,这几人都是益州本地的人才,才华出众。

  其中,法正、张任、邓芝可谓是赫赫有名,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

  历史上,法正是刘璋的部下,刘备入蜀的时候归顺。

  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悲恸无比,追谥法正为翼侯。法正谋略出众,善出奇谋,深受刘备的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由此可见,法正的地位之高,甚至盖过关羽、张飞、庞统等人。

  只是此时的法正年纪轻轻,刚刚加冠,远没有以后的名气。

  王灿的一纸求贤令,令法正也暗暗动心。他长得颧骨高耸,鼻梁高挺,国字脸,正是曾经在成都南门外出现的青年。

  张任,蜀郡人,家境贫寒。

  此人在历史上如彗星一颗,迸发出耀眼的光灿,在落凤坡射死庞统,令人不可轻视,后被擒后拒绝投降,被杀死。历史上的张任够厉害,可这时候的张任仅仅是一个落魄青年,他长得极为精壮,身上背着一杆大枪,正是出现在成都南门外,曾经出手抓住中年文士询问事情的青年。

  至于邓芝,属于大器晚成的人物,最终官至车骑将军,假节,可谓是风光无限。

  这时候的邓芝,仍是落魄书生。

  因为王灿一纸求贤令,才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文试中,近乎囊括益州所有的英才。

  然而,等到武试的时候,出现的武将就比较少了,益州本地的武将唯有张任、刘璝(gui)比较出众,其余大族子弟文采可以,但武艺稀疏,展露头角的几乎没有。这一次武试,却冒出一个汝南人青年,青年名叫陈到。

  陈到和张任一样,惯用一杆长枪,和张任打得难舍难分,不相上下。

  两人都是武艺绝伦,被程昱重点关注。

  这一次文试和武试,虽然挑选出来的都是基层官员,但只要历练一番,王灿相信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再往上一步,成为益州的中层柱石。由于挑选出来的人非常多,每日从州牧府签发的任命不计其数,程昱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没有休闲的时间。

  涉及益州的发展,程昱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根据一个个文试考生的考核成绩,来确定每一个人的官职,再签发命令。

  至此,王灿占据益州,带着益州踏上征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4页  当前第3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4/9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