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别看就表面上威风八面,但实际上心中却不住的叫苦,刚才那一招已经耗费了他大半的体力,再让他来上一次,不用别人打,他自己都得在马上掉下来,这要是在战场上,蒋钦这种行为纯粹是找死。

  要不是太史慈随后就到,蒋钦才不会这么拼命呢。但现在,为了减少伤亡,蒋钦只能出此下策了,这是蒋钦只能期待太史慈动作快点了。

  原平县令也被蒋钦的武艺吓了一跳,但他马上就看到蒋钦的胸膛在剧烈起伏,立即高声叫道:“不用怕,蒋钦累了,全都给我上,耗死他!”

  “操……你妈……的!”蒋钦看到没吓住敌人,低声骂了一句,只能硬着头皮抵挡起来。

  程武也不甘示弱,手持双刀,舞出一天耀眼的光芒,一个人抵住一丈余宽的阵地,手下的兵卒看到主帅如此拼命,也都咬着牙死死守住阵地,不退一步。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蒋钦带领的五十人就死伤了一小半,战线也被逼退了十余步,几乎要退到城门之外了。

  蒋钦急的两眼冒火,刚要不顾体力的拼命,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声大喝传入耳廓:公奕闪开,太史慈来也!

  蒋钦激动地差点没哭出来,大喝一声,手中的大刀一阵乱砍,逼退敌军,趁势闪到一边,口中急道:“快点向两边闪。”

  他带来的军卒也入蒙大赦,欢呼一声,连滚带爬的向两边跑去,有的甚至连刀枪都丢在地上了。

  说实话,李重的军队成军时间不长,根本就没打过硬仗,也打不了硬仗,要不是蒋钦事先威胁过这些兵卒,他们早就一哄而散了。

  蒋钦威胁这些兵卒的话语很简单,就直接告诉他们,谁也别想着逃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太史慈的骑兵举着刀子在后面等着呢,那些骑兵可都是屠夫一样的人物,无论哪一个都双手都沾满鲜血,杀起自己人来也绝对不会手软。

  这些兵卒刚闪开一条道路,太史慈就一马当先的冲了进来。

  一只火把带着“呜……呜……”的破空声飞了进来,由于速度过快,火把上的火苗都被压得缩成一个红点,就像一颗陨石,飞入敌军之中。

  “砰……”一名敌军正好被太史慈扔出的火把砸在胸口,就像被撞城锤击中一样,被撞得凌空飞了出去,在半空中张口吐出一口鲜血,落到地上打了几个滚,就全无声息的,如果仔细观看,就能发现这名兵卒的胸口已经塌陷下来。

  太史慈一投之力,威力如斯。

  第六十一章大杀四方

  更新时间:2012-07-09

  原平县的县令正骑在马上指挥战斗,正好看到太史慈投出火把,击杀己方士兵的景象,吓得浑身一抖,就想拨马逃走。

  可是他的运气不怎么好,太史慈一眼就看到原平县令,纵马一跃,挺枪便刺。

  原平县令武艺稀松平常,急切之下竟然妄想用宝剑磕开太史慈的钢枪,“当……”的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声过后,太史慈的钢枪只是略微偏了一偏,依旧在原平县令的肋下一枪而过,原平县令疼的一张嘴,就要大声呼痛。

  就见太史慈手腕一抖,手中的钢枪也随之猛的一颤,这股颤抖的力量一直蔓延到枪尖才爆发出来。

  爆炸一样的力量直接震碎了原平县令的五脏六腑,原平县令呼之欲出的声音也戛然而止,脑袋一垂,死在马上。

  太史慈并没有放过原平县令的死尸,手腕一挑,就将尸体挑到半空,抽出腰间的宝剑,一剑削掉了原平县令的头颅,他还有用原平县令脑袋震慑敌军的打算。

  略一耽搁,太史慈身后的骑兵已经跟了进来,五百精骑如同一道钢铁洪流,在城门鱼贯而入,太史慈冲在最前面,手中的钢枪就像一条黑色的巨蟒,张牙舞爪的扑入敌军之中,直透敌阵。

  隆隆的马蹄几乎让城墙都颤抖起来。

  根本就不用提刀挥砍,数百斤的战马疾驰而过,凡是阻拦的士兵都被撞得四处乱飞,只要倒在地上就被坚硬的马蹄踏成肉泥。

  聪明些的兵卒都跑到城墙边上,紧贴着冰冷的城墙,希望能躲过死神的脚步。

  原平县令差不多派出五百人马抢夺城门,被蒋钦杀死约有百人,再被太史慈的骑兵一冲,幸存的只剩下二百余人,而这二百余人也都是惊魂未定,一个个战战兢兢,根本就没有一点反抗的心思。

  事已至此,大势已定,五百精骑在城门处饶了一个大圈,渐渐停下脚步。

  太史慈在地上找了一圈,在城墙的边上看到被自己砍掉原平县令的人头,用枪尖挑了起来,厉声喝道:“原平县令勾结反贼,意图造反,某家受朝廷旨意,前来诛杀反贼。本来随同造反者应该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尔等放下兵刃,改过自新,可以绕过尔等性命。”

  太史慈这话千万不能当真,纯粹就是欲盖弥彰,给自己找个借口,但还必须说出来,不然你就是造反。

  就像诸葛亮和王朗对骂一样,都称呼对方是反贼,但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都没把汉献帝放到眼里,但嘴里说的都是奉大汉朝廷旨意。

  太史慈把台词说完,这些原平县的兵卒立即扔掉兵刃,跪倒在地,其实他们手里有兵刃的已经扔的差多了。

  这时李重等人才进了原平县城,立即吩咐人扑灭火焰,巡视县城,以防骚乱,待到天明再出榜安民。

  第二天一早,程昱就写好了告示,四处张贴,安抚慌乱的百姓。

  做安民之事程家父子都十分在行,不到三天,原平县就安定下来,李重给蒋钦留下五百兵卒,就带着大队人马回转广武。

  回到广武,李重又招募了一千五百兵卒,抓紧时间训练成军,准备攻打马邑。

  必须要说明一下,现在李重占据三县之地,想要供养近四千兵卒,在粮草方面,确实供应不上。

  对于这个问题,陈琳也曾当面提醒过李重,但李重却不为所动,坚持扩军。

  不过李重心肠狠毒,在原平县新招募的一千五百新兵就是准备攻城的炮灰,攻城哪有不死人的,相比来说,李重更愿意让原平的兵卒前去送死,谁让他们先招惹自己了呢。

  死人是不用浪费粮草的,这个想法他根本没办法明说。

  程昱倒是看出来了,可这个历史著名的酷吏对于李重的做法不置可否,甚至还是有些赞同的,在这个乱世,心肠不够硬,那就等着被淘汰吧!

  别看大耳贼说的好听,带着新野的平民逃难,可曹操真追来的时候,那些可怜的民众还不是被留下断后了,精兵猛将不是在保护大耳贼,就是在保护大耳贼的家眷。

  接下里的一段日子,李重三天就进行一次攻城演戏,道具都是现成的,广武县就有城墙,随便造些云梯就可以实战演习了。

  正好太史慈等人也没有攻城的经验,所以演习的性质极高,偶尔还来一次夜间偷袭。

  廖化倒是经常装明白,表示我有攻城经验的样子,想要篡位夺权,说了几次,太史慈忍不住了,就问了廖化一句:“你们攻打北海的结果如何?”

  此言一出,廖化立即败退。

  二月一过,再不出征就有可能耽搁春耕了,李重下令大军开拔,攻打马邑。此次出征李重共带了二千五百兵卒,其中有五百骑兵。

  自广武出发,经过神池(楼烦,就用这个了,不改了)越过长城,到了马邑县境内。由于这次打的是持久战,大军所带的物资极多,所以行军的速度也不快,百里的距离,足足走了三天。

  李重不是不想偷袭马邑,可是自从原平县被李重头里得手后,马邑县令当即下令全城戒严,城门的看守更是重中之重。

  到了马邑城下,马邑的城墙上早就布满了守军严阵以待。

  不过李重也不急攻城,能打下马邑固然是喜事,但打仗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李重的后路不稳,阴馆的杨丑可定不会坐视不理。

  既然是盟友,就要相互支援,李重偷袭原平,杨丑可以找借口说自己相救不及,但李重的在此攻打马邑,杨丑要是再不出兵相助,立即就得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所以想要攻克马邑,李重还要必须击败杨丑的援军。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重一边叫人打造攻城器械,一边注意这阴馆的动向,并暗暗祈祷杨丑拉肚子、抽风、找娘们脱阳而死等等。

  然而,李重的诅咒并没有起到效果,第三天,李重就得到消息,杨丑出兵相救马邑,军队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无奈之下,李重只得商议分兵截杀杨丑。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按照斥候的估算,马邑县内至少有上前守军,如果再让杨丑的军队在进驻到马邑县内,那攻守双方的兵力就相差无几了,在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攻城,几乎是必败的结局。

  李重皱着眉头召集众人道帐中议事,程昱听完了情况却笑道:“主公,杨丑来援这是好事啊!”

  “此话怎讲?”李重惊愕的问道。

  程昱嘿嘿一笑,慢慢说道:“主公,杨丑前来救援马邑的时机不对啊,其实杨丑应该在战局焦灼的时候出兵,到了那时,我们的兵力全被马邑守军牵制,可能都没有办法分兵,那才叫首尾难顾呢。”

  “不错!程公所言不假。”李重点头说道。

  程昱接着说道:“杨丑现在出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为了安马邑守军之心,生怕马邑不战而降,可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击败杨丑的援军,就可以震慑马邑的守军,打压他们的士气,甚至可以逼迫马邑投降。”

  李重想了想,问道:“如此说来,我们就要把主要目标放到杨丑身上了。”

  此时廖化却忽然说道:“主公,我看不如先干掉杨丑,干掉了杨丑,马邑早晚是主公的囊中之物,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而且等到秋收的时候在攻下马邑,不是连粮食都省得自己种了。”

  “这货!”李重听得哭笑不得,可仔细一想,也是那么回事,等到秋收自己直接来收粮不是更好,现在打下马邑,万一闹个饥荒什么的,自己还得掏钱赈灾。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还是心思耿直的人看问题看的更透彻。

  李重为什么攻打马邑,无外乎就是兵源和粮食的问题,现在就是给李重以前兵卒,他也养不起,还不如击败杨丑呢。

  想到这里,李重当即说道:“元俭此言也有道理,那大家就议议如何截杀杨丑吧。”

  太史慈闻言笑道:“主公放心,让末将领五百精兵伏于官道两侧,待到杨丑经过,杀他个措手不及,定然能大败杨丑。”

  “这个办法是不是太简单了?”李重刚要说话,就听到程昱点头说道:“子义将军所言极是,如此一来,定然能大败杨丑。”

  其实李重把战争想的太过复杂了,战争就是看谁能抓住敌人的弱点。

  和李重情况最相似的就是孙膑马陵道射死庞涓了,庞涓也是一代名将,给魏国攻城略地,无一败绩,能不知道仓促回军危险吗,可是庞涓知道也没办法,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梁失陷,这个罪责他担当不起。

  要说当时庞涓最正确的选择就是不管大梁,猛攻韩国,但魏王安厘胆小,急召庞涓回援,这才造成了马陵大败,而且太子申也救援不利,要说马陵之败的罪魁祸首不是庞涓,而是魏王安厘和太子申,可以说这两个废物联手害死的庞涓。

  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李重攻打马邑,杨丑必须要救援,马邑就是杨丑的必救之地,可是杨丑不是孙膑,他并没有去攻打广武,而是选择了直接救援马邑。

  而且救援的时间也不对,来的太早了一些,这就是名将和庸才的区别。

  求收藏,求票啊!!!

  第六十二章悲惨的杨丑

  更新时间:2012-07-10

  扑街,求收藏!红票啊!

  当夜太史慈就带着三百精骑前去截击杨丑,而李重等人则留在马邑压制马邑的守军,防止他们出城接应杨丑。

  太史慈领着三百精骑延官道而行,寻找埋伏的地点,最终太史慈在距离马邑六十里的一处小山包埋伏下来,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杨丑的行踪,第二日中午,斥候回来禀报,杨丑据此地已经不过五十里,今夜就会路过此地。

  太史慈手下的兵卒立即兴奋起来,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李重手下最精锐的兵卒就是这些人了,他们都是在塞外锻炼出来的,可以说是各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暴徒。

  马邑周围的地形比较平坦,正适合骑兵作战,他才也没打算杀杨丑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杨丑不做乌龟,太史慈就有必胜的把握。

  到了酉时,天色已经黑了,太史慈站在土包上远远望去,看到一条火龙沿着官道蜿蜒前行,仔细的看了一下,太史慈不禁嗤笑一声,他发现杨丑的军队纪律极差,点点火光杂乱不堪。

  要说起来,太史慈见过行军最整齐的军队就是李重的部队了,步兵在平坦的道路上行军的时候,步调都能保持一致,那才叫威武雄壮。太史慈训练的很久,也没把战马训练到步调一致,这样他郁闷了很久。

  一想想自己的骑兵一出,马蹄起落一致,就跟人的步调一样,踏的地面微微颤动,围观的人无比惊叹,羡慕如火的目光,太史慈就笑出声来。

  陷入幻想中的太史慈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副将疑惑的看着太史慈,心道将军这是怎么了,嘿嘿直笑,难道发现了敌军的破绽不成。

  想到这里,副将低声说道:“太史将军……太史将军……”

  “干啥!”太史慈被副将从美妙的幻想中惊醒,没好气的问道。

  副将不由得咽了口唾沫,心说奇怪,将军的语气不对啊,怎么好像是正要那啥被打扰了一样呢,看到太史慈有要发火的意思,副将急忙祸水旁引,低声说道:“太史将军,杨丑的军队来了。”

  “妈的!”太史慈骂了一句,从山包上走了下来。

  为了防止天色太黑看不清自己人,太史慈吩咐手下的兵卒把白布缠在右臂上,检查一下兵刃铠甲等等,太史慈这才提枪上马,静气凝神,等着杨丑到来。

  二月的天气十分寒冷,杨丑的军队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一到夜晚,哈气成冰,兵卒们更是不愿意行军,只想支起帐篷,吃上一顿热乎饭菜,再美美的睡上一觉。

  杨丑也想睡觉,但他又害怕马邑支持不住,而且在野外宿营也不安全,这里距离马邑太近了,难保李重的骑兵不来偷袭,于是杨丑大声喊道:“都听好了,睡在帐篷里有什么好的,有娘们呢给你们暖被窝吗?今夜我们乘着月色行军,天亮就能赶到马邑,到了马邑,十个人分个娘们玩玩,怎么样?”

  听到有女人可以那啥,这些兵卒立即兴奋起来,也不抱怨天气寒冷了,都闹哄哄的加快脚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杨丑侧耳一听,脸色大变,急忙高声叫道:“结阵,快点结阵,有骑兵偷袭。”

  杨丑吃过一次亏了,这一次前来支援马邑可谓是准备充足,对付骑兵的长枪大盾样样不缺,只要摆好阵势,太史慈的骑兵也只能悻悻而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