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201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石块、木球、羽箭、火把一窝蜂的落入王威的船队之中,荆州水军被打的狼狈不堪,哭喊连连。

  但就算如此,王威还是显现出一个水军统帅的优秀素质,生死存亡之际,王威把所有的军力都放在打开缺口上,而不是和漫天的箭石抗衡。火船终归是死物,杀伤力大,但没什么防御能力,还是被荆州水军掀翻在江水之中。

  王威重开重围,立即逆流而上,直奔水寨逃去。周瑜和甘宁追击了三四里,就停了下来,王威的五千水军,已经损失过半,特别是王威战船,几乎每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很难再上战场了。

  基本上,王威的五千水军就和全军覆没差不了多少了。

  两个战场,石城战场李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采石矶战场,只要甘宁和周瑜保持不败就可以了,所以周瑜和甘宁见好就收,立即撤兵而回。

  就在周瑜和甘宁计谋连出,打的刘备损兵折将之时,石城之外,李重的军营中却来了一名信使。来的是李重的老相识,蔡瑁的弟弟蔡中。

  和上次相比,这次蔡中对李重的态度更加恭敬了,一见面,蔡中就跪倒在地,说道:“蔡中奉家兄之命,觐见赵王!”

  李重看到蔡中满脸尘土,不禁奇怪地问道:“蔡中,你这是在襄阳而来吗?怎么造的如此狼狈?”

  蔡中看了看李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重见状,挥手让闲人退下,这才说道:“蔡中,到底什么事?”

  “赵王……”

  李重一笑,打断了蔡中的话,哈哈笑道:“蔡中,没人的时候,叫我姑父即可,不用那么见外。”

  说这话的时候,李重心里还真有点别扭,李重辈分虽然大,但实际上年龄比蔡中还小一些。李重感觉别扭,蔡中却感到非常高兴,在亲近程度上,赵王和姑父的称呼可是要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至于辈分问题,出身大士族的蔡中什么离奇的情况都见过,别说比自己小的姑父了,就是比自己小的爷爷,蔡中都有好几个。

  蔡中满脸堆笑的说道:“姑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拿下襄阳了。”

  “什么?”李重霍然起身,紧盯着蔡中,难以置信的问道。

  蔡中嘿嘿一笑,一字一句的说道:“姑父,我们拿下襄阳了。”

  “哈哈……”李重抚掌大笑,说道:“这可是天大的惊喜啊,快说说,你们怎么拿下襄阳的?”

  李重确实非常好奇蔡瑁怎么拿下襄阳的,说实话,李重对蔡瑁的实力到不怀疑,李重怀疑的是,蔡瑁怎么舍得冒如此大的风险,协助自己拿下襄阳,一直以来,李重还以为得等到兵临城下,蔡瑁才能动手呢。

  蔡瑁拿下像样的过程还要从马超身上说起,马超一直在襄阳外围和夏侯惇的骑兵打游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手下聚集了上千骑兵。

  上千骑兵已经不少了,马超真要是想有所作为,还真能做出一些事来,比如说在背后忽然袭击夏侯惇,与关羽里应外合,以解江陵之围。关羽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关羽给马超下了一道军令,让马超赶赴江陵,与自己合击夏侯惇。

  这完全是痴人说梦,关羽太想当然了,马超刚做好投靠李重的准备,怎么会听从关羽的军令,消耗自己的军力呢。

  保存实力,马超也会,所以马超以兵力不足为借口,回绝了关羽的军令。但在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军令如山,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推辞的,除非你这支军队全军覆没,没有编制了。

  关羽勃然大怒,对马超严厉批评教育,记大过一次,撤职查办,要不是形势不允许,关羽都想双2规了马超。这纯属扯淡,马超本来就不和刘备一条心,又与关羽积怨颇深,怎么会听关羽摆布,激愤之下,马超采取了最激烈的反抗形势……叛变。

  当然马超也不傻,没带着一千人攻打襄阳,那实在不怎么现实。马超带着关羽的军令来到襄阳,声称自己被关羽剥夺了领兵的权利,要求向宠另派人带领骑兵作战,这个理由非常充分,向宠就是不想放马超进城也没办法。刘备远在采石矶,南郡一直是由关羽镇守的,向宠也不敢违抗关羽的军令。

  马超带着上千骑兵回到襄阳,就在城门与向宠交接的时候,忽然发难,一枪刺向宠于马下,随即带领一千骑兵杀入襄阳,口中大呼向宠造反,意图引起混乱。

  这么大动静要想瞒过蔡瑁是不可能,蔡瑁立即组织私兵,以防万一。同时心思缜密的蔡瑁也猜到了事情的真想,向宠背叛刘备的可行不大,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马超叛变了刘备,而马超的后路只有一条,毫无疑问,那就是自己的姑父,赵王李重。

  于是蔡瑁立即派人和马超联系,两个反骨仔一拍即合,合兵一处,对刘备的亲信兵卒展开一场屠杀。

  蔡家的私兵就有三四千人之多,再加上蔡瑁在军队中还有不少亲信,转眼间就汇集了六七千人,再加上马超的一千余人,叛军的数量超过七千人,襄阳一共就有一万多人马,而且人心不齐,大多处在观望状态,再加上向宠被马超一枪刺死,群龙无首,所以马超和蔡瑁的很容易就取得了襄阳的控制权。

  在取得了襄阳的控制权之后,马超和蔡瑁立即坐下来商量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现在马超做事比以前低调多了,知道了蔡瑁和李重的关系,再加上自己的兵少,于是把自己放在了副手的地位上。

  而蔡瑁在为人处世上,要比关羽圆滑的多,投桃报李,当即表示,自己只负责驻守襄阳,马超自己的兵卒还归马超统领。另外,蔡瑁还把肃清刘备余孽的任务交给马超。

  马超接到蔡瑁的军令,眉开眼笑的领兵办事去了。

  马超当然不是贱货,被人指挥还兴高采烈,实际上蔡瑁这个军令很值得琢磨,什么肃清刘备的余孽,这就是一个借口而已,二人在取得襄阳控制权的时候,早就把刘备的亲信斩杀一空了。

  实际上肃清刘备余孽,也就和抄家差不多,也就是说,蔡瑁是这个意思:马超啊,这次咱哥俩合作不错,我知道你家底薄,还不借着这个机会搂一把,弄些金银财宝啥的。这年头,你没钱上哪招募亲兵,组建家族啊!

  此外,马超在荆州的时候,没少被白眼伺候,现在不找他们出气,更待何时,等李重回来,就不好意思对他们动手了。现在杀人,什么问题也没有,一个刘备余孽的帽子扣上去就够了。

  当然了,蔡瑁也未尝没有借刀杀人的意思,马超能屠灭几个家族,最蔡瑁来说,怎么的也能分均点利益。

  但是,蔡瑁远远低估了马超的狠辣程度。

  对于李重的施政方针,马超还是有所耳闻的,简单说,李重的施政就是削弱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给寒门士子出头的机会。

  说实话,马超虽说也出身士族,但马超却并不反感李重的施政方针。有能耐的人都这样,削弱我们的政治特权又能怎么样,我马超身经百战,勇武过人,想要出头还有靠特权吗?真是笑话!

  马超这样的贵族才是真正的贵族,就算不要特权,也能靠着家学渊源,胸中韬略身处高位,青史留名。

  至于那些膏粱子弟,就别在庙堂上丢人现眼了,家族给你点钱,保你衣食无忧,老老实实的混吃等死吧!

  当然了,事情都有两面性,马超不怕李重的施政方针,一些没有自知之明的废物家族还是想要依靠特权凌驾于贫民百姓之上的,这些家族也就能显赫一时,一旦庙堂有变,他们早晚会变得千夫所指,家破人亡的。

  既然知道了李重的施政方针,马超就像给李重递投名状了,不就是襄阳士族吗?李子悔没借口杀,我替你杀了,黑锅我背。

  不得不说,马超的这个举动很符合李重心意,黑锅怕什么,能取得李重信任就好了,马超也没打算在襄阳混,等到投靠了李重,李重早晚会把马超调到西凉作战的,西凉离襄阳十万八千里呢。

  一夜之间,襄阳血流成河,除了蔡家,什么蒯家,马家(马良),司马家(司马徽),庞家(庞德公),大大小小十几个家族,被马超屠戮一空,鸡犬不留,金银财宝,掳掠一空。吓得幸存的家族战战兢兢,魂不附体,发疯一样去找蔡瑁求救。

  蔡瑁也没闲着,马超在屠杀士族,蔡瑁在封锁消息,禁闭四门,同时派出蔡中去给李重送信,争取用情报的时间差,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从这一点上来看,蔡瑁的战略素养也非常高的。

  下完这些军令之后,蔡瑁就“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达到不能见客的地步,甚至传闻蔡瑁病重将死。不过有一些和蔡家十分亲近的家族,还是能见蔡瑁最后一面的,理所当然的,能见到蔡瑁的家族,都在这场混乱中存活下来。

  …………

  李重得知这个消息后,喟然长叹一声,悠悠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蔡中对李重的态度很是奇怪,你这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马超是杀的多了呢,还是少了呢?

  其实李重……什么意思也没有,纯属装2逼而已。

  第四百三十章刘备兵败退江陵

  站得有多高,看的就有多远,蔡瑁的眼光远远不能和李重相比,实际上,李重并不认为蔡瑁隐瞒襄阳失陷的消息有什么影响。

  李重着眼的是天下大势,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襄阳很重要,但襄阳再重要,也只是李重战略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马超和蔡瑁一动手,已经算是破坏了李重的军事计划,李重、周瑜、甘宁费煞心思的算计刘备,并不是为击败刘备。

  早就说过了,无论是李重还是曹操,都有能力一举击溃刘备的,李重必须要为长远打算,不但要击败刘备,还要击败曹操。

  现在李重的实力确实比曹操大,甚至比曹操和刘备加起来都要强势一些,但是别忘了,曹操占据的是长安洛阳,益州西凉这样的地方,全都是易守难攻的地形。

  也就是说在地势上,李重是吃亏的,所以李重才会费劲心思发展水军,只有彻底控制大江大河,李重才能抵消曹操的地势优势。

  刘备对于李重和曹操来说,已经变成一颗棋子了,当然,作为棋子的刘备还没有这个觉悟,一直以为自己也是博弈之人。

  如果刘备不知道襄阳失陷的消息,在兵败之时被马超截断后路,十有八九会全军覆没,但就算是这样,李重都不能对刘备赶尽杀绝,不然的话,等于给自己拉仇恨。做掉刘备,没准关羽都会直接投靠曹操,就像马超投靠刘备一样。

  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还不如让刘备老老实实撤军江陵,和曹操2死掐呢!

  当然就算李重是这么想的,也不能直接对蔡中说出来,那样一来不免太叫人寒心了,嘉奖了蔡中几句,又口头答应加封蔡瑁为襄阳太守一职。

  蔡中立即喜笑颜开,说实话,就算蔡瑁立下如此大的功劳(蔡中自己认为的),也没认为李重会加封蔡瑁襄阳太守一职,外戚嘛!做事一定要低调一点,有何进等人为表率,蔡中认为,李重能给蔡瑁一个闲置就不错了。

  不是蔡瑁不想当官,可有些时候,官帽子不光是保护伞,还是狗头铡,特别是在君主英明神武的时候,狗头铡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官位只是为了谋取更大利益的东西,有蔡琰在,蔡氏兄弟不认为有谁敢欺负自己,做了官,没准还要被李重猜疑。

  …………

  采石矶战场没有取胜的希望,刘备有掉过头来,回转石城,想在陆军上做做文章。刘备这也是无奈之举,死马当活马医,只要石城守得时间够长,李重会有粮尽退兵那一天的。可就在刘备回到石城的第二天,李重发动了一场极为猛烈的攻势。

  箭石如雨,很多时候,这是个夸张的词汇罢了,羽箭差不多能达到密如暴雨的地步,但石头无论如何也打不到密如暴雨的地步。

  但是今天,刘备觉得,天空中真是箭石如雨。

  如果说前一阵子,李重攻城还有一些长远规划,控制投石机投弹的节奏,考虑弹药库存的话,那么今天,李重的投石机已经开足的火力,将存储的石块倾泻一空了。

  “轰轰轰……”

  无数落石砸在城墙上,带起雷鸣般的巨响,整个城墙都颤抖起来,丝丝裂纹出现在城墙之上,城砖的碎片瑟瑟而下。

  落入城内的石块更是掀起一朵朵血花,砸的荆州兵卒非死即伤。

  刘备看着如同冰雹的落石,脸色阴沉,心里却十分奇怪,按照李重这样的攻城强度,投石机绝对撑不了多久的。

  果然不出了刘备所料,不到半个时辰,李重的投石机就接连损坏,密如暴雨的落石也渐渐稀疏下来。

  “这算是孤注一掷吗?”刘备遥望着李重的军阵,冷笑一声。

  但很快,刘备就发现,自己又猜错了,李重清空库存的石块等物,并不是孤注一掷,想要派兵攻城,而是要撤军。

  数万人马乱哄哄的整理队形,向秣陵方向撤去,人喊马嘶,声势浩大无比。

  “难道李重的后方有变?我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出城……”刘备心中一跳,暗暗攥紧拳头,但追杀李重的念头只是在脑中的一闪而逝而已,刘备又松开拳头,他真不敢冒这个险,李重的上万骑兵密密麻麻的肃立在大部队后方,杀气逼人。

  刘备也就是想想而已,就算没有这上万骑兵断后,他也不敢追杀李重,万一被李重埋伏一次,刘备手中的两万多人马一下子就会化为乌有,刘备根本赌不起。

  事实上李重真的撤军了,不到一天,数万大军就扯到秣陵城中,石城之外,只留下一万骑兵虎视眈眈。

  一万骑兵虽说强大无比,但刘备却松了口气,再凶猛的骑兵也不能攻城,战马不是蜘蛛,爬不上城墙的。可就在这时,刘备接到一个十分费解的消息,芜湖的赵云带领一万兵卒直奔襄阳去了。

  刘备对赵云的行为感到非常奇怪,按照正常道理来说,赵云带着一万兵卒进入荆州腹地,根本就是找死的行为,一万兵卒不少,攻取小县城到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攻取襄阳这样的大城个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一旦没有大型的城池作据点,赵云的一万兵卒只能越战越弱,被马超和向宠拖死在荆州腹地。

  刘备不认为赵云会蠢到自寻死路!

  可就算刘备把诸葛亮、张飞、陆逊等人都召集到一起商量,也没猜出赵云到底去荆州腹地干什么?

  张飞心思粗狂一些,皱眉说道:“难道赵子龙是想去截断我们的粮道?”

  诸葛亮当即摇头道:“张将军,这不可能,赵子龙如果只想截断我军粮道,带三千骑兵足矣,带着七千步兵干什么,完全就是累赘。”

  诸葛亮的说法很符合常理,张飞哼了一声,也没说什么。

  陆逊却皱眉说道:“难道赵子龙是想引诱我军追击吗?”

  刘备当即反驳道:“这不可能,现在城外就有一万骑兵呢,你们谁敢出城追击赵云,就算你们敢,我也不会同意的。”

  这次第就连张飞都敢没说什么,石城之内一共就两万多步兵,就算有连弩助战也不是一万骑兵的对手,这一点张飞心知肚明。

  就当几个人苦思不解之时,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的跑进帅帐,哭喊道:“主公……主公……马超和蔡瑁联手夺了襄阳……”

  “什么?”刘备闻言脑中一晕,牙关紧咬,呀的一声晕了过去。

  不怪刘备心智不坚,成大事者心如磐石,那也就是说说而已,也要分多大的事。就像发生灾荒,死一百个人上位者不在乎,死一千人个人也不在话,可要是上百万的死,君主就受不了了,因为那会直接威胁到他的统治。

  汉灵帝算是昏庸的君主吧,但灾荒的视乎他也知道赈灾,只不过能力不足而已。被嘲笑千年的晋惠帝也不是无视千万人饿死的人,何不食肉糜只是他不知道百姓没有吃得而已,并不是惠帝不想赈灾。

  就连李重也是一样,别看李重现在指挥若定,处事不惊,一副决胜千里的模样,可万一邺城丢了,李重也晕。

  刘备是着急上火晕了过去,救治起来不难,是个人就知道怎么救治,张飞快步上去按了两下人中,刘备就悠悠清醒过来,一清醒过来,刘备就扶着桌案道:“襄阳怎么丢的,细细道来。”

  传令的信使不敢怠慢,花了一炷香的时间,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讲述一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2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1/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