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caler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3 MB   上传时间:2014-04-08 20:38:48

  见到对方说的有理,傅成辉不得不再退一步。“那就请废止了贵国和买之政。”

  根据广南的制度,进礼讫,船长计开船内货物,一项一帖,登记造册,呈阮主选购,不许隐匿,如有隐匿,一经查出,货物尽数入官,人依广南国律治罪,只有在官府选购之后,才准许余物运往别处销售,这一点其实跟明郑如今实行的包买政策很相近,只不过明郑包买的是帆布、棉布、麻绳、黄麻、铁料、铅、硫磺、水银等与军输民计有关的原料和成品及糖、茶、生丝等一部分垄断商品,而广南这边则是对所有有利克图的货物都先行过一道手。

  看到广南使者还要支吾,傅成辉脸色一板:“连这点都无法答应,贵国的诚意真是可见一斑呢,也罢,请使者回去吧,大不了两国再做过一场,以输赢来定谁有道理。”

  广南使者犹豫一会,在给出一个限定条件后有保留的答应了:“只限贵方入港船只。”

  不过,前两条谈下来了,第三条,广南方面说什么也不答应:“别说三万两了,就是一分一厘银子,我朝都不会赔的,还请贵方务必去掉这一条。”

  “不赔银子那就赔女人。”傅成辉透露给对方一个不算过时的消息。“前不久本藩与北河做了笔买卖,五百门鸟铳换了三千女子,对方接下来还准备向本藩订购能轰开边墙的大炮,若是贵方愿意支付赔偿,本藩可以回了这笔生意。”

  “我朝一分银子的赔偿都不可能出。”事关到北河,又有打破边墙一说,使得跟北方郑主缓和了不久的广南人惊恐万状,于是使者先抑后扬的说道。“但为了双方的友谊,我朝可以赠送贵方女子五百人。”

  “五百人太少了,”傅成辉讨价还价着。“怎么说都得二千五百人。”

  “一千人。”使者加了五百,但傅成辉却不甚满意,于是双方你五百我三百的加减着,终于在一千八百人上达成了一致。“既然双方有志友好,切勿再生误会了。”

  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双方终于签下了《戊辰条约》,说起来广南的使者要向顺化禀告后才能确认条约的有效,而傅成辉和蔡通更是没有权力签约,但就是这个没有法定约束力的条约整整执行了三年多,才被继位的阮福溱之子阮福淍撕毁了,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条约既然签署,广南使者扭扭捏捏的问道:“傅大人,那条佛郎机船可否归还?”

  事实上克拉克船作为商船是合格的,但作为战舰却是靶子,因此郑军水师并不需要这种大而无用的船只,只是对方既然索要,傅成辉不妨提出一个好价钱:“彼乃听命清虏与本藩为敌,若就此放归与纵虎归山何异?”

  广南的使臣一听有门当即打蛇上棍:“佛郎机人愿立字具保,从此不与贵方为敌。”

  “那以大人的眼光,如此大船当作价几何?”傅成辉反问道,看着广南使者讪讪的表情,傅成辉伸手一比。“这样吧,船反正已经打坏了,本官也不多要,就凑成三千妇人如何?”

  当时广南的人市价,一个适龄少女不过四五两白银,也就是说,傅成辉开价一千二百名广南少女,总值不过七、八千个里亚尔,听起来要价是不菲的,可是比起这条克拉克船应有的价值来,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只要修复了该船,船东跑上两趟澳门、那霸、阿镇的三角航线,这点钱也就赚了回来,因此绝对是合算的,而傅成辉答应的这么爽快也是为了给广南方面履行条约增加一点局外的压力。

  “好,甚好,本使回国后即通报佛郎机商馆,请他们派人与贵方协商。”使者顿了顿,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的又提了一个要求。“还有之前贵方从会安请走的那几位佛郎机和红夷的商人,是不是也一并送还。”

  “佛郎机人,等来赎船的时候可以一并放还,至于红夷商人嘛。”傅为霖冷冷的一笑。“本藩与红夷向有宿怨,贵国还是且让红夷自己来讨要吧……”

  广南方面以为可以用驱狼吞虎的计谋挑动真腊、暹罗等国为难汉民在中南半岛尖端的开拓,然而阮福溱却没有想到他的一时退让,宾童龙方面再次确认了明郑方面的强大,于是对广南方面离心离德的宾童龙人很快跟金兰都督府达成了永久割让金兰及附属柑林地区。虽然明郑方面没有同意以武力协助宾童龙人脱离广南,但数以千计的刀枪、铠甲及小型火炮的输入,使得宾童龙的胆气大增,对顺化的命令也开始阳奉阴违起来,于是为三年后的宾童龙之战埋下了深厚的伏笔,而得到柑林地区之后,明郑的势力开始与广南南方的重要城镇芽庄(注:即占婆的婆那加塔)、宁和接壤,势力进一步渗透进入广南……

  由于进攻金兰的失败、郑军此后对会安的劫掠以及《戊辰条约》中的丧权辱国,后来谥号义主的阮福溱从此积郁寡欢,身体每况愈下,很快就长病不起了。而他所预计的真腊方面对河仙地区的进攻并没有立刻发生,真腊金边王朝的哲塔四世(ChetthaIV)理智的认识到了明郑相对于己的强大,在一边以口头强调对河仙等地的控制权的同时,一边密切了与金兰都督府的商贸联系,至此明郑的商人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在真腊的影响力,金兰都督府真真切切的成为了中南半岛南部一股强大的势力……

  第231章 为难

  “大师,有什么事联络汉留在南昌的香堂便可,”在韶关城外的一处秘密地点,闻讯从广州赶来的陈绳武见到面容枯槁的朱耷。“何必如此辛苦亲自赶来广里。”

  “事态紧急,请陈大人务必加以援手。”朱耷比着手势跟陈绳武交谈了起来。“如今赣中义军形势虽然还占有数个州县,但各省清军纷至沓来,鞑虏、汉奸十倍与义军。失败就在眼前,望陈大人看在同是反清复明的份上赶快出手救助。”

  “王爷,”陈绳武用郑监国给朱耷的弋阳王的封号称呼着对方。“不是下官不想襄助赣西义军,只是朱三太子?”陈绳武叹了口气。“若是助其成事,这个正朔到底是谁家,东宁的郑监国又至于何地……”

  “大明之所以不如前宋能守住江南半壁,就是因为正朔之争。”朱耷痛心疾首的比划道。“难道如今又要重蹈覆辙了吗?”朱耷直言不讳的对陈绳武讲到。“你我都知道那个朱三太子是怎么一回事情,不过是事急用权而已。”

  “若是改以王爷的旗号……”陈绳武试图的说了一句,就看到朱耷气哼哼的站了起来,当下就心中恍然,第一,朱三太子自然比什么弋阳王要响亮知名,第二,朱耷显然在义军中最多是个谋士的地位,根本掌握不了军队,一念及此,陈绳武急忙挽留道。“大师,一切还好商量。”朱耷收住脚步,此时陈绳武问道。“不知大师需要下官如何救援?”

  “可否联络东宁。”朱耷一脸期盼的看着陈绳武,东宁两度击破来犯清军,十几万清军不是殒命就是被俘,这让朱耷忘了对方还跟自己隔着千山万水。“请漳国公率部攻打浙闽呼应江西,或可以席卷江南,一举成就复明大业。”

  陈绳武苦笑着,他当然明白这是朱耷的妄想,且不说如今的东宁根本没有能力在大陆大肆用兵,就是有这个一线可能,郑克臧也绝不会为所谓的友军押上自己全部的底牌,但明白归明白可他完不能如此直截了当的回复朱耷,因此他故作坦诚的回答道。

  “大师有所不知,由于琼州战事,清虏严守广东沿海致使汉留跟东宁之间失去联络已经多时,下官也着急上火,可即便如今琼海通畅,与东宁恢复联络也不是一两日能够办到的。”

  朱耷的神色一滞,显然他是没有想到回是这样的结果,然而陈绳武的态度不似作伪,他也只好退而求其次:“那汉留能不能在广东策动起兵呼应赣西呢?”

  朱耷的这个要求一说,陈绳武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很明显,朱耷是把赣西的部队看成了自己的本钱,为此不惜让汉留替他火中取栗以分担清廷的注意。

  “大师要求的如此急切,下官又如何能从容布置。”陈绳武婉拒道。“若是匆忙起兵,汉留各堂暴露了不算,也未必能吸引多少援赣的清军。”看着朱耷失望的表情,陈绳武许诺着。“下官或可以使人迟滞广东清军入赣……”

  陈绳武的话还没有完,朱耷大怒道:“既然汉留无意襄助,贫僧算是白来了,告辞!”

  “大师!大师误会了。”陈绳武冲着失望之极的朱耷深施一礼。“其实汉留设立之处,主上便有交代要长期潜伏,以获取清虏情报为主,不主张组织百姓发动起义……”

  “这?”朱耷瞠目结舌。“漳国公这是何意?”

  “无它,清虏势大,非十年生聚十年报复不能成事……”

  尽管陈绳武无法许诺朱耷什么,但是年后郑军的动作却出于意料的频繁起来——二月初七,郑军伏波舰队炮击金厦,并以右龙骧师第二团登陆金门,迫使闽省清军主动撤出厦门及相邻岛屿;二月十九,伏波舰队又炮击铜山、南澳,并协助右龙骧师第三团登陆南澳拆毁清军遗弃的营房;二月二十四日,郑军又一部登陆碣石镇掠走岸防铜炮十余位;三月初三,北方舰队再度炮击昌国、石浦,迫使浙省水师残余退回陆上——尽管这些炮击只是浅尝即止,登陆也不过稍占几日即行撤退,但这些小规模的攻势未必不是大规模跨海行动的先兆,不得不使得闽者粤三省绿营动弹不得,有离的支援了赣省义军的行动。

  然而清军的力量的确是义军所不能比拟的,二月二十三日,清军湖北及安徽两省援赣绿营并南昌出援的赣省绿旗兵计一万五千人与义军三万余在赣江以北的新建县境内决战,义军苦战之下力不能支,遂大败而逃,清军以不足千人的伤亡将超过二万的义军斩杀在赣江之畔,浮尸一度堵塞了赣江,惨状令人不忍目睹。

  新建一战打断了义军的脊梁骨,随即战事急转直下,到了三月初七,义军光复的十一座府州县城中有十座已经重新落入清军之手,残余二万多义军被围分宜城中,失败已经指日可待。此时,甘愿事清的地主团练也展开了对义军散落人员的疯狂清剿,大批无辜百姓惨遭杀戮,一时间赣西陷入腥风血雨之中。

  正当义军山穷水尽之时,沉寂了一段时日的郑军舟山队突然发力。房锡鹏指挥全部十余只战船一千余官兵自通州(南通)盐场上陆,一路向北横扫通州、泰州盐运分司之下九处盐场,杀死武装盐丁及差役、汛兵近千,声势一时无两。

  由于两淮盐业是清廷三大财政支柱之一,盐场遭袭当然震动了整个两江及清廷上层。康熙连发数道诏书要求立刻清剿入寇郑军,但苏省绿营大多调往江西和浙江,残余兵力连扬州、淮安、通州、台州等府县都难以尽守,而京口及江宁旗营又不可轻易调动,不得已清廷只能命令山东绿营火速南下增援。

  可当行动迟缓的山东及淮北绿营进入盐区时,已经攘挟了大量灶户的房部已经安然的重返海上,只把狼藉一片的各处盐场留给了清军。受到盐场遭到破坏,煮盐(注:当时淮北晒盐、淮南煮盐)荡草被焚烧的影响,当年的盐引价格应声高涨,每引(注:1引盐在300~400斤)由原来加上课税及杂费后的一两八钱八分暴增到二两六钱九分,涨幅在40%以上。盐引的价格既然上涨,最终销售地的盐价也跟着从原来的每斤三十余文暴涨到每斤百文。康熙及清廷部分中枢官员或许重视盐价爆涨的问题但下面的官员昧于补足国税的压力及个人的好处对此视而不见,各省百姓的生活因此大受影响,对此敢怒而不言的比比皆是。

  不过舟山队的动作对赣西义军残部的帮助有限,三月十七日,清军开始攻打分宜城。义军上下殊死抵抗,清军一时大意结果丢下近千尸体,铩羽而归。不甘心在收官之战中落败的清军在接下来的四天中日夜不停的攻打分宜,最终在三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攻上分宜城头。

  鉴于义军在这五天中的顽强抵抗,清军统兵大将巴浑德下令城破之后不予封刀,于是杀红了眼的绿旗兵们在分宜城中演出了一幕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但是清军事实上并没有克尽全功,打着“朱三太子”旗号的义军首领宋某一早就消失不见,朱耷等幕后谋主也辗转隐匿。由于“朱三太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因此清军在将分宜变成死城之后,又在豫西反复追捕,由此赣省陷入了长期的白色恐怖之中……

  “统领,不好了。”大清早,房锡鹏还刚刚起床梳洗,侄子房云春就面色焦急的出现在他眼前。“岛外,船,东宁的软帆炮船。”大惊失色的房锡鹏顾不得继续洗脸,丢下木盆三步并作两步的跟着房云春登上屋后小山,在他的视线内,六条线条流畅的郑军软帆炮船已经打开侧舷黑洞洞的炮窗,无言的掩护着几条福船上运兵的小舟往来与海滩之上。“统领,叔父,郑家翻脸了,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是啊,统领咱们如今怎么办?”此时舟山队的十几名船长中的大多数同样站在小山上不知所措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听到房云春的问话,这些人如找到主心骨一样纷纷簇拥在房锡鹏的周围。“是打,还是束手待毙?”

  房锡鹏苦笑着,对方那么多炮,金鸡山方向又没有动静,显然不是被策反了就是已经落到了郑军之手,这样一来打绝对是打不过的,而且一旦打起来,舟山队逗留在东宁的家人会有什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正在彷徨之际,林璐斌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脸色沉重的他甘冒着一众船长将欲杀人的眼神走了过来:“统领,主上有令!”

  林璐斌看着神色倔强的几人叹了口气:“着伏波舰队抽调有力炮船、右龙骧师抽调第二团,北上与舟山队合组伏波舰队舟山分舰队,并建大衢山都督府主持浙北、苏北攻略。”

  兼并!在场的所有人下意识的想起了这个词,但林璐斌的话还没有完:“晋房锡鹏指挥使佥事,调为从四品水师学堂副总教习,委颜道及为舟山分舰队统领,委周云隆为舟山都督府都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3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郑之我是郑克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