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陆权强国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战列舰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9 MB   上传时间:2013-10-11 18:00:27

  “您好!”

  古尔德·博德曼·索伦特子爵坐下,卡尔脸上隐隐有些恭敬的指着三人中年龄最大的白人老者,为他介绍道:“将军阁下,请允许我为您介绍这位先生,他便是帝国前任驻华全权特使——顾钦斯基先生,帝国内有不少人对将军阁下很感兴趣,所以,他希望能够在回国之前,亲自过来拜访一下您!”

  李汉眼皮一跳,好家伙,还来了一头大鱼!

  顾钦斯基冲他友善的点了点头,用他十分生硬的汉语说道:“我将要回国续职,正好接到国内的询问,帝国对将军阁下很感兴趣,正巧您跟帝国订购的东西出了些问题,所以,将由我前来为您解释一番!”

  李汉脸上变色,他马上便要同清军交战了,不想这时候卡尔才过来跟他说什么他所购买的军火出了问题,当下便将脑袋转了过去,不悦的说道:“老朋友,这件事情你可没事先跟我提起。到底是怎么回事?”

  “将军阁下,还是我来为您解释这件事情吧!非常抱歉,因为远东形势的变化,大英帝国驻华全权特使朱尔典拜访了所有驻华国家势力,并联合法、德、俄、日四国联手签订了限制军火入华条例,准备公开支持清政府。他还知会帝国现任驻华全权特使——纳色恩,警告奥匈帝国所有洋行不得再有军火流入远东、进入革命党手中。由于英国把持苏伊士运河,导致帝国所运之军火很难通过苏伊士运河南下,加上我国之盟友德意志帝国驻华公使也向本国递交了报告,最终帝国首相的提议没有获得议会的通过,不过皇帝陛下亲自过问,还是为您争取来了这一批货物!十分抱歉,帝国内部对于支援革命还是继续扶持清政府尚在争吵不休,所以,我很抱歉,我们将会赔偿您的所失……”

  顾钦斯基虽然会些中文,不过到底说起来十分的不灵活,因此只开口跟他用中文交流了一句,便跟卡尔一样,又恢复了英文与他交谈。

  李汉皱眉,手指轻敲在桌子上,“公使先生,您的意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之前停靠在上海港的那批货物,不在限制范围之内?”

  他的呼吸隐隐有些急促,急不可耐的问道!

  “没错,将军阁下!”

  顾钦斯基微微一笑,“正如您所想的那样,没错,已经抵达远东的货物并不包括在其中。这里面有很多您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嗯,这方面我知道的不够详细,还是有请博德曼中校为您自己介绍一番吧!”

  “是的,先生!”

  听到提到自己的名字之后,古尔德·博德曼·索伦特子爵站了起来,敬了一个军礼,从身上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念了起来:“将军阁下,这一批随我们抵达您的领地的军火共计有M1888——18500支、m1895——13000支,1500支左轮手枪、570挺轻机枪、135挺重机枪、以及五个炮兵团约144门标准27倍口径60MM速射炮,56门标准27倍口径75mm榴弹炮,18门标准20倍口径88mm榴弹炮以及12门标准35倍口径105mm加农炮!还有子弹等共1150箱。”

  “斯太尔曼丽夏M1888式,请稍等,卡尔先生。这与我们的交易内容并不相符。我可不想拿着一批残次品,让我的士兵们去跟敌人搏命!”

  “您在开玩笑吗?先生?”

  他不悦的说道,“我要的是m1895!”

  m1888的硬伤太过明显了,他可不想正在激战的时候,士兵们出现大规模的卡壳等情况。

  “不,不……不,将军阁下,我像是博德曼中校没有跟您说清楚,这一批m1888严格说来应该称之为m1888/90改进版,是帝国军队曾经装备后发现问题并进行过改进的一版,除了略有些磨损之外,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而且,为了表示我们的歉意,帝国将转送100箱子弹以及十门27倍口径75mm榴弹炮作为补偿。”

  卡尔笑着跟他道歉。

  李汉眼睛微微眯起,光是十门27倍口径75mm榴弹炮价值就在十余万两白银,他可是直到这帮洋鬼子们可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根本不存在什么朋友之说。

  那么,难道他们……不,不可能啊!奥匈帝国应该没有那种魄力才是!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零四章 合作意向

  “将军阁下,至于不足的部分,您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进行补偿!第一种便是由卡尔先生退还给您其余的预付款金额……”

  老狐狸一般的顾钦斯基眼中金光闪烁,话中似乎隐有所指。

  “公使大人,您的意思?”

  李汉摩擦着下巴上逐渐多起来的胡须,玩味的询问道。

  他的脑袋急速转动着,反复思考着他如今的遭遇,以及来自奥匈帝国的可能的‘善意’。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汉眉头不知不觉之间微微皱起了一些,他总感觉自己好似忘记了什么,结果,以至于如今却是有种落在下风、被人掌握了的感觉。

  “让我仔细想想,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有关奥匈帝国的信息了……奥匈帝国……奥匈帝国……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不对不对,到底是什么呢?”

  他的脑袋急速转动着,不过却依旧分神,做出一副十分感兴趣的模样,示意顾钦斯基继续说下去。

  “将军阁下,不急……还是我来为您说一说第二种补偿方式吧!”

  老狐狸并没有结果话茬,他脸上只是笑笑,笑容越发显得和善了。反而是旁边的卡尔,开口接过了他的问题。

  “将军应该知道,您的敌人势力有多么强大。”

  大清国尽管在欧洲强国眼中不过是个玻璃般的脆弱,但是,无疑在远东地区,便是已经通过日俄战争跻身世界准一流强国之中的日本也不得不通过资助革命者,不断的肢解他、已解除这个老大帝国的威胁。

  它到底太大了,何况洋务数十年间,尽管受到顽固派的种种掣肘,但是毫无意外,他已经给这个老大的腐朽国家补充了不少的元气。

  最起码的,这个本该在中日战争中彻底不支的国家,正是凭借着洋务数十年来的成功,顽强的挺过来。

  李汉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大清的势力无须质疑。若不是北面有那位把树者存在,很难想象革命者还需要多少年才能靠武力彻底打下这个国家来!

  卡尔排了排手掌,“所以,您需要很多的东西。比如铁路、比如兵工厂、比如钢铁厂等等等等,唯有拥有了这些,您跟您的革命事业才能成功,您才能成为这个国家的未来领袖!”

  李汉眉毛一抖,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卡尔也不在意,笑着说道:“而您所需要的一切,比如机车、比如铁轨、比如机枪、武器生产线,你所需要的一切帝国都能满足您。而这,便是您的第二个选择!我们日耳曼人对待朋友一向……”

  他后面说得什么李汉就没听清楚了,因为在洋人卡尔说出‘日耳曼’这三个字的时候,李汉心中猛地一动,一段段的有关奥匈帝国这个欧洲强国的资料全都浮现了出来。

  “是了,日耳曼人、奥匈帝国不就是奥地利跟匈牙利的共主联邦国吗?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嘴角笑意越来越浓,他感觉到自己隐隐已经把握住了问题的中心了,大脑更是急速转动,思考起这个问题来!

  奥匈帝国他并不陌生,普奥战争、奥法、奥意战争之后,欧洲强国奥地利帝国彻底失去了执掌德意志牛耳之能力,不得不与匈牙利王国合并,联合组建了‘奥匈帝国’这个二元君主国,而他的名字也十分细长加古怪,即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是仅次于俄罗斯帝国的欧洲第二大国,人口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及德意志帝国,居于第三位。

  奥匈帝国跟德意志帝国是同盟是没错,不过两个国家之间若说没有龌龊是不可能的。亲兄弟还有闹的时候呢,何况是两个国家呢!

  事实上,一直以来不仅德国对他这个小伙伴隐隐有些敌意,毕竟是普奥战争时期结下来的仇了,况且无论德意志帝国还是奥匈帝国的加盟国——奥地利帝国都是日耳曼民族,都想成为日耳曼民族的领导者。若不是两国之间北有公敌——沙俄,还都临近曾经领导了整个欧洲大陆几百年的法兰西,难说两个国家能不能走到一起去,静下心来通过谈判结成联盟!

  不过两个国家之间的龌龊可是从同盟建立之初便么有停止过,德意志帝国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在陆军规模、编制、指挥、火力上对奥匈帝国之压制,并竭尽全力将其注意力转移向巴尔干地区。

  若是这么解释下来,无论是现在的五国联合排挤其它国对华军火输入,还是后来袁世凯举债的五大银行团中,都没有奥匈帝国的份儿。

  难怪这个曾经德意志联盟的盟主会心中不满了!

  想到这里李汉轻笑一声,“公使先生,我的确对钱不感兴趣。你们提到的东西也的确也的确让我十分心动,那么,不过,我可不认为这些东西是我能够吞下来的。屋里没有外人,大家坦白的说过,贵国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

  他笑着盯着顾钦斯基,“都说天下无利不起早,何况,我一个小小的革命军将军,所占之地还不足贵国领土的六分之一。那么,说吧。你们要什么!”

  老狐狸一般的顾钦斯基眉头微微一皱,从方才他便一直注意着面前的这位年轻东方将军,何况这几天也看了不少有关这人的资料。凭感觉,李汉给他的第一印象便极为不简单。

  尤其是方才他见到面对他口中的诱惑一样不为所动,他的眼神一直很平静,几乎都没有过波动。

  一般遇到这样的对手,任是什么政治老手都要头疼的紧,因为他们很难轻易的摸得清对方的底牌,也很难在谈判中一上来便建立自己的优势!

  李汉跟那顾钦斯基不急,两人不断的你来我往交谈之中探查对方的底线,看上去好像俱都不太在意一般。

  不过他么俩这一番举动却急坏了旁边的年轻洋人卡尔,等到两人停了对话的一个瞬间,他突然站起了身来。

  “遭!”

  顾钦斯基见他起身心中一急,方才他的一番交战,他基本上已经摸清了对方的意思了,不想这时候这位主儿却沉不住气站了出来,叫他大好的局面顿时化为乌有。

  偏偏他又知道卡尔的身份,只好不断的用眼神示意给他。

  “既然将军阁下豪爽,我方也多做废话了。您的跟您的革命政府如今的处境鄙人十分理解,帝国政府也十分理解。”卡尔完全是有备而来,只不过到底太过年轻了,没有顾钦斯基那般沉得住气。

  对卡尔而言,其实自武昌革命起就一直关注着事态展,并且不断的电报与奥匈帝国驻华全权公使——纳色恩联系,并通过他,将一份有一封有关远东巨变的情报发回国内去。

  其实对于远东之局势,奥匈帝国内部也分成了两排攻伐不断,即以皇帝约瑟夫为首的老成派,主张主张保持中立,静观其变,以便攫取最大利益。当然,实际上他们也打算先看清楚形势,这一派大多比较赞成同清政府合作,并趁机扩大帝国武器在华出口;而另一派则是以首相跟陆军大臣为首的急流派,打算利用远东混乱局势,趁机在远东扩大帝国之影响力。奥匈帝国作为世界性的强国,但是在远东影响力甚至还不如比利时这样的西方二流国家,如何能让一杆妄图恢复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帝国威势的急流派甘心。

  因为地理的关系,奥匈帝国想要谋求远东殖民地基本上没可能,不过,帝国内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远东这块肥肉呢,恨不得上来狠狠咬上几口,填饱自己空空的肚子。

  武昌起义,奥匈帝国驻华使团便已经注意到了。领事馆其实已经注意许久了,加上又有卡尔的身份在,因此第一时间就把“远东有变”的消息了出去。紧接着奥匈帝国在华领事馆几乎出动了所有的武官收集有关情报,结果万万没有料到,还没等到奥匈帝国国内的回复呢,革命军已成了气候、不但占领了湖北大部份地区,稳固了局面。更有湖南、江西、陕西三省群起响应,让一干列强顿时傻了眼了,由于找不到理由干涉,因此也是到了今日,才收到国内的回报,命令即将回国续职的顾钦斯基陪卡尔前来与他认识的一位革命者接触一下,看能不能趁远东局势混乱,从中捞些好处!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零五章 落后就要挨打

  关于要不要在远东有所行动,其实奥匈国内此时正在激烈的争执中呢。不但议会吵,议会和军方也吵,而军方势力中陆军和海军也在吵,甚至连国内极有可能趁机获利的一些军火公司、机械公司也在吵。

  议会会吵一点也不奇怪,奥匈帝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民族复杂性也只比沙俄稍微好一些,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议会里不但有匈牙利的贵族们,还有一帮奥地利的皇亲们,平时就经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大小的小事吵个不可开支,如今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不吵个十天半个月是根本不会出结果的!

  议会没有动作,军方便急了。自奥法、普奥、奥意战争失败之后,奥匈帝国一直维持着一支欧洲一流的陆军部队,不过随着这两年帝国海军被卷入了海军竞赛之后,陆军的军费遭到了大规模的削弱,因此这几年奥匈帝国陆军换装速度明显要慢了许多,已经几年没有更新过武器了。

  至于国内的一帮大小军火企业为什么会吵,顾钦斯基等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他们其实这次来拜访,不过是接到了军方、准确说是陆军的一些人的委托,过来探探路罢了。

  之前卡尔在同李汉打交道的过程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因此一接到国内的接触情报之后,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如今已经初步成了气候的李汉,而不是现在多数眼睛盯着的湖北军政府!

  “将军阁下,由于我们之间的美好接触,所以,我们真诚的希望,您能成为这个远东古老大国的执掌者!而您,只要考虑一下帝国的一些提议,就能获得帝国的支持!”

  他笑着将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提案推到了他的面前!

  提案是用中文写得,密密麻麻的共有整整二十七条。

  看着一项项赤裸裸地要求,李汉的脸拉得越拉越长,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虽然他心中一惊有了准备,不过一看到这份所谓的提案内容时,心中全是慢慢的愤怒及憋屈。

  “奥匈帝国政府及中国革命军政府,互愿维持远东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两国友好之关系益加巩固,兹以定条款如下:

  第一条:合约缔结双方,一为‘中国革命军政府’、一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简称‘奥匈帝国’),未得另一方同意,中方不得私自泄露任何有关合约内容,否则合约作废。

  第二条:奥匈帝国将在合约缔结后半年内向中国革命军政府提供500万两白银借款,中方将以京汉铁路未来三十年经营权为抵押或将以治下各项税课作抵。

  第三条:中国革命军政府,须聘用奥匈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第四条:所有中国内地所设帝国之医院、教堂、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

  第五条:奥匈帝国之合法公民,在军政府所统治之区域内,盖造商工业应用之厂房,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第六条:中方向帝国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或在中国设立奥中合办之军械厂聘用奥匈帝国技师,并优先采用奥匈帝国之材料。

  第七条: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中方所有协办之军火企业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奥匈帝国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

  第八条:中国革命军政府允准,所有帝国公司所探查之矿山、矿井,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

  第九条:中方政府,允将奥匈帝国之公司在南所辖区域内探查并拥有所发现之各矿开采权。

  第十条:中方政府允准,奥匈帝国建造由汉川至或襄阳之铁路或襄阳至荆州之铁路,允将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奥匈帝国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

  第十一条:中方政府允诺,日后所有领地内不得私设贸易壁垒,阻碍帝国之商品自由流通。

  ……”

  当真是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所谓的提议总共十一条,却没有一条是将李汉放在平等位子上看待,甚至对他极尽不利。李汉感觉这一刻有些明白了历史上的袁世凯是什么心情了。这里面哪怕有一条他应了下来,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被这个国家跟民族永久的记住,即便死后也会被留在耻辱柱上不得翻身!

  李汉冷哼了一声,“公使先生,贵国提出的要求可不少啊,不知道我方能得到什么好处?”

  “帝国政府一向同情、支持中国革命,将继续保持中立,毫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同时,也将为防止其他列强干涉而努力。”

  瞧瞧人家这话,奥匈帝国作为一个二元君主制帝国,素来最厌恶的便是革命党之类,这样的话也能从顾钦斯基口中说出来,当下便将他恶心的难受。

  李汉心中暗骂无耻,就凭区区半年后还不知道有没有影子的500万两借款,平白要去了这么多的好处。

  果然列强没有一个好东西,骨子里除了贪婪之外就只剩下无耻两个字了!

  不过他心中虽然鄙视,脸上却不得不挂上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询问道:“这么说,奥匈帝国方面打算承认我中国之革命军政府了?”

  他这话满是冷冷地讽刺,列强诸国如今那个不是一边高喊着中立,一边不断在北京城活动着,在朱尔典的提议下,为袁世凯复出到处奔走造势!

  “这个……这个。”卡尔目光有些闪烁,“由于国际形势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帝国政府还不能立即承认中国之革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1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4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陆权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