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陆权强国_分节阅读_第294节
小说作者:战列舰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9 MB   上传时间:2013-10-11 18:00:27

  北京袁世凯在为了英国而闹心,川鄂李汉也在为下面的发展时而欢喜时而忧!

  大军西征跟北京中央的变动并没有影响到川鄂的建设,短短两个月来,虽然由于英国政府的照会的影响,导致川鄂暂时进口不到生产枪炮的机器和钢铁,使得军事重工业的建设步伐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受到战争的刺激,轻工业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为了报复各大在华洋行联手哄抬价格并且很多商品开始限量对他供应,李汉下令采购部只能在中国自己的工厂里采购军需,并且优先在川鄂本地那些在工商部备案后建立起来的工厂中进行采购!这一下不仅军政府出手组建的一系列的官办企业收到了大量的订单,甚至连一些看中了川鄂的优异条件而选择了在川鄂办厂的国内其他企业,也都在军政府的采购之中吃了个大饱,几乎都得到了大批的订单。行军用的帐篷、士兵穿的军服鞋袜、用来制作干粮的面粉、清洁用的肥皂还有洋火洋油等,都被大批大批的采购运往西藏前线。

  可以想象,在西藏的近两万西征军要消耗多少物品,每一天都是数万两银子流入这些厂家的腰包里。有了资金,这些工厂又拼命扩大规模,提高生产工艺,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到了后来依托于大冶冶金成立的下属罐头厂甚至生产出了罐头,也被大量的采购。大量军需订单的刺激加上这个时代的轻工业门槛并不高,几乎只要几台机器和几个熟练工人就可以进行生产,使得中国的轻工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根据工商总局的第一手商业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六七两个月,先后就有十七家因为获得了大量订单的工厂进行了扩建,其中八家为纺织厂,一家为成衣制造,一家干脆包揽了军队采购的九成以上的袜子,其余七家三家为面粉厂,一家为火柴厂,一家为造纸厂,还有一家为军械厂、一家为皮革厂。除此外,川鄂军政府拿出高达三四百万资金采购的巨大市场刺激之下,自六月中旬开始,先后有江浙、湖南、安徽、上海甚至北京、广州等地的实业家往川鄂考察,最终到了七月底敲定在川鄂建立新厂的工厂便有七十四家,其中竟然有一家几个美国商人组建的水泥厂的出现倒是令李汉眼睛一亮,他一直都想着如何能够让外国人的钱心甘情愿的流向川鄂,只是一直都没能够找到好方法,这几个美国人的出现倒是令他感觉到了一点希望,于是下令下面为这一家才刚刚选好地址甚至连机器都还没运到湖北的水泥厂大开绿灯,有意要将它培养成洋人企业在华投资的另类典型,以期吸引到更多的外资流入!

  据不完全统计,六七两个月之间间川鄂实业总规模由五月前的1954万元增加到了2385万元,其中轻工业类实业增长174%,共计吸引劳动力3.185万人,汉阳、武昌、荆州、重庆、成都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招工热,吸引到了不少国内报纸的关注!

  更多的人投身到轻工业出钱少见效快的产业中去。不过也不得不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轻工业增长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在这之前川鄂之前的轻工业基础几近一穷二白,张之洞督署湖广几年之间搞得洋务主要都是重工业,代表就是汉冶萍。对于真正能够富民的轻工业却很少过问,才导致湖广两省虽然在江南也算是纳税大省,但是主要税收还是来自农业,完全不似江浙、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和珠江下游地区,这两个地区一个靠近上海,一个靠近香港,能够就近采购机器,了解外国的生产工艺,所以是发展近代轻工业的宝地。湖北、四川身处内陆,虽有长江之便利水运,但是到底要比江浙、粤闽麻烦不少,导致在他之前湖北除了几个火柴厂之类的小实业工厂外,几乎轻工业基础一清二白!

  在各种有利条件和相对较高的工资吸引下,形形色色的人群涌入川鄂。除了大量希望能够获得土地的垦荒农家之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工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这批最早的产业工人的到来着实带来了不少的生产经验,令生产能力提升了不少!

  李汉曾经做过一个计算,如果他能够在1914年之前,在所管辖的地区内建设完成从产值达到一亿银元规模的轻重工业,也就是相当于他拥有了整个民国几乎所有工业的一般生产力。那么,依托着相对雄厚的工业体系跟财力的支持,一战之前他很有可能便能够问鼎中央,夺来整个民国的统治跟领导权!不过重工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毕竟太长了,少则两年,多五六年,虽然远景可观。但眼前却急需尽快产生效益的轻工业。出于这层考虑,犹豫了许久之后,他还是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在今年二月底便分别向奥匈帝国、美国、日本洋行各自采购了部分的卷烟生产机械,准备将后世共和国赫赫有名的成功国营企业搬到这个时间段的民国来。

  如今在民国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地是外国卷烟,尤其是英美卷烟公司。虽然吸食香烟还没有后世那么严重,但每年流失的银子高达千百万两。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欧美各国列强明面上已经不再往民国直接出口鸦片的原因了,一来名声不好,二来卷烟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为了最好的替代品了!

  烟叶是卷烟制造成本的最大项目,一般在成本地五成左右,为了掠夺廉价烟叶,英美烟草公司在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广泛推广种植烟草,开始是以赠送种子并保证以现金善价收购为诱饵,诱使一般农民改种烟叶。等到烟叶产区扩大。这些地方的农民,特别是中农和贫农将生计完全或大部分转移到种植烟草上后。英美烟草公司地收购网就不断压低烟叶地收购价格,迫使农民贱价出售。除压价收购外,还用“降级抑价”的手段,任意评定农民的烟叶等级,美其名曰“科学评价”,实际上是将高级烟叶评为低级烟叶,进一步压价收购,获得更多利润。由于各级之间评判标准含糊、随意性大,加之语言不通,农民虽有怨言但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默默忍受。

  种植美种烟草,不仅需要花费大量劳动,并且需要豆饼等高价肥料,收割以后,还得用煤炭烘烤,总之,生产成本数倍于粮食作物,这种压价行为,着实令人气愤。更让人不平的是,烟叶的价格在降低,但卷烟的价格并未减少,一条哈德门烟,售价在一元以上,而成本不到40分,利润率达到150%-250%,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暴利。

  湖北、四川的优势在于非常适合种植烟草,这种特殊性作物的经济价值非常高,虽然对人体健康有害,但是生产卷烟的好处是明摆着地:政府既可以获得大量税收又能避免白银大量外流,在社会上,可以让香烟作为鸦片地合适替代品,香烟虽仍有毒害,但这种毒害较之于鸦片却要轻许多,价格也要便宜不少,不存在鸦片所造成的那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地局面,对社会风气的改良具有巨大好处。

  不过新的问题在李汉准备成立自己的卷烟厂之后又来了,他没有合适的人才跟技术人员成立卷烟厂!欧美国家对于烟草技术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毕竟是个每年都能创利至少千万的行业,最后李汉在思考了半个月之后,决定改变了自己原本想要将卷烟厂制造成完全官办的国营企业,而是跟其他下面的招股企业一样,吸引进其他的民族资本跟技术来共同富裕。

  于是下令向社会上发布官办联合卷烟厂招股的信息之后,果然吸引来了几个了不得的人物,正是曾经弄出了南洋烟草公司的简氏兄弟!

  简氏兄弟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算是国内头一遭了,只不过设备落后,技术受制于人,生产出来的香烟无法与外国货相比。英美公司为了技术保密,所有的生产流程都不允许中国人参观,甚至淘汰下来的机器也用榔头敲碎,当废铁变卖,企图永久占领中国市场。李汉的机器若不是分开购买,并且重要机器都是委托在奥匈帝国内采购的,也根本买不到合格的一流机械来。

  最后一番谈判之下,南洋兄弟公司以全部的技术跟工人入股,占去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川鄂联合军政府占去了百分之六十,其余一成五招募了四十五银元,共作价约三百万银元的‘联合烟草’正式成立,并且在当月便生产出来了‘黄鹤楼’跟‘江南’两种香烟,其中较差一点的江南售价15分,黄鹤楼售价55分,倒也在川鄂两省之中卖得红火,逐渐从洋货手中抢来了过半的市场!

  可惜,军政府在轻工业上的成功,依旧掩盖不了在重工业上的短脚!

  另一方面,随着西路军在西藏的不断取得胜利,英、美、俄等列强乘机哄抬钢铁的价格,使得川鄂两省内的‘成都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两大已经开始复工的兵工企业空有生产枪炮的机器,却得没有足够的材料制造枪炮,重庆的钢铁厂已经搭建完成了一小半,部分机械已经可以投入炼钢之中,只不过重庆附近的煤铁矿建设的速度却很慢,目前才不过刚刚接收到第一批机械,现在的产能还不抵大冶日产能的五分之一,预计要到年底才能面前达到大冶现在的炼铁效率;大冶冶金也因为大量的机械更新、产能升级、工厂翻新等,导致目前的炼铁速度完全不能满足已经复工的汉阳兵工厂。两个兵工企业没有足够原材料生产的尴尬的情况触动了川鄂上层,李汉更是下了铁命令,加班加点,扩招现在的劳工总数,哪怕是军政府勒紧裤腰带,也要在年底前将重庆钢铁厂的产能恢复到它的前身汉阳铁厂的巅峰时期。

  鉴于大冶铁矿以现在的机械,要冶炼成军工合格的钢铁需要耗费比市价高出将近三成的价格,李汉只能继续往郧阳、陕西派送更多的从全国各地招募来的精通地质勘探的年轻队伍,铁矿……军政府,不,是中国重工业需要大量优质的铁矿!

  陕西省,山阳县。

  崎岖的山路上,在二十几名身穿军装的年轻士兵的保护之下,一队由六个同样年轻,最大的一个看上去也不过才刚刚三十出头的眼睛男带领之下,一队人牵着几匹骡马,上面的框子中放着各种工具和器材,实在装不下了还有两个年轻人干脆各自肩扛着一台取土器,他们这一队人有的只是在国内的测绘学堂内学过地质学,有的则是往欧美留学过的高材生,一个月前都还彼此不认识呢,现在却为了给中国找到铁矿,被李汉从全国各地请到了川鄂来,这一个多月来他们都是在湖北、陕西两省交界的地区转悠,一个月前郧阳府传来又发现了一处黑色页岩型钒钛磁铁矿的消息。消息传来之后当真是鼓舞了不少人气,这是郧阳府从今年二月至今发现的第四个铁矿了,虽然其中两个都只是中型规模的铁矿,不过也比他们这些个在陕西奔波了许久寻常铁矿的成绩要好得多。

  到目前为止,他们这一队人只在汉中发现了一处中型铁矿,不过开采难度比较大,暂时军政府不会批准挖掘的!

  这一队人中负责的是从美国专门学习地质勘查归来的年轻人——贺飞,除此外其余几人分别是陈正、王载明、陈晨、刘一飞跟李凯!

  八月的天正是陕西最热的时候,在炽热的太阳下扛着仪器一走就是十几公里路,不少人已经惹得衣服上多了一层白色的汗渍,尤其是一个小战士汗水顺着他黝黑消瘦的面颊不住往下流淌,挺拔的鼻尖上不时挂着晶莹的汗珠。

  他们这一群人从一大清早就开始赶路,走了六七个钟头了,沿途都是山路根本没办法骑马,只能靠两条腿一路走下来。索性是累了一点,但是终于还是在中午最热的太阳到来前赶到了地方了!

  一到地方,队伍中两个身体比较弱的队员一屁股跌倒在地上面色煞黄一片,有懂行的知道是中暑了,赶忙上前给他灌了半水壶的盐水,又扶到树荫下休息去了,好一阵才恢复过来。

  他们这一次的目的地就在眼前,一个干得热火朝天的矿坑,一群民工正进进出出,把挖出的石头一担担挑出来。

  看到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从矿坑附近的一处人群中走过来一个身穿一身军装的军官,他笑着伸出手边跟贺飞握手,边道:“几位专家到了我就放心了,这矿坑眼看着挖了二三十米深了,可是至今还没看见矿,你们看是不是再换个地方找找。”

  贺飞摇了摇头,他曾在美国随他的导师进行过几处铁矿的勘查,经验十分丰富。此时他打开箱子,拿出一份图纸展开,地图上大致记载了方圆几十里的山川河流地容地貌。他又抬头向四周看了看,不由皱了皱眉,如果这地下真的蕴含着大量铁矿,这里应该是最佳的开采位置,除非这里压根就没有铁矿。

  旁边在英国学习过地质学的李凯有些疑惑:“军政府是不是被那些洋人勘探队给骗了呢?虽然从地质学的角度上来看,这里可能会存在矿藏,但是那些洋人勘探度据说也不过往这边转了一圈,如何能够确定这穷乡僻壤里就有铁矿山?”

  贺飞没有回答李凯的疑惑,虽然他也无法想通那些洋人是怎么知道这里有铁矿的,但他还是走到矿坑边上察看起新挖出来的石头。渐渐地,贺飞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眼神越来越亮,因为他发现挖出来的这些石头虽然含铁量都不高,但后面挖出的石头比前面挖出的,铁含量都有不小幅度的攀升,这种情况他只见到过一次,那就是一个月前在郧阳府内看到的刚刚挖出来的黑色页岩型钒钛磁铁矿石,不过这里稍微又有些不同,仔细辨认了一阵之后,他顿时脸上说不出的精彩,这是……铜……

  一瞬间,一个词语在他脑海中猛地浮现了出来!

  多矿种矿田?!

  这时,一个民工挑着一担石头走了出来,长年和石头打交道的贺飞在看到的一瞬间,霍然站起,几步走了过去。正在另一边照顾两个中暑同伴的其他几个年轻地质考察队的成员也跟着凑了过来,当他们看到陆允手中的矿石,也不由呆了。

  “郭连长,麻烦你安排一下,我要亲自到井下确认一下!”

  贺飞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几个同伴,这一次连方才还有些疑惑的李凯都跟着激动了起来。倒不是为了军政府承诺奖励的每人五百元,而是他们真的在这个穷乡僻壤之中发现了铁矿,而他们的名字,也将随着这一座极有可能是储量极大的铁矿矿藏而永记史册!

  “好,没问题!”

  郭连长在这个山间待了大半个月了,看他们几人的表现发现有戏的他顿时脸上也跟着乐了起来,能够为军政府再发现一个优质铁矿,他们这段时间来跟山间的毒虫、蚊子战斗的苦都值了!

  最后贺飞亲自带着到井下,实地勘查了一番。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很可能绵延数里甚至数十里的储量极大的多矿种矿田,不但拥有铁矿,还拥有不菲的银铜伴生矿!

  而同样的事情在镇良县也上演了一次,这些都是李汉一手导演的,本来李汉还想在把攀枝花和西藏的铁矿也点出来,但后来考虑这两地的基础条件实在太差,就算建成了钢铁厂,恐怕钢铁也运不出来,所以暂时只开发郧阳府和陕西省内军政府驻军占领的地区了!

  郧阳钢铁已经开始圈地建设厂房了,预计未来规模不会小于重庆钢铁跟大冶冶金,不过离建成看起来很远,建设钢铁厂不仅要机械要技术工,还要有交通跟运输,后世陕西直到他穿越前都没能开发这陕西省内的几处宝藏,一是因为当地政府估计将钱都拿来购买公车、出国学习刺激国外经济发展了,二来也的确有当地的交通跟地理环境导致必须狠下心来修筑一条铁路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矿石送到郧阳府。

  川鄂现在的重工业企业看起来还很少,除了重庆钢铁、成都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郧阳钢铁、大冶冶金、汉阳钢铁、富强磷矿以及联合盐业这些加在一起勉强算是八个,其中富强磷矿跟联合盐业都不能算是重工业企业,只不过军政府在其中投入了巨资购入机械罢了!

  这寥寥可数的几家甚至还没完全建成的企业对于正在干等着一战慢慢走来的李汉跟中国来说,无疑是太少了。虽然李汉打算即便是盲目扩张通过军政府的重点官办弄出一个中国式的畸形重工业怪兽来,轻工业什么的完全可以等待一战之时借助着一战之风大肆赶上来。不过因为缺乏技术力量的支持,重工业并不像轻工业门槛那样低,以现阶段中国的工业底子和科学教育水平,如果大肆发展重工业,只会重演“大炼钢铁”那样的闹剧。

  最后李汉只能利用轻工业的发展和军备采购的刺激先将两大兵工厂和四个钢铁冶金支柱发展壮大起来,再利用这些企业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由点及面,逐步扩大重工业规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培养出中国自己的大型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低关税甚至是无关税的情况下集中保护自己的民族重工业。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的重工业,是由于轻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军备采购的刺激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因为人为的或是政府政策等原因。

  在重工业的发展过程之中,李汉大量的借鉴了后世的共和国跟苏联式的政府干涉!政府干涉虽然不可避免的产生重复建设、低质建设,但是也可以大大缩短重工业的建设周期。但也历史上苏联和中国的重工业就是政策干涉的产物,几乎是两三个五年计划,就完成了巨型重工业企业的建设。虽然不到几十年时间,各种各样的问题冒了出来,因为不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所以这些企业除了国家处于战争状态的时候,其它时间都是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就导致他们大半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亏损也就无力更新老化的设备、发展新的技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循环。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些问题不是现在一穷二白的他需要考虑的,他现在唯一要做的便是发展、发展再发展,不遗余力的要赶在一战之前建造出一个苏联式的重工业怪兽出来,哪怕会烙下根基不稳的烂摊子,有着一战的大发展机会,他有的是时间收拾这些烂摊子。

  没办法,谁让这个国家已经落后了世界将近一个世纪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三百八十六章 网

  八月的武昌天气已经越发的闷热了,即便是挨着长江,不时能从江面上吹来些江风,不过依旧难解整个武昌的酷热!

  李东来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额头油腻腻的汗水让他感觉十分不舒服!

  “总座,属下手下的弟兄已经从汉口回来了!”

  郑立站在一旁候着,面上表现的十分恭敬。

  “好消息?”

  李东来皱起眉头,心中明显不是很好。几个月来联合军政府麾下前后丢失了高达四五百万枚新制铜币,可是自从四月到现在,他们越往下查下去越感觉到心惊,似乎这背后有着一股巨大的势力在插手一般,到目前为止,情报司已经踩空了四个点,显然被带入了对方故意设下的迷局之中,这让知道先生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情的李东来心情越发的焦躁,连带着脾气也跟着涨了起来。

  郑立低着头,额上汗珠不断的掉下来,他嘴角动了动,好半天才小声道:“总座,是坏消息!”

  “啪!”

  李东来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坏消息……坏消息,又是坏消息。全都是废物,先生给了我们情报司多大的权力,可是咱们倒好,从四月发现了可能跟上海那边有关。可是到现在呢,盯上的两个耗子可以自由进出汉口日本领事馆,情报人员打探到的存放仓库一处属于汇丰洋行、一处干脆就是咱们自己的军需仓库,往湖南的人员死了两个到现在没给我查出来为什么死掉,上海至今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一个月前传来江西可能也跟这件事情扯上了边,可是派过去几个人到现在都没查到东西。饭桶,全都是饭桶,特别金库拨了17万的秘密经费,司里的行动款也用了7万多,谁能告诉我这些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喂狗吃了吗?”

  郑立诺诺的不敢应声,他心中也是憋着一腔怒火呢。已经归属西部联合储备银行的制币局这几个月来先后印制的新制一分铜币刚从银行出去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从市面上神秘消失不见,至今去向不明!到目前为止,情报司先后投入了近百人插手这件事情,可是越查越发感觉这背后的关系实在是太错综复杂了。到目前为止,有两成的铜币消失在了湖南市场上,只要几家跟军政府有采购业务的大粮商跟材料商把铜币带出湖北之后,只在湖南市场上面转上一圈就会消失不见,至今查不出来去了哪里?情报司也查了那几家跟军政府有往来的粮商跟材料商,祖上几代都弄得清清楚楚了,愣是每发现有任何问题。

  安徽跟江西也有约莫一两成的外流铜币,情况跟湖南一模一样。到目前为止唯一可以确定的便是几家上海的洋行参与了这件事情,有一成多的货币经过席家几家沪上买办有关系的洋行往上海而去,可是再想查下去就发现又跟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的,都是扑朔迷离的歧路,到现在为止,情报司已经不知道被带着走了多少弯路了!

  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情报司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目前已经盯上了几只耗子,其中两只新耗子一直反复往来武昌跟汉口租界之间,他们从外地带来了不少的汇丰等国外银行的本票,派出数十上百人从西部储备银行先后提出了高达三四十万铜分的铜币,然后最后却去了汉口租界区消费,而不是在湖北其他地方采购东西。这件事情引起了情报司的注意,派出了不少人盯上了这两只耗子,最后却在一晚意外的发现其中一个操着一口京片子的男人出入过日本领事馆,几天后又去了一次。而更让人感觉到摸不到头脑的是,他们所采购的货物并不是存在汉口或武昌等港口码头处,而是租界区内的一家汇丰银行的仓库,更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是,他们在市面上采购的货物,没几天之后的几个晚上便被从汇丰银行内转了出来,然后换上了另一家跟军政府有采购业务的商家的名义,又被军需部采购存入了军需部的仓库之中。

  这一个转手之间不但价格上涨了三成,而且数十万枚铜币都在交易过程中完全被洗白了之后神秘消失不见,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了!

  原本的疑惑都还没能弄清楚呢,最近又添了一些新疑惑了。

  李汉对于身边的势力都是十分警惕且具有野心的,因此早在川鄂联合军政府成立之后,便在附近的几省势力内都打入了情报司的人,江西更是李汉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

  因为汉冶萍的事情被日本人摆了一道,李汉最后要不是借口江西萍乡煤矿不在其麾下,连带着把大多数的债务都推给了江西的李烈钧。他本以为以江西的财政,想必吞了萍乡安源煤矿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上门讨债的日本人给折腾的无力顾及湖北了。但是这段时间来李烈钧的表现却完全不是如此,李烈钧手上握有三个师的兵力,还要兼顾着萍乡煤矿的债务,但是最近两个月内却规划出了一条铁路来,是从萍乡至南昌至九江,造价高达近千万两,听说现在已经有模有样的学着川鄂招募民工修建了!川鄂十分好奇他从哪里来的钱修建这条铁路,又为什么偏偏要修筑到九江这个入江口岸。带着这些好奇,情报司的人员查探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发回了一段情报,跟日本人有关,有情报显示是日本人出资修建的这条铁路,只不过合约签署的是密约,李烈钧没往外面公布,他们也打听不到到底是什么内容。但是结合这几个月从江西那边往湖北运来的铜价一日一变,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月就涨了三、四成,情报司想不注意都不可能!

  现在,任谁都感觉到了有一张大网伸向了新生的川鄂联合军政府了。只不过到现在为止,情报司都只能模糊的看到这张大网背后站着的人,而至今还不能确定都有哪些人,采用的都是些什么手段!

  “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

  李东来很快便发现了自己又乱发脾气了,他哼了一声,“先生那边还在等着我们的报告呢,若不是这段时间先生一直在忙着张罗西藏战事,我们只怕早就要挨骂了!郑立,把下面的坏消息报告给我吧!”

  “是!总座!”

  郑立身子微微一弯:“下面弟兄们查了一下咱们之前发现的那处军需仓库的负责人,结果却抓出来一条大鱼!”

  李东来皱眉,“跟军需部有关系?是谁?”

  “兄弟们查到了前任湖北民军第二混成协协统——刘佐龙将军,他现在是军需部副部长,有情报显示他在任的这几个月期间已经前后吃掉了不下二三十万回扣了!”郑立道。

  李东来面上一沉,“能够确定吗?”

  “弟兄们已经确定了,拿到了的证据我都给带来了!”

  深吸了一口气,李东来身上有些颤抖,“等会把证据给我抄写一份,我要带去见先生。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我们情报司能够解决的事情了,我要向先生请求下方更大的便宜行事的权力,而且要调用特战队!”

  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李东来给自己点了军政府自己产的黄鹤楼,自从查出军需部下属的一处仓库成了情报司盯上的耗子物资最后消失的地方之后,他心中就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军需部里面有人也参与了这件事情呢,现在基本上他心里面已经确定了就是那刘佐龙了!

  刘佐龙他并不陌生,当初黎元洪的心腹,可是在兵变的那晚还不是在李汉挥舞着的银票下积极地倒向了李汉这边了!

  对于刘佐龙这样的将领,李东来知道先生一直都是不信任的,因为他敢接了自己的钱投靠自己,日后也很有可能接了别人的钱把自己给卖了。其中尤以这位黎元洪的心腹重臣他最是放心不过。不过这些投靠了他的将领他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动了,还要给他权力的好好供着,否则日后哪还有其他派系的将领敢投靠他呢!不过随谈不能动,也不代表着李汉一点动作都没有,自从川鄂联合军政府成立之后,他借口整编麾下军队,不但将各部军队都给大乱充足了,而且还将他最不放心的刘佐龙调出了直接领军的将领行列之中,把他扶上了‘军需副部长’的位子上,并且还特别嘱咐过情报司注意一点,毕竟军需部是最容易出现硕鼠的地方!

  可是,李汉到底还是小瞧了他的能耐了,即便是被调到了军需部之后,这么短的时间内他还是借助着手上的权力跟军政府的战时大采购很是吞下了一笔。

  李东来有种感觉,这个刘佐龙只怕知道些什么东西,失去了手上的兵权之后只怕他也不是多甘心。而且,以他现在的身份若真是什么势力想要打军政府的主意,从他身上找突破口是最容易不过了……

  闭目思考了一阵,越想越感觉到有可能之后,他顿时来了精神了,吩咐下面将掌握的相关证据给自己送来之后,一辆载着他的马车很快驶出了他的隐蔽办事处,往督署赶去!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三百八十七章 湖南风起

  “最近需要心烦的事情太多了!”

  李汉苦笑着跟女孩道了声歉,连桌上女孩为他煮的冰镇酸梅汤都只喝了一口,便匆匆的在副官的引领下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蔡庆,什么事情?”

  蔡庆急急忙忙的跑来只说有人来见他了,说得这般含糊,想必是有什么事情。

  蔡庆跟在他的身边,道:“先生,陈副官刚从湖南回来,紧急说要见您有要事!”

  “伯庸回来了?”李汉惊讶,这陈副官就是陈天祥,一个月前被他亲自派遣到湖南去跟湖南军政府就联合两方势力,跟美国方面合办‘粤汉铁路’的事情相商去了。前一段时间来经过他跟美国那边的不断讨论加妥协,已经令美国那边放弃了对路权的要求,不过响应的经营权跟管理权等方面,也被抢走了不少的份额,不过已经能够接受了。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放心把陈天祥派到湖南去,跟湖南军政府磨嘴皮子!

  这不是个好差事,说句难听话,美国人扔出来的肥肉并不肥,而且川鄂还吃去了一大半,‘粤汉铁路’真要修,眼前他们跟美国方面口头上达成的协议跟定在国内要挨骂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力不支,国内一穷二白的,导致李汉便是想要有所作为,也不得不受限于国情。粤汉铁路必须修,好处不止一点两点,国内现在没有一个势力有那个实力去修,中央不行、川鄂不行、湖南、广东也不行,所以为了长远的利益,必须放弃一部分现在眼前的利益。这也是美国那边自从六月份再一次询问之后便没有下文,但是他却依旧积极的在南北跑动的原因。

  不过,半个月前陈天祥才刚传来湖南那边松了口,怎么现在他就回来了?

  想不通的他干脆不去想了,静静的等着,等会陈天祥会给他一个说法的!

  “先生!”

  一个多月没见,陈天祥瘦了不少,想必在湖南的这段时间费了不少心力,至少李汉从他头上看到了几根白发。二十多岁便头上白发,除了消耗了太多的心力、脑力,他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原因能够让一个年龄不过而立的年轻人多出来这些刺眼的白色。

  “坐吧,伯庸……在么突然从湖南赶回来了,是没谈成还是怎么?”

  他笑着示意陈天祥坐下来,对于这个自己之前的副官,总的来说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打扰先生休息了,我从长沙一日一夜换乘了四匹快马,才赶回的湖南,给您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

  他吸了口气,从身上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李汉,“是湘督谭延闿的亲笔书信,希望您能看一下!”

  “重要的事情?”

  看他一脸的严肃,李汉脸上的笑容也散去了,有些疑惑的接过他递过去的书信,先问了一句才看向了那封信,“好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1页  当前第2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4/4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陆权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