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烟云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酒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47 MB   上传时间:2013-04-19 14:24:47

  “赶紧去看。认识你的人多,看看能不能帮子达作弊。否则,他肯定要输!”不容王洵细想,马方一把拉住他的胳膊,“赶紧,赶紧,再晚一步,甭说第一名,前三名都未必有子达的份了!”

  注1:册勋,隋唐时的一种记功方式。基本上册勋三转,便官升一级。

  第五章 春晓 (五 上)

  第五章 春晓 (五 上)

  闻听此言,王洵不敢耽搁,跟在马方身后就是一溜小跑。等人跑到了考校射艺的地方,有关宇文至比试遇到对手的情况,也断断续续从马方嘴里听了个大概。

  原来今天前来参加比试的良家子弟甚多,其中不乏一些大家族的旁枝。这些人虽然没有爵位继承权,平素却是被家族当做菁华来重点培养的,因此一下场,便占尽了优势。

  宇文至在拳脚器械方面的功夫很一般,看到场中的几个熟悉面孔,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在这两场比试中出不了头。便胡乱应付了几轮,勉强混了个中等偏上的考评,就主动退出了两场比试前几名的角逐。

  马术比赛要明天挪到更远的旷野中比,所以他今天就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射箭场中。谁料今天射箭场中也是高手倍出,前五轮比试结束,箭靶也从五十步挪到了九十步,竟然还有五个人的箭箭不离红心。

  “那子达也未必会输啊?”王洵听得着急,皱着眉头插了一句。

  “你自己看,马上就要一百步三矢急射了!”马方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目光死死顶住了比试场地。王洵笑了笑,随着马方的目光翘首望去,只见场中大部分应试者都已经退出角逐,如今在靶子前慢慢调整弓臂的,除了宇文至以外,只剩下一个瘦高个,一个黄脸庞、一个彪形大汉和一个面如冠玉的美貌少年。其中以那美貌少年最为紧张,额头和鼻尖上全是汗珠,手指不停地在弓弦上抹来抹去,显然未等开局,气势上已经输了。

  剩下的三个陌生面孔,看样子都是射术高手。举止优雅,表情轻松,看来对一百步这个距离根本不放在心上。特别是那个瘦高个子,目光根本不往靶子方向看,偶尔把手指往弓弦上轻轻一搭,立刻气质大变,隐隐的竟有了百战老兵的味道。

  “那瘦子恐怕是个劲敌,子达无论如何比不上他!”不得不说,在几天的军旅生活中,王洵的收获还是很多的,至少这份观察事物的眼力,原来无论如何做不到。听了他这句评价,马方急得直跺脚,“我刚才担心的就是他。前几轮比试,他射箭的速度至少是别人的两倍。却没有一箭失过手!”

  “得不到第一名,前三名估计也能引起人的注意力!”王洵想了想,实在找不出宇文至能拔得头筹的理由,只好退而求其次,“高大将军,我是说高力士,他来了这边了么?我在正门口,一个时辰前就看到了他的车驾。你注意没注意到他去了哪里!”

  “就在看台上。手里拎着鼓槌的就是!”马方向看台扬了扬下巴,低声回应。

  王洵闻言扭头,果然在看台上一群人中间,找到了一个身材魁梧,白面无须的长者。手里亲自拎着一只硕大的鼓槌,看样子兴致极高。封常清、周啸风,还有一堆他叫不上名字的将领像众星捧月般,围绕在此人周围。唯恐那件事照顾不到,拂了此人的心思。

  “开始吧!”高力士却有些荣辱不惊的味道,笑了笑,高高地扬起的鼓槌。

  “咚,咚,咚!”随着他手臂的挥动,牛皮大鼓开始有节律的炸响。在场所有人立刻屏住呼吸,目光齐刷刷转向射手。只见剩下的五名射手同时举起了弓,将弓弦拉至了耳侧,手指一松,羽箭离弦。紧跟着,远处的靶子“砰”地发出一声巨响,五支羽箭,齐刷刷插于其上。

  没等喝彩声响起,鼓点急转高亢,五名射手再度拉满弓弦,瞄准箭靶。白羽如流星般飞出,雕翎在靶子上乱晃。喝彩声这才响了起来,伴着激越的鼓声,烧得人血脉沸腾。

  所谓急射,就是要求一通鼓点敲完,射手必须将三支箭全部发出去。以靶心处箭支多少为胜。高力士精通音律,一阵战鼓敲得抑扬顿挫。转眼间,已经过了旋律已经过半,节奏由最高亢处转了个弯,慢慢舒缓了下来。

  对于场中的所有而言,此刻舒缓的节奏比刚才更为惊心动魄。有人已经按捺不住,用力跺脚,提醒射手们注意时间的流逝。美貌少年第一个沉不住气了,没等羽箭在弓臂上停稳,便松开了手指。雕翎“嗖!”地一声飞出百步,射中的箭靶,却距离红心相差甚远。

  “唉!”观众里传来低声的长叹。很为美少年的发挥失常而惋惜。大部分人却无暇去同情失手者,目光死死盯住剩下的四张弓。彪形大汉和黄脸儿也慢慢调整到位,将第三支羽箭射了出去。一人正中靶心,一人偏离靶心半寸,显然是压力太大所致。

  照这个态势,只要宇文至最后一箭能落在红心之内,就可以稳居第三名。王洵心里立刻涌过一阵狂喜。再看马方,已经挥舞着拳头跳了起来。这种时刻,场中的宇文至却不敢分心看其他人的成绩,把箭搭在弓臂上,依旧是调整,调整再调整。那瘦高个见还有一人引而不发,自己也拉着弓弦不松手。就像跟宇文至较上了一般,看谁率先沉不住气。

  “咚咚,咚咚,咚咚咚!”鼓点越来越慢,越来越慢,忽然一个旱地拔葱,高高飘起,然后又急促敲了两下,化作一声炸雷,噶然而止。

  “咚!”就在最后一声鼓响的同时,宇文至和瘦高个二人同时松开了弓弦。两支羽箭比肩而飞,齐头并进,掠过寂静的校场,“啪”地一声,落在了红心中央。

  “好啊——”喝彩声如雷鸣般响了起来,无论新兵老兵,还是前来参加考核的良家子弟,都把手掌拍得像红烙铁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喝彩声才在封常清的示意下,慢慢弱了下去。周啸风亲自带领几名安西军老兵跑到靶子前,高声报出五个人的最后成绩。“一号靶,三箭全中靶心!”“二号靶,两箭正中红心,一箭偏出半寸!”“三号靶,三箭全中靶心。”“四号靶,两箭射中红心,一箭偏出四寸半!”“五号靶——”周啸风忽然停了一下,然后扯开嗓子高呼,“五号靶,三箭全中红心。各占红心一隅,成品字形排列!”

  “啊!”场中所有人都楞住了,一瞬间,阳光仿佛都停顿了下来。数息之后,才有一阵齐整的喝彩声,如同海浪般慢慢涌起,由低到高,到高,再高,再高,呼啸着卷过原野。

  “好啊——”

  “好——”

  听着看台下如潮喝彩声,封常清和高力士两人以目互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欣慰。通过公开比武的方式,选拔良家子弟入飞龙禁卫,这个主意是两人共同提出来,并经过皇帝陛下点头许可的。如果选拔的结果差强人意,就说明二人做事莽撞,白白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却没能给国家找到任何人才。而现在的情形,显然已经超过二人的事先期待了。长安城内的良家子弟,并非全是混吃等死的废物。他们之中有的是英才,只是先前没有机会处于颖中罢了。(注1)

  “把三块全中的靶子拿上来!”封常清点点头,冲着左右亲兵吩咐。

  立刻有人领会了他的意图,小跑着到达靶场,将三块插着羽箭的靶子扛上。“元一公,你看!”封常清亲手接过箭靶,一一排开,邀请高力士共同点评。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本为潘州刺史冯君衡之子。因为家族被抄受到株连,阉割为太监。入宫后,由于年纪小,受尽其他太监欺负。直到被中人高延福收为养子,处境才大为改观。为了报答养父的教诲之恩,他改名为高力士。即便在功成名就后,也一直没利用皇帝信任回归本宗。可内心深处,却念念不忘自己原来的姓氏。

  此刻,封常清称他为元一公,非但表达了足够的尊敬,而且在尊敬之外透着亲密。高力士心里很受用,略为斟酌了片刻,低声客套:“还是请封将军评判吧,毕竟你是上过战场的,咱家虽然也喜欢摆弄弓马,却不过是玩玩而已!”

  “元一公客气了。谁不知道您老人家,当年素有“小养叔”之名?”对于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亲信,封常清非常尊敬,摆了摆手,再度发出邀请。

  “请大将军指点!”周啸风非常擅于揣摩上头的心思,抱了抱拳,大声替封常清帮腔。

  “请大将军不吝赐教!”其他几名高级将领也齐声恳求。

  盛情难却,高力士沉吟了一下,笑着点头。“如此,咱家就露丑了!”说罢,围着三块箭靶来回踱了几步,举起其中一块来,笑着道,“此人射艺,当居第三。虽然准确度有余,却劲力不足。战场之上,即便射中对手,也难以穿透铠甲。等于白白浪费箭矢。不过,若是肯在膂力上多加锻炼的话,倒也是块难得的璞玉!”

  注1:锥处颖中,必脱颖而出。

  第五章 春晓 (五 下)

  第五章 春晓 (五 下)

  “一号靶,三箭全中,然力道稍有不足,高骠骑点你为射艺第三!”立刻有人将高力士的评价大声喊出,顷刻间传遍全场。 “一号靶射手,上台见过骠骑大将军”

  先前听闻自己只得了个第三,宇文至心头不由涌起了一阵沮丧。待又听见传令兵吩咐自己去看台上拜见高力士,所有沮丧立刻被狂喜所取代。为了脱离牢狱之灾,他先前不惜拜托好朋友王洵,以公开自己私下记录的秘密账本为要挟,逼迫杨国忠出手相救。此刻脱离苦海,急需重新找一个过硬的靠山,以防杨国忠的爪牙寻机报复。而高力士在朝中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杨国忠,如果攀上这个高枝的话.......

  没等宇文至想好自己到底该怎样表现,才能给高大将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耳边突然传来一声低低的咳嗽。凭着以往养成的机警,他意识到自己在稀里糊涂间,已经随着传令兵的脚步来到了看台之上,赶紧抬头向前看了看,抱拳肃立,“草民宇文至,多谢高大将点拨。多谢封大将军和各位将军给草民这个展示射艺的机会!”

  “你就是宇文至?”闻听这个名字,高力士立刻想起自己的义子前几天所求之事。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

  宇文至被问得一楞,斟酌了好半天从,才回答了一句废话,“是,宇文至正是草民!”

  听闻二人这不找边际的一问一答,看台上的人全都微微一愣。心思机灵的立刻意识到,高力士与眼前这位射艺不俗的少年恐怕先前就有些瓜葛。而心思愚笨的,则笑着揣摩起这两个人今天是不是都兴奋过了头,以至于连话都不会说了。

  作为皇帝陛下的近臣,高力士六识是何等的敏锐。目不斜视,却已经感觉出周围气氛的波动。笑了笑,低声补救道:“咱家曾经在闲聊时,听人提到过你。户部员外郎宇文德是令兄吧?你这个姓氏,与开国郢公可有关联!”

  郢国公宇文士及乃宇文至的曾祖,当年追随太宗皇帝平宋金刚,破窦建德,灭王世充,功劳赫赫。名望和地位在贞观年间都排得上号。而宇文至平素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恢复家族昔日的荣耀,此刻听高力士提起,立刻躬了躬身,朗声答道:“回骠骑大将军的话,晚辈乃郢国公之曾孙。学无所成,实在有辱于祖宗之名!”

  ”不错,你很不错!”高力士摇摇头,否定了宇文至的过谦之言,“勋贵子弟中,能把射艺练到你这一步的,屈指可数。我记得你祖父曾被封为新城县公吧?怎么你刚才自称草民?”

  “晚辈.......”宇文至脸色一红,讪笑着解释,“晚辈的父亲兄弟众多,因此未能袭爵。至于晚辈,乃庶出,所以无缘为朝廷效力!”

  “是这样啊!”高力士又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按照大唐律法,庶出之子所享受到的待遇,的确与嫡子有着天壤之别。朝中早有言官向皇帝陛下提醒过,这种继承方式很不公平,容易养成家族嫡子的惰性,同时也使得庶出子弟得不到展示才华的机会。但传统的力量大得难以想象,纵使天子看到了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也不敢轻易做出改变。因此,那个的奏折仅仅是在朝堂上掀起了一个水花,随后就不了了之了。

  “我大唐男儿,向来讲究‘功名但在马上取’,你无缘袭得爵位,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见高力士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封常清笑着接过话头。“大将军刚才说,你射艺准确有余,劲力不足。但堪称一块璞玉。老夫麾下正缺几个好弓手,你可愿入老夫的亲兵旅效力?”

  能够成为封常清的亲兵,升迁机会可比在飞龙禁卫中做一个低级军官多得多了。宇文至大喜过望,立刻挺胸拔背,抱拳施礼,“回封大将军的话,草民求之不得!”

  “哈哈哈,哈哈哈哈!”封常清被宇文至那迫不及待的模样逗得开怀大笑,捋了捋胡须,将头转向了高力士,“元一公,封某就越俎代庖,替你做这个玉匠如何?”

  “你倒是会捡现成便宜!”高力士笑呵呵地“数落”了一句,又看了看宇文至,笑着补充:“既然你我先前曾经许诺,择在比试中表现出色者为军官。就不要让他只做一个普通士卒了。以他的射艺与家世,授一个御武校尉也不为过!封节度,你看如何?”

  御武校尉?宇文至心里边立刻一哆嗦,霎那间,全身的血都往眼睛里涌。那可是从八品的武职,只要封大将军一点头,自己就等于同时受到了两位大将军的青睐!以后在长安城中,基本上就不必再担心任何人的报复了!

  在他近乎乞求的目光中,封常清慢慢点头,“哈哈,哈哈,既然元一公慧眼识珠,准备越级提拔他,封某岂有不遵从之礼!来人,取一套御武校尉的戎服和腰牌来,给宇文壮士立刻换上!”

  “多谢高大将军,多谢封大将军!如此大恩,晚辈,晚辈末,没齿难忘!”宇文至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落了,冲着高力士和封常清连连作揖。高力士有点不喜欢他这种欣喜若狂的左派,轻轻皱了皱眉头,正色强调:“咱家只是奉了陛下的命,为国选才而已。你日后努力操练,不忘陛下的恩典,便是对咱家最好的感谢了!你宇文家有郢国公这样的英才,同时也出过宇文化及那样的败类,希望你今后好自为之!”

  “是,属下一定将大将军今日的教诲牢记于心!”从兴奋的巅峰瞬间跌落到屈辱的谷底,宇文至脸色登时变得红里透绿,抱了抱拳,低声回应。同时,却有一个更清晰的声音在心里说道,‘老太监,小爷哪点得罪你了,居然拿这种话来埋汰人。你等着,早晚有一天,这份屈辱要如数奉还。早晚!’

  第五章 春晓 (六 上)

  第五章 春晓 (六 上)

  “下去换衣服吧!换好之后就在看台下找我的亲兵队正报到!”敏锐地察觉到周围气氛有些不对,封常清本着回护之意,笑着命令。

  与高力士不同,他倒不认为年青人有野心是什么过错。虽然宇文至刚才的表现,实在太浮躁了些。想当年封常清自己心中若是没有同样的一股子不甘,也不会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慢慢爬到安西四镇节度副使之高位。野心本来就是动力之源,那些满足于现状,终日想着混吃等死之辈,在他心里才是真正的无可救药。

  “诺!”宇文至如蒙大赦,感激地冲着封常清抱了抱拳。然后从对方的亲兵手中接过刚刚取来的戎装和腰牌,匆匆而去。

  才转到看台之后,他的胳膊就被早已等得迫不及待的王洵和马方两个一左一右拉住了。肩膀、脊背等处先挨了二人一顿老拳,然后,才被二人放开,笑嘻嘻地数落道:“奶奶的,拍马屁也不是这么个拍法,黏在看台上就肯下来!你就不怕惹大伙妒忌么?怎么样,授了你什么官职?”

  “你们自己瞧好了?”宇文至拿出腰牌,得意洋洋地递了过去。御武校尉,级别为从八品上,比王洵的正八品上宣节副尉低一级,却恰恰比马方的正九品上仁勇校尉高了一级。害得小马方立刻撅起了嘴巴,非常不服气地嘟囔道:“我说呢,这半天都不肯从台上下来。原来是喜欢得傻了!”

  “什么啊,高力士那老阉狗一直拉着我问东问西!”宇文至迅速四下看了看,压低了嗓子回应。

  王洵听得眉头一皱,也迅速四下看了看,低声提醒:“高骠骑怎么得罪你了?你居然这般埋汰他。要知道,若不是他肯出头,你现在还关在万年县大牢里呢!”

  “他?”宇文至气得鼻孔中直喷冷气,“明允你这就错了。如果不是贾昌送的那二十两金子,他肯出面救我?”

  “你去问过贾昌了?”王洵一愣,皱着眉头追问。“纵然贾昌使了金子,也需要有人敢收不是?他身居高位,还指望着你这二十两发财!”

  王宇文至冷笑着摇头,“他的确不指望这二十两金子发财。却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说这些了!反正这辈子,你、马小子,还有张大哥、雷大哥和贾昌的人情,我绝不会忘。其他人,哼哼.......”

  “算了,算了,咱不说这些。反正今后也不会再跟高骠骑打交道!”见二人越说越僵,马方赶紧上前打圆场。“不过,还那句老话,你们两个都甭想让我给你们行礼。除非在实在躲不过去的正式场合。”

  “好了,受你一个礼,我们又不多长一块肉!”王洵也没心思跟宇文至两个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向马方虚踢了一脚,笑着答应。

  “殴打同僚,五十军棍!”马方立刻跳开,低声威胁。然后笑呵呵地拉住宇文至,“走,这个场子今天归我们队管,我先带你换衣服去!”

  说着话,三人笑呵呵走开。不一会儿,又换好了衣服,并肩走了回来。王洵高大魁梧,马方瘦小机灵,中间再夹着一个形销骨立的宇文至,真的是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就在三人兜了这么大个圈子的时候,看台上,其他两名应试者的射艺也点评完毕。不像宇文至,为了求准,在军中提供的器械里,专门挑了把方便节约臂力一石软弓。三号靶位的彪形大汉和五号靶位的瘦高个二人都选了以硬度闻名的黑漆弓,力道高达两石。其中彪形大汉射出的三箭,箭箭入靶子半寸。而瘦高个虽然没把弓臂的力量发挥到最大,三支箭却各占了红心的一个边,恰恰摆出了一个品字形。

  因为刚刚被宇文至的浮躁跳脱模样破坏了心情,高力士板着脸,将射艺明显压过其他人不止一筹的瘦高个韦珏评为了第二名。理由是,涉嫌故意卖弄。如果在沙场之上突然起了轻慢之心,非但会害死己,而且会牵连袍泽。而彪形大汉王武因为人长得憨厚,射箭时丝毫不偷懒保留力气,被高力士当众宣布为第一。授予正七品上致果校尉衔,一跃成为被朝廷正式记录在编制内的低级武官。

  而那名瘦高个子韦珏虽然有“刻意卖弄”这嫌,射艺之高,毕竟被这么多双眼睛看见过。为了不令前来应试的良家子们过分失望,封常清再次做了老好人,举荐瘦高个做了正八品下怀化司戈,并以安西四镇节度副使的名义,聘请他为弓弩教头,指导麾下士卒射术。

  二人一个欣喜一个失望,却都不漏声色的地躬身谢过两位大将军提携之恩。高力士点点头,吩咐二人退下。然后又命人叫过来其他两名坚持到最后一轮的,直接拔他们进入军中效力,先于从九品下执戟长的位置开始做起,待日后根据个人表现再酌情升迁。

  消息传出,全场欢声雷动。一众良家子都从两位大将军的点评中,看到了晋身的希望。因此没能在射艺场表现出色的,则把精力放在了器械场。未能在器械场脱颖而出的,则把精力重点转向拳脚和明天的比试上。即便对四场比试都没有什么把握,也准备继续碰碰运气,不指望取得前五名,一举成为有散职的军官。能凭着综合成绩进入飞龙禁军做个普通士卒,也比在家里看兄长们眼色吃饭强!况且飞龙禁卫升迁机会多,从普通士卒升到从九品执戟长,只须册勋三转而已。京师中每年正月十五赏灯,不失上几场火都是稀罕。而每逢夏末,疏通城内的排水沟,也能立下不少功劳。万一哪天走运正好被皇帝陛下看中了,一飞冲霄也不无可能!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高力士以众人难以察觉的幅度轻轻摇头。今天前来应募的这些年青人,毕竟还是太稚嫩了些。比起开元十一年那次选拔时前来应募的四方才俊,差了不只是一点半点。那年的应募者,身上穿的多是半旧的粗葛衣,但简陋服饰却掩盖不住他们脸上的勃勃英气。而今天前来应募的良家子弟,大半以上穿的是锦缎衣衫,服饰奢华得有些过了头,骨子里那种英武之气,却被锦衣华服消磨了不少。

  猜到高力士心情可能不太舒服,却猜不出其原因。封常清笑了笑,冲着身边的周啸风轻轻挑眉。在将领中素有“粗坯”之名的周啸风周老虎立刻心领神会,向前走了几步,冲着高力士深施一礼,“早听说骠骑大将军射艺娴熟,天下无双。但小将一直无缘得见。今天好不容易遇到了,请大将军万万不吝赐教!”

  “是啊,是啊,我等久居边塞,早就对大将军的射艺有所耳闻。今天能亲眼看到一回,回去之后就有的吹了!”一群安西军官跟在周啸风身后,冲着高力士拱手施礼。

  “胡闹!还不退下!”封常清低声骂了一句,脸上却明显带着笑容。

  “嘿嘿,嘿嘿!”周老虎用力挠自己的后脑勺,一边向后退,一边可怜巴巴朝高力士脸上看。

  高力士被他的假憨厚迷惑住了。笑了笑,大声道:“也好,高某刚才一直卖弄唇舌,总不能手底下半点儿真章都见不得。取一把两石半的硬弓来,咱家也来露一回丑。待会儿若是不中,诸位千万莫笑!” “哪的话,能亲眼目睹大将军射艺,乃我等平生之幸!”周老虎咧了下嘴,笑着接口。

  高力士笑了笑,随手解开肩膀后的披风。然后活动活动筋骨,从亲兵手里接过一把两石半硬的白桦大弓,一边慢慢向靶位走,一边笑着命令到,“将靶子竖到一百二十步位置。不在这个距离上,显不出白桦弓的好处来!”

  “诺!”亲兵们一溜小跑,扛起靶子,又向后挪了整整二十步,于一百二十步距离上再度插稳。

  前来应募的良家子们本已经打算去别的场地碰运气,猛然听闻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太监高力士要当众展示射术,又纷纷走了回来。马方见此,赶紧上前维持秩序,费了好大半天劲儿,才把众良家子们重新安置妥当了,站在高力士身后二十步处,遥遥地围成了个半圆型。

  高力士从箭匣中挑了五支尾羽最均匀的箭,一支一支地插在面前弯腰可及处的硬地上。一边插,一边笑着跟追上来的周啸风等人闲聊。声音却故意提得很高,让周围大部分人都能听见,“你们上过战场,经验肯定比我丰富。咱们大唐的羽箭虽然是兵部专门定制,却并不是每支箭都质量上乘。临战之时,若是敌军骑兵发起冲锋,一百二十步距离,你顶多有三到五次发箭机会。所以,事先挑选挑选,就能多杀一个敌人,少给敌人一次接近本阵的机会!”

  “的确如此!”周啸风向后看了一眼,大声回应。

  闻听此言,一众应募者中立刻有机灵者意识到,高大将军是在借机指点大伙的射艺,赶紧屏住呼吸,唯恐错过了一个字。而人群中的某些愚钝者,却依旧觉得,高力士之所以能混上大将军的高位,完全依靠皇帝陛下宠信。所以,一边微微冷笑,一边等着看高力士如何出丑。

  高力士却无暇顾及背后这些应试者到底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几分,一边慢慢调整弓弦,一边继续笑着说道:“我刚才之所以说宇文至劲力不足,也是着眼于实战。如今我大唐主要强敌乃西边刚刚崛起的大食国。他们的疆域广阔,据说不再我大唐之下。而铠甲之精良,跟我大唐的明光铠也有的一拼。你拿一石硬的软弓射他,恐怕接连射上三箭,都不能把他射下马来。而三箭之后,他距离你顶多还有二十步,第四箭即便正巧射在他喉咙之上,他胯下的战马也把你给踩成肉饼了。”

  “这个道理没错。但软弓毕竟容易瞄准!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偷懒用软弓!”周啸风想了想,再度高声回应。

  “不然!”高力士轻轻摇头,“正所谓满拉弓,紧放箭。对于臂力小的人,软弓当然比硬弓容易掌握。可若是臂力已足,却还偷懒用软弓,反而会适得其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烟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