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陆权强国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战列舰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9 MB   上传时间:2013-10-11 18:00:27

  荣道一只是摇头,他也不清楚前面的情况,为什么都没有探子把情报送回来。只好硬着头皮道:“大人,您看咱们这城防守不了多久,若李部全军出动,则董山失陷只是早晚的事情。还是快些请求督军派遣援军过来吧!”

  董山乃死守西军北上直捣信阳的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门户,不过就算曹锟已经将吴佩孚早前带着的炮兵第三团一并派来听他指挥。被吴佩孚安排在董山的兵力也只有一个步兵团一个炮营,虽然他还特别跟曹锟争取调了一批机枪加固了董山阵地,但要面对的却是李济深部的三个旅近一万六千人的大编制,加上又有飞机等利器,也难怪两人心中都有些没底。

  两人正在担心之时,那几个被李济深派来送信地观察员已经脱离了大部队在几个士兵的驱赶下速度增加了一些,很快到了董山脚下,给已经进入阵地警戒的第三师的北军士兵发现,强行押到了山上的守军指挥部。

  “大人、将军,我们是自己人啊、自己人啊!”这几个观察员可谓倒霉透顶了,昨晚被李济深的部队捆了在马车上跟着颠簸了大半夜,刚刚在前面被松绑了就跑到董山来,又给北军的士兵给捆了起来。

  “自己人?”吴佩孚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你们是谁?”

  “大人,卑职等乃是陆军部段总长派往湖北的军事观察员,前段时间给南疆巡阅使打发去了武胜关,正巧陆军部也希望咱们弟兄留意下武胜关的防务。谁料到了那武胜关时候卑职等便被软禁了起来,虽说不曾受到虐待,但除了固定营房连军营大门都没出过。直到昨天深夜那对面武胜关守将李济深命人将卑职等捆绑抓起,不由分说便随军出动,还要我等给几位大人带来一个口信!”

  以吴佩孚的身份也是知道有观察员这回事,将信将疑地命人将人松了绑,“到底什么口信?那湖北的军队为何踏入我河南省内?”

  “我们正是为此事而来,大人快快通知大总统跟段总长,就说那南疆十省巡阅使李汉已经造反啦!”

  “啊!”这一声不说不要紧,一说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吴佩孚、荣道一都给震得手脚一阵冰冷。

  紧接着,这几个就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有关李汉部讨袁动向和所谓地护国、军解释了一通,最后还来了一句:“那李贼还要卑职等给两大大人带话,就说倘若八点还不解除守备放‘护国、军’北上,他们就要开火了。”

  吴、荣二人几乎是同时脸色猛变的从怀中掏出怀表,仔细看向那怀表上的时间,赫然已经是七点一刻!

  “你们几个说的是不是真的?”荣道一怒吼道,“谎报军情可是死罪……”

  几个观察员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一个劲地拍胸脯表示绝无假话。

  “完了……”吴佩孚身子一软几乎跌坐在地上,李汉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他如何不知道有多重要。随即又“霍”地站立起来,“快,快来人,快给开封发报,不不不,直接给北京发报,给段总长发报!给大总统发报!”

  事关西部这个庞然大物,那已经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一旅将领能够左右的了。两虎之争,还要总统府里的那位费神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零六章 雷霆(2)

  “松坡啊,这段时间在北京住的可还习惯?府上是不是还欠缺一些用品,你莫要把我当做外人,若还缺少一些什么东西,只管与我分说就好!”

  总统府内,袁世凯面上是几个月来少有的红润健康色,此时正如一寻常家翁一般,同坐在下手一年轻人面谈。脸上丝毫不带虚伪的和蔼跟对年轻人发自心里的喜爱,令之前引领年轻人前来见他的长子袁克定都为之嫉妒。

  此君不是旁人,正是曾任遇难都督,后来被袁世凯一纸调令调往北京负责他新设的将军府,当了将军府内仅次于段祺瑞二号人物的蔡锷、蔡松坡。要说袁世凯这人,也当真当得一世枭雄,他不比小人物短时间内崛起的而对下属普遍存在一些警惕之心的李汉。袁世凯本人不但肚量够大而且十分爱才。这蔡锷有大才袁世凯是知道的,他在云南那种苦贫之地,还能仅用一年半的经营不但带出了一支滇军劲旅,而且镇守西南一方不叫英法列强趁中国内政不稳时在西南再做发展。而且,比起同样野心勃勃的李汉,袁世凯更喜欢憨愚的蔡锷,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让他舍得放弃一切功名利禄,这样的人只要笼络得当,未尝日后不是一方将帅之才。

  只可惜~~~

  眉头微不可见的轻皱的一下,袁世凯知道他今天必然又是来跟他兜售那一套‘编练全新国防军’的言论的。

  果不其然,只见蔡锷放下手中杯盏,道:“多谢大总统厚爱,自锷至京三月来,大总统不但赠我良田美宅,亦多番赠与华服、财物,锷感激不尽,今天前来却非是厚颜再跟大总统讨要什么物件,乃是向大总统上书此文!”

  他从随身带来的皮包中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递到袁世凯的面前。

  “辛亥年云贵变局,我昆明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锷为云南都督。锷就职后,虽有心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发实业,使云南变换一番景象。但因能力不足加边省苦贫,始终欠缺一番作为。更有英窥西藏,法窥滇黔桂粤之谋日迫,边陲多故,危机已伏。若屏藩不固,国将不国。所以呕心沥血,写成这本书册,原本命名‘五省边防计划’,后锷感大总统乃英明雄主,抵京三月以来日夜修改,多次往陆军部翻阅各省军事资料几番异稿,总算完成了这份全新计划,锷名之为‘总览全国国防纪要’,今呈交大总统阅览,万望大总统当细阅之。我中国身边尽是虎狼,又有地方诸多督军私兵肥己,若中枢不能训练一支国防劲旅坐镇,则外有虎狼觊觎、内有小人龌龊,大总统还应及早做出抉择才是我民国之福!”

  袁世凯微笑着点头,脸上没有一丝不悦色。他对蔡锷倒是真心喜爱,不过北洋自家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当年因那位万岁慈禧老佛爷对权臣李鸿章的忌惮,他才得以从李鸿章手上接过正是壮年的北洋集团。只可惜经过了他十数年的经营之后,北洋这头巨兽也跟随着他的老迈,开始变得腐朽不堪起来。下面几个得力手下的争权夺势袁世凯如何不清楚,只不过他不但不能插手,还必须对此睁一只眼闭一睁眼,就是因为现如今他这个民国大总统还要依仗北洋下面的一帮骨干出力,为他撑起民国这片天。

  蔡锷是能臣,但是对政治的敏感度却差了哪怕普通小吏也不止一筹。北洋这头老迈的巨兽现在完全是靠利益跟裙带关系网支撑起来的,其中涉及到最多利益的莫过于军队了。蔡锷的改革国防军,是他参考的日本、德国、法国等三大陆军强国的练兵方阵做出的计划,他在云南两年来冷眼旁观李汉的练兵,虽说对李汉的为人颇为不喜,但对李汉跟蒋方震之流辛苦了两年的成果却极为推崇,认为军队理应尽力消除将领对军队的影响力,以免变国防劲旅为诸位将军的私军。他提出,在中央将由袁总统出任全国陆海国防军大元帅,陆军部携海军部为其掌握全国海陆军事力量的部门,于中央处削减了陆军部跟海军部的职能。

  于军中,他提议以旅团级为基本编制,将用去三年的时间打乱北军掌握的所有军事力量,剔除军中老迈、年幼及不合格者,重新招募适龄新兵编练一百个师的国防劲旅,并提议参考德国参谋军官制度,提议以参谋军官削弱跟监督各军将领是否逾越用权以及发布错误的军事指令。

  于各省,他建议以如今各省的陆军学堂为根基,扩建增编至少三十所陆海军军官学院,每年至少拥有训练一万五千以上军官及学员的能力,以期在十年内彻底改变北军中军官基本上靠裙带跟上司赏识才能获得提拔的现状。

  眉头微皱,蔡锷几次递交给他的方案跟提议袁世凯都连夜仔细阅读了一番。虽然心中对他的才华的十分喜爱,但却几次婉拒了他的提案。没办法,按照蔡锷的方案,未来十年内中央至少要为他的编练国防军支出至少五亿以上的财政,几乎至少未来十年内整个国家大半的财政都要投入编练新国防军之中。

  如果仅仅是财政支出倒也罢了,毕竟人的眼睛要往前看,加上袁世凯又是以军起家自然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他也有自信十年后若这个国家还在他的统治之下,未尝不能拿得出这么一笔巨额财政才进行扩军。只不过,蔡锷却完全没有考虑北洋集团内部复杂的利益纠结。纵使袁世凯这位北洋集团的统帅也不敢轻易的去动下面的复杂利益,因为一旦他若是动了,就算是他这位北洋统帅也有可能被推翻扔进泥潭,然后下面重新推举一位能够维护他们利益的新统帅。

  所以有关军队的整编,除了徐徐图之以外,万万不能如操之过急!

  这是老成谋国之论,只可惜年轻气盛的蔡锷如何肯听,结果被他婉拒了几次,这脾气一向很好的蔡锷居然也来了火气,竟然在将军府的会议中将他的整军计划祭了出来。结果倒好,宛如捅了马蜂窝,陆军总长段祺瑞当场变了色,其他一干将领也是又恼又怒,本来他还想扶蔡锷上位,借他之手清理一下最近几年越发不听话的北洋集团。没想到他闹出了这一出戏,结果自己还没布置好推他上位,他便惹得整个北洋系都产生了警惕,在整个北洋系诸将领的愤怒之下,纵使袁世凯十分喜爱蔡锷这员将帅之才,亦不得不顾忌一帮老兄弟的想法。所以,前几天他已经借口需要,将蔡锷从将军府调往陆军部任编译处副总裁同时兼任全国经界局督办,暂时将他远离了军事,想等风头过了再回头把他调回来。

  不过,他也知道这蔡锷乃是倔强之人,越不让他去做,他反而越想去做。这不,今天正是这样。

  袁世凯脑海中一瞬间转过了许多念头,他正琢磨着该如何才能既不伤害了蔡锷的积极性,又能暂时打发他。正在想着突然间门外一阵疾快的脚步声,心里本有些不悦的他突然一动,抖动的胡须看得出少许高兴。

  “外面什么事这么吵?”

  他不悦的喝了一声,门口自有侍卫过去查探一番,少顷便回来道:“大总统,是唐将军!”

  屋内两人一愣,袁世凯十分宠信的近侍官唐天喜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便传进了屋子内,“大……大总统,卑职……失礼。刚从武昌接到的通电,不……不好啦!”

  “武昌?”他口里轻轻念道一边,“进来吧!”

  心情却是突然变了差了许多,他歉意的看了一眼蔡锷,将他的《总览全国国防纪要》轻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唐天喜是个长相十分俊美的中年人,外界一直盛传他曾是袁世凯的男宠,至于究竟是不是,知道的人还真不多!身材高挑的唐天喜一进入屋内便瞧见了端坐在一旁的蔡锷,他微一愣,眉头微微郁结几分不爽,他也知道这位前任的将军府参军不受北洋诸将领待见,因此看都没看他一眼,整个人机械地往前走了两步,如同交付千斤重担似的,将手中的电文稿递给袁世凯。

  袁世凯满腹狐疑地接过电文,粗略一扫,别的没有看清楚,倒是“讨袁护国”几个字清清楚楚。心中不免一沉,再细往下看去,只见上面电报油墨勾写的十分清楚。这竟然是李汉以他亲封的‘南疆十省巡阅使’发出的讨袁通电,上面清楚分明的写到李汉下令组建护国、军保卫‘民国约法’。

  一瞬间他只感觉整个人仿佛掉入一个冰窟,手足冰凉,半晌无语,颓然跌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大总统,您……您没事吧?”

  蔡锷给他一惊,忙上前扶他一把,眼睛却瞥向了他手中的有些褶皱的电报纸。唐天喜落后了他一些,没能表上忠心的他面上十分不愉,却也知道此事不是生事的时候,也跟着一脸着急的搀扶袁世凯起来。

  “不……不碍事!”

  这么多年的大风大浪袁世凯都闯过来了,这一次他相信也是一样。脸色铁青了一块,他道:“松坡,你先回去吧。我这几日可能要忙一些,等忙完了这一阵,你再来给我解读一下你的具体练兵策略吧!”

  想他袁世凯一代豪杰,以军起家没想到现在却被另一位这几年才崛起的小辈一再欺辱,从收集到的情报中,他早就知道了李汉如何练兵,此时虽是气急,却也着实开始认真考虑重新编练北洋军的可能性了。

  “大总统~~”

  蔡锷一惊,一半是因为电报上看到的信息,另外一半则是因为袁世凯敷衍了他那么久,总算认识到重新编练北洋军的重要性了!

  “那,锷就不打扰了。大总统若有需要,可随时派人通知与我!”虽说激动,不过蔡锷总算不是完全不通政治。他知道事关军事上的事情,北军将领是不可能让他这么一个外人插手,自觉的在下人引导下出了总统府。并且,心情愉快之下,他便想到了北京八大胡同陕西巷里,那位新近认识的红颜知己,干脆也不回府了,出了总统府便命人调头,直往陕西巷驶去。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零七章 雷霆(3)

  蔡锷却不知道的是,几乎在他的车马驶出总统府所在的铁狮子胡同没多久,几人匆匆进了总统府内!

  “大总统,出事啦!”电报局的收报官急匆匆地在府上下人的引导下进了袁世凯的办公室,此时的袁世凯方才刚刚挂掉电话,他方才通知了内阁及北军一帮将领过府开会。因畏惧与他,那收报官呈上电文就低头垂手站立一边,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祸不单行的歪训袁世凯还是知道的,他瞧见那收报官一脸慌张,已经猜到了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袁世凯伸出手去拿,虽然强作镇定,但一旁的唐天喜分明发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电文不长,却是来自河南信阳的紧急军报。瞧见电报上提到李汉已经出兵河南,袁世凯脸上阴沉地可怕。他的办公室内空气在刹那间仿佛凝固了似的,压抑得人无法呼吸,就连在袁世凯身边身为得宠的唐天喜额头上都见了汗。须知如今尚属春寒十分,北京的清晨天气冷冷的不比冬天暖和多少。

  “哈哈哈哈!”半天无语地袁世凯突然仰天大笑,这出其不意地笑声几乎把那收报官的魂都笑出来了,饶是唐天喜在他身边待了这么多年,也被袁世凯地举动吓了一跳。

  “好你个李易之,好一个‘讨袁护国’。”袁世凯恶狠狠地说道,“我本来对打还是不打心中还有些迟疑,既然你做出了选择要跟中央对抗,现今我手上兵员充足、装备精良,正愁找不到对付你的法子。没想到你却先忍不住跳出来了……哈哈哈哈,今日之后,天下再无南疆巡阅使!”

  他脸上恶狠狠的满是阴沉,“云亭,为我准备笔墨!”

  “大总统!”唐天喜有些担忧。

  “哼,一个黄毛小儿不过仗着德人纵养有些成绩罢了。难道还能比上我北洋数十年的家业,你要战便战,好叫明日之后举国皆知我才是这民国的大总统!”

  袁世凯一世奸雄,一声经历多少风浪都闯了过来,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提笔写下总统令:“着免去李汉南疆十省巡阅使等本兼各职,褫夺上将军衔,麾下众党羽一并照此办理……”

  段祺瑞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他方才收到总统府的电话,便急匆匆地从府上跑来。只因电话里解释不清,袁世凯也没说得太详细,见他来了,袁世凯阴沉着脸,将讨袁的电文递给了他,问:“芝泉,你看现在怎么办?”

  “打!”他简明的直接开口便是一个打字。国内局势的糜烂段祺瑞尽数看在眼中,如何不知道李汉打着二十师的编制大旗,大肆扩充兵力,甚至将二旅编制扩增到三旅,平白增加了近十个师的编制。这些北京都知道,可知道又能如何,北京对于李汉控制区域的影响力本来就微乎其微,除非与他开战,不然指责之声也不过流于表面,根本不可能影响到他的扩军。段祺瑞一早便发现了李汉的威胁性,尤其现在更是担心一旦李汉的扩军完成,日后北京恐怕便再难对付与他,因此浙江事变一生,他是第一个提出直接开战的人,并且难得的没有再给冯国璋背后使绊子,他要的物资跟编制一并满足,没有丝毫的掣肘。

  “打……对,现在已经不能再有犹豫。立刻命令十五师南下,令聘卿立刻发兵支援河南。命令南京、山西、上海各部小心,同时传我的命令,让两广也动一动……”他顿了顿,“等会我会劝说一番,希望蔡锷书一封信命唐继尧在云贵也同时起兵!”

  段祺瑞皱眉,“两广、云贵恐怕不会用兵?”

  “不,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肯定会出兵!”眼睛在手上的电报上微微多停了几秒钟,“那李汉在南方的扩张恐怕已经有很多人看着担心了,只不过畏惧他手上的兵力罢了。你当那陆荣廷被李汉在湖南扇了一巴掌,龙济光被狼狈的赶回广东会甘心吗?至于云贵更是苦贫,他们缺少的不过一个机会罢了!”

  他到底是运筹帷幄的民国大总统,“不过纵使几省出兵,也最多只能为我们减轻一点负担,主要还是看我们自己的行动。让山东卢永祥、直隶齐燮元也准备一番,配合在安徽、江苏伺机对李部发动反击!”

  “是!”

  时间一点一点走过,信阳董山指挥部内,吴佩孚和荣道一两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派往开封跟北京的电报已经发出,但回电迟迟不到。眼看时针直奔李部的规定时间去了,却束手无策。驻守信阳的军队已经开始动员起来,董山前线的炮兵已经进入阵地,机枪也已经架起,作为把守信阳门户的守将,吴佩孚已经下令做出了最坏的开战打算。但手下的军官和士兵都没有思想准备,北军老三师经过了几次的大战加扩兵,现在新兵占去了一半之数,一听说湖北的数万大军逼近,乱得像锅粥一样,不是军官找不到士兵就是士兵找不到长官。就连搬运弹药的马队竟然也出了错,一支刚装运了弹药的马队在城中失了控,骡马发狂之下掀翻了几箱子的弹药堵了路,虽说没有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但也证明了现在信阳这边的慌乱局势了。

  不过该做的吴佩孚都已经做了,电报也终于到了。他首先收到的是来自开封曹锟的电报:“援军已上火车,固守待援!”

  拿着电报,吴佩孚微微松了一口气。开封至信阳有七百多里路,虽说加上搬运物资跟调兵的耽搁,便是乘坐火车也要将近一天的时间,但总好过一个援兵也没有的危险。要守住信阳一天,这个信心吴佩孚还是有的!

  天空中响起了由远及近的马达轰鸣声,这个声音吴佩孚十分熟悉,顿时脸上微微变色,因为那正是来自武胜关的飞机,自从李汉将一个航空中队摆在武胜关之后,几乎每一天都有几架飞机飞越鄂豫边界往河南窥探信阳的防务!想起安徽战场上曾经令北军吃了大亏的这种利器,脸上大变的他赶忙安排下去留出几挺机枪防备天空之上。很快两个小点在天空中显露出来,令他松一口气的是跟往常一样,天上只飞过了两艘飞机,在他们头上窥探盘旋了一阵之后,便又飞走了。

  时间飞逝,飞机飞走之后很快时间便过了八点,到了西军要求的时间。

  很快远处便传来了枪响声,虽然只是零星的几点,却也令仍在董山驻守的吴佩孚心中一跳,莫要说信阳守军没有飞机了,便是整个北军也没装备几架。因此他要获得敌军的情报只能靠撒出更多的探子外出打探。这枪声虽说证明不了什么,但是现在已经过了八点,这枪声是不是意味着大仗要开打了?

  不安还在延续!

  临近董山十五里外的护国、军阵地上,李济深等一众第十师的将领刚刚从附近的简易机场上下来的飞行员处拿到了第一手的航拍董山前线情报。

  看着年轻的李济深气定神闲的样子,他的新参谋长陈云鹤搁下了一组航拍速冲的照片:“基本上跟前天拍摄没有大的变动,除了董山东线的两个机枪阵地调整到了南线正对我军,并没有看到信阳城中增加董山驻军。师座,时间已经到了,咱们是不是要动手?”

  “再等等,等装甲列车上来!”

  信阳一线因为有京汉铁路,军政府并没有将本来就稀少的战车部队装备第十师,而是调集了几列去年临近年底才改装完成的铁路装甲列车,用于在京汉线上行程快速突破箭头。

  历史上装甲列车的概念源于美国国内内战时期,不过虽说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内战跟这个世纪初的布尔战争中英美两军都有试验研制,但因为铁路的限制最终两国都将之束之高阁。几年前李汉曾经想要攀上奥匈帝国高枝却不受重视时为了搭上德国人的线,于是用有关装甲列车的情报跟德国军方连上了线。这几年来德国国内生产了十数列装甲列车之后就因为其生产成本过于高昂加‘实用性’不大,停止了继续生产装甲列车。不过德国国内虽然放弃了,但是李汉却没有停止改造,他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爷爷讲过,当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在国内各大铁路干线上装备上装甲列车之后,除非动用重炮、设置陷阱,否则国共两军根本对付不了它。电视上的那些电影里一个人爬上车放几个炸弹就解决了一辆造价数十万的装甲列车的场面不过后人不懂军事凭空虚造罢了。

  作为穿越者,李汉对装甲列车看的很重,一早便将这件任务交给了主掌研发的汉阳兵工厂督办刘庆恩,而刘庆恩因为当时正忙于改造制式步兵武器,于是便将这个任务讲给了负责钢炮设计的萧佐汉负责,由他全权主持研制工作。

  为了完成这个工作,萧佐汉调来了沈凤铭、刘嘉理等十数位汉阳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后来李汉陆续又派遣了一批洋人援助技师后,技术小组秘密被送到了孝感地区前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算是制造出了几台不比德国国内制造差多少的四列跟六列装甲列车,不过因为所用的装甲钢悉数是跟洋人采购,高昂的造价使得李汉在闻之已经建造完成六列各装备四门60mm口径速射炮的装甲列车之后,便停止了继续制造。

  由于为了达到隐蔽的效果,军政府之前都没对这几列装甲列车进行全面测试,只是利用夜间时间匆匆进行了几次行车及火力实验后,便在大战打响后得了李汉的命令,被调往武胜关前线,随从控制跟争夺京汉铁路控制权。每一列装甲列产满员可编制一个营,并专门为其配备一今后勤支援工兵营,开行另一列火车,满载铁路器材跟随于后,以便在必要时抢修被北军炸毁的铁路。

  在铁路密集的地段,这种灵活性不足的武器却有着出色的攻击跟防御能力。京汉铁路因为双方都未曾炸毁铁路,所以李济深希望能够在等会开战之后,装甲列车迅速突破董山防线,载运部队突破至其背后南北夹击,还能出其不意对信阳城造成威胁。

  “已经就地待命,就等师座您的命令了。”陈云鹤笑道,“对付信阳这点敌人,咱们可是杀鸡用了牛刀!”

  “传我的命令,让航空中队的王中校出动吧,命令装甲列车营在后,各部准备。巡阅使要求不能在信阳耽搁,我们必须尽快控制河南局势,把北军打的没有还手之力。所以,这一战纵使一开始,也要全力以赴!”李济深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说道,“对面的第三师不简单,这么点人就将信阳建设的真成了河南的钢铁门户了,咱们手上若是没有航空中队,正面强攻,光是董山就要耽搁一两天的时间。”

  “航空中队空袭端掉董山炮营阵地跟机枪阵地,然后装甲列车营快速穿插突破,重炮营强轰各处阵地!从目前的态势看来,敌人不打算撤出董山,就按照讨论的计划,尽可能将董山守军全留下来吧!”

  “不错,我们是在跟北军抢时间,要快,还要更快,快到北军的兵还没调来,我们就结束河南战事!”李济深看了一下怀表,“最后五分钟准备,航空中队准备在第一时间敲掉董山阵地上敌人的火力据点!”

  随即,原本还略显得沉稳地飞机马达轰鸣声开始汇聚成洪流朝董山飞去,虽然知道军政府的飞机轰炸经历安徽一战之后,北军各部肯定会有所警惕,但是总参吃准了北军少有防空火力,仅凭肉眼跟士兵手上的步枪想对付航空中队的飞机,北军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极大。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零八章 雷霆(4)

  八点了,董山指挥部里死一般的寂静,守守不住,走不能走,几个留守的军官每人脸上都挂着恐慌色。

  吴佩孚不在指挥部内,自得了开封曹锟的回电之后,他便在荣道一的引领下出了指挥部到各处阵地巡视,以便鼓励各军死守董山阵地。

  护国、军的攻势比预料中的稍晚了一些,八点一刻,当吴佩孚第四次将怀表放回怀中时,天空中轰隆隆的声音重新出现,只不过这一次却不比之前那般,数十架飞机在天空中盘旋,一时之间竟宛若雷鸣一般。

  “轰隆隆~~~”

  “不好,是飞机,小心天上!”

  不知道哪里突然惊吼了一声,接着董山阵地之上一阵短暂的慌乱,显然安徽战场上北军第六师曾经遭遇的祸事这半年来已经传遍了国内,为飞机这种据说是洋人才能制造的利器增加了许多新的臆想!

  这一场在后世被称之为‘护国战争’的第一枪——信阳之战的并不是来自第十师炮兵的炮弹,而是来自天空之上飞艇和飞机投下来的炸弹,为了避免误伤城内民众以造成不利影响。护国、军的航空部队只对各侦查到的北军阵地上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据点进行了投弹和扫射,董山指挥部也在攻击范围内,尽管这一栋建筑建设在山上不起眼的角落里,但要防备来自山下可能的炮火还行,但来自天空上的敌人却完全不会被掩饰所迷惑。很快,一架满载炸弹的轰炸机便盯上了指挥所,一个俯冲飞过,打开机舱放出一组炸弹,虽然只有两枚命中指挥所附近,但半年来经军政府的炸弹专家专门研制的高爆‘航空炸弹’,是根据德国军方转赠的几种爆破炸弹改造而成,仅两枚就将那虽然使用了水泥但是却没有用钢筋加固的董山指挥部炸得粉碎!

  董山阵地上,北军第三师的士兵都缩在战壕或工事里瑟瑟发抖,虽然上头一再吹嘘信阳城防固若金汤、董山阵地坚不可摧,而吴佩孚也是北军之中少有的不贪墨军资全资将上面拨来的军款用于修筑信阳城防的将领。但是北军第三师的士兵在接触到了来自天空之上的攻击时,才明白了原来报纸跟长官宣传的厉害玩意竟然是这么一种东西。先不说董山阵地上的那些半水泥、半土木搭建的工事对于高爆的航空炸弹有多少的耐受力,单单只是无法还击被动挨打这一点就足够令北军士兵憋屈的了。往往一处出现了密集的枪声,立刻就有一种带着机枪的飞机来对地面进行扫射,几次之后士兵们或蹲或逃,本来被期以重望的阵地工事非但不能提供庇护,反而在来自天上的敌人轰炸之下纷纷被击溃,也难怪守军的士兵士气衰落的厉害。

  吴佩孚的担心很快得到了验证,随着护国、军阵地上的重炮怒吼起来,在航空炸弹跟和重炮炮弹的重点关照下,凸起在阵地上的那些个火力点,都被精确地摧毁。一些躲在战壕里防守的士兵也没有几个能活着逃出来,即使逃出来也逃不过空中的扫射。其他战壕里的北洋军士兵,面对如此景象,心早就凉了半截,抵抗的勇气自然又少了很多,很多人都在犹豫,要不要逃跑?可是头顶的飞机扫射这么厉害。逃跑恐怕也是死路,还是再等等看吧。很多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步枪,反而双手合拢,口中念念有词,祈祷老天保佑。

  硝烟还没有散尽,士兵们惊恐地发现,对面护国、军阵地上传来了隆隆作响的怪物。离得近了才看清楚竟然是火车,不……是一辆只有六列的怪模怪样的火车,在铁轨上快速的试过并且不断的对沿线阻挡的北军阵地进行轰击,一些发现不好妄图去扳动铁轨的士兵也给这怪模怪样的列车两侧的机枪打成了漏斗。而北军的子弹根本打不穿它的装甲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车头特别撞上了加固铲板的装甲列车一下撞开了北军假设在铁路上的拦木等,一边向两旁的士兵扫射,一边朝董山后面的信阳开去!一群士兵茫然不知所措,只是胡乱地或朝天空开枪,或对着庄家列车开火,却丝毫不能撼动半分。后面为数不多的火炮阵地早已被摧毁了大半,侥幸躲过空袭的火炮也没有任何炮兵去操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1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4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陆权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