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陆权强国_分节阅读_第468节
小说作者:战列舰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9 MB   上传时间:2013-10-11 18:00:27

  这是一幅辽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关东州作战图。在地图上面代表着民国的黑色箭头密密麻麻,很明显处于上风,而代表日本陆军的红色箭头还有日本人围绕着整个辽东半岛所建设的关东州防御体系,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

  金州失陷、复州失去联系、大连失陷,如今的整个关东州地区上面,就只剩下旅顺跟附近的一些阵地还在日本人的手中。

  不过,黑红两色箭头已经在旅顺处狠狠撞在了一起,几个小黑箭头已经开始清剿旅顺的外围日本阵地,而代表着民国辽东半岛作战主力的大黑箭头则撞在了旅顺处,在双方交战短短的四天时间里面,旅顺方向的日本军队竟然似乎要面临灭顶之灾一样。

  虽然在地图上面关东州还有第三、第八两个日本甲等师团的标志。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第八师团已经名存实亡了,这个日本第一支44编制的甲等师团,已经在过去半个月的时间里,在金州、复州受到了七倍于其的民国精锐国防军围攻,如今这个损失惨重的师团可战之兵已经不超过两个大队了。

  第三师团也不好过,先是在瓦房店损失了一个联队,随后又在大连遭遇重创,1918年鼎盛时期日本人常驻关东州的四万三千多军队,如今能战之兵已经不足八千,死亡的死亡,被击溃的击溃,投降的投降,日本人,需要依靠现在手上的这些武装力量,守住旅顺一个月,显然不太现实,因为掌握了制空权的中国人可以轻易的绕开他们的防势把炸弹倾斜到旅顺要塞内。

  这仗,不好打啊!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七百四十四章 旅顺陷落2

  “……不然,在下并不这么看。旅顺要塞是我帝国建设多年之心血所在,断然不是一日两日间就能被华军所攻陷的!”

  “……支那第一军已经开始清剿我城外阵线,我大日本帝国之勇士已经做好玉碎之准备,必叫支那人知道,帝国不可辱!”

  “八嘎……我们需要全面放弃城外的阵线,收缩到旅顺要塞内,凭借旅顺要塞死守,等待国内的支援。华军势头正盛,人数又十数倍于我帝国。唯有依靠着坚城要塞,我们才能坚守下去……”

  “怎么守,我们可以依靠坚城要塞挡住支那陆军的攻城,但是天空呢……我们已经失去了天空,在支那人的空中力量打击下,我们还能坚持几天?”

  “援军……我们的援军在哪里……”

  作战室内,此时已是慌乱成了一段,一个个参谋军官争得面红耳赤,而就在他们争吵之时,一个个坏消息不断的传过来。

  “什么?支那人的107师攻陷了226高地,112大队两个中队的勇士全部玉碎?”

  “华军的飞机又向城中投掷了一批毒气弹?地点在什么位置?什么,距离南城校军场只有不足一哩?八嘎野鹿,快快快,立刻撤走南城军营的全部伤兵?”

  关东州驻军参谋长真崎甚三郎颓然的在那里坐着,有些茫然地看着部下处理着应接不完的前线事宜。整个司令部已经跟被捅了的马蜂窝一样混乱,像他这样的没少过几次战场的军部少壮派简直不敢相信,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曾经以两个联队的兵力打得数倍的清军溃不可挡,勇武无敌的大日本帝国陆军怎么了?

  这,这慌乱绝不应该是帝国的军队所该有的!

  在辽东半岛这个战场上,帝国驻扎有两个师团四万多兵力,本来按照他的计算,他们应该在跟支那人交恶以后在满铁的配合下轻易的夺取了辽宁省,然后配合着朝鲜半岛上,帝国已经调集的十四个师团的主力,从两个方向向支那军队发动进攻。以真崎甚三郎的狂妄,他一直认为支那人在强大的日本陆军面前根本不足抵挡。

  可谁料到在短短几天里面,战场上面的主动权就告易手!支那人的偷袭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原本预定的关东州驻军挑事,然后满铁守备队配合偷袭支那人的东北军区的作战彻底泡汤,辽东半岛的局面已经危险到了即将崩溃地地步!

  前一段时间的争执中,真崎甚三郎得到了国内军部的默许,在关东州驻军中大肆拉拢少壮派军官,从大岛义昌手中夺得了关东州的驻军控制权。

  在开战之后,尤其是大连失陷之后的这些天来真崎甚三郎几乎每天都要往国内发送求援电报,请求增援。

  什么帝国陆军的骄傲,他已经顾不得去维持了!因为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最现实的一幕是——支那人集中兵力已经在辽东半岛打得他们溃不成军,失去了天空之上的保护,被暴露在支那人面前的帝国军队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他们打从一开始就不是在一条水平线上交战,而且,在辽东战场上支那人集中了上千门火炮跟数倍于他们的兵力,甚至连毒气弹跟燃烧弹都用了出来,就算是背依旅顺这样的要塞,他们也是很艰难守住的。

  大岛义昌也在司令部内,他此时尽管仍旧竭力保持平淡的态度,但每每有报告军情的电话打进来时,他的手都会微微有些颤抖。

  对于目前关东州日军的溃败,大岛义昌是十分自责的。起先,真崎甚三郎在新任陆相田中义一的支持下,发动夺权令他失去对关东州驻军的控制时,他本来对此虽然抱怨军方少壮派的过分,但未尝没有置身事外,脱离关东州这个火药桶的意思。谁料到战争来得这么快,中国人准备的太充足了,以至于就算没有真崎甚三郎跟田中义一他们的挑衅,这一场战争估计都会再算难眠!

  大岛义昌不安的想到,这一战与他们当年对露国发动的‘日露战争’何其相似。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就见一个参谋小跑进了司令部,他的手里还拿着一份电报纸,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大岛义昌刚要开口询问,就见真崎甚三郎一阵疾走,还不忘问道:“哪里来的电报?”

  话落下,不等那参谋回答,就一把从他手中抢过电报纸,看了起来。

  “报告,来自军部的电报。”

  那参谋大声回复一句,脸上表情却是喜忧参半。

  大岛义昌虽说如今失去了对辽东半岛军权的控制,但到底还是一个合格的日本将领,一听说国内拍发来了最新电报,他也顾不得与真崎甚三郎之间的矛盾,走过来想要看看电报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电报上显然没有多少内容,真崎甚三郎很快就看完了,脸上表情阴沉不定。瞧见大岛义昌已经站到自己身边,真崎甚三郎本不欲与他,随后想想他到底才是名义上的关东州最高军事指挥官,当下便将那电报纸递给了他。

  大岛义昌本来见他脸上阴沉起伏不定,还有些好奇这电报纸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如今他一递过来,顿时接过目光一扫,花白的眉头顿时紧皱了起来。

  良久,他才默不作声将那电报纸折叠起来,深吸一口气,大喝道:“诸君望请振作,来自国内跟军部的电报终于到了,帝国的援军也终于要到来。”

  要说那真崎甚三郎,到底不如他老辣,虽说趁着当前获得陆相田中义一的宠信,从他手上夺得了关东州的军事控制权,但是,差他的地方却不是一点两点。

  电报纸上并非完全是好消息,这也是几个看过了电报的人,为什么脸上惊喜不定的原因。但大岛义昌却知道这个时候日军需要提携士气,所以哪怕不是好消息,他们也需要让它听起来像是好消息。

  “军部来电,我国内之援军已出,朝鲜半岛已增派援兵四部,合计共四师团,余后半月尚有两个师团即将调往朝鲜半岛,必力保一月内完全将支那入侵军队击退,而我帝国之勇士必将趁机攻入满蒙,将战火燃烧至支那国内,逼迫支那投降。同时,帝国海军诸君业已抵达黄海,距离我部所在尚不足一千海里。为保海上后勤线不失,我帝国之勇士将于近日,与羸弱的支那海军展开决死之战,以求一战灭尽支那海上之力量。目前帝国之海军已经基本锁定支那海军,军部希望我驻军谨慎等待四五日,待几日后海波荡平,就是我帝国援军到来,反攻支那之时!”

  他声音不大,却抑扬顿挫,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地,给人一种喜极的感觉。果然,他的气势顿时让在场的日本军官们精神一振,加紧的开始工作。原来喧嚣嘈杂地作战室渐渐井然有序了起来。大岛义昌立刻便喊了一名参谋出来,命他离开派人,去把这一好消息传到各地守军那里。

  小兵好隐瞒,但是那些降临却不那么容易晃点过去。

  大岛义昌走到了角落里,菊池慎之助中将忙围了上来,对他跟真崎甚三郎说道:“城内士气低落,支那人又无故国际法规,向我城中投射毒气弹跟燃烧弹。一侧又有支那重兵环望,我担心,仅依靠城中的那些残军,很难再坚守几日了!”

  许是方才自己的表现不如大岛义昌,被他趁机抢着发号施令刺激到了真崎甚三郎,他冷着一张脸:“将军,请相信帝国的勇士们。为了天皇陛下,为了我大日本帝国万世伟业,我关东州全体将士都做好了玉碎的准备。”

  大岛义昌哼了一声,他想要反驳盲目狂妄的真崎甚三郎,但终归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如今已是被他夺走了手上兵权,自己这个关东州总督有名无实,分外可笑。

  不过,真崎甚三郎的狂妄也令他十分不感冒,他不愿意再与他待在一个房间内,仿佛会污了自己的名声一样。

  理了理军装,他开口道:“我去前线看看吧,根据城外传来的情报,支那人已经攻陷了洪水湾,拿下了羊头山防线后,支那人的攻城重炮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我旅顺要塞集中。算一算时间,也许是明天、也许后天,甚至今天,我们将迎来更加残酷的炮火。”

  真崎甚三郎脸上阴冷,他本想呵斥他几句,只是话到了嘴边,却怎么的也说不出来。

  旅顺,这座日本人苦心建设了十数年,隐隐已经取代了海参崴,成为远东第一要塞港口。日本人在这座要塞集中了四百多门大小口径的火炮,威力更胜俄国人占领时期,按照当初规划这座城市的日本军事建筑师自豪的设计,他们只需要一万守军,就能靠着这座要塞跟完善的物资储备,抵挡二十万俄国人八个月甚至一年的强攻。然而任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这座要塞才刚建成,就落伍了。

  因为,人类历史上的另一件将与火炮争夺战争之神王座的武器——飞机诞生了。

  是的,旅顺要塞的确能够抵挡住来自海上跟陆地之上的强敌进攻。诞生在面对来自天空之上的敌人时,他们的防御力为零,几乎根本没有。

  所以,支那人的轰炸机,能够一次有一次的越过坚固的永久军事防事,将炸弹直接扔在炮兵阵地、密集轰炸城中的军事物资囤积地,还有兵营等建筑。

  日本人太过重视陆海军了,以至于在军事新技术——飞机上,他们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不但与欧美强国之间的差距很大,就连后起之秀中国,也远远走在了日本前面。

  所以,一座本该坚固、不可攻陷的要塞,成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可以……不过为了贵官的安全,我还需要为贵官安排几个护卫。”

  真崎甚三郎最终没有与大岛义昌闹起来,不过却叫来了几名心腹,贴身‘保护’他的安全。关东州跟朝鲜驻军中,所爆发的年轻派军人夺权,虽说是得到了陆相田中义一的默许,但毕竟犯了‘以下犯上’的不可饶恕罪。对于这一点,真崎甚三郎心知肚明。

  大岛义昌冷冷看了他一眼,淡漠地回了一句:“请便!”

  说完,便冷冷的整理了军装,准备前往前线视察。

  他刚走了半个小时,突然间前线某处传来一声惊天的爆炸声。爆炸声才刚落下一分钟之后,一通带着哭腔的电话传来一个噩耗,“报告,大顶山要塞遭遇支那重炮炮击,军火库被引爆,西南防线守不住了,请求支援!”

  大顶山至鞍子山一带赫然是旅顺五大永久要塞之一,一旦失陷旅顺西南无险可守,支那人若从西南强攻,旅顺别提困守三五天,他们还剩下的就只有最后一道被支那人的轰炸机炸得七零八落的旅顺港,换言之,也许今天,也许明后天,旅顺的陷落就在眼前了。

  “什么……”

  真崎甚三郎只感觉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染海疆1

  碧海长天,一支舰队正乘风破浪,航行在黄海之上。

  打头一艘万吨战舰一马当先,正是民国四年,政府从美国购买的一艘退役康涅狄格级战列舰。它如今被海军命名为‘新镇’号战列舰,与另一艘民国购入的康涅狄格级姐妹舰‘新定’号战列舰同属民国‘远’级战列舰。

  镇远、定远两艘战列舰曾是北洋海军之骄傲,也是中华近代海军最强大的象征。然而,因为满清的腐朽统治,二十多年前,一场甲午中日战争尽数葬送了北洋海军之精华。定远舰于战前受伤,战中遭日舰袭击后自爆沉没。镇远舰则在战后被日本人强掠回国,屈辱为日本人服役将近二十年,才在1912年被日本人拆毁,可谓是民国海军之耻辱。

  所以,在李汉从美国购入这几艘大舰之后,其中最强的两艘康涅狄格级战列舰就被海军重新命名为‘镇远’跟‘定远’舰。不过考虑到当时民国与日本之间实力上的绝对差距,李汉最终驳回了海军的命名,海军最后妥协,将两艘康涅狄格级战列舰分别命名为‘新镇’及‘新定’号,同属民国‘远’级战列舰。其引申含义,便是新镇远号及新定远号。

  新镇号战列舰一马当前,随后摆开的阵型尚有三艘万吨大舰,分别是‘弗吉尼亚级战列舰’改建的‘威远’、‘威武’、‘威震’三艘民国编号‘威’级的主力战舰。随后尚有‘海容’、‘海筹’、‘海琛’三艘海容级巡洋舰,另有轻巡洋舰‘飞鸿’号、轻巡洋舰‘肇和’号、轻巡洋舰‘应瑞’号、海上补给舰‘云雀’、‘鹧鸪’、‘流莺’、‘山雀’号等等。

  这支舰队几乎云集了如今民国海军七成以上的核心战舰。现在,它们已组成了一支特混舰队,由前任海军总长,如今的民国海军上将刘冠雄统帅指挥。

  刘冠雄,字子英,又字资颖,福建福州人,清末民初海军闽派首领,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驾驶班第四期毕业,1877年清政府派出海军留学生共三十人前往英国、法国学习;五年后,清政府又派出第二期海军留学生共十人赴英、法两国学习。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使清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加强海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战争刚刚结束,清政府就定下“大治水师”的决策。1885年底,清政府决定选派第三期海军留学生前往英国、法国学习。这次留学共选派了三十三人,其中驾驶专业十七名,轮管专业两名,制造专业十四名。驾驶专业是从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的毕业生中挑选的,刘冠雄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1887年清政府决定派员前往英国、德国接受订购的四艘新式巡洋舰:“致远”、“靖远”、“经远”和“来远”。为节省数十万元的经费,此次接舰没有另加保险。所以,沿途安全便显得极为重要,北洋海军派出最优秀的官兵参加这次接航行动。四舰各配备管驾官一人、大副一人、留学生二人。刘冠雄被安排在“靖远”号巡洋舰上担任大副。负责指挥这次接舰行动的北洋海军总查、英国人琅威理就驻在该舰。1888年4月,“靖远”等四艘巡洋舰和“左队一号”鱼雷艇驶抵天津大沽,加入了北洋海军。此后,刘冠雄便一直留在“靖远”舰上任帮统等职。

  甲午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趁清政府战败之机,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3月,俄国租借旅顺口;4月法国租借广州湾;7月,英国租借威海卫。清政府无力招架,几乎是有求必应。1899年3月,意大利也加入到瓜分中国的行列中,要分一杯羹,提出租借中国三门湾的无礼要求。为了增加“说服力”,意大利还派出三艘军舰来中国炫耀武力,并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意大利人来势汹汹,清政府不知虚实,十分紧张,遂征询海军意见。

  刘冠雄向叶祖圭进言说:“意大利军舰万里远航而来,一定疲惫不堪,补给也十分困难,其劳我逸,形势对我们有利。况且,我军现有“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五艘新购的巡洋舰,完全有实力与意舰一战。”叶祖圭十分赞同刘冠雄的分析,并将这一分析作为海军的意见上报了清廷。清廷得到海军的答复,心里有了底,断然拒绝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意大利本来就是虚张声势,看到中国方面的态度强硬,只好放弃租借三门湾的无理要求。

  正是这一场对意大利的胜利,为刘冠雄扫平了仕途阻力,获得了北洋首领袁世凯及清政府的青睐。

  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黄钟英为海军总长。27日,黄钟英致函孙中山,请辞海军总长职务,要求改任海军总司令。黄钟英在函中称赞刘冠雄“资望才学中外共知,实足以表率海军,魇伏众望。”因此,他向孙中山建议由刘冠雄担任海军总长一职,但孙中山没有同意。不久后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权,委任昔日心腹刘冠雄就任海军总长,开始执掌海军。

  袁世凯去世后,西南强藩李汉崛起逐鹿中原,成功入主中枢之后不久,刘冠雄作为昔日袁世凯的心腹,为正准备对北洋集团下手的李汉所不喜,很快失去了海军总长之位,虽然仍保留上将军衔,却被调往天津海事学堂担任督办,可谓是大材小用。在1917年天津海事学堂升级为天津海政大学,刘冠雄在任两年期间功劳不小,加上为了平衡死心不小的海军总长汤芗铭,李汉重新启用了刘冠雄跟萨镇冰等两位海军老将,形成了现在的海军三巨头鼎立的局面。

  “要起风了!”

  站在船头,刘冠雄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口中喃喃。

  东南方向隐隐有一股风暴将要袭来,将那一片天都已经染黑,一如刘冠雄如今的心情一样沉重。

  一天前这支舰队出港,根据情报以出其不意之势击沉了两艘正在清理海面上中方布置水雷的日本驱逐舰后没多久,就被一直准备剿灭民国海军主力的日本海军给盯上了。未几,这支特混舰队就跟日本海军的先头舰队短暂交手之后开始撤离,只不过因为民国战舰多数都是老式翻新战舰,速度比不得日本的诸多新舰,结果双方一追一撵的,竟然一直无法甩开日本舰队的锁定。如今一追一逃已经一天过去,眼看着双方之间的距离被拉得越来越近,如今已经不足15海里,再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就将彻底落入日本人的包围圈内了。

  “传令下去,各舰开足马力,目标刘公岛,全速前进!”

  擦掉了望远镜上的水汽后,刘冠雄这才收起望远镜,转过身来,对着背后的一个上尉参谋交代一句,转身头也不回的走向了船舱内。

  四天前一道总统令合着另一道来自海军部的命令,被一同送到了青岛军港内,不久后又被转送到他手上。

  两道命令内容大同小异,总结起来也就那么一句话,他们这支集中了民国海军七成以上战力的特混舰队,如今却担当着‘诱饵’的任务。

  是的,诱饵。

  由于民国海军力量远不及日本海军,因此,在这次中日全面战争中,从一开始总参谋部就没打算让海军舰队堂堂正正的跟日本海军进行正面较量,对于海军在这次中日战争中的作用。在战前总参谋部曾经专门向海军高层将领指示道:这一战中,海军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陆军封锁辽东半岛,骚扰跟偷袭日本舰队及运输兵船,有限制的封锁航道打击日本商运能力。

  虽然丢脸一点,但是这个‘保存实力’的战略却得到了很多对民国海军知根知底的高层将领支持。

  所以,在过去的大半个月里,民国海军始终在海上游曳着,避免与日本海军主力交战,靠着规模庞大的海底狼群,并在主要航道布置水雷,艰难的阻挡了日本海军北上,并伺机偷袭对日本商船甚至舰队进行偷袭。

  然而,并非所有的海军将领都是如此,早在开战之初,就有部分海军将领和中下级军官曾联名上书海军部,请求主动护航东南沿海,保护沿海航线,但是这个请求毫无意外的被海军部批驳回去,因为,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日本人巴不得民国海军做出这种选择,然后他们可以从容不迫的从海上出击,击沉民国舰队,从而彻底控制远东海域,获得向民国南北方任何一处投放兵力开辟第二、第三、第四战场的战略优势。

  面对日本联合舰队的威胁,如果贸然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不能保护沿海航线,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战斗损失。但,这只是海军高层的意思,却并非是大总统的意思,没人知道大总统到底心里想的什么,他竟然下达了让海军主力出击,担任诱饵舰队,诱惑日本海军主力以伏击的命令。更令刘冠雄感觉到手足冰冷的是,总统令上措辞严肃的注上了一句话,“万望海军诸君不忘北洋亡魂,死战不退!”

  这在刘冠雄看来,分明是被当前的胜利冲昏了脑袋,欲令海军灭亡的命令!

  刘冠雄承认,在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战争中,民国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在各条战线上,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尤其是在辽东半岛跟朝鲜半岛上,民国依仗陆军跟陆航的应用作战,已经将日本压制在了下风,眼看着驱逐日寇,收复辽东半岛就在眼前,如此惊人的胜利,恐怕已经令那位年轻的大总统,也滋生了骄傲之心。

  这仗怕是不好打了!

  潮湿的海风不断吹来,刘冠雄长叹一口气。

  作为这支特混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他知道的远比常人要多得多。比方说,民国为了伏击日本舰队,早在一周前便敲定了将在距离威海卫刘公岛附近30海里范围内设下了埋伏圈。经过了几天的调兵遣将,云集整个黄海跟东海海域的六十多艘潜艇全部调集到了这里,除此外尚有从长江口、渤海湾星夜兼程赶来的七十所艘鱼雷快艇,刘公岛上已经初步修建完成的简易机场能够保证战时三个轰炸中队的陆航飞机使用,除此外,这里还云集了整个民国几乎全部的海军水面战舰。

  尽管看上去准备十足,然而,在刘冠雄看来民国之所以能在战初重创日本驻扎旅顺跟台湾岛的分舰队,不过是趁日本人不备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已。如今日本人在民国身上吃了那么多亏,自然长了记性,再想重复战之初的胜利,可就难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七百四十六章 血染海疆2

  西安,新城行政区总参谋部外,两排荷枪实弹的士兵手握钢枪驻守在总参谋部外,周围的几条街道上一样是重兵把守,任何一个妄图接近总参谋部的人,都至少要接受六道关卡的盘点才能通过。

  一场令民国高层震惊的暗杀刺痛了民国情报机构以及政府的神经线,七天之前赶来西安参加民国最高军事协调会议的华北军区总参谋长杨光烈于距离总参谋部外仅700米处中枪,因为歹人的子弹含毒,尽管总参谋部外驻守的安全部队反应够快,依旧没能保住他的性命,在送抵医院之前,这位年仅37岁的国防军中将便停止了呼吸,成为中日全面战争以来,民国阵亡的最高军衔的将领,同时也是开战以来,民国被刺的第四位军方高层。

  尽管没有任何情报显示下手的人是日本人,但如今与民国走到了你死我活的全面战争中的国家,也仅有日本一个。何况之前就有多位民国政府高层及军方高层被在华潜伏的日本间谍刺杀或毒杀,所以,当这件命案发生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件命案定然是日本人做的。

  暗杀案发生后,大总统震怒,责令公共安全部尽快追捕凶手,然而连续多日都未能抓捕到凶手后,面对国内越来越多的指责声,直属公共安全部的西安警察署署长邓年引咎辞职。大总统考虑到国内如今频繁发生的日本间谍刺杀民国政要的事件,向国会呈交一份法案,将原本地位低于内阁十四部,直属他本人领导的情报组织——国土资源调查局升级为‘国家安全部’,地位仅次于内阁十四部,为新的内阁第十五部,仍旧只对大总统负责。

  国家安全部成立之后,李汉立刻下达了公共安全部与国家安全部进行国内情报交流,共同发力清扫在华所有日本潜伏间谍,并组织暗杀队,对日本政要高层进行反刺杀的命令。

  当然,这天的总参门外之所以警备力量比往常又多了几倍,完全是因为今天大总统要来总参视察,并与蒋方震等人交流战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1页  当前第4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8/4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陆权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