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郑屠_分节阅读_第349节
小说作者:奉旨把妹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8 MB   上传时间:2013-07-28 13:52:20

  宋燕咬咬嘴唇,终于说道,“我……我想来杀你!”

  话音刚落,庞万春与李三更都是大吃一惊,二人刚要上前却被郑飞一伸手拦住了,庞万春与李三更只能警惕的看着宋燕,尤其是还在她手上的那支“掌弩”,随时做好冲上前来或挡在郑飞身上的准备。

  “能告诉是为什么吗?”郑飞问道。

  宋燕没有说话,仍旧低着头,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郑飞更加疑惑,刚想再问一遍,却见几滴“水滴”从宋燕垂着的脸上滑落于地,她竟然哭了。

  郑飞一愣。

  “因为你……,害死了我的大哥!”宋燕慢慢抬起头来,一双美目浸满泪水看着郑飞,“如果不是为了救你出蔡府,我大哥的身份就不会暴露,他也不会为了保护大家的身份而自尽!”

  郑飞一下子呆住了……

  宋燕继续道,“我们兄妹从进入蔡府的那一天起,就做好了献义的准备,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我们就算死,也要死得有价值!可大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救出了你,你却做起了贼寇,因为你,支持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人们都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更可恨的是,你居然还娶了耶律淳的女儿,耶律淳的地盘就是燕云十六州,你们成了一家人,你还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吗?我恨你,恨你让我大哥死得不值,早知如此,当初我就该在那间屋里杀死你!”

  郑飞心中一黯,宋燕说得的确是事实,宋云的确是因自己而死,“那你……为何又主动出声暴露了身份呢?”

  宋燕轻轻抚摸着手中的掌弩喃喃继续说道,“因为……我刚刚在外面偷听了你所说的话,我觉得……你似乎还不是个坏人,所以我主动进来献计,想看看你的反应,如果你真的对收复燕云十六州毫无兴趣,我就……与你同归于尽。这支掌弩中也已换上了剧毒的毒针,顷刻间就能要了你的性命。”

  郑飞面色一变,禁不住脊背一阵发凉,刚刚在自己对‘掌弩’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如此近的距离,宋燕若想用掌弩取自己的性命的确易如反掌!

  庞万春与李三更也是脸色剧变,二人同时上前挡在了郑飞的身前。

  “但现在……,”宋燕把掌弩轻轻地放在了自己身前的地上,缩回手轻轻说道,“我知道,哥哥他并没有白死,我愿意承担误解统帅的一切后果,只希望统帅不要因此而牵连马会长与我的那几位同伴,他们都是不知情的。”

  郑飞站起身来,分开庞万春与李三更,走到宋燕的面前,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扶起她,认真的说道,“宋姑娘,宋云兄弟救我逃离蔡京的魔掌,这份恩情我从未忘记过,他的血不会白流,今日当着你的面我郑重起誓,此生一定会尽我所能实现宋云及无数为了大汉民族默默牺牲的英烈们未完成的事业,若有违反,天诛地灭!”

  宋燕呆呆的看着郑飞,突然一下子捂住嘴,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郑飞也不知该如何劝,男女授受不亲也不便动手安慰她,只能待她情绪稳定一点才问道,“宋姑娘日后有何打算?”

  宋燕轻轻擦擦眼泪,“我……打算出家为尼。”

  “啊?”郑飞一惊,全然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急忙问道,“为什么?”

  宋燕幽幽道,“大哥已逝,我在世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亲人,了无牵挂,我的身子也脏了……遁入空门才是我的归宿吧……”

  郑飞点点头,说来说去,宋燕还是深受着那噩梦般过去的折磨,心灵的创伤恐怕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愈合,郑飞知道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给她找一个心理医生,带她走出梦魇,可这古代又哪来的心理医生呢?而看起来遁入空门用佛法来放下一切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只是如此一个年轻的女子,她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尤其还是自己恩人的妹妹,让她就此遁入空门,也是郑飞所不忍的,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对了!郑飞心中一动有了个主意,暗道不如给她先找点事做,让她通过忙碌忘记伤痛,日后等回了江宁府,再让李清照等人开导开导她。当初李三更的妹妹李四更在被救上梁山后也曾遭遇过这种情况,也是通过这个办法才恢复起来的。

  嗯!就这样吧,郑飞打定主意,等她完全走出来,再为她寻个好人家才对得起宋云对自己的恩情!

  郑飞随即说道,“宋姑娘,我有一个不情之请,那个计策是你想出来的,没有人比你更加熟悉那个计策,如今战事紧急,为了能更加顺利的打赢这场仗,完成宋云兄弟的遗愿,收复燕云十六州,我想请你先留下来继续帮我们完善那个计策,不知你是否愿意?”

  宋燕眨眨眼想了想便点点头,“那……好吧,为了大哥的遗愿,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郑飞笑着点点头,“谢谢你,宋姑娘。”

  宋燕看着郑飞真诚的目光,不知怎地,心头一跳,嗯了一声赶忙低下了头去……

  685,大名府之战(1)

  郑飞刚劝罢宋燕,门外又有护卫来报,说是马植求见,不一会就见马植从外面惊慌失措的冲了进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身上和膝盖处的衣服也沾着泥土脏兮兮的,一副逃难的样子,

  马植一看宋燕果真在这里面色就是大变,再一看地上的血迹,连忙来到郑飞身前满脸自责的喘着粗气说道,“统……统帅,宋燕无理惊扰了您是我的错,您要责罚就罚我吧!”说完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原来马植此前因为误会郑飞,也曾时不时对宋燕等人流露出对郑飞的失望和愤慨,而刚刚不久前马植等人被安顿好后,他本想接着召集起宋燕等人一起谈一谈,交交心,共同商议一下大家未来的出路,也准备把有关郑飞的真实情况都告诉众人,解开众人对郑飞的误解,燕云会的人可各个都是狂热的极端分子,若要他们再误会郑飞,以为是郑飞破坏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还指不定他们日后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到时候一切可都晚了!只是马植眼看天色已经太晚了,众人奔波了这么多天十分的疲倦,便让众人先都各自回去休息,一切等第二日天亮了再说。谁料就是这么一会的耽误,一门心思为大哥报仇的宋燕就等不了了,在众人分开后不久,宋燕就悄悄的从住处离开,凭借着刚刚来此时的记忆一路悄悄回到郑飞的营帐,这才发生了后来的一切。而马植回到住处后倒头就睡着了,睡了还没多久就被人叫醒了,他睁眼一看,原来是与宋燕同住一个帐篷的另一名女子,她惊慌的对他说她睡了一会觉得口渴起来喝水,这才发现宋燕居然不见了,又等了一会还不见宋燕回来,她感觉不妙这便来向马植禀报。

  马植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一声坏了,宋燕这是要办傻事!马植心里那个后悔啊,却也来不及后悔了,几下穿好衣服就请郑飞派来保护他们的士兵火速带他去统帅那里,等他来到郑飞的帐外不远处,正巧遇见王铁蛋与张东泽两个倒霉蛋一起去疗伤,

  王铁蛋二人今晚值夜,刚刚可见过马植,知道那个弄晕他们差点害死他们的宋燕就是马植的人,他们二人看到马植那个气呀,却也知道这马植是统帅的座上宾,得罪不起,可惹不起总躲得起吧?于是二人阴着脸扭头就走,路过马植身旁时脾气火爆的王铁蛋还忍不住重重的冷哼了一声。

  结果马植一看王铁蛋二人看向自己的满脸的怒色,再看看他们胸前那一大片血迹,就知道糟了,宋燕肯定是来找郑临风报仇了,急得他拼命的就往郑飞的营帐跑,慌不择路下还摔了几个跟头。

  幸好,郑飞愿意相信宋燕此举并非是受马植的唆使,他上前扶起马植笑道,“马兄莫急,只是一场误会而已,我已与宋姑娘冰释前嫌。”

  马植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又是一番告罪,并立刻对宋燕解释了一番,不要错怪统帅。

  宋燕也是十分的懊悔,自责不已,竟要当场把还放在地上的掌弩踩坏谢罪。

  郑飞一看连忙拦住了她,这个掌弩可是个好玩意,配合淬上麻药或者毒药的毒针,乃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良品,就这么踩坏了就太可惜了,郑飞刚才就想把掌弩借来,交给军器坊的人研究一番,争取研究出制作方法再多制造一些装备军队,当作奇门兵器使用。

  郑飞接着就向宋燕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这个掌弩能否借给我研究几日?

  宋燕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借什么,今晚我犯了这么大的错也不怪我,这个掌弩直接送给统帅就是了。

  并且,宋燕还特意教给了郑飞如何使用掌弩的方法。而在教得过程中,二人的手难免有所接触,郑飞还好,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掌弩上,学得那叫一个认真,宋燕却是一颗心怦怦乱跳,脸红得跟个桃子似地,一双美目含羞带怯,都不敢正眼看郑飞一眼。

  这一幕全都落在了一旁马植的眼中,马植心头一跳,他可从来没见过宋燕对谁这样过,她能这样,莫不是……喜欢上了统帅?

  马植却是心底一黯,虽然宋燕的年龄比他要小不少,但他却一直都很尊敬宋燕,一个能为了民族大业牺牲自己的贞洁与幸福的女子当然是值得尊敬的,马植甚至觉得她才是这个世上最圣洁的女子,他在不久前早就做好了计划,为了感谢宋燕,也为了感谢已经牺牲的宋云,等一切都稳定下来后,他就会想办法为宋燕寻得一个人品相貌俱佳的如意郎君,让她重新获得她所应获得的一切幸福,而那段如噩梦般的经历,他也会想尽办法隐瞒起来,争取不再让宋燕为之受到哪怕一点的伤害,他有信心做到,因为宋燕的身份和曾经所做的事乃是燕云会的绝密,会内知道宋燕的除了自己和她的哥哥宋云,再无第三人,只要自己不说,宋燕也能不说,谁也不会再知道!

  但现在一见郑飞,马植才想起来,统帅也是知道宋燕身份的,当初他与宋燕可曾……,偏偏又是这样的巧,宋燕居然对统帅动心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统帅是谁?他拥兵百万,权势滔天,家中几位夫人也都是冰清玉洁,母仪天下,以他的身份,他会接受一个曾经做过蔡京用于拉拢、腐蚀朝中大臣的肉.欲工具的宋燕吗?即便宋燕是出于大义不得已而为之,可事实毕竟是事实,说得难听一些,宋燕在某些人眼中就是一个青楼窑姐,甚至还不如!

  所以,答案几乎可以确定,统帅是不可能接受宋燕的!宋燕喜欢统帅,只能是以悲剧收场!但那又势必会再次深深的伤害到宋燕,让她更加痛苦于曾经的一切!

  马植快速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宋燕的想法,绝不能让她越陷越深!

  这边,郑飞已经学会了掌弩的使用,他谢过宋燕,便命人把马植和宋燕送回了住处,然后又爱不释手的把玩了许久掌弩才休息。

  第二日一早,郑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汤隆叫来,没想到郑飞刚刚拿出掌弩,就见汤隆眼中一亮惊喜的叫道,“呀,是掌弩?!”

  郑飞奇道,“你认得此物?”

  汤隆两眼放光的看着掌弩连连点头,“早就听家中长辈谈起过,世间有一种奇特的弩弓,只有手掌大小,做工精妙,弹射暗器令人防不胜防,名叫掌弩,只是这种掌弩制作方法极为复杂,早已失传,世间更是难得一见,所以我只听说过并没见过实物,没想到今日竟有幸得见此物,统帅……我能看看它吗?”

  郑飞点点头递向汤隆,汤隆立刻迫不及待的双手接过,然后如痴如醉的来回仔细的观看起来,

  “能不能研究出它的制作方法?”郑飞问道,

  汤隆惊道,“统帅是想……大量的仿制掌弩?”

  郑飞点点头,“没错,最好可以与断魂弩一样可以大量的制造。”

  汤隆沉思片刻,有些为难的说道,“这个……有困难,但我可以试一试,只是……要研究它的构造,就必须拆开它,而像这种独门的兵器,就算拆开也不一定能有办法仿制,而且拆开也不敢保证就一定能按原样组装回去,很有可能……仿制还没成功,就毁掉了只怕是这世上最后一件掌弩……”

  郑飞毫不犹豫的大手一摆,“无妨,你且尽力而为,能成功最好,成不了功也没关系,如果不能大量仿制,只留着这一把也没什么意思。”

  汤隆等的就是这句话,身为一名顶级的军棋师,他从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忍不住想把它拆开一探它的究竟,可又担心因此毁坏这件之宝受到处罚,如今得了统帅的免罪令,当即高兴的抱拳道,“是,请统帅放心,属下一定想尽办法完成任务!”

  汤隆退下后,郑飞随即下令大军再次开拔,继续赶路,一边赶路,郑飞也一边与朱武、吴用等人就宋燕所提出的计策进行深入的探讨,决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当然,也有人对宋燕的计策表达了担忧,主要是担忧宋燕的身份,宋燕等人毕竟是从宋国来的,他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可别是宋廷故意设下的计,让宋燕误导天道军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真是这样,此计必将给天道军带来重大的损失。

  郑飞随即就否认了这种可能,首先这种可能性太小,其次,郑飞愿意相信宋燕,他从宋燕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正气和真诚,他不相信世上会有演技这么好的人。

  五日后,队伍顺利的抵达了郓州,此时,宋军三十多万与夏军二十五万人、辽军十万人已经列阵在了大名府一线,不过,耶律淳的二十万大军却还没赶到,

  郑飞得知后轻轻的舒了一口气,看来,耶律采洁是成功的劝说了耶律淳,耶律淳的二十万人应该还在来的路上磨蹭着。

  而宋军一方并未立刻发动进攻,显然还是在等待剩余的二十万辽军,郑飞见状立刻做出决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必须主动出击!

  686,大名府之战(2)

  (感谢本书斑竹貌似大神棍对本书书评一直以来的用心管理,有你这样的斑竹,我真的很幸运。)

  整个大名府一线共有数个战场,从东向西,从北向南,沿京东两路与宋境交界处的各个险要之处几乎都有两军的对垒。

  原本按照宋廷的意思,宋夏辽三国联军早就应该对天道军发起进攻,但夏军主帅察哥不同意,他执意要等辽国的另二十万大军到了再一起行动,他可不傻,早点开战就等于早点折损夏军的实力,这凭什么啊?大夏国不能吃这个亏!

  宋廷对此是为可奈何,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眼巴巴的盼着剩下的二十万辽军能早一些抵达。

  但实际上,这只是察哥的借口罢了,他巴不得剩下的那二十万辽军永远不到才好呢,二十万夏军在这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那叫一个舒服。

  而皇帝李乾顺这次之所以答应派军来参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西北十二州,至于答应宋廷帮他们消灭郑临风的事,李乾顺其实压根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他在权衡利弊之后认识到,让这个郑临风继续存在下去要比把他灭掉会对夏国更加有利的多,那郑临风的出现,直接造成了大宋的分裂,也直接严重削弱了大宋的实力,这对夏国来说简直是再理想不过的结果了。

  所以,李乾顺暗中吩咐给察哥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帮助宋国抗击郑临风,确保宋国不会被那郑临风所灭。夏国与宋国缠斗这么多年,谁也没能灭掉谁,夏国虽然痛恨宋国,但总体而言宋国还算是个可以接受的邻居,万一那郑临风真要灭掉了宋国,形势可能就不一样了,新兴的国家总会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欲望,李乾顺几乎可以肯定假若郑临风真的取代了宋国,迎接夏国的将是新一轮血雨腥风的恶战。

  第二个任务则与第一个恰恰相反,就是也要尽力避免宋国在辽、夏两国的帮助下灭掉那郑临风。宋国一旦灭掉郑临风,实力就将得到极大的恢复,这也是李乾顺所不愿看到的。

  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的维持宋国与郑临风的现状。

  虽然出于谨慎,李乾顺并未暗中与辽国通过风,但他相信,分裂的、虚弱的,且有一个同族汉人死敌政权无时无刻不再折磨着它的大宋,无论是对夏国还是对辽国都是最有利的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辽国皇帝与他的满朝文武应该是懂得的,他也相信辽国皇帝之所以肯派出几十万大军来参战也一定是出于和自己一样的目的!

  所以基于这些,察哥压根就没想打这场仗,他已经抱定了出工不出力的想法尽可能的作壁上观,然后在与辽军合作象征性的把那郑临风彻底赶到南方去之后,两国就同时向宋国施压,索来西北十二州与河北十三州,在中原地区形成宋、辽、夏与郑临风四分天下的格局!

  以察哥的观察,如今在这片战场上,就算辽国那二十万人还没到,已经到位的宋、夏、辽三国联军也有近七十万人,这七十万人要么是大宋战斗力最强的西北军,要么是辽夏两国的强军,战斗力之强堪称恐怖!更别说还有二十万辽国的绝对精锐宫帐军即将到达!

  虽然郑临风一方据说总兵力也有七十万人,但郑临风还要在他的地盘上从南往北的长长的边境线上分兵守卫防范宋国,这部分兵力根据察哥的估计至少需要三十万,所以郑临风能带到这片战场的顶多只有四十万人。

  察哥认为,如果郑临风是个聪明人,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下,那郑临风应该采取紧缩防守的策略,依靠大宋南部丰富的物资跟宋辽夏三国联军打持久战,争取把这场仗从夏季拖到秋季,再从秋季拖到冬季。

  打仗打得并不只是军队,还打的是钱粮等各种资源的比拼,比如一场十万人的战争,算上后勤补给部队的消耗,每打一个月,就算按照最低消耗水平,也大约需要消耗七八百万贯,七十万人就是至少三千五百万贯,一个月就消耗这么多,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郑临风的地盘尽是天下的粮仓与富庶之地,他不缺钱粮,而且他的兵少,论消耗,这反倒成了优势,所以他拖得起。

  但大宋却拖不起,根据察哥的情报,大宋这两年因为连年的叛乱和战争,已经掏空了他的国库,现在宋廷为了打这一场仗,在它现有的地盘上疯狂的加征了数轮名目繁多的税收,再加上从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家中抄出的数千万贯家财才勉强凑出了七千多万贯,七千万贯听起来虽然多,却也顶多只够支撑前线几十万大军两个月,就算宋廷再下狠心继续从宋国各地挖地三尺再凑出几千万贯,也顶多再多支撑一两个月,大宋拖不起,它只能希望速战速决。

  所以那郑临风只要咬紧牙死守顶多三个月,把这场战场拖到寒冬,大宋就支撑不下去了,只能退兵,他郑临风就能不战而胜,同时这也达到了夏、辽两国的目的,既维持了现状,也能坐地起价跟宋国谈条件要地盘,虽然没帮你们灭掉那郑临风,可俺哥俩也是出了兵出了力的,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保障不了粮草怨不得我们,商量好的地盘应该无条件兑现,大不了等明年你凑足了粮草俺哥俩再帮你打一回就是了。

  察哥设想的非常完美,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根据情报那郑临风率军来到战场仅仅三天后,各个战场的天道军就同时对宋辽夏三国联军发动了进攻!

  察哥在吃惊之余从心底不禁暗骂那郑临风真是个蠢材,暗道他莫不是在与宋国的一系列胜利中被冲昏了头脑,居然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他这不是找死吗?

  不行!察哥立刻做出决定,就算那郑临风现在想找死也不能让他死,他随即下令各地夏军全都不许迎战,要打就让宋、辽两军去打。

  说来也巧,先期抵达的辽军十万人马的主帅,辽西京留守萧察剌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萧察剌忠于辽皇,此次他率领西京十万大军来此的目的有三个,辽皇密令他,一是找寻时机取代耶律淳将二十万南京军收入手中,二是想办法继续维持大宋分裂的局面,三是得到与宋约定的河北十三州。所以,面对天道军的进攻,萧察剌也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和察哥一样的选择,命令各地辽军坚决退守,不和天道军交战,要打就让宋军与夏军打去。

  就这样,夏、辽两军同时拒绝出战,原本大喜着准备会同夏、辽两军一同出战迎敌的宋军主帅,新任大名府留守郑修年一看就傻了眼了。

  郑修年是谁?说他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说起他爹,应该谁都知道,他爹就是当朝宰执郑居中,郑居中因为拥立赵桓有功,当赵桓暗中掌政废掉蔡京、童贯等人后,郑居中作为头等功臣自然受到大加封赏,赵桓假借皇帝之名,进封郑居中为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封楚国,拜太师。赵桓几乎把所有最高品级的实权与虚职都给了他以表彰他,郑居中一夜间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时受益的还有郑居中的家人。郑居中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郑修年,另一个是郑亿年,赵桓掌权之前一个为河间府知府,一个任起居郎。

  蔡京被革职抄家拿下后,他的主要亲信都受到了牵连,其中他的左膀右臂,也是他的女婿,时任北京大名府留守的梁世杰自然难逃于外,梁世杰被定了蔡京的同党,随便罗列了一大堆罪名后也被革职流放,这样一来北京大名府留守的职位就空了下来,赵桓大笔一挥,直接调郑修年升任大名府知府兼北京留守,郑亿年也如同坐火箭般被连提数级封任户部尚书,以示对郑家人的恩宠,除此之外的郑家人也多有封赏。

  如今的郑家人,内有宫中郑皇太后坐镇,上有宰相郑居中为首,族人各在朝中险要位置任职,再加上门生亲信,比之曾经的权相蔡京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大战,身为北京留守的郑修年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宋军的主帅,以及辽、夏两军名义上的主帅。而在不久前他刚刚接到任命之前,郑居中就曾对他写过了一封密信,在信中,郑居中为他详细的分析了宋廷在与郑临风数次大战中各个主帅所犯的错误,告诫郑修年绝不可再重蹈覆辙,同时,郑居中也对他说明了朝廷目前的严峻形势,要他想尽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辽、夏两军击败郑临风,大宋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了多久,此次战役是在抱着决战的决心在打的!

  所以,郑修年这些日子一直在为辽军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来到而焦头烂额,他们不来,辽、夏两军就是不开战,结果一听天道军居然主动进攻了,这可把郑修年高兴坏了,连忙下令察哥和萧察剌与他一起出战,但没想到却被二人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尤其是察哥,察哥在宋廷之中最痛恨也是最佩服的人是童贯,二人各自指挥军队在西北交战了那么多年,彼此视对方为死仇的同时也难免有些惺惺相惜,可在不久前,察哥却震惊的接到了童贯已被宋廷处死的消息,察哥在万分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感伤了一把,这次来宋地作战,他一听大军的主帅是什么郑修年,压根就是一个靠着他老子上位的乳臭未干的公子哥,根本就没把郑修年放在眼里,在他接到郑修年的命令后,干脆就直截了当的回了两个字,不去,连个理由也懒得说,郑修年是又气又无奈,可他却也没胆量指挥宋军独自出去迎战,最终只能下令各地宋军也不准出战,只准防守。

  687,大名府之战(3)

  郑飞指挥各路天道军对敌方阵地发动了猛攻,但宋军一方却是全部退守在城池之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天道军也没有进行惨烈的攻城战。

  几日下来,除了攻下了几处宋军的小据点外再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了,不过天道军上上下下却以此打出了士气,兵力少的一方主动去进攻兵力多的一方,兵力多的还不敢出来应战,只躲在城内做缩头乌龟,这是何等的怪现象?

  出现这样的结果郑飞也有些哭笑不得,他之所以率先发动进攻,目的有两个,一是打出天道军的士气和勇气,把天道军上上下下的那口气都提起来,要让全军上下都明白,敌人虽然多,来势汹汹,却没什么好怕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二是要通过这一战来向宋、辽、夏三军展现天道军的实力,从侧面震慑辽、夏两军,为日后即将实施的招降他们的计划创造条件,向他们证明天道军有实力保护他们,同时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到时候不要觉得是走投无路才投靠的天道军,就跟天道军占了他们多大便宜似的。

  郑飞知道宋国现在的形势很不妙,赵桓几乎是在倾尽国力打这一仗,欲图毕其功于一役,反正不这样做也将很快遭受自己全面的进攻,如果没有外援的帮助,被自己所灭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与其如此被动,还真不如铤而走险借助辽、夏两国彻底击败自己,从这个层面上说,赵桓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9页  当前第3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9/3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郑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