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看到程昱和太史慈都赞同自己的判断,李重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我们就赶往强阴县,前去南池查看。”

  第二天一早,李重出兵五千,直奔强阴县而去,五天之后,五千兵卒进驻强阴,李重等人来不及休息,立即带领五百兵卒赶赴南池查看。

  这是李重第一次来到长城之外,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青草,不时有野兔、黄羊在远方一闪而逝,给草原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天空中盘旋的苍鹰偶尔发出高亢的鸣叫声,响彻云端。

  如果不是远方的青山连绵起伏,不住的变换形状,让人感觉到视觉的差异,李重简直怀疑自己在原地踏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塞外草原独有的风景。

  纵马奔驰,不到一日就感到南池湖畔,离着湖畔数里之远,众人就已经听到水鸟欢快的鸣叫声。

  众人精神一震,不约而同的让战马加快速度,想看看南池到底是什么样子。

  “好美!”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李重不由自主的叫道。湖面如镜,斜阳西下,水鸟齐飞,这就是南池的景色。

  来到湖畔,众人先下了战马,让战马饮水,这才收拾营帐,捕鱼烧饭。

  吃了一顿肥美的南池鲫鱼(据说黄旗海的鲫鱼是上过国宴的,没吃过,意淫一下),众人早早安歇下来。

  第二天一早,李重将五百兵卒派了出去,,自己也举着望远镜四处瞭望,查看四周有没有驻军的痕迹。

  不得不说,李重在连续走背运之后,运气终于好了一些,不多时就发现几根木柱,竖立在湖畔。

  李重急忙和太史慈等人走了过去,没敢骑马,怕破坏了地上的痕迹。

  来到几根木柱跟前,李重这才发现几根木柱成圆形埋在土里,上面还有几根破烂的绳索,看样子应该是一顶大帐篷的立柱。“这肯定是领军将领的军帐了,四处看看,有没有其他的痕迹。”太史慈很有把握的说道,又吩咐手下的兵卒四处查看。

  手下的兵卒应了一声,向四处走去,不多时就有人回报,发现行军烧饭的痕迹。李重急忙走了过去,仔细查看,兵卒发现的是一个灶坑,约有一尺余深,坑底还有炭灰的痕迹。

  不多时,又有几名兵卒发现了灶坑的痕迹,李重顿时放下心来,这肯定就是部队经过留下的痕迹了,只是不知道魁头这次到底走不走这条路线。不过就算魁头不走这了路线,李重也打算在南池驻军截击魁头,将战场设在雁门境外。

  这里的地理位置太好了,不但靠近强阴县,粮草供应方便,而且正在雁门边境的正中心,东西驰援都很方便。

  接下来就是派出斥候前去探查魁头的动作,这个不用李重操心,自有太史慈安排。另外就是强阴县的五千军队,是不是要驻扎在南池的问题,细细思索了一下,李重觉得还是稳妥为妙,不差那点粮草了,当即决定让强阴县的军队赶来汇合。

  不到十日,斥候带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张彩所说不假,魁头确实要出兵雁门了,并且放出风来,要将李重碎尸万段,当然也跑不了太史慈这个帮凶。按照斥候的估算,最迟在七月上旬,魁头就应该到了。

  既然确定了魁头要出兵雁门,那没就该商量如何应战的问题了。

  有两种情况供大家讨论,第一种比较简单,就是魁头选一条新的行军路线,这个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截击魁头,打一场草原会战,损失惨重是避不了。

  第二种就是魁头选择在南池驻军休息,李重可以从容的伏击魁头,争取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战争可借助的外力无外乎就是“水、火”二物,水是不用想了,众人守着南池也没有用,就是号称能呼风唤雨的大神棍,张角都不会做法驱水,就更别说李重等凡人了。

  用火攻是个很好的选择,到了七月青草也该干枯了,正适合放火,如果不是风向不对,七月份的夜间刮北风,李重一把火就能让魁头的三千大军变成烤兔子,狼狈逃回大本营。

  很可惜,魁头驻军的地点是在南池的东面。

  第八十六章烈火烧营

  更新时间:2012-07-23

  不过就算风向不对,也不是不能放火,最后众人定下战术,太史慈带领一千精骑自绕到魁头后方,放火烧敌。而李重带领三千步兵堵住魁头南下的道路,多备弓箭御敌,蒋钦带着一千骑兵,游弋在右翼,专等截杀侧向逃跑的敌人。

  这是个中规中矩的战法,没有大的破绽,但想将魁头的三千骑兵歼灭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李重,还是太史慈,都挡不住魁头的亡命一冲,这是实力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

  初平四年七月十一,李重派出的斥候终于回报,魁头的军队已经南下,距南池约三百里,人数在两千至两千五百人之间,领兵的将领不是魁头,大旗上只写了一个“淳”字,斥候实在是判断不出到底是哪位将领领兵,不过就是知道也没用,就是把领兵的将领拉到面前,斥候也认不出来。

  至于领兵的将领武艺如何,兵法如何,性格如何,那就靠猜吧!好消息就是,鲜卑骑兵正奔着南池而来。

  太史慈早早离开了大队,他必须要绕南池一周才能截断鲜卑骑兵的后路。

  说一下,这只鲜卑骑兵的领军将领是淳于李,兵力共有两千人,要比李重预料的少上一些,初平四年七月十四,淳于李领兵驻扎在军营旧址,让战马和士族恢复体力,准备劫掠雁门。

  七月十四,月高云淡,大草原上可见度极高,李重连夜行军极其方便,连火把都不用打,可以不为人知的接近鲜卑骑兵营地。

  二十里的路程,李重足足走了一个时辰之久,到了距离鲜卑骑兵五里之外,李重当即下令,所有步兵全部动手清除荒草,清理出一条三丈宽,十里长的隔离带,而且动作必须要轻。

  一时间,草原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哗哗……”声。

  夜晚的大草原极其寂静,三千人一起割草的声音很轻易的就能传出数里之远。

  鲜卑的大营自然也有守夜的哨兵四处巡查,不过这些哨兵的精神却极其松散,没办法,多少年了,这些鲜卑骑兵都是出于进攻一方,很少有被动防御的时候,守夜也就是装装样子而已。

  “兄弟,你听是不是有什么动静?”一名守夜的哨兵听了一会,张口问道。

  另一个哨兵嗤笑道:“你是不是喝多了,风大而已,疑神疑鬼的。”

  先前的哨兵反驳道:“要是风声,为什么只有南面有声音呢?”

  “兄弟,大草原上的狼群多得是,看把你吓得,不行你就自己去看看,我要尿尿了。”另一名哨兵,四处看看,解开裤子。

  大草原上的狼群确实不少,大晚上的,只有傻子才会独自前去查看,那跟喂狼没什么区别,疑神疑鬼的哨兵立即闭上嘴巴。

  接近亥时,李重手下的兵卒终于将隔离带清理出来,并用枯草堆出条一人多高的围墙,这种围墙虽说是一冲即倒的豆腐渣工程,但点上火,也能阻拦敌兵一阵,还能给弓箭手做掩体,真是一举两得。

  让兵卒休息了一会,恢复一下体力,专等太史慈动手了。事实上,这个时候太史慈已经动手了,只是火势还不大,李重没看到而已。

  太史慈的骑兵行事大气,并不像李重一样偷偷摸摸的,到了约定时间,太史慈立即领兵直冲鲜卑大营,隆隆的马蹄声响彻夜空,安静鲜卑大营陡然间变成嘈杂起来,军官声嘶力竭的呼喝声,战马的嘶鸣声,沉闷的脚步声,钢刀出鞘声,几乎将鲜卑大营搅成一锅乱粥。

  不得不说,鲜卑骑兵确实是一等一的强军,在军官的呼喊声中,这些骑士迅速列好防御阵型,在大营外层列出圆形的防御圈。

  距离鲜卑大营一百五十步左右,太史慈一声令下,接着战马前冲之势,一千只火把像流星一样飞到半空,在半空中划出一道道瑰丽的弧线,落到鲜卑大营五十米开外,引燃一片片枯草。

  秋天里在大草原放火很简单,一个三岁小孩都能做到,更别说这些蓄意放火的恶贼了,几乎是一眨眼的时间,一道数里长的火龙就奔着鲜卑大营滚滚而去,大有将一路上的生物烧成灰烬的架势。

  不过淳于李的运气不错,夜风不大,火龙的前进速度并不太快,除了几十个摔倒的倒霉鬼,大部分鲜卑骑兵都有时间拨转马头,向没有烈火的南方奔逃,骤遇大火,这是人的自然反应。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乱飞的箭矢和火把,李重的三千步兵驻扎在草墙之后,一个个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五百弓箭手不停地开弓放箭,没有弓箭的步兵则点燃火把,拼命地往前方投掷,希望引起鲜卑骑兵的混乱。

  和鲜卑军队作战不需要动员,谁都知道这些残暴的异族骑士进入家乡会干出什么勾当,这些兵卒一个个连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

  三轮箭雨过后,至少有数百名骑兵被射落马下,葬身火海。

  “弓箭手退后,点燃枯草!”看到已经有鲜卑骑兵冲到五十步左右,李重立即下令。

  弓箭手飞快的退了下来,身后的步兵将火油破在草墙上,火把向上一放,泼上火油的枯草燃烧起来几乎不需要时间,“腾……”的一声,赤红冲天的火焰扶摇直上,映的夜空一片通亮。

  冲到前面的鲜卑骑兵收不住马势,一头撞在火墙上,燃烧的枯草被撞得四处乱飞,火墙也被撞出一道缺口,随即就被坍塌的枯草填死,接着燃烧起来。

  鲜卑骑兵连人带马身上沾满了燃烧的枯草、火油,踉跄几步,一头扎到地上,被烈火烧的哀嚎惨呼不已,疼的满地乱滚,浑身长毛的战马更加悲惨,凄厉的马嘶声令人毛骨悚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接踵而来的鲜卑骑兵立即调转方向,直奔东方突围,这时候,鲜卑人的性格劣根显露无疑,为了争抢道路,不少鲜卑骑兵向自己的战友举起屠刀,自相残杀起来。

  其实他们根本不用这么做,只要有二十个敢于献身的勇士直冲火墙,立即就能为战友冲开一道缺口,李重的步兵根本挡不住大队骑兵的冲击,可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董存瑞、黄继光都不多见。

  求收藏!求票!!

  第八十七章损失惨重

  更新时间:2012-07-24

  淳于李的两千骑兵穿过火海,避过乱箭,躲过战友的屠刀之后,只剩下一千五百余人,而且还阵型不整,极度混乱,一个个茫然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蒋钦的一千骑兵猛的冲了出来,将鲜卑骑兵拦腰截断,李重也急忙命令手下的步兵也上前助战,争取将被蒋钦截断的敌军尽数歼灭,双发乍一接触,淳于李的骑兵立即就被杀的惨叫连连,落马者无数。

  太史慈的一千骑兵也在北方迂回过来,准备加入战团。

  此时大约有五百鲜卑骑兵被蒋钦和李重包围起来,而率先冲出的淳于李自然不会眼看着手下的兵卒被李重屠杀,立即组织军卒回身救援。

  太史慈当然不会让淳于李冲击李重的包围圈,略一转向,直奔淳于李杀来,李重看到太史慈开始抵挡淳于李的救援部队,顿时放下心来,专心吃掉包围圈内的五百鲜卑骑兵。

  不过李重实在是小看这些鲜卑骑兵了,说实话,除了太史慈、蒋钦、周泰等人,李重军中也就少数的军官能和这些鲜卑骑兵抗衡,在单兵战斗力上,李重手下的兵卒绝对不是鲜卑骑兵的对手。

  太史慈的一千骑兵和淳于李的一千残兵杀到一处,竟然被杀的节节败退,落马者不计其数,要不是太史慈武艺高强,自己斩杀了数十敌军,鼓舞士气,这一千兵卒都有溃败的可能。

  李重急的满头大汗,想要抽出些兵卒前去助战,却又不敢,生怕被为的五百骑兵冲出包围。

  被包围的五百鲜卑骑兵,也知道冲不出包围圈的后果,一个个势若疯虎,亡命突击,李重四千人组成的包围圈竟然岌岌可危。

  看到手下的兵卒如此不中用,李重勃然大怒,厉声喝道:“太史慈,给我挡住鲜卑援军一炷香的时间,否则,全军皆斩。”

  转过身来,李重又冲着这四千兵卒喝道:“我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不是这些鲜卑人死,就是你们自己死。”

  不得不说,李重的兵卒比不上鲜卑骑兵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不够拼命,此时这些兵卒被李重堵死了后路,只有两种选择,第一就是和鲜卑人拼命,第二就是和李重拼命。

  还好,这些兵卒为了自己的家人着想,没敢找李重拼命,那就只能找鲜卑人拼命了。

  转眼之间,这些兵卒的战斗力飙升,有的兵卒竟然在马上一跃而起,搂着敌军的兵卒摔到地上,立即就有两三个步兵冲上来,对着鲜卑骑兵乱砍乱捅,双方都在拼命,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李重军队,开始表现出摧枯拉朽的气势。

  淳于李看到自己的手下要被敌军宰杀干净,急的两眼冒火,心急如焚,不断的大声呼喝着,就在这时,他的副手高声喊道,将军,撤兵吧!里面的兵卒救不出来了,再耽搁下去,咱们也危险了。

  说话间,被包围的五百骑兵已经所剩无几了,淳于李用无比怨恨的目光看了一眼厮杀的战团,咬牙道:“撤……”

  说是撤退,可哪有那么简单,看到淳于李跑了,李重立即将蒋钦的骑兵抽调出来,连夜追击淳于李,三队骑兵转眼间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重没有跟着追杀淳于李,他要留下来收拾残局,扑灭残火,统计伤亡,都是麻烦事。

  这些鲜卑骑兵很穷,他们就是抱着掠夺的目的来的,能带什么财物,出了缴获的战马、兵刃、弓箭,就剩下几顶牛皮帐篷了。

  这时程昱过来询问,如何处理俘虏和受伤的鲜卑骑兵,李重气的直笑,冷冷的说道:“全给我砍了,我哪有粮食喂这些禽兽。”

  对于一个毒士来说,李重的命令简直就是英明透顶,程昱立即安排下去,并且加上一句,不管是死没死的鲜卑骑兵,一律要砍下脑袋。

  第二天清晨,太史慈和蒋钦领着手下的兵卒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不少人身上还带着斑斑血迹。

  一见到李重,太史慈就懊恼地说道:“主公,末将无能,让淳于李跑了。”

  李重对这个结果早就有心里准备,当然不会怪罪太史慈,只是细细的询问具体战况。

  在大草原上追杀敌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武勇,而是骑术和战马的质量,在骑术上,李重的骑兵拍马也敢不上自幼在马背上张大的鲜卑人,而在战马的质量上,双方又在伯仲之间,结果可想而知。

  太史慈等人是越追越远,无奈之下,只能靠着弓箭杀敌,依靠太史慈和蒋钦的箭术射杀了十余名鲜卑骑兵,而两人手下的兵卒则废材的多,靠着密集的箭雨射杀的敌军人数惨不忍睹,只能堪堪和太史慈蒋钦两人的战绩持平,两队人马加起来也没杀够一百敌军。

  计算结果没有错误,淳于李手下的骑兵也不是各个神勇,总有有骑术不到家的,马失前蹄的,这些倒霉鬼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两军汇合之后,李重一看伤亡数字,脸都绿了,这一仗下来,李重又是埋伏,又是火烧,居然一点上风也没占到,鲜卑骑兵战死八百余人,自己这一方的伤亡也在八百上下。

  李重都不敢想象,这要是和鲜卑骑兵正面交手,自己会死伤多少人。

  程昱却是笑意连连,在他眼里,死几个人怕什么,不就是八百伤亡吗?而且好好医治一下,至少有三百伤兵能再上战场。不说别的,单靠缴获的八百余匹战马,就值回票价了,就算再死五百人,程昱都觉得值。

  在南池休息了几天,派出大量的斥候将方圆百里探查一番,也没发现淳于李的踪迹,李重估计淳于李应该回到老巢了,也收兵回强阴县了。

  总体来说,李重这一战还是站到便宜了,毕竟只有战胜一方才有资格收拾战利品,淳于李属于干赔不赚的。

  但在战略上,李重却吃了大亏,现在是七月下旬,李重已经没时间准备晋阳之战了,按照李重和程昱的计算,至少要混进晋阳城内一千兵卒才有把握夺取城门,这一千人想要无声无息的混进晋阳,没有二十天是做不到的。

  另外,一场大战下来,李重的消耗也不小,要补充箭矢、修补盔甲、储存火油、打磨兵刃等等,想要连续发动战争,李重的后勤力量根本供应不上,想要发动战争,至少也要过了春节。

  第八十八章李重大婚

  更新时间:2012-07-24

  此外李重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大婚,蔡琰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李重应该迎娶人家过门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