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2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虽然比起前不久中日战争大获全胜来说,这次胜利看似颇有不起眼,但是终归是中国军队在国外的一次胜利,自然而然会引起一番欢呼。

  与此同时,南京雨花台国会大厦就“勋位”改制“爵位”的讨论,前前后后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论证会议开了七八场,考证会议也开了十几二十场。国会议员就这个问题争执不休,大致的声音分为三派,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无所谓。

  然而总体的来说,选择保持中立的议员实际上同样是支持改制,反正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袁世凯颁布的勋位制度还没有爵位制度显得好听。

  反对派一直将“爵位制度”与君主国制捆绑在一起,认为这明显是一次有预谋、有动机的政治行为,是阴谋家试图颠覆共和国大体的一次试探。这部分议员基本上全是之前同盟会和进步党的知识分子,情绪激动之时甚至声泪俱下的痛诉不止。

  支持改制的一派人数不少,大部分是旧官僚、资产阶级和大地主。至于他们这些人支持理据不想反对派那么单一,可谓是各有各的说法。有人站在国际形势的角度,认为为了更好凑近共同体计划的发展,应该在荣誉制度上达成四国一致;也有人拿出周王朝典故,推说爵位制度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再者“共和”一词也是源自周王朝,根本无甚不妥。

  从整体上而言,国会大部分议员是支持改制,然而因为反对派的人数也不算少,投票的话未必有绝对胜券,而且反对派的理由又太过托大,这种“反共和”的罪名可不是什么人都当得起的。更重要的是,做为元首嫡系党派,国民共进会的大部分议员是保持中立,因此谁也猜不透元首的意思是什么。

  故而,整个国会讨论直至今天,都无法确定最后的定论。

  时至今日,国会的一些重量议员不得不私底下聚集在一起,商谈这件事幕后究竟是什么情况。元首再三强调这份《建议书》他没有仔细看过,显然强调的过分了就变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可话又说回来,这份《建议书》到底还是德国人写出来的,目前国内叫嚣改制的舆论也都是德国人在幕后煽风点火,很难让人相信这件事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变形式。

  恰逢这天是公休日,北洋公党议员李基时、虞奢、李近章三人乘坐轿车先前往了总统府,与副总统冯国璋会见了一面。然而当他们来到总统府时,却被秘书处告知副总统去了中华门南区,好像是去见参议院议长岑春渲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基时等人立刻意识到,副总统必然同样是在关心荣誉改制之事。

  如今能够决定国会是否通过这项动议的人,并不是冯国璋,而恰恰就是岑春渲。

  岑春渲现在是国民共进会的总理,又是参议院议长,更是与元首同一阵营的官僚代表。岂不说手里掌握着国会不少的票数,他本人所代表的意见,恰恰能反应元首的真实意图。

  国会为了这件事已经争执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该表态的都已经表态了,反而关键的一派却迟迟没有表态,岑春渲所隐晦的态度究竟是什么?不管这件事成或者不成,多多少少应该给一个反应才是。

  李基时等人商议了一阵,随后决定立刻赶往中华门南区,去岑春渲的府邸上拜访一番。哪怕冯国璋不在那里,他们也要好好询问一下这位举足轻重岑大人的意思。

  决定下来之后,三人离开总统府,驱车前往中华门南区。

  来到岑春渲公馆大门口时,只见院子里面果然停泊了几辆轿车,这些轿车上面都有总统府的标识,可见副总统冯国璋果然是在这里。

  李基时等人经过一番通报,被一名管家带引来到公馆客厅稍等了片刻。

  随后岑春渲的私人秘书何维钧从二楼匆匆赶到楼下,客气的与众人打了招呼。

  “两位李大人,虞大人,今日何以得空来拜会岑先生呢?”何维钧笑呵呵的问道,当然这是明知故问。

  “自然是关于国会近期的事情。恰才我们看到副总统大人的专车泊在院内,敢问甫公阁下现在是否正在府上?”李近章文绉绉的问道。

  “是的,正因为甫公阁下与云公正在会谈,所以先由在下招呼诸位大人,稍后云公一旦有空必然会第一时间来相见。诸位,先这边请。”何维钧保持着笑容,带着三人穿过大客厅的走廊,来到一旁比较独立的小客厅。

  李基时三人虽然很想知道冯国璋与岑春渲到底在谈什么,但碍于身份原因,很多事情只能先放在心里。他们跟着何维钧来到小客厅后,在何维钧的招呼下各自落座,紧接着自有仆人送上热茶小吃。

  何维钧向管家吩咐了几句话,他人于是没有再离去,一直陪在李基时等人左右。

  起初众人只是嘘寒问暖的说了一阵门面话,可是耐不住李基时性子有些着急,很快就把话题内容转到最近国会内部的争议上面。

  “何先生,敢问甫公与云公今日会面,是否同样是在讨论此事?”李基时问道。

  何维钧沉默了一会儿,想到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非公开的秘密,再者稍后岑春渲肯定会亲自接见众人,或多或少都会提及与甫公会谈的内容。想到这里,他不打算多隐瞒什么,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承认,却没有说话。

  “关于勋位改制爵位,如今国会上上下下僵持不化,只等着云公表明立场方可决断下来。着实不知云公对此事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李基时迫不及待的问道。

  “诸位大人,其实有些话云公不说,在下就更不方便插嘴了。不过有另外一件事在下倒是可以提醒一下诸位大人,如今在我们眼前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勋位改爵位这么简单,而是为什么会闹出这件事来。难道,诸位大人就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何维钧不疾不徐的说道,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他还故意加重了语气。

  李基时、虞奢、李近章三人顿时齐齐一怔,相互之间立刻交换了一下眼色。

  当然,他们自然不会对此事一无所知,但是按照目前可以查找的根据,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共同体计划的需要。不过此时听到何维钧如此强调的说话,可见事情绝非这么简单。仔细想一想好像也是,无非是一个形式问题,何必要搞得如此劳师动众?难道荣誉体制不统一还办不成共同体了不成?

  如果否认了这个理由,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没有第二个理由,这第二个理由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只是却决不能随随便便说出口。改荣誉制度是假,改国家体制才是真?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13章,另一个理由

  虞奢表情显得很严肃,他故意压低声音向何维钧问道:“何先生如此说来,此事必然另有隐情,可话又说回来,兹事体大,难道元首就没有察觉分毫?反而还任由事情发展下去?”

  李近章附和着说道:“是啊,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要出大乱子的。”

  何维钧苦闷的笑了笑,不置可否的说道:“元首的心思我们谁都猜不透。但就这次事件而言,起因根本不在元首身上。元首身在昆明,心系南亚战事,哪里有闲工夫里会这种问题?即便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想法,以元首的做派也不会急于在这个时候表现。”

  众人对这番话听得很明白,何维钧的意思就是如果元首正要推行帝制,那也是在南亚战争结束之后才会考虑。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战争才是目前中国的首要大事,如果国内政治局势突然发生大变动,势必会影响到战场的局势,弄不好原本胜利在握的战争一下子逆转过来,到头来吃亏的不仅仅是中国,连元首自己都有深受牵连。

  退一步来讲,一旦南亚战争大获全胜并最终决定定局,到那个时候元首的声望会更加膨胀。国内的崇拜愈发狂热,中国的发展也得到了稳定和保障。借着这股大好形势的东风再来捣鼓“国体”的事情,反而会成功率会更高一筹。

  就算不成功,元首也能集中精神调遣兵力镇压反对势力,最终稳固自己的统治权。

  总的而言,元首现在确实没有可能也没有理由做这种事!

  李近章忽然说道:“难道说,这件事真的只是德国人在幕后搞鬼?”

  李基时与虞奢对视了一眼,不得不说他们现在能想到的只有这一点,现在的问题就是德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旁的何维钧露出了一个笑容,缓缓的说道:“诸位大人,现在你们应该知道甫公与云公正在谈什么了吧。”

  李基时点了点头,表情认真的说道:“看来,这真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可既然是问题,总该要解决。元首把这件事交到我们国会来处理,自然是希望我们国会能给出一个结果,可眼下这件事到底该如何收场?”

  何维钧不动声色的说道:“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几分钟过后,二楼书房传来声音,冯国璋与岑春渲的会谈结束了。

  于是何维钧带着李基时等三人又来到大客厅,正好与下楼的冯国璋、岑春渲碰面。

  如今冯国璋的身体大不如前,不仅要拄着拐杖,一旁还要有侍从搀扶着,整个人的神态早已失去当年的锐气,一眼看去只剩下一副老态龙钟,唯一保存下来的气势单单只是那一双还有光泽的双眼。

  冯国璋和岑春渲看到楼下大客厅的李基时三人,两位政治老手当然猜出对方来意。

  来到大客厅后,李基时等人连忙上前行礼问好,冯国璋、岑春渲也都略略回应了一声。

  “三位,这是来拜访云公的吗?”冯国璋声音有几分嘶哑,向着大客厅的人问道。

  “之前我等去过总统府,原本是要找甫公的。后来听说甫公来了这里,心想这件事肯定与云公也有关系,最起码云公能帮上大忙,所以这才冒昧登了云公的府邸。”李基时一丝不苟的欠身说道。

  “你们是为荣誉改制争论的事情而来吧。”岑春渲好整以暇的问道。

  “实不相瞒,正是此事。不管如何,国会上上下下为此事已经争执了一个多月,这件事早该有一个定论了才是。”李近章说道。

  冯国璋与岑春渲对视了一眼,两位老人的表情没有太多变化。

  “云公,这件事迟早是要公布的,索性就先告诉他们吧。”冯国璋缓缓的开口说道。

  “也好,也好。”岑春渲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看着李基时等人,说道,“刚才我已经与甫公谈过了,这件事确实不能再拖下去。所以我们已经决定在下一次国会会议上发起最终投票,决定通过这一次动议。”

  李基时、李近章、虞奢三人面面相觑,虽然他们是支持通过荣誉体制改革议案,毕竟做为北洋公党的官僚阶级,多多少少对一些封建传统的东西还是有几分迷恋。可是他们总觉得这件事有些突然,云公怎么会突然选择赞同通过?那早之前为什么还要犹豫?真有必要考虑一个月之久,又或者是另有目的?

  虞奢犹豫了许久,终于还是开口问道:“甫公,云公,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出现了这一节?”

  有了人带头,李基时也跟着问道:“是啊,听说这件事是德国人闹出来的,他们的居心究竟何在?咱们中国的事情轮得到他们来插一手吗?”

  岑春渲说道:“元首那边已经安排人来调查,不过在事情没有清楚之前,我希望诸位不要到处乱说话。总之,既然只是形式问题,无伤大雅,眼下同盟国阵营在国际声势蒸蒸日上,我们还没必要跟德国人闹出什么裂痕、什么矛盾,所以既然他们要折腾,那索性就迁就一下。毕竟万事以大局为重。”

  冯国璋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总之如何应付事情,我们中国人自然有自己的分寸,这次德国人折腾的事情大体上不算什么麻烦事。倘若他们因此以为可以得寸进尺,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主权国家的原则和底线是决不能迁就了。到时候如果他们还敢乱来,那我们也只能以事论事了。”

  虽然这番道理总觉得有些冠冕堂皇和敷衍,但李基时、李近章三人仔细想一想,这也是一个无可厚非的理由。既然改变荣誉制度无伤大雅,而且又爵位制度有理可证、有史可鉴,算不上什么大逆不道。

  真要是革掉全部封建的东西,中国目前比爵位制度影响更深的东西多了去,根本不可能一网打尽。

  再者,此事既然是德国人一再推波助澜,从外交角度上也不应该盲目排斥。世界大战刚刚形成优势的局面,总不能因为一些小问题就闹出内部矛盾。在这个时候尽可能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大家可都翘首以盼世界大战胜利之后重新奠定世界版图利益。

  李基时略带怅然的问道:“甫公,云公,那……这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了?”

  岑春渲说道:“没错,到时候大家按照自己的意思投票就是。按照目前国会上上下下议员们的态度,通过这次动议应该不难。至于那些坚持反对的人,由得他们去,就这么点事他们也休想闹大。”

  李基时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在下明白了。”

  告辞之后,李基时三人乘坐同一辆轿车,驶出岑春渲公馆大院后,他们忍不住又发起了牢骚。归根结底这件事还是有太多疑点没有弄清楚,尤其是他们刚才在岑春渲面前,没有问出元首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

  虽说对于元首来说,这个时候不合适搞这种动作,但究竟元首心里有没有想过?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以及他们三个人以后前途的发展方向。

  当然,这个问题考量着元首本人,同样也考量他们三个人。如果真有一天要推行帝制,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呢?

  “看来,咱们是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了。”虞奢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

  两天之后,国会大厦再次召开动议大会,这已经是数不清楚第几场的会议了,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很清楚这是最后一场会议。参议院议长和众议院议长一起宣布发起投票,以国会最原始的方式来解决目前的争端。

  当这番话宣布出来之后,几乎所有议员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不是有了已经确定的结果,两位议长根本不会发起投票。不管是反对派还是支持派,既然坐在眼下这个大厦会堂里面,就应该有政治博弈的觉悟,无论胜负都要遵守规则,哪怕事后闹情绪也不能改变决议。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14章,改制

  经过长达四个小时的票数统计,当天下午公布了票数结果,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赞成通过更改国家荣誉体制的动议。随即会场上爆发了一阵喧闹声,一些情绪激动的反对派议员暴跳起来,声称这是一个“毁灭共和”的开端,还盲目指责投赞同票的议员有复辟野心,根本不配担任共和国的国会议员。

  只是闹归闹,谁也不能质疑国会票选的合法性,少数服从多数是国会最基本的规则,如果要反对或者要质疑,那就是对国会制度的挑衅。身为国会议员自然不会与国会制度过不去,最终这件事只能进入正常程序,由中央政府开始执行议案。

  到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后仅仅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南京总统府即颁布了一套详细的爵位制度。毕竟爵位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什么文本资料、什么礼仪搭配、什么规章解释全部都是现成的。再者中华民国的勋位制度原本就有严格的参照性,几乎只要把一些字眼略作修改即可完成。

  袁世凯颁布的勋位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照顾了前清贵族,因此可以说勋位制度反而是满清余孽之物。修改之后的爵位制度,尽管给人们的影响有几分封建,可毕竟是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东西,从文化角度上来说更合适中华民国。

  按照新的爵位制度说明,之前的大勋位原本对应的是亲王级别,不过因为“亲王”显然太过露骨,于是修改为“一等公爵”,参考的就是英国爵位中的“大公爵”。但凡获得一等公爵者,会象征性的赠予以地区名称为前缀的封号,也就是传统中所谓的封地,比如洛阳公爵、南京公爵、雨花台公爵之类。不过这一切都只是象征性,并不代表真正可以行使封地权。

  只有一等公爵才会有这样的前缀封号,以彰显爵位等级与普通公爵的区别所在。

  勋一位修改为“二等公爵”,当然这只是官方上的用词,平常的时候就以“公爵”称呼。

  勋二位修改为“侯爵”,勋三位修改为“伯爵”,勋四位修改为“子爵”,勋四位修改为“男爵”。这就是六等爵位,所享受的待遇除了配发绶带、勋章、礼服、手杖以及每年的象征性奖金等等之类之外,其他一切都只是形式,并没有真正的爵位特权。

  至于之前已经授予的勋位人士,这段时间总统府勋位管理局会派人联络,逐一更换对应的爵位奖励,并且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消息。

  中华民国荣誉体制改革的消息很快传遍开来,不过并没有引起想象中的轰动和关注。

  小老百姓们对这些事情几乎毫不关心,那些站出来发牢骚和指点的人,大多是一些比较刁钻的知识分子,而且人数根本算不上多,反应根本算不上激烈。

  整个事情就这样一带而过,相比之下老百姓们更关心战争的消息。即便吴绍霆当政以来大力提倡教育普及,可中华民国基层百姓多数仍然是文盲,故而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打胜了,或者失败了,然后考虑对自己的影响。

  这次荣誉改制之事,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可事实上已经在相当一部分官僚心中留下了重笔,不管这次荣誉改制意义如何,也不管台上幕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总之一切绝不会空穴来风。德国人也好,元首也好,这仅仅只是开始。

  关于这次国会动议的前后经过,特勤局早已经详详细细的记录了下来,并且交给中央情报局分析科进行了一系列清点和分析,很快就有一份汇总报告送到了昆明元首行营。

  吴绍霆在看完这番报告之后,陷入了一阵冗长的沉思状态,他确实没有料到国会里面居然有这么多人会支持荣誉改制。虽然这些人的理由看上去正儿八经,毫无任何不轨之念,可他不是傻子,这帮几十岁的大老爷们能混到国会这个老油条汇聚的地方,自然会有最起码的政治目光,随随便便都能看透荣誉改制幕后的意味。

  送来这份报告的人是王长龄,他在等到吴绍霆看完之后,上前一步问道:“元首,您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吴绍霆微微叹了一口气,冷静的说道:“这件事暂时就先这样,不过国会里面的那些持反对意见的议员要好好盯紧了。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可一旦让一些阴谋小人横加一笔,那到时候可就变成麻烦事了。”

  王长龄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都交代下去了,特勤局和政治监察部都会跟进。”

  吴绍霆随即又问道:“让你们调查德国人到底在搞什么鬼,可有什么进展?”

  王长龄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不避讳的说道:“元首,这些德国人真是让人搞不懂。他们在私底下串联的活动从来不做掩饰,但很多人只不过是听从吩咐行事,至于目的就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吴绍霆微微皱了皱眉头,那些德国顾问们都是专家人才,自然不会自发的掺和政治活动,必然是有上一级给他们下达指示。他当即直接的问道:“是谁在指示他们?”

  王长龄说道:“目前我追查到的组织就是德国顾问团,说来奇怪,我们的人在试探他们的底细时,这个组织的管理层几乎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告诉说他们所接受的命令是德国外交部直接下达的命令,还说与大使馆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当询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们也直接回答是为了遵守第二次对华经济援助的附属条约,帮助我们中国进行社会改造。”

  吴绍霆脸色立刻显得不耐烦起来,他冷冷的说道:“说来说去,终归还是一些废话。”

  王长龄无奈的说道:“确实如此,这等于是绕了一个圈。不过我发现德国人似乎对这件事的态度很较真,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不隐瞒自己的行动方向,这一点值得注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