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当然,徐晃也不会打必输的战斗,更不是一点准备也没有,就在赵云出兵的同时,夷陵的乐进也带着五千兵马飞速行军,提前到战场阻击赵云。两下夹击,还是有胜利的可能,虽然就算破坏了赵云的割喉行动,江陵也不怎么好守,但事情总要一步一步做的。

  赵云把大部队交付给文聘,自己带着周仓赵统(实在不知道赵统的的年龄,不过古代人结婚早,就当赵统勉强成年了吧)一路疾驰,来到夷陵岔道,正好遇见乐进刚刚安营扎寨完毕。

  乐进的营寨很有讲究,西南紧挨着虎牙山,五千兵卒全部按扎在官道东北,杜绝了骑兵绕道攻袭夷陵的可能。

  赵云见到攻营甚是困难,当即出马挑战乐进。乐进自然没傻到和赵云决战,换句话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没人曹营众将,包括许褚在内,都不会和赵云这样的侩子手拼死拼活的,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眼见到乐进龟缩不出,赵云也不勉强,留下五千兵卒给周仓,让周仓堵住道口,自己带着一万骑兵南下,前去迎战曹纯的骑兵。

  在虎牙山和枝江之间的官道上,赵云和曹纯两军相遇,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到了南方,战场就比较狭窄了,不适合大规模骑兵冲杀,所以赵云和曹纯都选用了一种作战方式,各自带领两千骑兵冲杀,余下的八千骑兵作为轮换。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计谋的战斗,拼的就是整体实力,看谁的兵卒训练有素,看谁的战马膘肥体壮,看谁的将领勇猛无敌,看谁的冲杀一往无前。

  毫无疑问,无论在那个方面,赵云都能占据上风。

  两支军队往来冲杀了十几个时辰,曹纯终于支持不住,损失了三千多兵卒,带了残兵败将一路退回枝江,赵云的兵卒久战疲惫,也不敢追杀,就在官道上连夜扎营。

  在枝江休息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清晨,心存不甘的曹纯再次领兵出战,与赵云展开激战。

  如果说上一次战斗双方的兵卒还不在最佳状态的话,那么这次,曹魏骑兵与河北骑兵无论在临场状态,还是在体力上,都处在最巅峰的时刻,所以拼杀的更为激烈。

  每一次钢刀对砍,都能暴起一溜溜星。每一次长矛突刺,到能带起凄厉的破空声。每一次战马奔腾,都能带起炸雷一样的闷响。

  兵卒们舍生忘死的呐喊着,冲杀着,在战场上留下一具具热血淋漓的尸体,一匹匹无主嘶鸣的战马。

  赵云和曹纯更是将浑身的武艺发挥到极致,手中的兵刃舞动到极致,杀的血染征袍。就连赵统这样的初生牛犊也不示弱,跟在赵云身边,刺杀了数十名兵卒。

  说实话,赵统的武艺真不怎么样,刚刚成年的赵统无论在力气,还是在技巧上,都和曹纯这样的成年高手相差甚远,但赵统也有个优势,就是人家有个好爹,三国时期也是要拼爹的,不过人家拼的光明正大一点而已。

  不拼爹的话,赵统从哪里学战场保命的本事,那时候可没什么知识大爆炸,文采武艺基本上都是口口相传的,家世是一项很雄厚的资本。

  所以虎父无犬子的现象比比皆是,曹cāo的儿子就不用说了,曹植、曹彰、曹丕都不是省油的灯,孙坚的几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也都文武双全,也就刘备的儿子差上一点,但生存智慧也不可小觑。

  此外,关羽的儿子关兴关索,张飞的儿子张苞,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张辽的儿子张虎,乐进的儿子乐綝,钟繇的儿子钟会,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陆逊的儿子陆抗,等等等的,都是青史留名的人。

  草根出身的几乎少之又少,也就是邓艾还算出名一些。

  战争打到最后,一点点的优势都会化为绝对优势,所以曹纯又一次战败了,七千骑兵,战死沙场四千余人,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只能再次逃回枝江,保护徐晃撤退的道路。

  不过赵云也是惨胜,手下的能战之兵不过五千余人,接近一半的战损也让赵云yu哭无泪。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赵云是战胜一方,有权利搜刮战利品,兵刃战马什么的都不缺,甚至略有盈余,兵力补充起来倒是不难。

  所以赵云立即回转周仓的大营,与周仓合兵一处,迫使乐进不敢轻动。

  赵云、曹纯、乐进、周仓等人全都不能动,能动的就只有江陵的徐晃和周瑜了。

  接管了文聘的援军之后,现在周瑜手中手中大约有五万余人,而江陵的徐晃手中只有一万余人,周瑜的优势极为明显。

  ……过渡章节,可看xing不高!

  第四百七十章螳螂捕蝉黄雀后

  1,兵力上处于绝对优势,周瑜也不和徐晃玩什么阴谋诡计,派兵堵住江陵城的四门,就开始准备攻城。

  周瑜是以众凌寡,大势压人。徐晃劣势明显,江陵又不是易守难攻之地,孤悬在外,再加上城内的兵卒也没有死战之心,百姓更没一心皈依,突围而走,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就在周瑜围城之后的第一个晚上,徐晃趁着周瑜立足未稳之际,带着司马懿等人杀出重围,跟曹纯的脚步,直奔枝江去了。周瑜带兵追杀,却被徐晃断后截杀,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便也不强攻,缓缓追杀而去…

  在徐晃的拼死断后之下,徐晃的大军先一步赶到了枝江与曹纯汇合,先一步赶到了夷陵岔道。

  赵云不愿意落入被徐晃乐进两面夹击的地步,烧了大营,撤出十里开外。

  徐晃慢慢扯入乐进的大营,整顿好兵马。而周瑜也不愿自在这样的险地和徐晃一战,与赵云商议一下,二人各自领兵退去。

  周瑜回到江陵,留下文聘驻守江陵,自己带着两万兵卒沿江而上,以夷道为军事中转基地,杀入荆门上和虎牙山的水军要道。而赵云则撤兵回到襄阳,按照原定的军事计划,出兵西城。

  周瑜这边的战场并不占据什么优势,需要长时间的鏖战。而赵云那边的战场则不同,钖县、西城等地几乎没什么驻军,汉中的王双又不敢分兵,赵云一路行军,几乎没守到什么阻挠,很简单的就攻克了西城…

  到了西城,赵云休息了几天,一路开赴城固县。城固县位于汉水北岸,是汉中的门户所在。

  不过对于赵云来说,渡过汉水还真不是什么问题,周泰的水军优势太明显了,不到三天的时间,赵云救全军渡过汉水,围攻城固县。

  赵云渡过汉水的行动很简单吗?王双就眼睁睁的看着赵云渡过汉水了,当然不可能了,那根提前认输有什么两样,实际上,赵云不光是渡过了汉水,还利用这个机会下了一个套,狠狠的坑了王双一把。

  赵云带着徐庶、周泰、马良、周仓还没到城固县,徐庶就提出一个很好的军事计划,就是提前渡过汉水,埋伏一直骑兵。

  对于能牢牢控制河道的周泰来说,这个任务简直不能算是任务,举手之劳而已,就在龙亭附近,赵云亲自带领三千骑兵渡过汉水,在南岸大部队和水军的掩护下,悄悄的接近了城固县。

  这个军事计划很隐蔽,并不是很容易看破的,原因是官道处于汉水南岸,大部队行军的话,不可能在汉水北岸行军的,接近四万军队烧了三千人,王双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当时了没有军事卫星。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王双的军事误区,西北人真不怎么重视水军的,这个思维习惯不是一时半刻能改过来的。(王双,字子全,陇西郡狄道县人(字及籍贯均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曹魏将领。蜀后主刘禅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攻祁山。王双率领军队追击诸葛亮,为蜀军所斩。)

  周泰和周仓带领着大部队来到城固县南岸,立即就开始准备渡河。

  接近五千人的船队全部靠在汉水南岸,将一个个步兵送上战船,近一百艘战船,一次性就能将三千步兵2运送至北岸。(这时刨除水军之后的人数)

  而在周泰开始运送军队之前,王双就带领着张薿(伯岐)张卫(公则)、杨任等人在城固县南门外,汉水之滨布开阵势,意图将赵云的步兵堵在汉水之中。

  半渡而击之,这是兵法常识,实在没什么好说的,王双的军事计划正确无比。

  为了阻击赵云的军都渡河,王双这次已经拿出了近万军队布防,这已经是占到汉中兵力的一半以上了,当然,这个数字是比较谨慎的数字,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王双还是能凑出上万壮丁助战的,虽然壮丁的战斗力难以保证。

  但对处于劣势的一方来说,不拉壮丁作战才不正常呢,都不说王双,别看李重看上去假仁假义的,但一旦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也会拉壮丁上战场的。

  这对于古代战争来说并不涉及道德问题,古代的生产力实在是难以支撑数量庞大的正规部队。

  就是近代,也有著名的三大战役是用小车推出来的一说,虽说这个说法不怎么得人心,当然,这是蜘蛛自己的观点,战争如果牵扯到普通百姓,实在是个令人揪心的问题。在蜘蛛看来,百姓交税,无话可说,既然养活军队了,那么军队就要负起责任,一旦到了战时,又要搞什么全名皆兵,实在是一种极不自信,和极不负责的表现。

  百姓尽然尽到自己的责任了,那么军队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吗?不然的话,我们交税干什么?

  对于这种渡河战,守军是占据很大优势的,不但可以用简陋(确定不了渡河地点,没办法修葺围墙什么的)的工事御敌,还可以利用弓箭远距离打击,还能用兵阵阻截,更可怕的是,渡河的军队没办法携带太多的战马。

  而防守的军队不同,就像王双,就足足准备三千骑兵,埋伏在战场右翼,随时准备冲击赵云的渡河军队。

  对于步兵来谁,刚上岸,立足未稳,遇到大规模骑兵突袭,基本上就是被屠杀的效果。当然,周泰的准备也很充分,水军利用战船的高度,抛射羽箭,能给予步兵一定的掩护,而步兵也会在水浅处下河,布成阵势再行进攻的。

  在战鼓声中,渡河的战役打响了,战斗一开始,就是羽箭漫天的对射,赵云的步兵手举盾牌,顶着箭雨,在河水中艰难的前进。

  毫无疑问,渡河的兵卒并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遮挡住绝大部分羽箭,不多时,河面上就漂浮起无数兵卒的尸体,鲜血把汉水染的赤红一片。

  周泰不遗余力的将步兵2运送至河对岸,在人数的堆积下,赵云的步兵终于前进道汉水岸边,开始和王双的步兵短兵相接。

  同样,赵云的步兵依然处于劣势,他们刚刚趟过数十米的河水,顶过袭来的羽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一个疲劳期,而且,在水流冲击、还有其他等原因的影响下,渡河步兵的军阵并不能保持完整。

  对于赵云的兵卒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的训练精良,单兵战斗力比较强。

  相对比羽箭射杀来说,短兵相接更为惨烈,兵卒的伤亡速度更快,汉水之滨转眼间就变成一个血色漩涡,河水中的血色已经练成一片,顺流而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厮杀,周泰楼船的投石机也准备完毕,开始向王双的军阵中投放巨石。随着轰轰的炸响声,一朵朵血花出现在王双的军阵之中。投石机的打击确实恐怖,每一击都能带来数名敌军伤亡,而且被击中的兵卒血肉横飞,看上去十分凄惨。

  但是,王双的步兵只是经过一瞬间的惶恐,就恢复到正常状态。

  原因很简单,投石机的威力恐怖是恐怖,但是数量太少了,根本形不成连续性打击。不过赵云的步兵也趁着这个机会冲上河岸十几米,稍微搬回了一点地形劣势。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劣势,这十来米的距离,就能给赵云的步兵带来无法想象的信心……我们能前进!

  骑兵是干什么吃的?骑兵就是应付这种意外状况,就是为了给敌人沉重一击的。

  所以王双当机立断,令旗一挥,己方军阵迅速向后撤了十余步远,下意识的,赵云的步兵自然要向前冲杀,占据这十余步远的阵地。

  其实周泰隐约觉得,这可能是王双的诱敌之计,按理来说,王双的兵卒不会这么不济,这才开战没多长时间,王双的兵卒不应该出现体力不支等情况的,不过这个念头在周泰的心里转瞬即逝,不管周泰知不知道这是王双的诱敌之计,他也必须让军阵向前压。

  对于渡河的军队来说,有进无退,就和象棋中渡河的卒子一样。

  就在渡河的兵卒前压的同时,杨任带领着三千步兵出现在军阵的右翼,隆隆的马蹄声骤然响起,黑压压的骑兵直奔岸边扑来。

  大约有两千上下的步兵渡过汉水,出现在河岸边上,这些兵卒刚刚经过快速前压,军阵更加散乱,短时间内,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整体行动,特别是退后。

  所以这两千多步兵一见到骤然出现的骑兵,立即就处于四分五裂之中。

  胆小的向下游逃跑的。

  亡命之徒向对方军阵冲杀,想和敌人混战在一起,避开骑兵的碾压。

  还有一些兵卒则想要转头逃跑,剩下的兵卒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原地乱转,等待着主将的军令。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就算周泰下达军令,也是来不及的,杨任的骑兵只在二里开外,一千多米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可以到达。

  在渡河兵卒慌乱,惊恐的呼喊声中,杨任的骑兵猛然间在侧翼杀了进来。三千骑兵挥动钢刀,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大蜈蚣,带着死亡的气息,横掠二十余步宽的战场,在身下留下无数血肉模糊的尸体。

  仅仅一次冲杀,就有一千余名步兵惨死当场!这些可怜的兵卒甚至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没能留下来。

  一些骑术精良的骑兵更是冲进汉水之中,在逃跑的兵卒身后掠过,钢刀挥舞,斩落一颗颗人头,鲜血泼洒在河水之中,被沉重的马蹄溅起,升起一丈多高的水幕,这道水幕红光隐现,血色迷离。

  第四百七十一章汉水河畔的厮杀

  1,对于杨任的骑兵来说,这场杀戮是畅快淋漓的,赵云的步兵在毫无防备之下,对突如其来的骑兵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逃跑是他们唯一能做的选择,生存还是死亡,靠的大多数是运气。

  三千骑兵冲过步兵的军阵,并没有立即停下来,而是向前奔跑了百十余步,这才开始慢慢收拢队形。

  可就在这时,汉水下游的阳光中,忽然出现几个影影绰绰的身影…

  一匹匹战马出现在朝阳之中,杨任皱了皱眉头,把手掌搭在眉头上,眯起眼睛,仔细向远方瞭望。

  影影绰绰的人影慢慢多了起来,逐渐组成一团,一队骑兵映入杨任的眼帘。

  “呼……”杨任猛的吐了口气,在这一刻,他心中忽然升起一种极为不祥的感觉,哪里来的骑兵呢?

  “列队迎敌!列队迎敌……”虽然还看不清状况,但杨任依旧十分谨慎,高声呼喝着骑兵列成阵势。不过杨任的想法倒是很好,实际情况却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手下的骑兵刚经过一场厮杀,一时间根本紧张不起来,时间也有些来不及。

  远处的骑兵忽然加速,将近二百名骑兵如同离弦之箭,直奔杨任的军阵冲杀而来,为首的将领手持钢枪,凌厉的目光死死的盯在杨任身上。在二百骑兵身后的百米处,紧跟着数千黑压压骑兵…

  杨任终于看清旗帜上的字迹……赵!

  “赵云!”杨任厉声喝道。

  几百米的距离一闪即过,赵云冷厉的喊声已经传到杨任的耳朵里:抽刀……杀敌……

  柔和的阳光中忽然闪现出一道道凌厉的光芒,二百骑兵齐齐抽出手中的钢刀,就像在河畔上打了一道刺眼的闪电一样。

  “杀……”杨任知道没时间躲避,更不能撤退,厉喝一声,带着手下的骑兵冲了上去。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两队急速接近的骑兵身上,这两队接踵出现的骑兵,出乎敌我两方的意料。

  隔着十余步远,赵云厉喝一声,一枪刺向杨任。嗡的一声,赵云的马前忽然闪现出无数枪影,刺骨的寒意穿过空间,笼罩在杨任身上。

  杨任瞳孔紧缩,稳稳的举起手臂,一刀劈向赵云的枪尖。

  电光火石之间,赵云和杨任瞬间交手,一攻一防,一枪一刀,过程短暂而又凶险无比。

  武将骑马对冲,本来就是最凶险的拼杀方式,一点点差距都会被无限扩大,一点点的失误也会被无限扩大。这样的冲杀就是百分之九十的实力,再加上百分之十的运气,生死一线间。

  “锵……”杨任的刀锋正劈在赵云的枪尖上,爆出一团耀眼的火光。

  但杨任的心里却没有丝毫欣喜的感觉,反而一下子就沉到海底,杨任这一刀劈空了,赵云的钢枪来势凶猛,但只是看上去来势凶猛,就在杨任刀锋劈在枪尖上的一瞬间,赵云忽然撒开了握枪的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