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就在李重屯兵高唐,孙策的使者吕范吕子衡来到高唐,带来孙策的一封书信。

  书信上没什么好说的,只有一些寒暄之言,以及表达双方合作的诚意的话语,最为关键的事情还需要吕范口述的。

  李重设下酒宴,亲自款待吕范,在见到吕范之后,李重不免有些唏嘘。

  现在李重手下人才济济,武有赵云、甘宁、太史慈等一干猛将,谋士也有程昱、陈宫、李儒这样的一流人物,但是李重却依然人才稀少,尤其是吕范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

  吕范是被低估的人物,或者说是被罗贯中低估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吕范算是江东最顶级的人才之一。无论是领兵打仗,还是治境安民,还是出谋划策,吕范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

  看到吕范在席间谈笑风生,毫无拘谨的样子,李重更动了爱才之心,当然,李重也知道吕范是不会投降自己的,他倒是想起另外一个人来,阚泽!

  阚泽、阚德润,历史上阚泽和孙权的关系很好,但由于李重横插了一手,李重估计现在阚泽还没彻底投靠江东。所以李重决定,等接待完吕范,自己马上派人去寻找阚泽,加强自己的人才储备。

  酒过三巡,吕范起身说道:“晋阳侯,吕范奉命前来,是为了有件事要和晋阳侯商议一下。”

  “何事?”李重沉声问道,作为一方之主,李重自然要表现的威严一些,只是举杯示意了一下。

  吕范接着说道:“如今曹孟德占据中原肥美之地,兵多将广,实非一家可敌,我家主公和大都督的意思是,尽快联系西凉马腾参战。”

  笑了笑,吕范接着说道:“晋阳侯,你也是聪明人,总不能光让咱们出力,马腾却坐收渔人之利吧!”

  李重略一思索,点头道:“不错,确实不应该让马腾捡便宜,不过,伯符有办法让马腾参战吗?西凉偏僻贫瘠,如果马腾不主动挑起战火,四面受敌的曹孟德不会那么愚蠢,主动进攻西凉的吧。”

  吕范点点头,说道:“晋阳侯所言不假,马腾绝对不会主动挑起战火,曹孟德也不会主动开战,不过只要晋阳侯的一封书信,曹马二人定会兵戎相见。”

  “是吗?”李重饶有兴致的问道,说实话,能让马腾参战,李重自然是求之不得,但李重更奇怪的是,一封什么样的书信才能让马腾和曹操开战?

  远在西凉的马腾不知道李重和孙策正在算计自己,如果马腾知道,一定会大声悲呼: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看热闹也不行,躺着也中枪。

  神仙打架,殃及凡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说道实力,虽说马腾有数万彪悍的西凉劲卒,但身处凉州的马腾在一众诸侯中却是实力最差的,原因无他,和中原、西川、江东、河北相比西凉太贫瘠了。

  但马腾不会知道李重和孙策信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反而是曹操知道。

  第二百五十一章两封书信

  现在曹操手里一共有两封信,一封是凌晨写给马腾的,一封是孙策写给马腾的。孙策信上是这么写的:

  寿成叔父在上,侄孙策敬上,虎牢之战,叔父扰董贼之腹地,功莫大焉,家父甚慕之。尝言:天下大乱,能平乱世者,非西凉寿成莫属。

  今天下大势,如群狼搏虎,当伺机而动,袭扰不休。旦狼不能合力,则虎必择一而噬,反而复之,群狼皆破。寿成雄烈,当知利害,此时不动刀兵,悔之晚矣。汉帝困苦,屈身于贼寇之下,势如危卵,天下忠义之士,俱心如火焚,寿成乃忠良之后,岂能无视之?

  荆襄刘景升,川蜀刘季玉,河北李子悔,连外侄孙策,共击曹贼,败曹仁于寿春,破夏侯惇于高唐……

  如击破曹贼,拥帝于长安,再现高祖之盛世,寿成之功当不亚于周公,位列三公,指日可待。孙策言尽于此,寿成叔父自处之。

  建安五年,乙子月甲丑日(十一月二十四日,年月日到底是不是这个蜘蛛不知道,知道的书友计算一下,我在改改)。

  孙策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个意思:马腾,当时虎牢关一战,叔父在后方和董卓打游击,功劳非常大,我的父亲孙坚很仰慕叔父的军事才能,曾经说过,如果天下大乱,只有叔父这样的英雄才能评定乱世。

  必须说明,孙策这段话纯属胡说八道,也就是恭维马腾两句而已,先不说孙坚说没说过马腾的军事才能,实际上在董卓之乱的时候,马腾就是个打酱油的。

  接下来孙策的意思是曹操现在实力强大,单靠咱们各自的实力,绝对不是曹操的对手,如果说曹操是一只凶猛的老虎,咱们也就是一头狼而已。趁着现在大家都和曹操开战,叔父你也该动手了,不然的话,等曹操缓过起来,就会挨着个收拾咱们。

  最后才是重点,孙策隐晦的说出,一旦击败曹操,马腾你就可以在长安拥立献帝了,也就是说,长安和献帝都归你马腾了。

  至于马腾占据关中以后会怎么做,会不会有第二次虎牢之战,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孙策明白,马腾也明白。

  第二方书信是李重写的,李重的书信更简单,上面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寿成高义,扶幼主于乱世,功盖千秋,李重定起兵相应。

  李重这封书信的落款是在建安五年,十二月十八。

  不要小看了李重的落款,其中的重点是在年月日上,孙策的书信是在十一月二十四日,李重书信的落款是在十二月十八日,二者相差二十余天,也就是说,曹操是一先一后接到的这两封书信。

  孙策的书信不要紧,只是常见的互通有无罢了,但和李重的书信联系到一起就可怕了。

  曹操不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孙策和李重一直怂恿马腾出兵长安,但是马腾处于保存实力的原因,一直没有同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友好协商,马腾终于决定出兵了,但马腾却要求李重出兵配合,权衡利弊之下,李重也答应了马腾的要求。

  这一点在李重给马腾的书信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曹操是聪明人,不会看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当然,这两封书信也可能是故意送到自己手中的,曹操也不是没有怀疑这一点,这种可能性很大,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间谍出现了。

  但有句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按照当今的形式,曹操四处受敌,马腾出兵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将马腾换做自己,也应该出兵了,曹操不得不防。

  实际上李重和孙策的计策非常拙劣,但却非常有效,实际上曹操和马腾早就到了开战的边缘,李重和孙策只是推波助澜了一下而已。

  曹操和众谋士商议一下,决定主动出兵攻打马腾,以图逆转被动的局面。

  曹操的战略构想非常正确,主动出击有好几个好处,第一:无论在什么时候,进攻一方都占据主动权,可以从容的选择战场,以及决战的时间。

  第二,西凉的兵卒强悍,多为骑兵,众所周知骑兵的战斗力强大无比,但那只是用在野战上,如果是单纯的防御战,守城战,骑兵并不比步兵好上多少,所以曹操要主动出击,弥补兵种上的劣势。

  第三,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曹操并不想无限制的扩大战争强度。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曹操认为马腾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相对比来说,李重、孙策、刘表都没马腾好对付,如果能一举击溃马腾,能起到很好的杀鸡儆猴作用。

  别看曹操做出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态势,实际上曹操也是黄连蒿子撑船……苦撑而已,如果有可能的话,谁愿意四面受敌啊!平平安安发展岂不是更好,在这一年来,曹操的头发都白了不少,还要装作信心满满的样子,其实……英雄都是逼出来的。

  加上新训练的兵卒,曹操在长安一共囤积了十万大军,其中更有五万新兵是秘密训练的,连马腾都不知道,曹操打算用这五万大军打马腾一个措手不及。

  趁着李重休养生息,调运粮草的时机,曹操秘密回到长安,安排战事。

  曹操的战略安排是这样的,夏侯渊带领五万军队北上,沿着泾水行军,进驻漆县,做出攻击安定郡和北地郡的姿态,和马腾交锋。

  如果夏侯渊战事顺利,曹操自己就带着新训练的五万大军北上,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毁马腾的根基,拿下凉州。如果夏侯渊战事不利,那么夏侯渊就驻守漆县,作为长安的一道缓冲屏障,曹操再做计较。

  最大的可能是夏侯渊和马腾僵持下去,这样一来,曹操就可以发挥人和的优势,将马腾和韩遂各个击破。

  这绝对不是痴心妄想,别看马腾和韩遂亲若兄弟,但在这个乱世之中,为了富贵权势,别说异性兄弟了,就是一奶同胞都有兵戎相见的可能,曹操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曹植、曹丕的七步诗不是假设,袁家兄弟的内讧也刚刚落幕不久,袁绍袁术两兄弟也是应为皇位才貌合神离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筑沙为城

  当然,曹操也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战争不是一个人说的算的,马腾那边一定会有相应的对策。

  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马腾也主动出击,趁着夏侯渊进兵的机会,发挥自己骑兵多的优势,在漆县外和夏侯渊一决胜负,在野战中击败夏侯渊。

  曹操给夏侯渊的对策是就地扎下营寨筑城,和马腾僵持,这也就是曹操预料的第三种状况。这样一来,缺少粮草的马腾绝对靠不过曹操,一旦马腾粮草不济,退兵而回,曹操就可以趁胜追击了。

  如果马腾勉强和自己僵持下去,曹操也是不怕的,他自己的军队是铁板一块,天时地利人和全有,还有几年来屯田所储存的粮食,坚持几年都不是问题。

  夏侯渊带领着五万大军刚到漆县,马腾就连同韩遂兵出临泾,过了鹑觚县。但马腾也没有继续前进,北临泾水扎下营寨,等着夏侯渊进兵来犯。

  凉州算是比较贫瘠的一个州,夏侯渊沿着泾水进兵,一路上遇见的都是漫天的黄沙,待到夏侯渊来到马腾迎敌附近,这才发现,安营扎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没有充足的木材,也没有牢固的地基可以利用。

  夏侯渊只能叫人掘沙打桩,修建营寨,但这样一来,想在一天之内修建一座可以安身的营寨纯属痴心妄想。

  马腾趁着夏侯渊修建营寨的机会,带领西凉劲卒数次冲杀,杀的夏侯渊退后二十余里。

  夏侯渊在大野地上过了一夜,被冷风吹得无精打采,第二天早上刚想再次扎营,就被马腾一阵冲杀,只能再次退兵。反反复复几次过后,夏侯渊忽然发现,自己不光折损了数千兵卒,反而被马腾追到漆县附近了。

  其实夏侯渊不是不想退兵到漆县,关键是漆县太小了,根本不能长时间驻兵。

  一想到这里,夏侯渊就十分羡慕马腾,你看看人家的兵,西凉民风彪悍,武斗繁多,招募上来的兵卒都不用马腾配备武器,人手一柄长枪、一张硬弓,还自带毛毡,就是在野地住宿都不要紧。

  另外马腾的兵卒也真不需要修建一座牢固的营寨,彪悍的西凉兵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攻击力,就是在夜间被袭营,也能在瞬间做出反击。

  就在夏侯渊进退两难的时候,曹操秘密来到夏侯渊的大营……

  看着滔滔的泾河,一望无际的黄沙,呼啸的北风,曹操也感觉浑身无力,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扯淡!其乐无穷的只有小霸王学习机而已,曹操可没那么无聊,没人愿意和残酷的大自然争斗。

  第二天一早,曹操来到阵前,邀马腾前来叙话。两个人虽然有些交情,但也是淡如白水,相互讽刺了几句之后,就各自回营备战了。

  马腾和曹操用兵的方法大相径庭,曹操是标准的科班出身,用兵严谨,滴水不漏,也不缺乏应变的能力。

  而马腾则正好相反,马腾是标准的野路子,最喜欢用的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步骑混编,用散兵阵型冲击曹操的军阵。

  一阵混战过后,曹操很悲哀的发现,自己也挡不住马腾的冲杀,这不是曹操的能力不如马腾,恰恰相反,曹操在用兵能力上绝对比马腾厉害,但很可惜,曹操军中有一半都是新招募的兵卒,指挥起来十分吃力,而且就算老兵都没有马腾的兵卒悍勇。

  兵卒的士气,勇猛,武器都不如马腾,曹操就算再有能力也不是马腾的对手。

  当实力答道一定的程度,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没有用的。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总有一些变态的将领,能打出一些相当变态的战绩,以少胜多,击败数倍、数十倍的敌人。就像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就属于这种变态战例,但这一切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首先,你要有一支如若臂使的军队,第二,要有利的地势可以利用,第三,敌军要露出一个破绽来给你利用,但是在凉州,曹操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兵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曹操自然十分郁闷,但他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扎下一座坚固的营寨,用来抵御马腾的西凉劲卒。

  就在这时,曹操帐下的娄圭出来献策道:“主公,为何不筑沙为城呢?”

  “何为筑沙为城?”曹操反问道。

  娄圭慢慢说道:“西凉贫瘠,并没有树木可以采伐,地形又多为沙石,难以为基。主公为何不用沙石堆砌起来,泼以冷水,现今夜间寒冷,滴水成冰,少顷即可冻实,泾河又在军营附近,取水极为方便,如此一来,一夜之间,则沙城可成。届时马腾必然心中慌乱,主公再趁势追击,或可一战而胜。”

  曹操闻言大喜,即刻命令兵卒筑沙为城,凿开泾河坚冰,用帽兜等物取水泼洒,随浇随冻,一夜之间,筑就沙城一座,高达两丈,士卒无不欢欣鼓舞。曹操又命令夏侯渊和许褚各自带领三千精兵,偷偷绕到马腾的后方,随时准备截杀马腾。

  第二天一早,马腾领兵出战,一见到曹操的沙城,心中一凛,口中低呼道:“曹孟德在一夜之间筑得城池一座,难道有神人相助乎?”

  这不是马腾被封建迷信思想腐蚀严重,马腾口中的神人其实就是能人的意思,说是神人,只是马腾在极度震撼之下的言辞罢了。

  为了稳妥起见,马腾决定退兵实力,在派斥候前去查探一番,看看曹操用的什么办法在一夜之间筑得坚城一座,然后自己在依照葫芦画瓢,也建造一座城池,作为后方的依托之地,不得不说,马腾的想法很正确,很稳妥。

  但战争的规律无限趋近于没有规律,正确也只是相对来说的,就在马腾撤军之时,早有准备的曹操带领一万骑兵蜂拥而出,借机攻杀马腾的兵卒。

  马腾的前军也有五万人上下,急切之间也难以指挥全军防御,顿时出现号令不一的状况。被攻击的兵卒拼命想要反击,没受攻击的兵卒不知道是前去救援还是就地待命,还是依照军令撤退,人马相互践踏,死伤惨重。

  马腾抵挡不住曹操的攻势,只能勉力收拢兵卒向后撤军,却又被夏侯渊和许褚的伏兵一通截杀,兵卒死伤一万余人,败回自己的大营。

  第二百五十三章太过完美的伏击地点

  马腾虽然被曹操杀回大营,但也不是一事无成,最起马腾弄清了曹操如何在一夜之间筑就城池一座的。

  不是曹操不想保密,关键是用沙石浇水筑城本身就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想要保密根本是不可能。马腾一得知这个消息,就立即现学现卖,传令三军,咱们也筑沙为城,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不得不说,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智商绝对不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低到哪去,马腾也是个聪明人。但这样一来,战况就发展到曹操预料中的情况,僵持!曹操对僵持有心理准备,马腾却不愿意和曹操僵持下去。

  无论有没有李重和孙策的书信,有没有曹操主动来犯,马腾也必须承认,现在是进攻长安最好的时机。

  只有占据了长安,占据了关中沃土,马腾才有机会进攻洛阳,虎视中原。

  如果马腾不这么做,结果只有一个,曹操一统天下,先后击败李重、刘表、孙策,最后合大半天下之力,席卷西北。

  再者,就是李重、刘表、孙策击败曹操,代替曹操的位置,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就跟上面的一模一样了,其中一人合大半天下……

  在这乱世之中,不是你技压群雄,一统天下,就是别人技压群雄,一统天下。没有第二条道路可做,失败者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碾入历史的车轮,或作一团血肉,运气好一点的,会有后人凭吊几句英年早逝什么的,运气差一点的直接就是遗臭万年的下场,比如马腾的先辈董卓董大帝。

  所以,马腾真的没什么选择,击败曹操是唯一一条可以走的路。

  现在对于马腾和曹操来说,想要击败对方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但相对比来说,马腾要比曹操被动一些。

  但是这种被动只是马腾自己这么认为而已,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实际上曹操感觉自己比马腾还被动呢,原因很简单,每个人在考虑事情的时候,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一般来说将心比心这四个字是不会出现的。

  曹操能雄霸中原,虎视天下,其中一个技能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忍耐。

  现在对于曹操和马腾来说,想要击败对方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出奇制胜,用兵书上的说法就是正合奇胜。

  其实战争并没有什么绚丽的计谋,古代战争更为简单,计谋基本上不出水淹,火烧,断粮,三大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