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_分节阅读_第209节
小说作者:caler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3 MB   上传时间:2014-04-08 20:38:48

  “狗屁!”王新化大吼了一声。“老子都把岳阳周边打成白地了,让老子上哪里去自筹粮饷。”王新化在屋内疾走了两步。“这分明是釜底抽薪。”

  “伯爷,这还不是关键的。”蔡金通把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只有一个师,是给莫都统制呢还是给陈都统制,这要是一碗水端不平的话,咱们内部也要生隙啊。”

  蔡金通说罢,王新化却冷静下来了:“你不要疑神疑鬼了,现在还没有到卸磨杀驴的时候,夏王该不会这么快就冲着咱们下手的,怕真的是财力不彰,否则夏王怎么会同意把左神卫师按武卫师、虎卫师的体制补充步铳、火炮呢。”

  别看王新化说得好听,可说着说着,真实的意图就暴露出来了:“对了,我记得前几日武昌不是来人了吗?还在不在,你去跟他好好谈谈,请那边帮衬一下,总得把难关渡了再说。”

  “好,我这就去安排。”可人都到了门口,蔡金通却似看见了什么急急折了回来。“伯爷,莫都统制和陈都统制已经候在外面了,这件事您看?”

  “他们两个的耳朵倒长。”王新化嘲讽了一句,随即坐到椅子上。“让他们进来。”不消一会,两个锦袍玉带的武官便走了进来,还来不及向王新化行礼,王新化便哼了一声。“区区一个都统制就把你们俩急成这样了。”两个大将面红耳赤,正想向王新化解释,但王新化却不想听。“事情我都知道了,不就是只给了一个师的番号嘛,又没有人撤了你们的官,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至于这个左神卫师的师都统制,你们都没份,季康,由你来挑。”

  蔡金通得了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却没有喜出望外,反而有些担心的进言道:“伯爷,三个师,靠咱们现在的地盘,就算武昌方面能给些支应,那咱们也养不起啊。”

  “我知道。”王新化点点头。“所以咱们名义上是三个师,但每个师只能有两个团。”莫、陈二人一听,脸上便露出了为难的颜色,然而王新化一瞪眼。“你们两个是不是觉得少了一个团肉疼呢,那干脆不要做了,岂不是一了百了。”

  莫、陈二人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少了编制,日后财力富裕了自然能补得足,可没了师都统制的头衔,再想晋升上去,在郑克臧没有松口的前提下,就只能凭万中无一的机缘了,因此想通的两人忙不迭的应承道:“还是大帅目光如炬,下官照办就是了。”

  王新化满意的点点头,随即逐客道:“少说废话了,交割了部队,给我滚回平江和湘阴去,要是让长沙的鞑子乘虚夺了城,休怪老子亲手扒了你们的皮。”

  莫、陈二人退了出去,蔡金通却脸有忧色的说道:“伯爷,咱们可不能光守着岳阳这一亩三分地不再进取了,按如今的局面,守可要真守死的。”

  “这个我也知道啊。”王新化叹了口气。“可是南面长沙是快硬骨头,就算咱们的兵力再多一倍,我都不愿意去硬磕,但向北吧,那是长江,向西吧,那是洞庭,以咱们手上的这些小破船,又如何能支应,你不说我还忘了,今天我登船巡湖,水师那帮混蛋简直是闻敌丧胆呢,这仗还怎么打,咱们又该往哪里进取。”

  “南线封慧封都统制的部队在湘潭,若是请他们一起出兵长沙……”蔡金通的话没说完便摇了摇头,刚刚王新化已经说过,兵再多也不想去碰坚城长沙的,所以自是不能再打联兵的主意,更何况,跟封慧联手,打下长沙算是哪家的地盘呢。“长江北面是清虏荆州将军沙纳海的主力,咱们轻易也不能去碰,而今之计唯有向西了。”

  正如王新化说的,向西是要靠强有力的水师的,所以蔡金通献计道:“我们的水师不行那就请能打来,我倒是听说武昌那边也自己建了一个水师,有大小船只数百,能战水兵二千,既然他们要拉咱们一起跟夏王唱对台戏,那少不得要给咱们一些甜头吧。”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王新化眼睛一亮。“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

  “伯爷不必担心,从岳阳到武昌,这段江面虽然时不时有内河水师长江舰队的大船巡航,可毕竟顾得了一时顾不了一世,所以武昌才要自己造船练水师以备万一,若真是留在洞庭湖不走了,那武昌府他们就不要了吗?”

  “这倒也是。”王新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随手搁下后又冒出一个想法,于是他兴致勃勃的跟蔡金通讨论起来。“请武昌的水师,不如请内河水师长江舰队来,一方面人家船大炮多兵精将勇,另一方面这也是咱们跟武昌讨价还价的筹码不是。”

  从王新化的话中可以听得出他想脚踏两只船,但是蔡金通却不以为然:“伯爷,第一,这内河水师可不比之前的其他几个舰队,外表虽然光鲜,但能不能打还不一定呢;第二,这千里长江处处可供北虏横渡,夏王自然也是更关心江西和南直隶这一段,长江舰队派在兴国州的本来就不多,能越过武昌派到咱们这的更是少之又少,不知道还顶什么用。”

  “这话有些道理,但也未必。”王新化站起来在厅堂里踱了几步。“夏王是看重南直隶和江西的江防,但也未必会忽视了湖广这段江面,须知道一旦湖广防线垮了,湖南和江西就要直面北虏的兵锋了,而战事若是进入江西,怕是福建、浙江就要震动,福建、浙江震动,那夏王的大业也就垮了一半了,所以夏王断不会没有提防。”

  蔡金通的脸色严肃起来:“伯爷的意思是,洪拱柱的两个师不是为了防江北的清军而是奔着武昌去的,那咱们还要跟武昌方面联手嘛?”

  “武昌能挡得住北面的清军,夏王为什么要动手,难道夏王不知道要好名声吗?”王新化笑了起来。“所以,为了武昌能守住,咱们不能把人家的保命的筹码都抽走了。”

  “伯爷说得是。”蔡金通也跟着笑了起来。“也好,借此咱们也能看清楚夏王对咱们的真实态度……”

  第310章 空城计???

  早春二月的北京城依旧笼罩在阵阵的寒意之中,以至于路上少了步哨喜欢有事没事提着鸟笼四下闲逛的满洲大爷们。当然这些有着铁杆庄稼的满人也不愿意整条窝在家里,于是缓和一点的茶楼戏院成了他们最好社交场所。

  “听说了没有,噶尔丹又侵入喀尔喀蒙古了,几个汗王贝勒台吉逃到了察哈尔和锡林郭勒,就连那个哲布尊丹巴大活佛也逃到了哲里木,这些个活佛、汗王还哭着闹着要朝廷派兵帮他们把噶尔丹给赶走了。”

  “噶尔丹可不好打啊,他可不比前不久在甘肃吃了败仗的札什巴图汗,当年在乌兰布通,裕亲王拼了老命,折了佟国维的哥哥佟国纲才打了个平手,若不是噶尔丹看着咱们人多不敢硬拼,到最后谁输谁赢还两说呢。”

  “说起来前后折在噶尔丹手里的兵马没有五万也有三万,这还是当年海逆没有上陆朝廷家底子厚的时候,现而今江南沦陷,朝廷的兵马都压在长江边上了,还不知道有没有本钱跟准格尔人再做过一场了。”说到这,说话的人忽然发问道。“爷几个都说说看,朝廷会不会按着当年图海公的老法子,抽调各家的包衣上阵啊。”

  “抽调包衣,当年弄这么一出,搞得奴才都爬到本主头上去了,要是现在再这么搞,这大清朝到底是咱们满洲的还是那么汉军旗的还两说呢。”

  “穆四爷,你要是怕奴才爬到头上,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捞这个军功啊。”

  “咱们还要捞军功,那祖上不是白替大清朝流血了。”被称为穆四爷的男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再说了,想当年我也是跟着扬威大将军在江西打过吴三桂的,可是怎么样呢,那些汉人还不是一样爬在老子头上了。”

  简亲王喇布倒霉就倒霉在江西跟吴三桂作战的这段经历上,而他手下的人受到牵连也很正常,不过这样一来根子就要追到康熙头上,也怪不得穆四爷只能指桑骂槐呢。

  穆四爷的潜台词其实边上人都听得懂,但关系康熙,就连满人自己也不敢多言语,于是边上人忙岔开话题道:“江南一失,噶尔丹再坐拥漠北蒙古,我大清就一如昔日完颜氏的金朝了,此等危局不可不防啊。”

  “话虽如此,可没了江南来的粮饷,光靠捐纳又如何应付得了两面作战。”

  “那就找一面打呗。”另一名旗人接口道。“海逆如今陷在湖南、湖广和广西,绝无力量过江,此时正好朝廷集中兵马跟噶尔丹做过一场,只要击退了噶尔丹这个心腹大患,海逆这边也迟早蹦弹不了多久的。”

  “说得倒是轻巧,任人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可是江宁是怎么失的?万一大军北上跟准格尔人交手了,海逆突然从天津方面上岸了,那京城谁来守?”穆四爷边说边抓了把瓜子仁在手里。“江宁丢了还不影响大局,可要是北京城也丢了,咱们就只好滚回关外老家去了,不,说不定连滚回关外的机会都没有了。”

  穆四爷的话落到周边人的耳里,众人不约而同沉默了,没错,郑军跨海作战的能力让这些不谙海战的满人们心有余悸,因此大家伙一时间都在思考如何破了这个无解的死局。

  一个干巴巴的声音响了起来:“朝廷不是在直沽造了船场和炮台嘛?”

  “造了船场有什么用,有船还得有人,俗话说,南船北马,咱们有这样的人使唤软帆大船吗?没有,这造出来不是给海逆当靶子吗?”

  “至于炮台,没听说京里那些红毛传教士都已经陆续离开了,没了这些张屠户虽说不至于吃带毛猪,可是这进度不得慢了下来嘛,何况,南面一马平川的,海逆在哪上岸不可以,非得硬往有炮台的地方撞,人家又不是糊涂蛋子。”

  “京里的传教士都走了吗?不是把,我好像还看见一两个留下来了。”

  “传教士又不是诸葛亮,一个两个有屁用。”

  一个粗鲁的声音传来过来,围坐在一起的满人们纷纷抬头望去,立刻一个个站起来行礼,同时给(庆)五爷见礼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庆五也给一众人行了礼,然后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占据了某一位让出来的椅子,伸手先给自己倒上一碗茶,随后才接上之前的话题继续说道:“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打赢了海逆还得靠咱们自己人,所以朝廷已经有了方略。”

  听到这话,边上几人的眼珠都瞪出了,纷纷追问庆五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庆五笑了笑:“事关军机,咱爷们也不是太清楚,只是知道皇上已经给海逆下了个套,只要海逆敢来,数万铁蹄,踩也要把他们踩成稀泥了……”

  “什么,梅雨之后誓师北伐?”即便通过朝鲜在北京的使节进行传递,北京城里旗人沸沸扬扬传递的小道消息也无法第一时间传到郑克臧的耳里,因此郑克臧的决定与其说是看破对方空城计后的回应不如说是他根据历史的走向作出的判断。“王上,这是不是有些仓促了。”瞠目结舌的林升看了看身边同样震惊的同僚之后硬着头皮劝诫道。“新军尚未完全编练成功,清廷又沿江布下重兵,王上,还需慎重其事。”

  “孤当然知道北伐关系重大,所以才交办给你们。”郑克臧举手示意几名臣子继续听下自己说去。“第一,自古守江须得守淮,所以北上势在必行,但第一期的目标只要推进到淮河沿岸、大别山区即可;”听到郑克臧没有一气打到北京的意思,几人当即微微松了口气。“第二,选在梅雨季节之后酷热季节出兵可使北地清虏的战力降至最低,另外,不使其获得两淮的夏粮,而我军可以因粮于战地,节省转运的压力;”林升等都是知兵之人,自然晓得军粮的重要性,因而对郑克臧的说词都也认可。“第三,新军能不能打,光靠练是不成的,还须得见过血了才好;第四,职方司有打探到蒙古准格尔部纵横漠北,又威胁漠南及直隶的情形,须得善加利用才好。”

  “主上说得有道理。”大都督府参谋厅左同佥孙有劳思索了一会之后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意见。“如此看来,夏初正是我军北伐的绝好时机,不过,臣以为北伐事大,具体的时日还需隐真示伪才好,不如对外宣传八月夏收之后进兵如何?”

  “这是参谋厅的事,孤就不加干涉了,”郑克臧笑了笑有些随意的说道。“林卿,一应的配合,孤就交给你了,有什么参谋厅不方便出面的,也交由你来给各部打交道。”

  林珩苦笑的应了一声,随即问道:“福州那边是不是要通报一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3页  当前第2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9/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郑之我是郑克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