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随后找出一个水性好的兵卒游泳过河,拉动绳索,在两岸之间连起一条鸡蛋粗细的悬索,将毛毡、铠甲、兵刃还有伤兵送到对岸去。战马就不用操心了,畜生的水性都比人好,人不丢就没事了。

  过了汶水,众人休息一会,晾干了身体,就直奔巨平县去了。

  仔细介绍一下主战场的地形,巨平县紧挨着汶水南岸,可以这么,过了浮桥就能见到巨平县的城墙了,而此时,张颌的追兵已经过了巨平县,曹操的追兵也刚刚将巨平县包围起来。

  过了巨平县,就到山地了,官道的西方是亭掸山,东方是尤来山,两座山峰都接近三百丈的高度,山势连绵,地势险要。

  过了这两座高山,就是博县了,博县处在汶水和管道中间,正是扼守兖州南北的险道。可以这么说,博县将兖州一分为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张颌没有攻坚任务,只是象征性的在巨平县转了一圈,就接着追杀李重去了。

  曹操到了巨平,立即派夏侯惇带领一万五千人马围城,自己带着剩余的兵卒北上支援张颌。曹操并没有觉得巨平的甘宁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威胁,在曹操的眼中,甘宁的任务应该是要处理带不走的粮草辎重……一把火烧了,然后突围,也就这样了。

  夏侯惇的目的也不是干掉甘宁,别让甘宁给自己捣乱就足够了。

  第三百章万点寒星射张颌

  官道两侧,到处是连绵起伏的山丘,山丘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正是夏季最常见的景色,也是最适合伏兵的地点。不知道为什么,张颌一过了巨平县就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好像在山林之中,有无数双眼睛窥视着自己一样。

  这让张颌一路上精神紧绷,不敢有半点懈怠,想要快点过了这段险路。亭掸山和尤来山之间的山路不长,只有十余里,却极为崎岖,人马难行,等到张颌过了这段路,已经是正午时分了。

  没有了山岭的阻隔,张颌已经能听到前方隐隐传来嘈杂的声音,想来距离李重的军队已经不远了,这时前方的斥候也回来禀告,距离李重的后军已经不过五里之远。

  张颌略一思索,就下令全军休息,吃过午饭之后再追杀李重。

  养精蓄锐,一战而定,这个想法很正确,很合理。但是,张颌却低估了李重的无耻程度,李重坑张颌的手段已经不能用无耻太形容了,简直就是卑鄙下流,丧尽天良,有损军人的颜面。

  李重用的手段就是……下毒!

  下毒一般都是江湖人常用的手段,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奇2淫2合2欢散、我爱一根柴之类的春药了,这些东西李重没有。接下来的就是传说中无色无味,见血封喉的毒药了,李重也没有。

  李重用的是很普通的麻药,但麻药的来历却很大,是出自中医名家之手,而这个助纣为虐的人就是华佗,药名就是麻沸散。

  下毒可是一个技术活,要选好时间,还要用量合适,多了能被人吃出来,少了没有效果。这点没问题,华佗就是行家中的行家。

  还有就是怎么下药,这也能解决,张颌总得吃饭吧,吃饭总的喝水吧,碰巧山林之间就有一个小溪,正是下毒的好地方,就在张颌派人去水的时候,李重往小溪里整整倒了上千斤的麻沸散。

  当然,河水是流动的,药效肯定不会太好,不过李重也不在意,他也没打算太过欺负人,总不能对昏迷中人大打出手吧。好吧,其实是李重没凑够那么多麻沸散。

  张颌吃过午饭,看看战马也吃过青草了,立即带领兵卒继续追杀李重。

  可刚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张颌就感觉上下眼皮打架,总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难道是这几天没休息好,张颌用力晃了晃脑袋,勉强打起精神。

  可马上,张颌就发现大事不妙了,不光是他,手下的兵卒也都迷迷糊糊的,一个个东倒西晃。紧接着,就开始有战马四蹄发软,踉跄倒地了。到了这个时候张颌就是在白痴也知道中了暗算,可知道归知道,张颌照样手足无措,无计可施。

  这也不怪张颌没经验,这年头打仗都是真刀实枪的打,放个火,放个水就算很阴险的计谋了,谁也没遇到过大规模用毒药的战争啊。

  没等张颌想出应对方法来,官道周围的树林中忽然响起喊杀之声,周仓和郭淮两侧杀出,前方也有太史慈策马杀出,慌乱之中,张颌也不知道四周有多少人马,只感觉四周密密麻麻的都是敌军,放眼皆敌。

  “放箭……”太史慈根本不和张颌答话,立即下令全军放箭,射杀张颌。

  “嗡……”无数张弓弦响动,发出震颤人心的响声,就像数亿之蜜蜂同时在空中振动翅膀一样。

  张颌的瞳孔骤然收缩,变得像钢针一样尖锐。

  视线中,天空都阴暗下来,无数只羽箭遮天蔽日,压得人都喘不过气来。

  张颌厉喝一声,拼命舞动手里的长枪,身侧响起一连串密如暴雨的撞击声,张颌已经是在拼命了。但是张颌依旧感到绝望,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张颌很清楚,他绝对挡不住这一轮羽箭,挡不住,就是死!

  羽箭如同白色的浪潮冲击着张颌的枪网,四散飞溅。

  “噗噗……噗噗……”羽箭入肉的声音响起,这不是射在张颌身上的声音,而是射在张颌的战马身上的声音。

  战马轰然而倒,张颌借势一个翻滚,他想藏身在战马的尸体后面。

  但就在这一瞬间,张颌忽然感到浑身一软,动作也不由得慢了一分,麻沸散的药力终于显现出来。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数十支羽箭穿透铠甲,钉在张颌身上,与此同时,一支激射的羽箭呼啸而来,带着一串残影,透胸而过,这是太史慈的绝杀之箭,这一箭穿透了了张颌的心脏,也带走了张颌的生命。

  “呼……”太史慈长吁了一口,放下手中的弯弓,说实话,太史慈并不愿意这么做,他更愿意一对一的挑战张颌,但这不是江湖豪杰的擂台比武,这是关系到数万人生命的战场,下毒伏击,乘人之危,暗箭伤人……把这些词语加到一起,才是无所不用其极才的战场。

  这一轮箭雨也不光是单单射杀张颌的,张颌手下的兵卒也在箭雨的覆盖之下。

  几个呼吸之间,张颌的兵卒就被射到了一大片,张颌武艺高强,还有力气抵挡一下,张颌的兵卒就不行了,就算是有准备,他们都不一定能挡住这次偷袭,别说在晕晕沉沉之中了。

  三千兵卒转眼间就被射杀了一半,剩下的兵卒哭喊一声,开始四散逃窜,可腿软筋麻之下,他们又能逃到哪去,四面都是李重的兵卒,还有太史慈,郭淮,周仓三员大将带队。

  全军覆没,这是必然的结局。

  为了不走漏消息,太史慈三人将曹兵围得水泄不通,连招降的举动都没有,上来就是一阵砍杀,曹兵晕晕沉沉的,哪有力气抵抗,更何况他们被刚才那波羽箭吓破了胆子,也没人组织布阵抵御,顿时被杀的血肉横飞,惨嚎连连。

  这里解释一下,不是太史慈三人残忍好杀,不想招降曹兵,如果他们边打边招降的话,确实有可能有人趁乱逃跑,所以三个人只能狠下心肠了。当然,杀到最后他们也会招降曹军的,但要有绝对的把握才行。

  不到半个时辰,太史慈三人就将曹兵全数围歼,三千多曹兵,战死两千五百余人,只抓了数百人的俘虏。

  第三百零一章甘宁逆袭夏侯惇

  建安七年五月初七(202年),征西将军张颌死于博县北,时年三十二岁,三国时代的又一名将星陨落。(其实蜘蛛很喜欢张颌这个人物的,可惜可惜!同样的结局,中箭而死,蜘蛛只是想感叹一下命运而已)

  太史慈又命人将张颌的尸身找来,取出羽箭,擦干血迹,再将伤口缝合起来,挑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将张颌与他的战马一同埋了起来。对于太史慈这种举动,周仓和郭淮不免感到唏嘘不已。

  虽然和张颌是死敌,但他们同样佩服张颌的人品武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身为武将,他们干的就是九死一生、刀尖舔血的生活,谁也不知道那一天自己会不会落到和张颌一样的下场,同样,谁也不希望曝尸荒野。

  郭淮文笔不错,给张颌立了一座墓碑,等到以后有机会再重修陵墓,也好对张颌的好友高览有个交代。

  将战场打扫完毕,太史慈等人也开始做最后的部署,张颌对于李重来说只是一道开胃菜而已,真正的大餐是曹操,雄霸中原的曹操!

  就在张颌身死的时候,曹操已进入到亭掸山和尤来山之间。

  还没走到一半,曹操就感觉有些不对,好像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张颌的战报了,按理说张颌两个时辰就会派人过来报告前方的情况啊,难道张颌出现了什么意外?不过转念一想,曹操又觉得自己多虑了,估计张颌是跟李重交手呢。

  目光再往南看,看最南方的战场,夏侯惇和甘宁已经大战一天一夜了。

  巨平县,夏侯惇正在有条不紊的的指挥军队攻城,夏侯惇很有把握拿下巨平,作为一个即将放弃的后勤粮草基地,巨平县不会有太多的河北兵卒,五千人,这应该是巨平守军的极限了。

  而且目测的结果也是这样的,夏侯惇久经沙场,根据城头守军的密度,轮转情况判断一下人数并不难。

  更好重要的是,巨平的守军绝对没有拼死一战的决心,李重早就跑了,死守巨平也没有任何意义。夏侯惇要做的就是,给甘宁压力,迫使甘宁放弃烧毁粮草辎重的举动,或者迫使甘宁尽快突围,自己好前去支援曹操。

  这不是异想天开,如果在败局已定,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甘宁是不会下令烧毁粮草辎重的,这等于变相激怒夏侯惇,将他们斩尽杀绝。

  现在是大荒之年,各方诸侯都是穷鬼,都缺粮食辎重,夏侯惇这么重视巨平的粮草物资也是很正常的。

  夏侯惇手中大约有一万五六千人马,攻打军无战心的巨平县绰绰有余了。

  在夏侯惇的指挥下,一队队兵卒涌向巨平城头,抬着粗制滥造的云梯,顶着头领的石块、原木拼命攀爬。

  城头之上,甘宁却是冷笑连连,他也不指挥兵卒御敌。甘宁不是不屑指挥兵卒,而是不敢,现在巨平县内有接近两万兵卒,其中有一万五千精兵,硬碰硬都能干掉夏侯惇的一万五千人马了,就别说守城了。

  甘宁真怕把夏侯惇吓跑了。

  一天一夜的时间,甘宁将两万兵卒分成四队,轮流上城墙把守,以便保持兵卒的体力。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夏侯惇的兵卒一日一夜的激战下来,早就疲惫不堪了。而甘宁则不然,由于甘宁处于守势,所以每次派上城墙的兵卒并不多,几次轮转下来,甘宁手中至少还有一万精神饱满的兵卒。

  见到夏侯惇收兵回营,甘宁立即集合兵卒,准备出城攻打夏侯惇。这是李重的军事计划,不管前方的战况如何,甘宁都必须击溃夏侯惇,堵住曹操的退路。

  大型战役就是这样,可能要经过对峙,试探,推演战局,定计等等阶段,这个时间可能会有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可一旦双方都失去耐性,爆发决战,战斗会在短短的几天、几个时辰内完成。

  早在春秋时期,孙武就总结出来这个道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甘宁统领第一波攻势,廖化作为第二梯队接着进攻,如若依旧不能击溃夏侯惇,巨平县的守军就会倾巢出动,破釜沉舟,和夏侯惇打消耗战。

  但实际上李重和甘宁都有些多虑了,夏侯惇连第一波攻势都撑不过去。

  在曹操的军事计划当中,根本就没有防守这一说法,所以夏侯惇在巨平县的大营根本就没什么防御能力,只有几个简单的拒马鹿角而已,别说挡住甘宁的突袭了,能不能挡住一个孩子都是问题。

  特别是夏侯惇还在撤军之中,仓促间根本就没办法叫兵卒掉头迎敌。

  就在夏侯惇的前军进入大营之时,巨平县的城门大开,甘宁带着一万兵卒潮水一样逆袭而来,一个冲锋,就将不知进退的断后曹兵席卷而散。

  夏侯惇急的火冒三丈,急忙赶赴后队,想要抵挡甘宁的冲击。两个人在乱军之中正好遇到一起,甘宁一阵狂笑,高声喝道:“哈哈哈……龟儿子夏侯惇,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拿命来!”

  夏侯惇冷笑一声,举枪相迎,二人就在夏侯惇的大营之前展开一场混战。没有了甘宁的领头冲锋,河北兵卒确实少了所向披靡的架势,但依旧占据着战场的主动。

  仓促遇敌,夏侯惇也犯了一个错误,他不应该到后队指挥兵卒御敌,而是应该固守营盘为上。陷入敌阵的曹兵,死了就死了,死伤一两千人,对夏侯惇来说,影响确实不大。夏侯惇和甘宁缠斗,除非能在短时间内杀了甘宁,不然的话,曹兵失去了夏侯惇的指挥,副将也拿不定主意,肯定会越来越乱的。

  而甘宁不一样,早在出战以前,甘宁就做好了详细部署,自己和喜欢的纠缠,依旧有将领指挥兵卒攻打曹军,无形之间,甘宁就占了大便宜。

  说到武艺,如今正处在巅峰的夏侯惇确实要比甘宁高上一点,但这一点点差距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出效果来,甘宁也是一等一的猛将,要是被夏侯惇秒杀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话呢!

  甘宁也不着急,一心一意缠住夏侯惇,两人交手三十余招,夏侯惇的大营已经岌岌可危了。

  河北兵卒都知道,和曹兵不一样,如今他们身处后方,退无可退,要是不能一举击败夏侯惇,那就永远也别想回家了。所以甘宁带来的兵卒都变成亡命之徒,一个个奋勇杀敌,士气高昂无比。

  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何况曹兵还不是横的,他们的大营都没有什么防御措施,根本就不是河北兵卒的对手。此时夏侯惇也发现不对了,怒吼连连,手中的枪势也凌厉起来。

  不得不说,暴怒的夏侯惇战斗力飙升,直逼赵云许褚这个档次的武将,甘宁很快就感觉有点吃力了,被夏侯惇连刺几枪,逼出战团,夏侯惇拨马就走。

  甘宁冷笑一声,也不追赶夏侯惇,此时战局已定,曹军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夏侯惇回去又能怎么样,他一个人再勇猛也无力回天,甘宁不想冒险追杀夏侯惇,万一被夏侯惇反噬一口、就得不偿失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夏侯惇赶回营寨也没能翻过盘来,没过半个时辰,夏侯惇的大营就全面失守,一万余兵卒死伤三千余人,无奈之下,夏侯惇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往汶水赶去。开什么玩笑,放夏侯惇走就等于放虎归山,甘宁再傻也不会犯这种错误,和廖化商议一下,叫廖化驻守巨平县,自己带着手下的兵卒连夜追杀夏侯惇。

  夏侯惇的大营距离曹纯的汶水大营不远,曹纯也看到了夏侯惇大营的情况,震天的喊杀声,耀眼的火光根本瞒不过人。

  但是曹纯也不敢出兵救援夏侯惇,现在夜色已深,一旦在救援夏侯惇的路上被伏击一次,自己手下的五千兵卒立即就的全军崩溃。自己手下的兵卒是什么货色,曹纯很清楚,叫他们守守答应还行,连夜行军,救援友军,那不是辎重兵干的事。

  这不是曹操派兵失误,没留下一直精兵断后。

  谁不想到处都有精兵驻扎啊,关键是曹操也没有那么多精兵可派啊,说这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精兵是大风刮来的吗。

  夏侯惇简直是惨到家了,就这短短的一段路,被甘宁打的狼狈不堪,一万五千兵卒,能回到曹纯营寨的兵卒不过五千,而且这五千兵卒还都大多数身上带伤,可以这么说,一战之下,夏侯惇已经接近全军覆没的地步了。

  甘宁计算了一下手里的兵力,无奈的叹了口气,命令兵卒在汶水岸边扎营,他只能接着和曹纯夏侯惇缠斗了,这两个人手中怎么说也有一万兵卒,足以影响战场的局势了,那么甘宁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互牵制,三个人一起出局。

  看现在整个战役的发展状况,作为先锋的张颌被太史慈等人乱箭射杀,三千兵卒全军覆没。断后的夏侯惇和曹操被甘宁牵制,只能勉强自保。曹操自己率领的中军仅有不到三万人,还正处在险地,形势危急。

  再看李重,甘宁手中有一万人和夏侯惇曹纯僵持,三个人一起出局。廖化手中有一万兵卒,其中有五千精兵,这是堵住曹操后路的决定性力量,廖化剩下的五千兵卒也是辎重兵,如果把他们也算在战斗力之内,那基本上你就输定了,看曹操被赵云偷袭的情况就知道了。

  赵云正在回转的路上,而且人马疲惫,能不能参战也是个问题。

  太史慈、周仓、郭淮三人手中大约有一万五千兵卒,李重自己手中有一万兵卒,这是和曹操决战的主要力量。

  兵力上曹操稍占优势,但除了兵卒数量,曹操没有一样占据上风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李重这一边,曹操败局已定!

  第三百零二章奸雄今日入瓮来

  “张颌怎么还没派人回来报信?马上派人去前方查探。”曹操真的怒了,无论张颌与临床交手胜败如何,张颌也应该给个消息才对,吃败仗,曹操想过,但是曹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张颌竟会全军覆没,身死于此。

  眼看就要出了山谷,斥候骑着快马赶了回来,飞快的下了战马,斥候连滚带爬的跑到操场跟前,哭声道:“丞相,大事不好了,前方的官道上全是鲜血……”

  “那看没看到张颌?他怎么不回来见我。”曹操急的都有点语无伦次了,斥候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曹操立即下令,全军跑步前进,到前方查看。同时曹操也带着许褚等人快马而行,赶往斥候所说的战场。

  是个人就能看出来,曹操现在情绪很不稳定,非常不稳定。原因就是曹操身前的墓碑,上面的字迹还没有干透:征西将军张隽乂之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